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事件
全部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乾隆四年十月十六日(1739),就宗人府议奏庄亲王允禄与弘晳、弘升、弘昌、弘晈等结党营私,往来诡秘,请将其俱革去王爵,永远圈禁事,乾隆帝谕示:允禄不负总理事务重任,无一毫实心为国效忠处,唯知取悦于人,遇事模棱,不肯提当。看其乃一庸碌之辈,并无才具,岂能有所作为。此则不足介意。但无知小人,如弘晳等辈,群相趋奉,恐将来日甚一日,渐有尾大不掉之势。彼时则不得不大加惩创。弘晳行止不端,浮躁乖张,对朕毫不敬谨,唯以谄媚庄亲王为事,自以为旧日东宫之嫡子,居心甚不可问。弘升乃无籍生事之徒,在皇考时获罪圈禁,后蒙赦宥,用为都统。但不知感恩悔过,但思结党钻营,可谓怙恶不悛。弘昌秉性愚蠢,不知率教,伊父怡贤亲王奏请圈禁在家,朕加封贝勒,冀其自新,乃私与庄亲王允禄,弘晳等结交往来,不守本分。弘晈乃毫无知识之人,行为鄙陋,其依附庄亲王等,不过饮食宴乐,以图嬉戏而已。于是,乾隆帝命庄亲王免革亲王,仍管内务府事,其亲王双俸及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俱革退;弘晳革去亲王,不必圈禁仍在郑家庄居住,不许出城;弘升永远圈禁;弘昌革去贝勒;弘升革去贝子。
乾隆四年(1739)七月初四日,定边左副将军和硕超勇亲王固伦额驸策凌奏请率兵驻鄂尔海西拉乌苏,分兵驻鄂尔坤河、齐齐尔里克、额尔德尼招、塔密尔和乌里雅苏台附近,以防范噶尔丹策零。俟阿尔台山得雪报到后,再撤回过冬。乾隆帝允其所奏。
乾隆五年(1740)十二月初六日,张广泗奏楚粤苗乱已平。先是湖南城步、绥宁苗民起事,又有粤西怀远、融县、义宁瑶民聚集千人,欲往城步。知县、县丞、巡检、把总等前往招抚,被瑶民捉走。以楚粤苗瑶联络呼应,互为犄角,攻楚急则入粤,攻粤急则入楚,清政府遂责成湖南巡抚冯光裕、提督杜凯调兵办理,令两广总督马尔泰、广西提督谭行义负责粤省。楚省调兵万余,粤省拨兵二千,会剿数月,尚未宁事。清政府再命贵州总督张广泗往湖南察看形势,并与冯光裕等面商军事。如事无头绪,颇费周章,由广泗即留楚一面协助办理,一面据实陈奏。不久张广泗上奏:楚粤苗瑶勾结滋事,目无法纪。楚省大兵云集,自应与粤省会商,克期并进,使苗众腹背受敌,不难剪平。乃各省自办,并不关会,军机虚实,悉为逆苗窥破。如令两省提督移驻军营,就近会商,不分疆域,秉公办事,庶可肃清。九月初八日,乾隆帝授张广泗为钦差大臣,总理其事。谕令军前文武官员,不分楚粤,自提督以下,均受节制,一切功罪听其赏罚。应奏闻则奏闻,应办理则办理,该督抚等不得掣肘。又命兵部即钦差大臣印信驰驿送至,张广泗调兵遣将,攻寨搜箐,分路进剿,将所有已经查明及从前漏获“首逆”,悉行拿获,起事各寨均予攻毁,投顺之众,散归本寨,皆予安插。于是,楚粤苗疆平定。
乾隆五年(1740)九月中旬,永定河复归故道,先是九月初七日,直隶总督孙嘉淦亲至金门闸,会同总河顾琮,督率河员于金门闸上,开挖重堤二十丈,挑浚河槽二百七十余丈,使河水流入金门闸引河内。此引河分东西两股,先将东股闭塞,令河水专走西股。西股中浅窄处,相度开挖,自杨柳青至李各庄,共三千六百余丈,民宽挑深。十五日,工竣。十六日,开河放水。顷刻间,永定河水顺思安流,复归故道。
乾隆五年(1740)七月二十九日,乾隆帝从云南总督庆复奏请,决定开凿通川河道。该河道自东川府(府治今云南会泽),由小江口,入金沙濷,溯流至新开滩,直通四川泸州,全长千数百里,工费约需数十万金。
乾隆五年(1740),图理琛图病去世。图理琛,阿颜觉罗民,满洲正黄旗人,以监生考授内阁中书,迁侍讲。康熙五十一年(1712)奉命出使土尔扈特。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还京,往返三载有余,行程数万里。将沿途所见道里、山川、风俗、民情等撰为《异域录》一书,冠以舆图,进呈康熙帝。授兵部员外郎。雍正帝即位后,任广东布政使。雍正三年(1725)擢陕西巡抚。雍正五年(1727),以吏部侍郎为副使,随喀尔喀郡王客驸策凌与俄议界,订《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乾隆帝即位后,改任内阁学士。乾隆二年(1737),以疾去职。三年后病故。
乾隆五年(1740)四月十九日,因都察院左都御史查克丹及监察御史宫焕文参奏扬州盐商曹翰思将乙卯纲盐引十六万道,贿求四川道御史禇泰,另给无引盐商认领运销,禇泰得银五百两。乾隆帝谕示:禇泰依律处绞监候,秋后处决。
乾隆六年(1741)冬,大学士徐元梦因病去世。徐元梦,字善长,舒穆禄氏,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由庶吉士迁至侍讲,以讲学负声望,康熙二十六年(1687),康熙帝召廷臣陈廷敬、汤斌等及徐元梦、德格勤,共试以理学真伪论,命互校尤劣,汤斌称徐元梦文好。康熙帝遂命徐元梦与汤斌同课诸皇子读书。康熙三十二年(1693),合徐元梦直上书房。康熙五十三年(1714),授浙江巡抚。康熙五十六年(1717),升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康熙帝以他通满、汉、蒙文,命甄别满学政及考官,不称职者尽罢去。次年,徐元梦迁工部尚书仍兼掌院学士。雍正帝即位,复命徐元梦直上书房,教诸皇子读书。雍正元年(1723),令与大学士张鹏翮等甄别翰詹各官,不称职者,勒令解退回籍。时大学士富宁安出外视师,命元梦署大学士。不久又令兼署左都御史,充《明史》总裁,调户部尚书,雍正四年(1727),以翻译本章错误夺官。雍正十三年(1735),充翻译乡试考官。乾隆帝即位,命直南书房,授为内阁学士。升刑部侍郎,以衰老疏辞,调任礼部。充《世宗实录》副总裁,与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再命直上书房,课皇子读书。乾隆元年(1736),乞休,解侍郎任,加尚书衔食俸,仍在内廷行走,领馆事。乾隆六年(1741)冬,徐元梦病重,不久去世,年八十七岁。乾隆帝称赞他践履笃实,言行相符,历事三朝,出入禁廷,小心谨慎,数十年如一日;命发帑治丧,赐太傅,赐祭葬,谥文定。
乾隆六年(1741)七月二十六日,乾隆帝奉皇太后自圆明园启銮,开始了初次木兰秋狝之行。此前一个月内,他多次降旨,布置安排秋狝事宜。六月初四日,谕令行围期间,著履亲王允裪、和亲王弘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在京总理诸事。七月十八日,又谕大学士等:“朕因讲武,行围口外。”办理一切政务,与在宫中无异。在京诸臣,理应更加勤勉,精勤奉职,不可稍有懈怠,贻误公事。离京第二天,又下旨减免所过地方州县本年额赋十分之三。二十七日,驻跸怀柔县,三十日,在古北口阅兵,见士兵武技良好,谕赞古北口为畿辅藩篱,该处弁兵,“素称劲旅”,今亲临阅看,果见队伍整齐,技艺娴熟,询由统领大员董率有方,将弁兵丁勤于练习所致,分别予赏赐,以示鼓励。此后一路行围,蒙古王公或亲自随围,或恭迎圣驾,或遣使请安,都十分热情活跃。乾隆帝非常高兴,八月二十日,降谕嘉奖说:“尔蒙古等自太祖、太宗时归仁向化,每知逢军旅田猎等事,均与满兵一体效力。是以我皇祖、皇考眷爱尔等,无异满洲,教养兼施,百有余年。朕此次巡幸口外,入哨行围,操满洲、蒙古兵丁,所有未经派围前来请安之王、台吉等,俱请随围,意甚诚切。其随围蒙古兵丁,行列整齐,号令严明,均知奋勉。秋狝之典,多年未举,今初行围,尚能与皇祖巡幸时无异,皆尔扎萨克等平素管教有方所致。”随即照康熙六十一年(1722)例,分别厚加赏赐。九月初三日,至承德避暑山庄,住五日,初八日回銮,二十日,回到北京,前后共计二十天。以后除个别年份外,乾隆帝每年都照例举行秋狝。
乾隆六年(1741)六月二十九日,鉴于各省秋审,该督抚会同司道等官,于一日之间草率定议,并未悉心讲论,期于至当。且臬司承办秋审,大张筵席,鼓吹喧闹,有征歌浮白之欢,无恻怛哀矜之意。跟役人等皆获尝劳,以为娱乐。还有督抚盘查司道各库,司道必治席演戏,务极辉煌,并邀将军、副都统及关差学政等文武大员,宴饮竟日,率以为常。乾隆帝谕示:以上二条陋习,力行革除,如不悛改,必加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