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玉器古玩
所属分类:
所属区域:
所在位置:
保护等级:
北平之玉器古玩二业,性质相近,不知者以为同业,其实各有行 会,各不相谋也。盖古玩商品,以磁器为大宗,金石书画次之,瓦器 木器又次之。玉器商品,以珠宝玉器为主,玛瑙、翡翠、珊瑚、水晶 等属焉。古玩器多为人造品,玉器则为天然品,古玩器以年代久远为 贵,玉器则纯以物之本质高下为衡,此其大较也。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297

否则阴阳生例不开写殃书,注重民 命,是或一道也。惟弊随利生,贫民之苦恼,亦因以起,昔时之阴阳 生,与人开殃书,本无定价,今则借口官厅特许,(殃书官卖),率皆 规定价目,一般平民,则大感死不能葬之苦矣。极贫之户,平时本难 糊口,一旦遭丧,棺衾无着,停死待殓,殃书费用,何由而出?生者 含悲无告,死者岂能暝目,此种情形,屡见不鲜。(以上民社北平指 南)

工商两界

旧都的工商两界,数百年来,几乎全是山东和山西人的势力,劳 工以山东为多,买卖则山西较盛。山西的大字号汇兑庄,偏在前门以 东打磨厂,山东的大字号绸缎店,偏在前门以西大栅栏,亦趣事也。

《旧都百话》

书吏

北京号为首善之区,人文宜盛,而以土著科第起家者极罕,大、 宛两县,巍科之士,类系侨寓入籍者。盖书吏一途,为之易而得钱多, 远胜仕宦,故土著入塾读书之人,多趋于斯,不肯治举业以博难得之 科第。其舍名取利,就物质上言之,固不可谓非得计也。(凌霄一士 随笔)

玉器古玩

北平之玉器古玩二业,性质相近,不知者以为同业,其实各有行 会,各不相谋也。盖古玩商品,以磁器为大宗,金石书画次之,瓦器 木器又次之。玉器商品,以珠宝玉器为主,玛瑙、翡翠、珊瑚、水晶 等属焉。古玩器多为人造品,玉器则为天然品,古玩器以年代久远为 贵,玉器则纯以物之本质高下为衡,此其大较也。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10

目录

冠首 旧都附郭疆城总图

一 城垣略 城垣沿革 内城 外城 旧皇城 旧宫城 插图十五幅……………………一

二 宫殿略 前三殿 故官全部 插图二十三幅……………………一五

三 坛庙略 天坛 地坛 社稷坛 朝日 夕月坛 先农坛 神祗坛 先蚕坛 清太庙 孔庙 雍和宫 太高玄殿 堂子 帝王庙 关岳庙 都城隍庙 黄寺 东岳庙 插图四十一幅………三三

四 园囿略 中山公园 中南海公园 北海公园 (圑城附)景山 颐和园 玉泉山静明园 南苑 插图六十八幅………………五七

五 坊巷略 内城六区 外城五区 区图十一幅 插图八幅 附郊图二幅………………八九

六 陵墓略 陵十四 墓二十五 衣冠塚一 僧塔五 酒图十七幅………………一一七

七 名迹略上 内外城名迹五十一 插图五十五幅………………一三一

八 名迹略下 郊外名迹四十 插图六十八幅………………一五三

九 河渠关隘略 城郊河渠胍 长城 居庸关 插图十五幅………………一八五

十 金石略 劝学十八 弘法二十七 表忠二十四 清游四 攻古七 名笔三十一 韵事三 插图七幅………………二〇一

十一 技艺略 建筑 琉璃瓦 楠木做雕镶彩书叠山附 雕漆 景泰蓝 地毯 玉器古玩 纱灯 造花 镌刻 塑像 绘画 杂艺 笔墨 墨盒 锦盒 装潢 乐器 玩具 花树 插图四十八幅………………二一九

十二 杂事略 礼俗习尚 生活状况 杂剧评话 市井琐闻 插图十幅………………二四九

十三 编辑后语 ………………二六三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248

(5)玉器古玩

吾国自古以玉为珍品。古人比德如玉,朝聘祭祀,靡不用之。清代帝后尤好玉,网罗极富。满籍官吏,向例不准私自置产,拥厚资者辄以藏珠宝玉器为尚。故北平遂成为玉器之中心。凡游北京者,先买土产,而以翡翠为极品,盖聚藏之富使然也。琢玉之艺,远近闻名,其工人约分四种:有大砣子,所以解剖整料也;有小砣子,所以雕琢细纹也;又有打眼,有磨光,各专一艺。玉器业购备材料以后,第一步先开材料,又名拉活,即剖开石头取出玉石的一道工作。其制作程序:首先在材料上画出物品轮廓,照画开出坯子;次在坯子画花纹,如为人物,则须先刻衣纹,最后开脸;经此加细工作后,再加磨光,始为成器。

古玩之范围甚广,而鉴别最难,故此业亦为最有研究兴趣之一种技艺。北平代为国都,世家巨族竞言收藏古玩,因萃集于斯地,风气所趋,仿古日精,虽有鉴家,时或莫辨,于是此业隐然执国内之牛耳。迨中外互通,外人之嗜古好奇者,相率来华访购,随而扩张于海外矣。

北平之玉器、古玩二业,性质相近,不知者以为同业,其实各有行会,各不相谋也。盖古玩商品,以磁器为大宗,金石书画次之,瓦器木器又次之。玉器商品以珠宝玉器为主,玛瑙、翡翠、珊瑚、水晶等属焉。古玩器多为人造品,玉器则为天然品。古玩器以年代久远为贵,玉器则纯以物之本质高下为衡,此其大较也。

(6)纱灯造花

制灯造花,均为北平著名之手工业,盖亦含有历史之关系。明代即有灯画业,及前清宫内设灯库,每岁上元有观灯之制。清高士奇《城北集》有《灯市竹枝词》咏京师灯景,可见大概,兹録于后:

晴和惬称上元天,灵祐宫西列市廛。莲炬星球张翠幕,喧声直到地坛边。〔先农坛,都人呼为地坛。〕

堆山掏水米家灯,摹仿徐黄顾陆能。〔京师米灯,用铁线掏成山水人物花草,观以细绢,粘帖具上,加以渲染,幅幅如旧人画。〕愈变愈奇工愈巧,料丝画图更新兴。〔近日丹阳料丝灯,仿宋元画册,愈觉雅艳。〕

鸦髻盘云插崔翘,葱绫浅门月华娇。夜深结伴前门过,消病春风去走桥。〔正月十六夜,京师妇女行游街市,名曰走桥,消百病。多着葱白米色绫衫,为夜光衣。〕

火树银花百尺高,过街鹰架搭沙篙〔即杉木〕。月明帘后灯笼景,字字光辉写凤毛。〔月明帘、灯笼锦,皆盒子内放出者,最后有“五夜漏声催晓箭”诗全首,字如斗大,光焰荧荧,艮久方灭。〕

百物争先上市夸,灯筵已放牡丹花。〔京中灯节,牡丹、芍药已开,皆从燠室中出。〕咬春萝菔同梨脆〔立春后,竞贪生萝菔,名曰咬春。半夜中街市犹有卖者,呼曰赛过脆梨〕,处处辛盘食韭芽〔黄芽非初生,最为美品〕。

宫中各式灯品,雕刻彩画,精美絶伦。因出于宫中特制,称为宫灯。流风所播,王公大臣以及各衙署渐相沿用,市肆中之营灯业者,因之而起,工匠画师,悉由宫中匠师传习而来,制品遂独擅专长造花。当清鼎盛时代,此业最为发达。旗汉妇女戴花成为风习,尤以梳旗头之妇女,最喜色采鲜艳、花样新奇之品。故其时凡以造花名者皆能直接入宫送货,或径由宫内自出花样,令其承做。宫外王公府第及仕官家,亦常有卖花者之踪迹。今东安市场祥瑞花庄之铺长龚环,乃造花名手。万聚兴花庄之铺长刘亨元,即系从前入宫卖花之人,人呼为花儿刘。又,光绪间有金姓者,制纸质盆花及瓶花,精巧无匹,人呼为花儿金,至今此业尚无出金姓右者。

灯有六种:一宫灯,二台灯,三矗灯,四壁灯,五砌末灯,六新式灯。其形有方、圆、磬、折斗、亭、钟、球、心脏、葡萄、葫芦、杂剧等之不同。所用木料,以花梨、檀香、紫檀为上选,梨、枣次之。所用之绢,悉为南来之矾绢。所用之纱则为本地产之生丝粗纱。自光绪庚子以后,各灯业改制新式,博外人赞赏,以其有艺术上之精,能外销日畅故。自电灯与油灯、烛灯悉归淘汰,而此纱制灯品,犹能巍然独存,不可谓非变通尽利之事也。设肆多在廊房头条、二条、鲜鱼口、后门大街及东、西牌楼等处。造花之原料,大别为二:曰绢类,曰纸类。绢类中有绫、绢、缎、绸、绒之分,纸类中有洋毛、太粉、连通草及隔背之分。其造法有用模者,有用杵者,有用麻绳者。分功作业,有作叶子与作花头之分。又有作花与攒花之别,作花者指作叶与作花头而言,攒花者指各铺零星买来花叶花头,攒合成品而言。又分粗、细二派。作细花者,意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