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诗钟会
所属分类:
所属区域:
所在位置:
保护等级:

曩传京师有诗钟会,其法未详,昨于李宪之年丈仿潜斋诗钞中见 之。法限二字,作七言诗一联,字嵌每句之首曰“凤顶”,嵌第二字曰 “燕颔”,第三字曰“鸢肩”,四曰“蜂腰”,五曰“鹤膝”,六曰“凫胫”,七曰“雁足”。又一嵌于上句首,一嵌于下句末,曰“魁斗”,或 嵌上句末,下句首,曰“蝉联”,限四字拆开嵌用,不论对仗,曰“碎 流”,论对仗曰“碎联”,四字分嵌两句首尾曰“双钩”,二字错落对 之,如此置上句第三字,彼置下句第四之类,曰“鹿卢”,或置上句第 四,下句第三之类,曰“卷帘”,又有分咏,合咏,骈体,诸目,则拈 题而不限字,合咏间亦有之。构思时以寸香系缕上,缀以钱,下承盂, 火焚缕断,钱落盂响,虽佳卷亦不录,故名曰“诗钟”云。(风月谈余 录) 诗钟者,盖起于科举家求试律。其法闭目指二字,或指二物,必 取至不伦者强对之,为七言偶语,字则引陈典,点化内其中,物则括 其意而不必名其器,盖诗之秘钥,名士之声华,宦途中之奥曲,中国 五千年来,未有奇于此者。某公之为大帅也,自鼎甲始,喜用此弋天 下才,所至风辄盛。鼎甲者,科举时殿试前三人也。逮跻枢府,诸名 士争以此弋之,弋而不获,则以声啖之,盖自是而诗钟乃遍都下。(异 伶传)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阅读全文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118

加盏作记,负即撤去,至两下俱尽,则将与将敌,败者自灌

巨爵,略分饮麾下诸败军。 征歌侑酒

以歌侑酒,欢场旧例也,而近时日下,微有不同,必其可以奏技, 方能强之,若仅熟口头语,不足入高人之听者,虽情有难却,亦终面 頳音涩。其为乱弹名色,虽不吝其技,然亦视交之浅深,非贸然自献 也。(以上侧帽余谭)

京师宴集,非优伶不欢,而甚鄙女妓,士有出入妓馆者,众皆讪 之,结纳雏伶,征歌侑酒,则扬扬得意,自鸣于人,以为某郎负盛名, 乃独厚我,伶恃娇憨,饰风雅,闻有书画名者必索之。(金壶遁墨)

红笺招伶

名誉稍起,即声价自高,当其全盛时,红笺飞去,非亲昵不至, 非权贵不至,即至矣而略叙寒暄,匆匆告去,故寒士之游京师者,非 深自谦抑,先意趋承,招之每托故不赴。(侧帽余谭)

客饮于旗亭,召伶侑酒,曰"叫条子",伶之应召,曰"赶条子"。 光绪中叶之例赏,为京钱十千,就其中先付二千,曰"车资",八千则 后付。来时面客而点头,就案取酒壶,遍向座客斟之,众必谦言曰, "勿客气"。斟已,乃依老斗而坐,唱一曲以侑酒,亦有不唱者,猜拳 饮酒,亦为老斗代之。《清稗类钞》

诗钟会

曩传京师有诗钟会,其法未详,昨于李宪之年丈仿潜斋诗钞中见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