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裳者亦鲜矣。《析津日记》
春服
王士祯都门竹枝词:"烟柳蒙蒙蔽狭邪,春衣不见浣轻纱,松江 大布鸦青色,结束今年易内家"。《渔洋诗集》
只孙衣
周宪王元宫词:"健儿千队足如飞,随从南郊露未晞,鼓吹声中 春日晓,御前咸着只孙衣"。吴郡皇甫庸近峰闻略云:"元亲王及功臣 赐宴者,别赐冠衣,谓之"只孙,""今仪从所服团花只孙,当是也。
襕衫
新举人朝见,着青衫,不着襕衫,始于宣宗朝,谓其异于岁贡生 耳,及其下第,送国子监,则仍着襕衫。
儒巾
晋汉唐巾,乃儒者之冠,明兴科甲,监儒兼而用之,不在此列者, 皆安分不敢僭用。后来风俗僭侈,平人以小帽为耻,或一人侥幸科甲, 宗族姻亲,尽换儒巾,曰"荫袭巾"。故谚有"满城文运转,遍地是方 巾"之语。(以上人海记)
貂狐
古人制裘,尚貂及狐貉,今之元狐,即黑貂也,今之灰鼠,即古 所谓青鼠也,惟近日所珍洋貂、洋灰鼠,暨香貂、香鼠、似古时所无。
首饰
前明妇人首饰花钿,多尚灯光石及蜜蜡,近时皆用登莱石,蓝田 玉。
羊皮帽
近时盛行骨种黑羊皮帽,其毛乌而润,倍于洊色,皮板极白耐久, 然价昂,甚高者须七八金一顶。(以上《水曹清暇录》)
耳坠
珥、耳饰也,俗名耳塞,南人曰耳环,北人曰耳坠,近皆饰以明 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