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戏馆子
所属分类:
所属区域:
所在位置:
保护等级:
本地管着戏园子叫“戏馆子”,离开北京都叫“戏园子”,并且本 地叫作“听戏”,外省通叫“看戏”。(以上燕市积弊)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63

竹枝词注) 把式 北京俗呼御者为"把式"。 戏馆子

本地管着戏园子叫"戏馆子",离开北京都叫"戏园子",并且本 地叫作"听戏",外省通叫"看戏"。(以上燕市积弊)

麻沙

说文: "瀎、瀎泧,饰灭貌,莫达切;泧、瀎泧,读若椒榝之 榝;"饰灭者, 谓拭去其痕迹也。今北京读如"麻沙"。释名:"摩娑 犹末杀也"。(广新方言)

改人

京谚谓嘲笑人为"改人",新名词有"改良"二字,众皆习为口头 禅。

二十

"二十"者,都中旧日极卑贱之土窑名目也。(以上新燕语) 棍子 京师称盲人算命者为"棍子",谓其两手持棍勘路也。(观古堂诗

注)

联语相谑 京师士夫好作联语相谑。(清代野记) 迎帘好 名伶一出场即喝采,都人谓之"迎帘好"。 切马子 戏中假物,皆曰切末,京人曰"切马子"。 嗓

嗓者,喉也,北人称喉以"嗓"。

黑头

京中所谓"黑头",即黑净是也。 炉子 京人谑为人男宠者曰"炉子"。 顽票

凡非童伶出身,先不以唱工为业,而偶一扮演者,北人谓之"票 友",亦曰"顽票"。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201

人一挑帘,电灯忽耀,辉煌齐整,振人精神,优待名脚,可

谓已极。

打球 近日打球之风,日盛一日,凡楼阁场所,多设球房。(以上京华

百二竹枝词注) 摇茶碗

社会上的生意玩艺儿,近于赌类的居多,诸如菱角绊儿、凭天转、 猜五度、抽签儿、砸十点儿、黑江撬、棋式、六地儿、红鱼、二十一 地儿、骨牌、抓子儿、抓纸卷儿、汪杆条(就是三根签儿),无不讲究 耍钱,外带着还是没一样儿没鬼。俗言儿"哄不尽的愚人,拿不尽的 贼"。其中有种公道玩艺儿,就数摇茶碗,虽发源于乡间,可跟现在 彩票性质相同。怎么摇法呢?是用几根竹签儿,先抽号码儿,再按照 号码儿的先后次序,用骰子叫买主儿自己去摇,假如十个人吧,谁点 儿大,谁得一个茶碗,不过核计起来,比卖多赚几个钱。后来磁器一 贵,不必公家禁止,他们就不干啦。

戏馆 本地管着戏园子叫"戏馆子",离开北京,都叫"戏园子"。并且

本地叫作"听戏",外省通叫"看戏"(足见外江派的好老,是只能看, 万不能听啦)。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先不必计较他。惟独戏馆子这 行买卖,直是拿着银碗讨饭,好汉子不干,赖汉子没有那么些个钱。 在有五城的时候,各馆子的正面儿楼,直不能卖,净得预备车轿班儿, 甚至五城的小马儿都得应酬到了,一个挑眼,不是打架,就是摔茶壶。 从打二十八年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