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蓝布衫
所属分类:
所属区域:
所在位置:
保护等级:

逢亲打乡阵甜口内褂羽青可,布 绝妙。(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288

赂店主,所以比较有点钱的老妈,方从张家下来,便能送到李家。 那些穷苦无钱的人,在那里住上一年半载,也会无人过问。此外还有 更伤风败俗的黑幕,如拐骗妇女,贩卖人口,以及拉皮条等等。因门

上挂着"佣工介绍所"的招牌,妇女出入,不会惹人注意。况众人杂 处,分子复杂,不免闹出许多流弊。关于佣工介绍所的情形,差不多 都是两间破陋不堪的小屋,住上七八人或十余人,据她们说,有时还 住二三十人。有一个大炕,每人的被褥卷作一卷,墙上挂着每人的衣 包,人多地狭,空气恶劣,光线黑暗,生活其间,无异置身牢狱。记 者藉雇女仆为名,入内观看,佣工介绍所的主人首先问:"您要什么 人?做饭呢?打杂呢?做针线呢?"然后引入屋里去挑选,俨然是出 售劳动力的市场,有的白髪婆娑,弯腰驼背,年过五旬的老躯。有的 服装整洁,二十上下的少妇,有的面黄肌瘦睡在炕上,有的愁眉不展 在做针线。她们见有雇主进去,都很骇异的站起来,准备受人检阅。 记者一一和她们谈话,有的说家里田地收获不好,有的说人多地少养 不了家,有的说丈夫死了出来谋生,总之:不外一个穷字。她收生婆

们多半是平东平西的人,尤以三河通州为最多。装束多半梳着头, 蓝布衫,乡下老妈还是三寸金莲,走起路来,扭扭捏捏,旗人则多天 足。她们的工资普通三元至四元,(先付工资后作工,未满一月,如 被雇主辞退,则工资不退还,如她们自辞雇主,则必退工资)。每届 年节赏钱,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373

胜国宫中,则俱用蓝宝石。

钏、俗名镯、亦曰镮,古有金玉跳脱,杨妃以红粟臂支赐阿蛮, 皆钏之属也。近时北方贵戚,厌金玉,以金钢子之最细者约臂,亦韵。

(以上《京师偶记》)

涂面 燕山倡伎,皆以子为名,若香子花子之类,无寒暑必系棉裙,其

良家士族女子,皆髡首,许嫁留髪,冬日以栝蒌涂面,但加傅而不沐, 至春暖方涤去,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宸垣识略》

妇女冬用栝蒌和蜜,陀僧靧面,名金花沤。《燕都杂咏注》 梨园妆饰 小铁篴道人蒿玉林传:"梨园妆饰,斗巧争新,蒿郎鬏髻花样,

俱自扬州购来,故妙绝一时"。《日下看花记注》 善扑营装

都门竹枝词咏善扑营诗云:"布靴宽袖夜方归,善扑营中个个肥, 燕颔虎头当自笑,但能相搏不能飞"。(见兵丁门)

女马褂

京都竹枝词:"满身翡翠与金珠,婢子扶来意态殊,不遇婚丧皆 马褂,手中也有鼻烟壶"。

一裹穷

又:"贫家妇女满胡同,蓝布衫名一裹穷,斜戴凉簪歪挽髻,清 晨大半髪蓬蓬"。

南城装

又:"南城妆束甚苗条,元宝头梳致太妖,(元宝头似十二三姑娘 之髻,施于妇人头上,太觉妖冶)。小小弓鞋虽一揑,谁知足下也蹊 跷?"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379

肥套裤

又肥套裤诗云:"英雄盖世古来稀,那似如今套裤肥?举鼎拔山 何足论,居然粗腿有三围"。

洋镶鞋

又洋镶鞋诗云:"穿鞋何必效轻狂?男子风流大反常,到处不分 人贵贱,居然足下是洋镶"。

戒指

又戒指诗云:"原将戒指戒其夫,摘去方知月信无,男子不知何 所为?居然依样画葫芦"。

生丝球

又生丝球诗云:"头戴丝球分外高,娇姿难写更难描,洋蓝蝴蝶 如相配,顿令行人魂欲消"。(以上《同治都门纪略》)

京师花市,常有丝毬出售,大如茶杯,中纳小铃,妇女争购之, 簪于髻左。燕山孙橒曾有诗咏之云:"红丝结得彩球形,步履行来最 可听,想是怕招蜂蝶至,钗头也系护花铃"。《清稗类钞》

灰布衫

都门新竹枝词: "布衫灰色重当时,须子于今竟有皮,钱取沾

光夸快手,饥鹰饿犬共追随"。(见市井门) 蓝布衫

又:"相逢亲友打乡谈,阵阵甜香口内含,马褂羽纱青可爱,布 衫绝妙是头蓝"。

矮提梁

又:"捐输强半少年郎,楚楚衣冠是档房,冷署久沉无兴致,堂 期俱用矮提梁"。

辫绳

又:"近来公子与王孙,顾影堪怜不自尊,衣饰风华夸楚楚,辫 绳大

书名:清宫词 页码:154

钟,非真太后出卖也。至宣统年,则外省出应外补之缺,如归绥道某人忽由内放,摄政之破坏祖

法,竟有过于慈禧者。然亦由于女谒,实亦慈禧之遗毒也。俗以或响或不响为撞木钟。摄政王纶音一下,而 各省无数之候补道,不啻尽化为虚衔,事虽不大,足以见徐世昌辈无一骨鲠之臣矣。

其七

胡骑原来识代宗,共钦中国有英雄。早教拨雾青天见,单骑何劳郭令公。

太后之将奔也,皇上求之曰:无须出走,外人皆友邦,其兵来讨拳匪,对我国家非有恶意。臣请 自往东交民巷,向各国使臣面谈,必无事矣。太后不许。上还宫,着朝服,欲自赴使馆。小阉奔 告太后,太后自来,命褫去朝服,仅留给一洋布衫,严禁出户,旋即牵之出狩矣。銮舆出德胜门,暮驻贯市李家。明日至昌平,遇岑春煊以甘肃马队来迎,上求春煊分护太后西巡,上自回京 议和。春煊仰体太后之意,佯不敢任。于是西狩之局遂定,而中外之交涉扩大矣。不必李合肥始能议

和,诸臣始终不解此理。

附记 贯市非大道,李家为京北一带镖行头领,富而侠,迎请驻跸其家,任粮刍捍卫。壬寅,余遇其保镖之武士于汤山店中,言皇上至李家时,尚身着蓝布衫,亦奇观也。李家镖车高插黄龙旗,云是太后所赏。是时国内商民尚无插国旗之例,以为异数。

其八

狂澜拍岸没龙津,从径壶飧一个臣。乞得村农将伯助,帝王那及太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