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清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别号小长庐钓鱼师、金风亭长、第一十六洞天武夷仙掌峰天游观道士、松风老人。康熙己未(1679年)开博学鸿儒科,以布衣入选,授检讨。充日讲起居注官,入直南书房,甚得康熙帝赏识,与姜宸英、严绳孙合称“海内三布衣”。原藏书三万卷,归田之后,续收四万余卷,又上海李君赠二千五百卷,于是拥书八万卷。其子昆田亦能读之。著有《曝书亭全集》、《经义考》、《明诗综》、《词综》、《日下旧闻》等。又有《五代史补注》、《禾录》、《瀛州道古录》,俱属稿未成。撰《潜采堂书目》四卷、《潜采堂宋金元人集目》一卷。室名有“曝书亭”、“娱老斋”、“舫”、“新愞斋”、“潜采堂”等。藏印有“潜采堂”、“南书房旧讲官”、“梅会里朱氏潜采堂藏书”、“七品官耳”、“秀水朱彝尊锡鬯氏”、“彝尊曾读”、“竹垞老人”、“朱彝尊锡鬯印”、“秀水朱氏潜采堂图书”、“文恪曾孙”、“小长庐”、“朱彝尊”、“竹垞藏书记”、“锡鬯”、“彝尊私印”、“竹垞”、“曝书亭珍藏”、“朱彝尊印”、“小长庐钓鱼师”、“南书房读史记”、“朱氏潜采堂藏书”、“我生之年岁在屠维大荒落月在橘壮十四日癸酉时”等。来源于《历代藏书家辞典》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元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字若思。曾从刘秉忠学。中统三年(1262)以张文谦荐,任提举诸路河渠,次年升副河渠使。至元元年(1264)从张文谦行省西夏,治复唐来、汉延等大渠。二年,为都水少监,掌河渠、堤防、水利、桥梁、闸堰等事。十三年起,参与制订《授时历》,创制天文仪器十余种,所制简仪系世上最早之大赤道仪,高表比原来八尺之表高五倍,使测影更精密;在全国设二十七个观测站,主持从北纬15度(今14.8度)至65度(今64.1度)的大规模纬度测量,推算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测定黄赤交角为23°33′34″;与王恂共创招差术,为中国独特而先进的球面三角学。二十三年,任太史令。二十八年,领都水监。其后,主持修成通惠河。三十一年,任知太史院事。著有天文历算书籍十余种,均佚。(来源: 郑天挺,吴泽,杨志玖主编;翁独健,蔡美彪,李学勤等副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 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2528页)
缪荃孙 (1844.9.20 —1919.12.22),字炎之,又字筱珊,也寫作小山,晚號藝風老人,江蘇江陰人,1844年 (清道光二十四年) 生。6歲入私塾讀書,14歲讀史籍。1860年考中生員。1867年中舉人。28歲赴四川華陽到父親任所致力於考訂、目録學和金石學。曾先後入崇實、吴勤惠、姚彦侍等入幕府。1874年四川學政張之洞聘其參加编纂《書目答問》。1876年中進士。1877年散館,授翰林院编修。張之洞調北京主编《順天府志》,繆參與编纂工作。1879年充順天鄉試同考官。1882年充國史館協修,分纂《清史稿》中儒林、文苑、循吏、孝友、隱逸等五門列傳。1888年辭官返鄉守制,並主講南菁書院,後赴北京,記名以道府用。兩年後,其父逝世,再返鄉主上海濼源書院講席。後奉湖廣總督張之洞命,编輯《湖北通志》。1896年應張之洞之聘,主持鐘山書院,並兼常州龍城書院講席。1901年張之洞在南京設立江楚编譯書局,由繆主其事。1902年鐘山書院改爲高等學堂,充監督,兼領中小學堂。曾奉派赴日本考察學務,回國後,主持编寫講義課本。1908年辭職,專辦江南圖書館。1909年任京師圖書館正監督。1910年以學部參議候補。1911年武昌起義後,辭職去上海,整理舊著和研讀古籍。1915年又赴北京,受趙爾巽之聘,任清史館總纂。1919年12月22日逝世於上海。终年75歲。著有《藝風堂讀書記》、《藝風堂文集》、《藝風堂藏金石目》、《藝風堂藏書記》、《藝風堂詩存》、《藝風堂詞集》、《京師圖書館善本書目》、《藝風堂自訂年譜》、《各省志書目》、《金石分地録》等。輯有《常州詞録》、《續國朝碑傳集》、《碑傳集補遺》。编刻叢書有 《對雨樓叢書》、《藕香零拾》、《煙畫東堂小品》等。(来源: 徐友春主编;蔡鸿源,周兴培副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第1581页)
清末民初著名的史学家、版本目录学家、教育家和藏书家,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缪荃孙早年为功名奔走,在京师作学官;进入中年后,思想有所觉悟,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掌教书院多年,培养国家有用之才,东渡日本考察先进的教育制度,回国后创办学堂,主持编译馆,出版新式教科书和翻译国外著作;同时为推动文化,“启迪民智”,参与创办了中国南北两大图书馆:江南图书馆(今日的南京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今日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成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奠基人之一。除了在史馆、书院、学堂和图书馆等部门任职外,公务之余,广搜图书、辑轶点校、研究版本、刊刻秘籍、著书立说。(来源:图情小百科, 2023-06)
刘应节(1517年~1591年),明山东潍县(今潍坊)人,字子和,号白川。嘉靖进士。授户部主事。二十九年(1550),俺答围北京,单骑护车饷援军。四十二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四年(1570)进兵部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修筑边墙、台堡。万历元年(1573)以功进右都御史。五年官至刑部尚书。不久遭劾致仕。著有《沿边军筹》、《蓟门奏议》等。(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
李东阳(1447—1516),明代诗文作家。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今属湖南)人。4岁即能作径尺大字,一时有神童之称。天顺八年(1464)进士及第,年仅18岁,选为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四年(1491)进太常少卿。次年,旱灾求言,东阳上书议时政得失,帝称善,擢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入内阁专典诰敕。阁中疏草多出其手,疏出,天下传诵。弘治八年(1495)以本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弘治十八年,孝宗临死,他与刘健、谢迁同受顾命。武宗立,太监刘瑾用事,内阁形同虚设。次年,他与刘健、谢迁同日辞位。中旨去刘健、谢迁,独留李东阳。其时,老臣、忠直士放逐殆尽,而李东阳却依附周旋,颇为气节之士所讥仪。但他尚能或明或暗地保护、营救了一批遭到刘瑾迫害的官员。正德五年(1510),刘瑾伏诛,他上书求罢,慰留。后2年,以老疾乞休。家居4年而卒,年70岁。著有《怀麓堂集》100卷、《怀麓堂诗文续稿》20卷。 其诗作主要有3方面内容:1、拟古乐府诗。共有101首。对这些诗歌,他自视甚高。在其《拟古乐府引》中,对汉魏以还的历代乐府颇有微辞,认为自己的乐府是“间取史册所载忠臣义士、幽人贞妇奇踪异事,触之目而感之乎心,喜愕忧惧愤懑无聊不平之气,或因人命题,或缘事立义,托诸韵语,各为篇什,长短丰约,惟其所止,徐疾高下,随所会而为之,内取合意,外求合律”。其实,诗中甚多封建说教,体现他的历史观与伦理观,只有少数几首尚有意义,如《筑城怨》悲叹丁夫筑城之困苦,《文成死》讥讽欲成神仙的愚妄,《三字狱》感慨奸臣误国之可恨。2、馆阁时期所写的咏怀、唱酬、题画诗。这类诗较多地抒发了个人的情思,较为完整地表现一位官高事闲、雍容华贵者的形象。《院中即事》描写冬日的生活,《雨后与文明游城南马上和鸣治韵》描写春日出游生活,写淡淡的幽愁,写生活中的情趣。温雅和粹是这类诗的主要特点。3、几次外出京师的写实诗。这里有对官府弊端的揭露,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如《白杨行》描写“出没无完裈”的饥民,觅得一点“可代盘间餐”的“沙中蚬”,竟然欢腾跳跃,境况相当凄惨。这类诗作,说明李东阳是一位头脑较为清醒、具有一定民本思想的封建官吏。其诗论强调学习盛唐,要从“法度音调”上入手。 他亦善作古文,《记女医》讥讽庸医的可恨和人们信奉庸医的愚味,《黎文僖公集序》能较准确地刻人物的内在个性,表现了他那“放言高论,不少为迁就”的可贵精神。这些都是较好的篇章。(来源: 马良春,李福田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 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17页)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又名章铜,字子黻,号少泉、少荃,晚号仪叟。清合肥(今属肥东县)人。祖上原姓许,后兼祧李姓。1847年中进士。1853年在籍办团练,随其父李文安镇压太平军,1858年入曾国藩幕,1861年起编练淮军,翌年率淮军乘船至上海,升江苏巡抚。1865年署两江总督,次年继曾国藩为钦差大臣,节制各路“剿捻”事务。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1895年卸直督任,1899至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曾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等,选派留学生出洋,建立同文馆,创办水师学堂。购买军火、军舰。建立北洋海军。曾游历欧美,主张对外开放,引进西方技术,但在对外交涉和列强入侵时,妥协退让,代表中国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如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1885年《中法新约》、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896年《中俄密约》、1901年《辛丑条约》等。在合肥广有房地田产,葬于合肥东郊大兴集。有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集》和上海人民出版社新编《李鸿章全集》。(来源:安徽人物大辞典, 1992-11)
孙承泽(1592—1676)清学者、诗人。字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退翁、退道人。山东益都(今青州)人,世隶上林苑籍。自幼力学,不附魏党,时人目为“东林秀才”。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历官陈留知县、刑部给事中。李自成克北京,任为四川防御使。入清,历任太常寺少卿,兵部、吏部侍郎,加太子太保、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年六十引退,家居二十余年卒。晚年闭门著述,潜研经学。好收藏古器物。娴于吟咏。著有《尚书集解》、《九州山水考》、《己亥存稿》及《庚子销夏录》、《春明梦余录》等。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九、王崇简《太子太保都察院右都御史吏部左侍郎孙公承泽行状》。(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 1997-07)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元代诗文家。字伯生,号道园,又号邵庵。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早年曾以契家子身份师从吴澄。元成宗大德初年,以大臣举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又任国子助教,升国子博士,在职以师道自任。元仁宗即位,除太常博士,迁集贤修撰。延祐六年(1319)改翰林待制。以丁忧还江南。泰定初年授国子司业,迁秘书少监。曾与集贤侍读学士王结讲经于上都。拜翰林直学士,不久又兼任国子祭酒。元文宗即位,命虞集仍兼经筵。除奎章阁侍书学士,与中书平章赵世延同任《经世大典》总裁。书成,虞集以目疾请求解职归里,未获准许。元文宗崩,他称病辞还临川。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五月病故于家,享年77岁。谥文靖,追封仁寿郡公。虞集是元代中期最有影响的文臣之一,也是元代最负盛名的诗文家。他不但执笔撰写了大量的朝廷典册、公卿碑铭,还以奖掖后进,倡导古学深刻地影响了一代文风。他与杨载、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代诗文四大家,但无论以创作成就与实际地位而言,他都比杨载、范梈、揭傒斯高出许多。他一生著述繁富,号称“平生为文万篇”(《元史》本传),但“稿存者十二三”。而这“十二三”的存稿,无论以数量还是质量而论,都是其他诗文家难于比肩的。他的诗文结集为《道园学古录》50卷、《道园类稿》50卷、《道园遗稿》6卷、《翰林珠玉》6卷、《虞伯生诗续编》3卷等多部专集,今均有传本。《元诗选》初集仅据《道园学古录》选入虞集诗383首。以上各种虞集诗文集,以《道园学古录》与《道园类稿》内容最丰富,两者所收互有出入,前者流传较广,较有代表性;后者编订较为精审。 虞集的文章以应制、应酬之作最为典范,数量也较多,与欧阳玄、马祖常等其他馆阁名士相比,他的文章比较讲究文辞,以博洽精微为特色。一般认为他的文风能体现出他作学问的特点,“蔼然庆历、乾(道)淳(熙)风烈”(《元史》本传)。有的学者曾把他对元代文坛的影响比之欧阳修之于宋代文坛。虞集的诗歌历来颇受诗选家、诗论家重视。他自称自己的诗如“汉廷老吏”,这显然是以章法讲究、格律工稳自许。七律《挽文山丞相》是其代表作。如果全面论及虞集诗风,就可以看到他往往在深沉老练之余,体现出典雅、甚至相当清新的一面。《听雨》中的名句“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难言之隐。小诗《水仙神》不但广为传颂,而且被引入《聊斋志异》的名篇《王桂庵》。当然,虞集的诗也多为应酬之作,这就使得他的许多诗篇很难具有更多的诗意。虞集虽然不以词知名,但[风入松]中的“杏花春雨江南”却为他赢得了比较广泛的声誉。(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 1991-10)
方观承(1698~1768年),清代诗人。字遐榖,号问亭、宜田。桐城(今属安徽)人。祖父方登峰、父方式济坐戴名世《南山集》案流放黑龙江,其时观承尚幼,寄食于江宁清凉山寺。后常徒步赴塞外探亲,南北往来,于是尽知山川形势和风俗民情。他发愤勤学,才名渐为人们所知。雍正十一年(1733),经平郡王举荐,任记室,随征准噶尔。师还,授内阁中书。乾隆朝,历任吏部郎中、直隶清河道、山东巡抚等职,官至直隶总督,加太子太保。长期掌管治河工程,功绩卓著。卒谥恪敏。 方观承工诗,并善书法。他的诗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写出入关塞及随军远征的所见所感,如《饥诗》、《卧蒿荐暖甚》、《大父遣赴奉天》、《野宿》等等。这类诗,大都写出了真切的生活感受,笔调沉郁,意绪“苍凉悲壮”(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诗中佳句如“黑风饮马人呼井,白雪眠车夜裹毡”(《野宿》),“麻衣万里呼天泪,冻雪千山负米心”(《家兄来书拟春初抵塞将至奉忆之作》,“关程如织信仍稀,况是天涯卧铁衣。塞障东西七千里,可怜雁不解横飞”(《寄怀叶圣嘉》)等等,都显示了用语劲健、造境雄奇的特点。他也写过一些文笔自然、饶有情致的篇章,如《途中看花》之一:“女儿装罢鬓鬖鬖,鬓底桃花一面酣。结伴前村携手去,每逢花处又重簪。”声情摇曳,历历如绘。 至于其后期诗歌,由于他官位日益显赫,生活日渐狭窄,“多应制之作,风格亦稍稍下矣”。(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著有《东闾剩稿》、《入塞诗》、《怀南草》、《竖步吟》、《叩舷吟》、《宜田汇稿》、《看蚕词》、《松漠草》各1卷,均收入《述本堂诗集》中,此外,还著有《薇香集》1卷、《燕香集》2卷、《燕香二集》2卷和《问亭集》。 (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 1991-10)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明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嘉靖二十三年(1544)嗣世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被荐升署都指挥佥事。三十四年调任浙江都司佥事,赴浙御倭寇,充参将,守宁波、绍兴、台州,后改守台州,金华、严州。召募金华、义乌农民、矿工,严加训练,建“戚家军”。四十年破倭于台州。次年援闽,连破横屿、兴化诸倭。四十二年再度入闽,获平海卫大捷,歼倭寇两千余人。因功进都督同知、福建总兵官。后赴粤,助俞大猷抗倭。隆庆元年(1567)被张居正调往北方,镇守蓟州,因设防严密,蒙古诸部不敢进犯,进左都督。万历十年(1582)居正死,受排挤,旋调广东。十三年请病归。后卒于贫病之中。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