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莲花落
所属分类:
所属区域:
所在位置:
保护等级:

丐伴两人,身上各穿花衣,面涂脂粉,头戴花 帽,手执一支竹竿,每节挖几个眼孔,每眼内贯着好多制钱把

五色的绸线紧扎着。乞讨时开始表演,手舞足蹈,旋转跳舞,如 同发疯一样。口里还唱着歌诀。也有缺少花衣而以便服充数的。(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388

多,精细的窝圈拧两道,趣青的头皮儿脸蛋 儿白,左边上还掏着一个赤金艾叶,更显得那娇模样儿与女孩儿活托, 小眉毛特意的一拧还一抖,那眼珠儿不知他要怎么,想着方法儿把人 磨"。

侍卫服

又少侍卫叹云:"自是旗人自不同,天生仪表有威风,本就是赳 赳武夫干城器,更兼他手头散漫衣帽鲜明。精奇泥哈番顶儿红俏,摆 春风的孔雀翎,时兴的帽样儿拉三水,内造鲜明紫杠缨,翡翠翎管金 厢口,翎绳儿在帽外头搭拉着蛱蝶相逢,院样儿靴子三直平底,提字 号是京都久寓的内兴隆,外套儿是带膆的貂皮月白绫子做里,库灰线 绉火狐皮袍暖而轻,小荷包平金打子三蓝的穗,天青色扣绉搭包里儿 红,表抽儿是顾绣爪蝶赤金口,羊脂珮是寿山福海喜相逢,带着个油 盘三针常行随表,他偏说是钢轮金套单版镂钉,小刀子是厢银什件秦

鳇鱼的鞘,大火镰嵌宝厢银式样精,菠菜绿的搬指赤金挂里,水上飘 的烟壷儿盖是紫精,水烟袋是大小两分和阗白的嘴,荷包是红皮太平 袋戳纱小胆瓶,马坐褥牛皮托子宝蓝缎面,还有那螺蛳花硬口腰刀嵌 宝玲珑"。(以上百本张钞本子弟书)

相公服

相公全穿的是西湖水色大线五丝的软罗布衫儿,沿一道精窄的青 边儿,带一挂戴春林的香串儿,兜几朵儿新鲜茉莉花儿,拿一把工笔 团扇儿,贴肉儿是芙蓉根的汗褟儿,金镯子紧扣着手腕儿,个个是黑 髪银牙白脸蛋儿,真赛过粉团花儿。(北平俗曲莲花落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159

开,几乎去寻「水仙王」矣。考宸垣志略中,明徐阶曾有 诗谓「水深秋气入,树密雨声多」云云。则知雅士确亦曾经,惟在清 末则一变而为斗闹之场。有野茶馆曰大花障者,邀鼓妓等演莲花落, 纨绔与无赖争风,卒酿人命,为巡城御史一度奏请驱逐并禁止游艇后, 有人辇金运动,卒复原状。其前则下坎有灵官庙,中有媱尼如妙光者 流,号曰广慧,勾引良家妇女,为某御史访实严惩,平剧有灵官庙一 出,分注曰「铡广姑子,」后旦角朱琴心,从王蕙芳处得此本,易名曰 大慈庵。虽末场有「虎头金铡」之彩切,实则清制自腰斩学政俞鸿图 后,即免此刑。剧中不无劝惩,未 可以真确目之。此皆二闸之故事, 实为胜地贻羞。若其在中元日放河灯,从前尚多本地商董,今则多外 人为之。其洋兵等,先期包船一空,至日则酣饮欢呼,通宵达旦,而 水上红蕖绿叶,从银烛辉煌所窥见者,亦半属「鬼」面。舟子引以为 利,年年切盼若云霓焉。(以上朝报)

杂耍

京都竹枝词:"顽笑人能破酒颜,(说书唱曲以及戏法等辈,曰顽 笑人)。无分籍贯与京蛮,而今杂耍风斯下,到处俱添十不闲"。

都门竹枝词:"最好京腔李老公,狐狸特聘内城中,听还杂耍闲

携手,扁食楼中我的东"。 内城禁开设戏园,止有杂耍馆,外城小戏园,徽班所不到者,分

日演西班,小班又不足,则以杂耍补之,故外城亦多杂耍馆。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173

谱,或者出身履历多"。

翻杠子 又皮条杠子诗云:"三条杠木叉来支,中系皮条分手持,鹞子翻

身鸭浮水,软中求硬力难施"。 莲花落

莲花落诗云:"轻敲竹板弄歌喉,腔急还将气暗偷,黄报遍粘 称特聘,如何子弟也包头?"(以上同治都门纪略)

京师天津之唱莲花落者,谓之唱落子,犹之南方之花鼓戏也,其 人大率为妙龄女子,登场度曲,于妓女外别树一帜者也,聚族而居者 曰"落子班"。《清稗类钞》

西洋景 都门杂咏西洋景诗云:"西洋小画妙无穷,千里山川掌握中,可

笑不分人老幼,纷纷镜里看春宫"。(同治都门纪略) 一岁货声:"瞧西湖景......,真山真水,外国人放鸭子,挖金矿

的南非洲"。注云:"乡媪,嗓音极尖亮"。(见二月条) 每到集合会场,有种赶档子的生意,名为拉大画儿,又名西湖景,

其中可有好多的分别,有搭起布棚,挂着一张大画儿,可不能拉,里 头装上个男扮女装的活人,一边儿唱梆子腔,一边儿带着(身+丑),

镜子是鱼鳞儿玻璃,往里一瞧,仿佛有好几十个人似的。就有大八篇 儿,就有活动走线,各式各样儿,种种不一,反正都是江湖口,调坎 儿就叫「把光子。」。锣鼓一拉,叫作「元年儿领空。」。不论甚么画片 儿,都是那套死词儿,除了小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239

有韵有调。每见妇孺团坐路旁,呼喊大哭,声声带泪, 句句动人,或是沿街哭喊,幼子相随,把钱给她便停哭称谢。男丐便 须狂呼大喊,或是展览他们的残疾。凡此种种,都须训练有素。每日 这样的活动着,得钱也不在少数。这也是"叫街"和"坐乞"两帮的 必修科。

(四)技能的学习:乞丐须学会各种技能,例如"顶鼻","掷球", "穿舌","舞刀","弹拍"等,各有专师传授衣钵,而且多非由丐头 教习,而是由献技拳术中人任业余教授之责的。其交换条件不过年纳 例金若干,以不妨碍他们的丐业范围,尽可传授。此种乞丐比较那些 哭喊乱唱求乞的较易得钱。乞丐所带的用具,各有各的用法。丐徒都 须先事学习,例如竹篮磁碗用以乞钱,饭袋铁锅用以装菜,携拐杖以 逐狗防身,穿破袄以存钱结缕。民家如有以完好的旧衣施给的,乞丐

都拿来穿在破袄之内,藉以示人为贫窭。此外各种用具如弦、胡、板、 鼓、剑戟、刀耙、犬架、鼠环、羊衣、猴帽,都须各按其所学的技能, 练习 应用,这都是乞丐的共同选修科呢。

(五)丐流的客店:在北平朝阳门外,天桥南边一带,有好几处 乞丐住宿的客店,店钱每晚一大枚,大清早就一律逐出,不许逗留。 到了冬季,这多客店都増加暖气设备,在大屋中挖了一个土池烧柴, 众丐围火取暖,名为"火房子"。光顾的全是藏龙卧虎的乞丐,其中 还有专门传授唱"莲花落"等丐歌的。一般丐徒都利用机会正式拜师 学艺。有时天寒不宜外出求乞,便由店中掌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242

其中分为三种,

(甲)"敲牛胯骨",乞丐左右手各执牛胯骨一片,每端都挂 着铜铃,又拴着颜色彩绸若干。敲时骨板发出"吉瓜吉"的声音, 铃声发出"花冷冷"的声,然后唱着丐歌乞讨。

(乙)"刮竹板",右手摇大竹板,左手摇小竹板,然后唱歌 乞讨。

(丙)"敲饭碗",乞丐头戴单圈彩球花帽,手持蓝磁粗花碗, 数碗相碰,发出丁丁杂响声,口唱丐歌,有的还面擦脂粉,令人 作恶。其歌曲词意如下:"那边要了这边要,掌柜的吃饭我来到"。 "掌柜的,大发财,掌柜的吃饭我正来"。"唉!掌柜的,你别生 气,早给一个早早的去"。"唉!掌柜的给了个沙板钱,不能买米 和买盐,我叫他换换他为了难"。

(八)背褡子:此类乞丐背上布褡子沿门乞讨,对人概称"大 叔""婶子",不准呼"老爷""太太"。如犯帮规,必受丐头刑罚或 革除。

(九)莲花落:丐伴两人,身上各穿花衣,面涂脂粉,头戴花 帽,手执一支竹竿,每节挖几个眼孔,每眼内贯着好多制钱,把

五色的绸线紧扎着。乞讨时开始表演,手舞足蹈,旋转跳舞,如 同发疯一样。口里还唱着歌诀。也有缺少花衣而以便服充数的。

(十)打玉鼓:乞丐手持长竹筒,一边绷着皮面,用手指去弹 拍,发出登登的响声,口唱和谐而低缓的小曲。

(十一)桥梁架子:乞丐拿一枝短竹筷子顶在鼻尖上,筷端放 着杯碗之类,能持久而不堕落,沿门乞钱。

(十二) 双鳝钻洞:乞丐手拿一支铁钩,在鼻岸和喉咙间各穿 钻一洞,把铁钩穿进。给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261

撅着个胡子眉来眼去把 人云,卖龙爪姜的说这个小碟儿顷刻间就能起三尺浪,那边是天元堂 黑驴儿家的眼药,天下把名闻。面前有一档子莲花落,见座儿上许多 擦胭抹粉的人,见一档儿杠子也在那里将钱要,把式年儿顽艺儿虽强 就是爱骂人,来至了搭院寻一个静处解解手,见算命的相面的花言巧 语尽朦人,测字的照九洲字意儿诙谐颇有趣,仁义堂药孟家的「百补 增力」算专门,有许多卖熟食的油腻腥脏难寓目,看这档子倒新鲜却 彩亮闭着眼睛把纸条儿押,李九儿粘盘子粘碗工夫到,吃亏他装驴装

狗爱撒村,仓儿的像声据我听来全无趣味,跑旱船锣鼓喧天振耳闻, 王麻子的像声儿也无甚么意味,鸭蛋刘伸着个脖子把剑吞,见一个耍 白耗子的到颇有趣,忽听大声喊「猪八戒转世投胎在这里存,」那边 看海豹的人拥挤,又见弦子李光着脊梁把弦子乱抡,西湖景是瞧俗了 的活捉张格尔,十八篇最得意的是小寡妇上坟,可叹叉董故后真讲工 夫的江湖甚少,这些个顽艺儿呕的我恶心,还不如在这台阶儿上清静 坐,这树阴儿底下到可怡神。跟役将褥子铺下又装了烟一袋,又命人 买了冰振的甘蔗一块口内含,歇息多时站起来,出离塔院把头抬,见 云林斋的小画墙上挂,尽都是花卉人物山水楼台,画儿虽好就是价儿 大,言无二价罢呀,我不那么呆。往前行顺西廊一溜儿瞧玉器,破书 烂帖堆满阶除,大料着也买不上来,本立号烟料将鸭子张也气跑,好 钢口站住听听也快哉,又见摆着些烧料的烟壶儿硝子佩,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288

随而入,第一步先戮活点曲,翌日再往,该 角必点首示意,从此即有神交,三四次后,执扇者告以某角住处,景 况如何,并代致谢捧场盛意,此为第一步手段。少年闻此,无不手舞 足蹈,向执扇者请教接近之法,此时伊等即施行第二步之手段,先允

代为通融,往来传递消息,必作种种窒碍,最后始由唱手自定某晚在 某某饭店或番菜馆,小酌畅谈,及至晤面之后,唱手必有许多感激之 词,饭后各散,捧角家于此即入歧途矣。请两三次饭局之后,彼此已 至不拘形迹之时,唱手即约其随送回家,此为伊等诱人之第三步。到 伊家后,车夫女仆服侍,当然下赏,小孩围绕,亦须破钞,此尚为一 种小破费,及至随便可至伊家闲坐,或竟作入幕之宾,时则斧头竹杠, 相继而至,今天办生日,明日有应酬,同馆姐妹,谁有某样金表,谁 有某种装饰,或其父母竟直求置买,捧角人此时如膺九锡,绝不言穷, 于是,不得不甘心被人敲诈也。 唱手中虽不能人人如此,惟老合界 皆有此种秘诀耳。杂技社,荟群艺为一台,如单弦、岔曲、书词、戏 法、双簧、相声、八角鼓、莲花落、什不闲、抖空竹、耍花坛、练飞 叉、盘杠子、单弦拉戏、巧踢翔翎等,故有什锦杂耍之名。早年多为 子弟师傅,遇人邀请演练,向为车笼自备,不特茶水不扰,亦从未有 使黑杵之说,(黑杵即要钱),近因生活所迫,亦多半流入老合,其中 八角鼓一门,为满洲入关定鼎时之凯歌,故演八角鼓者,今仍以旗籍 人为多,其所演各种岔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18

原果啰洛纳延宫词 太液池头新月生,瑶阶最喜晚来晴。贵人忽被西宫召,骑得骅骝欵欵行。金台集

原萨都拉宫词 清夜宫车出上阳,紫衣小队两三行。石阑干外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萨天锡诗集

原王蒙宫词 南风吹断采莲歌,夜雨新添太液波。水殿云廊三十六,不知何处月明多。国雅

〔朱彝尊原按〕是诗诸书皆作王蒙,独郎氏七修类稿谓是王旬作。旬字子宣,诗中月明字作晚凉。

原周宪王元宫词 合香殿倚翠峰头,太液波澄暑雨收。两岸垂杨千百尺,荷花深处戏龙舟。海子东头暗绿槐,碧波新涨浩无涯。瑞莲花落巡游少,白首宫人扫殿阶。诚斋新录

原仪天殿在池中圆坻上,当万寿山。十一楹,高三十五尺,围七十尺,重檐圆盖顶圆。台址甃以文石,藉以花茵,中设御榻,周辟琐窗。东西门各一间,西北厕堂一间。台西向列甃砖龛,以居宿卫之士。东为木桥,长一百二十尺,阔二十二尺,通大内之夹垣。西为木吊桥,长四百七十尺,阔如东桥。中阙之立柱架梁于二舟以当其空。至车驾行幸上都,留守官则移舟断桥以禁往来。是桥通兴圣宫前之夹垣,后有白玉石桥,乃万寿山之道也。犀山台在仪天殿前水中,上植木芍药。辍耕录

〔臣等谨按〕元仪天殿明更名曰承光。甫田集,承光殿在太液池上一名圆殿。明宫殿额名,嘉靖三十一年更名乾光。本朝仍曰承光殿。

〔又按〕元仪天殿西木吊桥在万寿山之南,兴圣宫之东,琼华岛之北,见析津志。犀

书名:辽金元宫词 页码:35

西山晴雪玉围屏,随驾登楼眼界明。供奉女儿偏觉冷,貂裘特赐荷恩荣。

月钱常是散千缗,大例关支不是恩。南国女官呼姓字,只愁国语不能翻。

海子东头暗绿槐,碧波新涨灏无涯。瑞莲花落巡游少,白首宫人扫殿阶。

河西女子年十八,宽着长衫左掩衣。前向拢头高一尺,入宫先被众人讥。

百年四海罢干戈,处处黎民鼓腹歌。偶值太平时节久,政声常少乐声多。

鹿顶殿中逢七夕,遥瞻牛女列珍羞。明朝看巧开金盒,喜得蛛丝笑未休。

春情只在两眉尖,懒向妆台对粉奁。怕见双双莺燕语,杨花满院不钩帘。

白露横空殿宇凉,房头捣洗旧衣裳。玉栏金井西风起,几叶梧桐弄晚黄。

健儿千队足如飞,随从南郊露未晞。鼓吹声中春日晓,御前咸着只孙衣。

周伯琦诈马行序曰:『只孙宴者,只孙华言一色衣也。俗呼曰诈马筵。』

天马西来自佛郎(二八),图成又敕写文章,翰林国语重翻译,袄鲁(二九)诸营赐百张。

低绾云鬟浅淡妆,从来阁内看诸王。只缘谨厚君心喜,令侍明宗小影堂。

二弦声里实清商,只许知音仔细详。阿忽令教诸伎唱,北来腔调莫相忘。

纤纤初月鹅黄嫩,浅浅方池鸭绿澄。内苑秋深天气冷,越罗衫子换吴绫。

凶吉占年北俗淳,旋烧羊胛问祆神。自从受得金刚戒,摩顶然香告世尊。

内中演乐教师教,凝碧池头日色高。女伴不来情思懒,海棠花下共吹箫。

书名:辽金元宫词 页码:64

耶律乙辛因诬后与惟一通,欲乘此害后,更命他人作十香淫词为诬案,云:「青丝七尺长,挽作内 家妆。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蝤蛴邦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领 边香。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 解语,风送过来香。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解带色已战,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欬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元非啖沉水,生得满身香。」

巾帽偏能别佞忠,贤妃饶有诤臣风。荒亡君德凭诗谏,天听如何竟不聪。

(契丹国志)文妃自少时工文墨、善歌诗。见女真之祸日日侵迫,而天祚醉心畋游不以为意,一时 忠臣多所疏斥,时作歌诗以讽諌。曾有歌云:「莫嗟塞上暗红尘,莫伤多难畏女真。不如塞却奸邪 路,选取好人人。直是卧薪而尝胆,邀壮士之捐身,便可以朝清漠北夕枕燕云。」词多不备载。又作咏史诗云:「丞相朝来剑佩鸣,千官侧目寂无声。养成外患嗟何及,祸尽忠臣罚不明。亲戚并连藩屏翰,私门潜蓄爪牙兵。可怜昔代秦天子,犹向宫中望太平。」其诗之感烈有如此者。天祚见而衔之。 但凭挥泪对宫娥,玉叶金枝忍辱多。无数落花飘泊去,莫教重唱蓬上声蓬歌。

(辽史?公主表)文妃生一女余里衍,封蜀国公主。为金人所获。元妃生三女,宫人生二女,俱为 金人所获。(江万里宣政杂录)宣和初,收复燕山,以归朝辽民来居京师。其俗有臻蓬蓬歌,每扣

书名:元大都宫殿图考 页码:63

元大都宫殿图考四八

海子东头暗绿槐 碧波新涨浩无涯瑞莲花落还游少白首宫人扫殿阶

第七节 美圣宫

太液池之西,有宫二,北曰兴圣,南曰隆福。兴圣宫当大内之西北,万寿山之正西。有砖垣二重外夹垣东红门三、直仪天门吊桥,西红门一,达徽政院,北红门外有临街门一所三间,南红门史失载,然以理度之,必有无疑。内垣南关红门三,东西北红门各一。官一称西宫,皇太后亦尝居之。

正门日典圣门,兴圣殿之南门也,(注五)五周三门,重檐,东西七十四尺。左日明华门,右日肃章门,各三间一门。典圣殿七问,东西一百尺,深九十七尺。柱廊六问深九十四尺。寝殿五间,两夹各三间,后香开三间,深七十七尺。正殿四面悬朱帘琐窗,文石楚地、白玉石重陆,朱关涂金昌楯覆以白磁瓦、碧琉璃饰其管脊。

注五辍 耕録谢「兴圣门,典圣殿之北门也。』以禁扁考之。「兴圣官正门日奥东,左日明华,尤曰肃章,宜则[门〕在延类「楼〕之北,弘么门〕在凝队「楼]之北。与其他宫殿制度相同。必无正门北向之理。辍耕纸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75

虽二路脚色,皆有私行头,以旦脚、小生为甚。后台本有箱,分大衣箱、二衣箱、盔头箱、把子箱、梳头匣、颜色匣、靴鞋包各行。凡蟒袍、官衣、开敞之属,皆归大衣箱;武装之甲胄【行谓之靠子。】、箭袖衣、各种短打衣,皆归二衣箱;头上所带各种巾帽,皆归盔头箱;刀枪剑戟之属,皆归把子箱;梳头匣为旦脚专用;颜色匣归花脸专用,晚近皆有私带者。

早年徽班【即二簧班。】,以八蟒、八靠,及八仙所用衣帽【个个不同。】全者为全箱。其实不然。戏中用十蟒、十靠者常见。蟒靠皆分上五色、下五色,上者为青【即绿色。】、黄、赤、白、黑,下者为蓝、紫、粉红、豆青、香色也。

杂剧中有排子曲一种,每段更换一调,故呼为杂排子。其调多至三十馀种,所常用之名,有“金钱莲花落” “云苏调” “南城调” “倒推船” “叠断桥” “罗江怨” “南锣” “翠莲卷” “数唱” “快书” “湖广调” “靠山调”之类。开唱时,必有数句,曰曲儿头,住头处曰卧牛儿,尾声非以快书,即以数唱儿结之,亦由慢而改紧,今之所谓单弦者,即拆之排子曲中之馀也。他若马头调,即前所记之“大七句”,其曲甚长,并非只有七句,其腔调仅七个,倒换用之而已;不好听,然唱者最费力,凡师之教徒,多以此为课程,练习音与气也。近来无唱者,以不受欢迎故耳。

歌曲之十三辙,既于“果杏岑”一则中述之。但皮簧剧中所唱之板路甚多,以二簧类论之,有慢板【三眼一板之谓。】,有元板【一眼一板。】,有快三眼,有四平调,有摇板【无板之谓。】;又有一种多谓之顶板,又曰碰板,据内行人称,此二簧中二六板也【亦三眼一板。西皮中二六皆一眼一板。】。二簧中有反调一种,亦分三

书名:人海诗区(上册) 页码:238

人海诗区二二八

前题〔八五〕王 蒙

南风吹断采莲歌,夜雨新添太液波。水殿云廊三十六,不知何处月明多?《国雅》

前题〔八六〕周宪王

海子东头暗緑槐,碧波新涨浩无涯。瑞莲花落巡游少,白首宫人扫殿阶。《诚斋新録》

元西内棕殿〔八七〕泰定元年初,于西内作棕毛殿。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空,如桃子。见《大都宫殿考》。释来复

锦貂公子跃龙媒,不怕金吾夜漏催。阿剌声高檀板急,棕毛别殿宴春回。《蒲庵集》

前题〔八八〕周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