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二色衣
所属分类:
所属区域:
所在位置:
保护等级:
二色衣,近御之人所穿之衣,自外第一层谓之盖面,如袣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368

衣饰

假髻

妇人首饰以髪为之者曰"假头,"亦曰"假髻,"作俑于晋太原中。 弘治末,京师妇女悉反戴之,今渐传四方矣。(愿丰堂漫书)

铎针

铎针者,内官钉帽中央,金银珠翠珊瑚皆可制。元旦则大吉葫芦, 元夕则灯笼,端午则天师,中秋则月光,重阳则菊花,冬至则绵羊。 太子颁历日则宝历万年,其制八宝荔枝卍字鲇鱼也,万寿节则万寿洪 福齐天,其制于齐天字两旁,各红蝙蝠一枚,又有枝个,其制减小, 偏向成对,又桃枝则不垂。

换衣

上元穿灯景补子,三月三日换罗衣,四月四日换纱衣,五月朔穿 五毒艾虎补子蟒衣,七月七日穿鹊桥补子,九月四日穿重阳景菊花补 子,十月朔换穿纻丝,冬至节穿阳生补子蟒衣,腊月二十四日祭灶后, 宫眷内臣,穿葫芦景补子蟒衣。(以上《芜史》)

自十二月望,在京官皆服朱衣;至正月灯节后,乃随易他色服。

《识小录》

二色衣 二色衣,近御之人所穿之衣,自外第一层谓之盖面,如袣??贴里

圆领之类;第二层谓之衬道袍;第三层曰裰领道袍。其白领以浆布为 之,如玉环在项,而缺其前,稍油垢即换之,非入过皇城者不敢缀也。 自此三层之内,或褂或袄,俱不许露白色袖口,凡脖领亦不许外露, 亦不得缀钮扣,只宫人脖领则缀钮扣,是以切避忌之。

书名:酌中志 页码:186

酌中志卷之十九 八

大褶 前后或三十六、三十八不等,间有缀本等补。

顺褶 如贴里之制,而褶之上不穿细纹,俗为马牙褶,如外廷之■褶也。间有缀本等补。世人所穿■子,如女裠之制者,神庙亦间尚之,曰衬褶袍。想卽古人下裳之义也。

罩甲 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带,皆戎服也。有织就金甲者,有纯绣、纚绣、透风纱不等。

束发冠 其制如戏子所戴者,用金累丝造,上嵌睛緑珠石。每一座值数百金,或千余金、二千金者。四爪蟒龙在上蟠绕,下加额子一件,亦如戏子所戴,左右插长雉羽焉。凡遇出外游幸,先帝圣驾尚此冠,则自王体乾起,至暖殿牌子止,皆戴之。各穿窄袖,束玉带,佩茄袋、刀帨,如唱咬脐郎打围故事。惟涂文辅、高永寿年少相称,其年老如裴升、史宾等戴之,便不雅观。

唐朝帽 此古制,如画上绵羊太子所戴者。貂鼠皮为之。凡冬月随驾出猎带之,耳不寒。

烟墪帽 亦古制也。冬则天鹅绒或纻绉纱,夏则马尾所结成者。上缀金蟒珠石,其式如大帽,直檐而顶稍细〔一三〕。

二色衣 近御之人所穿之衣。自外第一层谓之盖面,如■■贴里圆领之类;第二层谓之亲道袍;第三层曰裰领道袍。其白领以浆布为之,如玉环在项,而缺其前,稍油垢卽换之,非入过皇城者不敢缀也。自此三层之内,或褂或袄,俱不许露白色袖口,凡脖领亦不许外露,亦不得缀钮扣,只宫人脖领则缀钮扣,是以切避忌之。凡外廷讲幄召对之臣,不可不晓。二色衣之妙处者,如夏则以葛布为上身,以深蓝或玉色纱作下褶,并按两袖各数寸,又缘子领寸许,一则露白色,一则省费惜福,以便拆澣。此从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