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二闸泛舟
所属分类:
所属区域:
所在位置:
保护等级:

京都竹枝词:“乘舟二闸(即惠通河之庆丰闸也)。欲幽探,食小 鱼汤味亦甘;最是望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 城东卷地黄埃,一过大通桥,见水,顿觉心旷神怡,故二闸泛舟, 都人目为胜游之一。 二闸一带,清流萦碧,杂树连青,间以公主山林,颇饶逸致,以 故春秋佳日,都人士每往游焉。 都门好,二闸泛渔船,浦口草深凫雁乱,矶头水浅鹭鸶眠,一棹 夕阳烟。 都门鲜作泛舟游,盖御河湮塞,未能鼓枻自如。惟暮春之际,竞 传逛二闸。二闸在安定门外二里许,运河之通道也。小舟三两,舣岸 相待,游人投之钱,即款乃行,至三闸而止。好事者携花载酒,驾言 出游,维彼舟子,视掷果之车一至,争招招焉。都城昆明湖长河,例禁泛舟,十刹海仅有踏藕船,小不堪泛,二 闸遂为游人荟萃之所。自五月朔至七月望,青帘画舫,酒肆歌台,令 人疑在秦淮河上。内城例自齐化门外登舟,至东便门易舟,至通惠闸; 外城则自东便门外登舟。其舟或买之竟日,到处流连,或旦往夕还, 一随人意。午饭必于闸上酒肆,小饮既酣,或征歌板,或阅水嬉,豪 者不难挥霍万钱。夕阳既下,萧鼓中流,连骑归来,争门竞入,此亦 一小销金锅也。北平俗曲逛二闸云:“这佳人城中懒看繁华景,芳心儿惟望把郊 原景物酬。命仆从前往渡头将船雇,买了些爆竹花鸭作乐游。带了些 美干鲜果品,预备着对景开怀遣兴幽。众家人船中陈设多齐整,这佳人香车慢下弃岸登舟。丫环连忙铺下坐褥,佳人坐定吩咐开舟。不多 时清风阵阵吹人面,仿佛身从镜内游。真可喜新晴一派清凉景,远望 郊原豁倦眸。傍岸野花香气放,沿堤杨柳翠烟浮。迢迢载米船来重, 款款寻泥燕子幽。观不尽水秀山青天然古画,真正是「山外青山楼外 楼。」三忠祠选胜人来争唤酒,得月轩叫会生喧过波头。弦管嘈杂三 槐板,笙歌宛转韵偏幽。柳阴时看垂钧客,花间笑语踏青畴。这佳人 画舫已过荷花沼,观不尽碧叶接天霞色浮。又只见两岸高桅排燕翅, 见船家拽缆停舟到渡头。寻茶社雅座偏宜如意馆,近水滨料看相对望 东楼。这佳人斜倚栏杆观佳景,一望山河爽二眸。又只见几个儿童浮 水面,盼望着下水摸钱把客兴留。这佳人彩扇轻摇消酷暑,词冰雪藕 要笑竹楼。不多时夕阳欲下催归棹,两岸边蝉韵悠扬绿树头。渡头前 从新复把香车上,前后围随进了皇洲”。朝阳门外东南二里许,小桥架石,地亦清幽,为节制水流之地, 名曰庆丰闸,俗称二闸。水声潺潺,酷肖瀑布,小溪一泓,盈盈碧流。 循溪西行,可径通东便门。都城少水,得此已擅胜名,故当佳节良辰, 丽姝三四,轻棹瓜艇,丛芦杂树间,往来如梭。映波美睐,接翠艳黛。 范大夫五湖泛西子,乐亦不是过矣。每届二月二日,文场少林,太狮 少狮,于此会集。闸下水深数仞,窥不及底,游者辄凭桥栏,下掷钱 物,附近居民,窜入急流,取原物归,藉博赏资。业此者多十龄左右 之小儿,都人称之为「水虾子,」,虽有绝技,意殊无取。而中元之夕, 月光大好,则雾縠披躯,茉莉堆鬓,脂粉狼藉,履舄杂沓。凭栏俯瞰, 闸波漾天,月如串珠,足媲芦沟晓景,然一年一度,转瞬即逝,以是趋者争先,唯恐或后。迨宵阑月斜,凉侵芳肌,冒露言归,蹄痕碎月, 柔意弥爽,雅怀滋适矣。二闸在东便门外十余里,一水可通,早年盛时,凡好排场之阔大 爷们,常于东便门外包一大船,邀集友人为荡舟之游,并于城内著名 饭庄,预叫酒菜,送至船上,主客就船上猜拳行令,消夏纳凉,其乐 陶陶。由东便门外解缆缓缓而行,至二闸为止。日落返城,当时如此 者诚数见不鲜,此外如无力包船,亦可随意搭乘散船,放至二闸,据 闻刻下包船一只,代价一元即可,至随意搭乘放船,则尤为低廉。又 二闸游玩时,虽名为旧历六月初一至十五共为十五天,惟自初四五至 初八间之五六天内,游人最伙,一过初十,则游人渐形减少,迨至十 五,则又有一度繁荣,每年如此,不稍变更焉。二闸在游人纷集之十 五天内,该处有落子,小戏,把戏等临时游艺场,落子馆内不少城内 著名坤角前往赶档,因而连带素日专捧鼓姬之有闲阶级,必须前往征 歌点曲,从事捧场,往昔社会经济富裕,此辈挥霍无度,一掷百金或 数十金,视为常事,今则赶往捧场之风,纵未稍变,然挥霍豪兴,多 已远不逮昔矣。又此处小戏,别具风味,所演多民间农村故事,惯看 京腔大戏之戏迷,至偶然变换脑筋,计亦良得。游二闸之妙处,即耳 目所触,俱足以予人清凉之印象,缘由东便门至二闸河中,乘小舟卖 鲜藕与菱角者络绎不绝, 游人就舟中购而食之,颇有清热去暑之效。 另外又有不少深习水性,如俗所谓“水鬼”者,听凭游人投茶碗及其 他物件之类于水中,“水鬼”泅水捞取,捞得之后,交还物主,物主随 便给钱,此类水中游戏,亦颇有趣。每届六月十五夕,二闸一带,必就水中放西瓜灯,与莲花灯等,花样特多,争奇斗胜,美不胜收,而 是夕之游人或乘舟徜佯于河中,或云集品茗于岸上之茶棚以内,赏灯 寻乐,往年盛时,恒通宵达旦,至次晨始行散去,近年则渐渐减色, 求如昔时盛况,不可得矣。 庆丰闸(即二闸)在清末,确乎繁盛,今则渐事凌夷,惟每至中 元盂兰会日, 稍复昔况。数日前,曾偕友数人,自东便门外包一板 船,计值四角,酒资在外,另有搭载乘客者,则人仅需铜元二十枚, 亦云贱矣。其水上泛腥臭之味,刺鼻塞腭。问之舟人,则曰:「此地距 羊肠作坊特近,假水每日湔涤羊肠,」故秽成「不乃羹。」放流而东, 经苇塘数,丛碧袅袅,红日为之失焰。傍岸亦多大户园林,足使见之 者生隐心焉。其最佳者,则往往自丛苇中飞出小鸟,色似炎洲翠雀, 通身作豆瓣绿色。途中舟人互答。与水石声相映。有地名三块板者, 水势较大,舟人则遣其子升岸牵缆以助行。比及抵目的地。蹑衣登岸, 其陂陀湿荫,绿苔滑笏,蹴之几易失堕。沿河两岸,昔有茶棚,今则 仅一二人家,代瀹苦茗,间有小贩以「炸豆腐」「茶鸡子」等求售,然 来此者,皆目眈于水,无暇计其陋也。今岁平中亢旱,故水势稍减, 然奔涛骇浪,作暗黝色,油油然仿佛有光,而珠沫���流,似无数小细 银蛇,浮蹿其中,或连绦卷绣,倒排激迸寒星。其声澎湃,如不相让, 而故作击撞也。儿时见戏装中蟒衣,其下摆之「海水江涯,」初以为 不过匠人刀尺之工耳,今观二闸,始知有此。然二闸不过一小口,若 海洋巨港,更复如何。故此生行我观水之兴者,实自二闸始焉。最妙 者,此地之幼童,大者十四五,小者五七龄,裸身不着寸缕,色棕如外人,每见游人,则俯掌乞钱,然钱必掷于水中,此辈则疾投直下, 利如分水之犀,不须臾即手一小铜元浮出水面,辗齿作鸬鹚笑。此技 西绅亦乐观之。其崖上有老榆一株,枝挺已干,而仍有拿云捧日之概, 怒出如鬼臂。幼童无事则缘树而升,入水时或作虚空筋斗,其疾其险, 更非如美人鱼之专以粉鳍霜鳞诱人者比焉。闸前竚立移时,目为之眩。 若非赶快移开,几乎去寻「水仙王」矣。考宸垣志略中,明徐阶曾有 诗谓「水深秋气入,树密雨声多」云云。则知雅士确亦曾经,惟在清 末则一变而为斗闹之场。有野茶馆曰大花障者,邀鼓妓等演莲花落, 纨绔与无赖争风,卒酿人命,为巡城御史一度奏请驱逐并禁止游艇后, 有人辇金运动,卒复原状。其前则下坎有灵官庙,中有媱尼如妙光者 流,号曰广慧,勾引良家妇女,为某御史访实严惩,平剧有灵官庙一 出,分注曰「铡广姑子,」后旦角朱琴心,从王蕙芳处得此本,易名曰 大慈庵。虽末场有「虎头金铡」之彩切,实则清制自腰斩学政俞鸿图 后,即免此刑。剧中不无劝惩,未 可以真确目之。此皆二闸之故事, 实为胜地贻羞。若其在中元日放河灯,从前尚多本地商董,今则多外 人为之。其洋兵等,先期包船一空,至日则酣饮欢呼,通宵达旦,而 水上红蕖绿叶,从银烛辉煌所窥见者,亦半属「鬼」面。舟子引以为 利,年年切盼若云霓焉。(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阅读全文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154

二闸泛舟

京都竹枝词:"乘舟二闸(即惠通河之庆丰闸也)。欲幽探,食小 鱼汤味亦甘;最是望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

城东卷地黄埃,一过大通桥,见水,顿觉心旷神怡,故二闸泛舟, 都人目为胜游之一。(藤阴杂记)

二闸一带,清流萦碧,杂树连青,间以公主山林,颇饶逸致,以 故春秋佳日,都人士每往游焉。(鸿雪因缘图记)

都门好,二闸泛渔船,浦口草深凫雁乱,矶头水浅鹭鸶眠,一棹 夕阳烟。(望江南词)

都门鲜作泛舟游,盖御河湮塞,未能鼓枻自如。惟暮春之际,竞 传逛二闸。二闸在安定门外二里许,运河之通道也。小舟三两,舣岸 相待,游人投之钱,即款乃行,至三闸而止。好事者携花载酒,驾言 出游,维彼舟子,视掷果之车一至,争招招焉。(侧帽余谭)

都城昆明湖长河,例禁泛舟,十刹海仅有踏藕船,小不堪泛,二 闸遂为游人荟萃之所。自五月朔至七月望,青帘画舫,酒肆歌台,令 人疑在秦淮河上。内城例自齐化门外登舟,至东便门易舟,至通惠闸; 外城则自东便门外登舟。其舟或买之竟日,到处流连,或旦往夕还, 一随人意。午饭必于闸上酒肆,小饮既酣,或征歌板,或阅水嬉,豪 者不难挥霍万钱。夕阳既下,萧鼓中流,连骑归来,争门竞入,此亦 一小销金锅也。《天咫偶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144

恩福堂笔记 诗钞 年谱一三四

时仰蒙恩旨垂询。敢以文章矜藻思?惟将清白答枫宸。朝衫五色增光彩,鹊报庭前慰老亲。

蒙恩充日讲起居注官,恭纪

已忝登崇列,旋膺侍从班。一时清选重,匝月湛恩颁。玉佩成行立,香烟载袖还。顿酬葵藿志,长得近天颜。

敬一亭习射

国家重武备,射义宜讲求。举典耀威棱,秋狝兼春搜。鹰扬看士气,弓燥复手柔。以此窃自励,审固怀前修。洒扫敬一亭,布置正与侯。清风助豪兴,几阵来飕飗。筋骨既坚炼,血脉还周流。习劳身有益,得暇艺可游。追陪二三子,敢辞负薪忧?

二闸泛舟得诗四章,以淸、风、徐、来为韵

偶作浮家想,相携儿女行。绕城三里远,新水一泓清。唤渡游人集,嬉春好鸟鸣。中流闲打桨,安稳指前程。

野岸芦凝碧,芳林杏绽红。溪流前夜雨,舟借片时风。仿佛来天上,分明落镜中。尘心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86

恩福堂笔记 诗钞 年谱七六

雨中偕谭七子受过访菊溪前辈座有扶乩者…………………………………………………(一三三)

题柳三滋圃梧风晏坐图…………………………………………………………………………(一三三)

十月十三日蒙恩擢授侍讲恭纪…………………………………………………………………(一三三)

蒙恩充日讲起居注官恭纪………………………………………………………………………(一三四)

敬一亭习射………………………………………………………………………………………(一三四)

二闸泛舟得诗四章以清风徐来为韵……………………………………………………………(一三四)

雨中晓行…………………………………………………………………………………………(一三五)

石岭………………………………………………………………………………………………(一三五)

双塔山……………………………………………………………………………………………(一三五)

滦阳试院望月同香南作…………………………………………………………………………(一三六)

雨后偕香南乘骑游山……………………………………………………………………………(一三六)

月夜闻蛩…………………………………………………………………………………………(一三六)

游会龙山…………………………………………………………………………………………(一三七)

偕周东屏少宗伯傅春园少司马爱六统领常五侍卫游殊像寺罗汉堂追和菊溪前辈乙巳秋日登普陀寺用东坡游径山韵………………………………………………………………(一三七)

题盛仲甫中翰画扇………………………………………………………………………………(一三八)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5

供了一些《日下旧闻考》所不记载的材料。总之,《恩福堂笔记》与《啸亭杂録》相比,在内容上自然是稍逊一筹,但成书较其为迟的《竹叶亭杂记》、《养吉斋丛録》及《郎潜纪闻》均有所引用,可见在清代的笔记中,仍不失为较好的一种。
《恩福堂诗钞》有两种刻本,一种前有英和写于道光辛卯(十一年)的自叙,计十卷,后附外集一卷,所收诗起自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〇年),讫于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年),卽自幼时直至谪戍黑龙江前历年所作,共收入四百九十二首。另一种亦题作《恩福堂诗钞》但卷首又名《卜魁集》,前有英和自序及其受业弟子陈晋、穆彰阿等人的题诗,所收诗为谪戍黑龙江后之作,起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年),讫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年),共收二百零二首,不分卷,最后并附有其子奎照所作《龙沙纪事诗》一首。两部诗钞,两种境遇,题材内容既殊,给人的感受自然也是不同的。英和二十三岁中第,以词林起家,方及壮年己跻身卿贰,嘉庆帝对他恩礼甚隆,所以在前一种诗钞中,纪恩诗多达二十余首,这一部分诗称不上佳作,无须赘谈。其在京中及各地游览时的抒情写景之作,则颇多可观者。特别是有关北京名胜风景文物习俗的诗篇,如《极乐寺杂咏六首》、《神木行》、《冰床二十四韵》、《长椿寺看菊》、《二闸泛舟》……等等不下四十首,可以使人想见昔日的风光。在卷六有一篇题为《煤窑民》的古体诗,对当时京西土法开采下的窑工,

出版说明                             三


书名:藤阴杂记 页码:111

种。客来快马着轻衫,大呼上船气豪纵。崖崩秃树黄叶翻,瓦罂浊酒白衣送。捩柁开头百丈牵,欸乃无声双蹇鞚。长年三老不曾识,赤脚奴子为此弄。岂是操舟张水嬉,但同打鼓骑屋栋。可笑兹游亦草草,萧骚野态集驺从。日暮入城寒雁来,软尘扑面同一梦。郁生为写秋泛图,我欲作歌招屈宋。”曹贞吉题云:“官河浩荡城东隅,舳舻衔尾舟人呼。五闸屹屹蓄水利,奔流直下跳圆珠。九日已过气萧瑟,田郎治具招我徒。方舟次第罗几案,琉璃色映红氍毹。微风舒舒旗脚转,波浪淡折靴纹粗。凫鹥乱流唼荇藻,枯杨夹岸森千株。欸乃声中鱼网急,恍惚身入江南图。溪桥小市足鰕菜,人声往往杂燕吴。巫峡滩平水清浅,牵以百丈驱两驴。诸君觞行乃无算,发狂大叫惊僮奴。潞河浮图倏在眼,峭帆恨不凌江湖。返棹扳萝登古堞,苍然秋色来平芜。夕阳欲下寒山紫,回光激荡纷有无。结束短后上马去,城头暮笳吹呜呜。”朱竹垞题九言诗云:“田郎与我相识今十年,新诗日下万口争流传。黄尘扑面三伏火云热,每诵子作令我心爽然。开轩示我秋泛图五丈,鸭头图画宛似吴中船。大通桥北官舍最湫隘,箕筥升斛囊橐群喧阗。他人对此束缚不得去,田郎掉头一笑浮轻涟。疏花蒙茏两岸渡头发,蹇驴䠥躠百丈风中牵。五里十里长亭短亭出,千丝万丝柳枝杨枝眠。当其快意何啻天上坐,酒杯入手兴至吟犹颠。庆丰闸口只有此渠水,未知经过谁子曾洄沿。仓曹题注名姓不可数,似子飞扬跌宕真无前。长安酒人一时赋长句,我亦对客点笔银光笺。篷窗寂寞不妨添画我,从子日日高咏秋水篇。”近年图鬻于市,为冯编修集梧所得,更征时人题咏。

城东卷地黄埃,一过大通桥,见水顿觉心旷神怡,故二闸泛舟,都人目为胜游之一。昔汪讱庵郎中

书名:天咫偶闻 页码:195

绝,现在眷属日增,命绪如入禅定,天宫弥二勒二初命说法,在上首法来尚普及,切十众生普同其愿。此石自来无知者,且北魏隶书,殊不易得。子亨之功,为不小矣。惜未问此寺何名,而子亨遽殁。

都城昆明湖、长河,例禁泛舟。十刹海仅有踏藕船,小不堪泛,二闸遂为游人荟萃之所。自五月朔至七月望,青帘画舫,酒肆歌台,令人疑在秦淮河上。内城例自齐化门外登舟,至东便门易舟,至通惠闸。外城则自东便门外登舟。其舟或买之竟日,到处流连。或旦往夕还,一随人意。午饭必于闸上酒肆。小饮既酣,或征歌板,或阅水嬉,豪者不难挥霍万钱。夕阳既下,箫鼓中流,连骑归来,争门竞入,此亦一小销金锅也。

余友续耻庵有《二闸泛舟》五绝句云:蓼汀芦溆近秋初,镇日拿舟乐有馀。吊古有谁寻鹿苑,游人只道柳莲居。 巍巍华表矗云衢,贵主陵园与众殊。翁仲有知悲不语,昔年光景似今无。 海侯坟上草离离,为问游人那得知。丰功不及灵官庙,盲女犹歌绝妙词。 内漕河水东复东,野艇随波夕照中。试向苇间暂停泊,濯缨亭上吊三忠。 越河寺前芦荻秋,太平仓外米船收。中流一舸轻于叶,载得吾曹尔许愁。又有《木兰花慢》一阕云:雨晴残暑退,携二客,泛扁舟。正荻泠蒲荒,水平风稳,容与中流。三忠至今在否?剩丛祠烟柳夕阳秋。管甚英雄寂寞,且饶我辈遨游。休休!老矣何求。桃叶渡,酒家楼。有红粉当窗,笙歌夹岸,谁解闲愁。归船暗催落日,指高城星火似瓜洲。可惜一川香水,年年白了人头。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168

图六 满井

(四)望京馆

在城东北五十里孙河村。宋、辽时为南北使臣宿息饮饯之所。今为本市自来水厂所在地。距厂里许,有地名老龙头,有土丘一座,相传即望京馆遗址。

(五)大通闸

在东便门外,俗名二闸。(图七)以在齐化门外者为头闸,两闸相距约二里许,为通惠河上游。旧时转运南漕,由通州直抵齐化门(事详《河渠略》)。漕运废,水亦渐淤。然每逢夏日,梅雨时降,芦芽丛生。都人士荡轻舟,徜徉中流,自别饶乐趣。游闲公子或征歌板,或阅水嬉,豪者不难,日挥万钱。迨夕阳既下,连骑归来,争门竞入。此亦一小销金窟也。

图七 二闸

清续耻庵《二闸泛舟》诗:

内漕河水东复东,野艇随波夕照中。试向苇间暂停泊,濯缨亭上吊三忠。

越河寺前芦荻秋,太平仓外米船收。中流一舸轻于叶,载得吾曹尔许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