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伴两人,身上各穿花衣,面涂脂粉,头戴花 帽,手执一支竹竿,每节挖几个眼孔,每眼内贯着好多制钱把
五色的绸线紧扎着。乞讨时开始表演,手舞足蹈,旋转跳舞,如 同发疯一样。口里还唱着歌诀。也有缺少花衣而以便服充数的。(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多,精细的窝圈拧两道,趣青的头皮儿脸蛋 儿白,左边上还掏着一个赤金艾叶,更显得那娇模样儿与女孩儿活托, 小眉毛特意的一拧还一抖,那眼珠儿不知他要怎么,想着方法儿把人 磨"。
侍卫服
又少侍卫叹云:"自是旗人自不同,天生仪表有威风,本就是赳 赳武夫干城器,更兼他手头散漫衣帽鲜明。精奇泥哈番顶儿红俏,摆 春风的孔雀翎,时兴的帽样儿拉三水,内造鲜明紫杠缨,翡翠翎管金 厢口,翎绳儿在帽外头搭拉着蛱蝶相逢,院样儿靴子三直平底,提字 号是京都久寓的内兴隆,外套儿是带膆的貂皮月白绫子做里,库灰线 绉火狐皮袍暖而轻,小荷包平金打子三蓝的穗,天青色扣绉搭包里儿 红,表抽儿是顾绣爪蝶赤金口,羊脂珮是寿山福海喜相逢,带着个油 盘三针常行随表,他偏说是钢轮金套单版镂钉,小刀子是厢银什件秦
鳇鱼的鞘,大火镰嵌宝厢银式样精,菠菜绿的搬指赤金挂里,水上飘 的烟壷儿盖是紫精,水烟袋是大小两分和阗白的嘴,荷包是红皮太平 袋戳纱小胆瓶,马坐褥牛皮托子宝蓝缎面,还有那螺蛳花硬口腰刀嵌 宝玲珑"。(以上百本张钞本子弟书)
相公服
相公全穿的是西湖水色大线五丝的软罗布衫儿,沿一道精窄的青 边儿,带一挂戴春林的香串儿,兜几朵儿新鲜茉莉花儿,拿一把工笔 团扇儿,贴肉儿是芙蓉根的汗褟儿,金镯子紧扣着手腕儿,个个是黑 髪银牙白脸蛋儿,真赛过粉团花儿。(北平俗曲莲花落)
开,几乎去寻「水仙王」矣。考宸垣志略中,明徐阶曾有 诗谓「水深秋气入,树密雨声多」云云。则知雅士确亦曾经,惟在清 末则一变而为斗闹之场。有野茶馆曰大花障者,邀鼓妓等演莲花落, 纨绔与无赖争风,卒酿人命,为巡城御史一度奏请驱逐并禁止游艇后, 有人辇金运动,卒复原状。其前则下坎有灵官庙,中有媱尼如妙光者 流,号曰广慧,勾引良家妇女,为某御史访实严惩,平剧有灵官庙一 出,分注曰「铡广姑子,」后旦角朱琴心,从王蕙芳处得此本,易名曰 大慈庵。虽末场有「虎头金铡」之彩切,实则清制自腰斩学政俞鸿图 后,即免此刑。剧中不无劝惩,未 可以真确目之。此皆二闸之故事, 实为胜地贻羞。若其在中元日放河灯,从前尚多本地商董,今则多外 人为之。其洋兵等,先期包船一空,至日则酣饮欢呼,通宵达旦,而 水上红蕖绿叶,从银烛辉煌所窥见者,亦半属「鬼」面。舟子引以为 利,年年切盼若云霓焉。(以上朝报)
杂耍
京都竹枝词:"顽笑人能破酒颜,(说书唱曲以及戏法等辈,曰顽 笑人)。无分籍贯与京蛮,而今杂耍风斯下,到处俱添十不闲"。
都门竹枝词:"最好京腔李老公,狐狸特聘内城中,听还杂耍闲
携手,扁食楼中我的东"。 内城禁开设戏园,止有杂耍馆,外城小戏园,徽班所不到者,分
日演西班,小班又不足,则以杂耍补之,故外城亦多杂耍馆。
谱,或者出身履历多"。
翻杠子 又皮条杠子诗云:"三条杠木叉来支,中系皮条分手持,鹞子翻
身鸭浮水,软中求硬力难施"。 莲花落
又莲花落诗云:"轻敲竹板弄歌喉,腔急还将气暗偷,黄报遍粘 称特聘,如何子弟也包头?"(以上同治都门纪略)
京师天津之唱莲花落者,谓之唱落子,犹之南方之花鼓戏也,其 人大率为妙龄女子,登场度曲,于妓女外别树一帜者也,聚族而居者 曰"落子班"。《清稗类钞》
西洋景 都门杂咏西洋景诗云:"西洋小画妙无穷,千里山川掌握中,可
笑不分人老幼,纷纷镜里看春宫"。(同治都门纪略) 一岁货声:"瞧西湖景......,真山真水,外国人放鸭子,挖金矿
的南非洲"。注云:"乡媪,嗓音极尖亮"。(见二月条) 每到集合会场,有种赶档子的生意,名为拉大画儿,又名西湖景,
其中可有好多的分别,有搭起布棚,挂着一张大画儿,可不能拉,里 头装上个男扮女装的活人,一边儿唱梆子腔,一边儿带着(身+丑),
镜子是鱼鳞儿玻璃,往里一瞧,仿佛有好几十个人似的。就有大八篇 儿,就有活动走线,各式各样儿,种种不一,反正都是江湖口,调坎 儿就叫「把光子。」。锣鼓一拉,叫作「元年儿领空。」。不论甚么画片 儿,都是那套死词儿,除了小
有韵有调。每见妇孺团坐路旁,呼喊大哭,声声带泪, 句句动人,或是沿街哭喊,幼子相随,把钱给她便停哭称谢。男丐便 须狂呼大喊,或是展览他们的残疾。凡此种种,都须训练有素。每日 这样的活动着,得钱也不在少数。这也是"叫街"和"坐乞"两帮的 必修科。
(四)技能的学习:乞丐须学会各种技能,例如"顶鼻","掷球", "穿舌","舞刀","弹拍"等,各有专师传授衣钵,而且多非由丐头 教习,而是由献技拳术中人任业余教授之责的。其交换条件不过年纳 例金若干,以不妨碍他们的丐业范围,尽可传授。此种乞丐比较那些 哭喊乱唱求乞的较易得钱。乞丐所带的用具,各有各的用法。丐徒都 须先事学习,例如竹篮磁碗用以乞钱,饭袋铁锅用以装菜,携拐杖以 逐狗防身,穿破袄以存钱结缕。民家如有以完好的旧衣施给的,乞丐
都拿来穿在破袄之内,藉以示人为贫窭。此外各种用具如弦、胡、板、 鼓、剑戟、刀耙、犬架、鼠环、羊衣、猴帽,都须各按其所学的技能, 练习 应用,这都是乞丐的共同选修科呢。
(五)丐流的客店:在北平朝阳门外,天桥南边一带,有好几处 乞丐住宿的客店,店钱每晚一大枚,大清早就一律逐出,不许逗留。 到了冬季,这多客店都増加暖气设备,在大屋中挖了一个土池烧柴, 众丐围火取暖,名为"火房子"。光顾的全是藏龙卧虎的乞丐,其中 还有专门传授唱"莲花落"等丐歌的。一般丐徒都利用机会正式拜师 学艺。有时天寒不宜外出求乞,便由店中掌
其中分为三种,
(甲)"敲牛胯骨",乞丐左右手各执牛胯骨一片,每端都挂 着铜铃,又拴着颜色彩绸若干。敲时骨板发出"吉瓜吉"的声音, 铃声发出"花冷冷"的声,然后唱着丐歌乞讨。
(乙)"刮竹板",右手摇大竹板,左手摇小竹板,然后唱歌 乞讨。
(丙)"敲饭碗",乞丐头戴单圈彩球花帽,手持蓝磁粗花碗, 数碗相碰,发出丁丁杂响声,口唱丐歌,有的还面擦脂粉,令人 作恶。其歌曲词意如下:"那边要了这边要,掌柜的吃饭我来到"。 "掌柜的,大发财,掌柜的吃饭我正来"。"唉!掌柜的,你别生 气,早给一个早早的去"。"唉!掌柜的给了个沙板钱,不能买米 和买盐,我叫他换换他为了难"。
(八)背褡子:此类乞丐背上布褡子沿门乞讨,对人概称"大 叔""婶子",不准呼"老爷""太太"。如犯帮规,必受丐头刑罚或 革除。
(九)莲花落:丐伴两人,身上各穿花衣,面涂脂粉,头戴花 帽,手执一支竹竿,每节挖几个眼孔,每眼内贯着好多制钱,把
五色的绸线紧扎着。乞讨时开始表演,手舞足蹈,旋转跳舞,如 同发疯一样。口里还唱着歌诀。也有缺少花衣而以便服充数的。
(十)打玉鼓:乞丐手持长竹筒,一边绷着皮面,用手指去弹 拍,发出登登的响声,口唱和谐而低缓的小曲。
(十一)桥梁架子:乞丐拿一枝短竹筷子顶在鼻尖上,筷端放 着杯碗之类,能持久而不堕落,沿门乞钱。
(十二) 双鳝钻洞:乞丐手拿一支铁钩,在鼻岸和喉咙间各穿 钻一洞,把铁钩穿进。给
撅着个胡子眉来眼去把 人云,卖龙爪姜的说这个小碟儿顷刻间就能起三尺浪,那边是天元堂 黑驴儿家的眼药,天下把名闻。面前有一档子莲花落,见座儿上许多 擦胭抹粉的人,见一档儿杠子也在那里将钱要,把式年儿顽艺儿虽强 就是爱骂人,来至了搭院寻一个静处解解手,见算命的相面的花言巧 语尽朦人,测字的照九洲字意儿诙谐颇有趣,仁义堂药孟家的「百补 增力」算专门,有许多卖熟食的油腻腥脏难寓目,看这档子倒新鲜却 彩亮闭着眼睛把纸条儿押,李九儿粘盘子粘碗工夫到,吃亏他装驴装
狗爱撒村,仓儿的像声据我听来全无趣味,跑旱船锣鼓喧天振耳闻, 王麻子的像声儿也无甚么意味,鸭蛋刘伸着个脖子把剑吞,见一个耍 白耗子的到颇有趣,忽听大声喊「猪八戒转世投胎在这里存,」那边 看海豹的人拥挤,又见弦子李光着脊梁把弦子乱抡,西湖景是瞧俗了 的活捉张格尔,十八篇最得意的是小寡妇上坟,可叹叉董故后真讲工 夫的江湖甚少,这些个顽艺儿呕的我恶心,还不如在这台阶儿上清静 坐,这树阴儿底下到可怡神。跟役将褥子铺下又装了烟一袋,又命人 买了冰振的甘蔗一块口内含,歇息多时站起来,出离塔院把头抬,见 云林斋的小画墙上挂,尽都是花卉人物山水楼台,画儿虽好就是价儿 大,言无二价罢呀,我不那么呆。往前行顺西廊一溜儿瞧玉器,破书 烂帖堆满阶除,大料着也买不上来,本立号烟料将鸭子张也气跑,好 钢口站住听听也快哉,又见摆着些烧料的烟壶儿硝子佩,
随而入,第一步先戮活点曲,翌日再往,该 角必点首示意,从此即有神交,三四次后,执扇者告以某角住处,景 况如何,并代致谢捧场盛意,此为第一步手段。少年闻此,无不手舞 足蹈,向执扇者请教接近之法,此时伊等即施行第二步之手段,先允
代为通融,往来传递消息,必作种种窒碍,最后始由唱手自定某晚在 某某饭店或番菜馆,小酌畅谈,及至晤面之后,唱手必有许多感激之 词,饭后各散,捧角家于此即入歧途矣。请两三次饭局之后,彼此已 至不拘形迹之时,唱手即约其随送回家,此为伊等诱人之第三步。到 伊家后,车夫女仆服侍,当然下赏,小孩围绕,亦须破钞,此尚为一 种小破费,及至随便可至伊家闲坐,或竟作入幕之宾,时则斧头竹杠, 相继而至,今天办生日,明日有应酬,同馆姐妹,谁有某样金表,谁 有某种装饰,或其父母竟直求置买,捧角人此时如膺九锡,绝不言穷, 于是,不得不甘心被人敲诈也。 唱手中虽不能人人如此,惟老合界 皆有此种秘诀耳。杂技社,荟群艺为一台,如单弦、岔曲、书词、戏 法、双簧、相声、八角鼓、莲花落、什不闲、抖空竹、耍花坛、练飞 叉、盘杠子、单弦拉戏、巧踢翔翎等,故有什锦杂耍之名。早年多为 子弟师傅,遇人邀请演练,向为车笼自备,不特茶水不扰,亦从未有 使黑杵之说,(黑杵即要钱),近因生活所迫,亦多半流入老合,其中 八角鼓一门,为满洲入关定鼎时之凯歌,故演八角鼓者,今仍以旗籍 人为多,其所演各种岔
原果啰洛纳延宫词 太液池头新月生,瑶阶最喜晚来晴。贵人忽被西宫召,骑得骅骝欵欵行。金台集
原萨都拉宫词 清夜宫车出上阳,紫衣小队两三行。石阑干外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萨天锡诗集
原王蒙宫词 南风吹断采莲歌,夜雨新添太液波。水殿云廊三十六,不知何处月明多。国雅
〔朱彝尊原按〕是诗诸书皆作王蒙,独郎氏七修类稿谓是王旬作。旬字子宣,诗中月明字作晚凉。
原周宪王元宫词 合香殿倚翠峰头,太液波澄暑雨收。两岸垂杨千百尺,荷花深处戏龙舟。海子东头暗绿槐,碧波新涨浩无涯。瑞莲花落巡游少,白首宫人扫殿阶。诚斋新录
原仪天殿在池中圆坻上,当万寿山。十一楹,高三十五尺,围七十尺,重檐圆盖顶圆。台址甃以文石,藉以花茵,中设御榻,周辟琐窗。东西门各一间,西北厕堂一间。台西向列甃砖龛,以居宿卫之士。东为木桥,长一百二十尺,阔二十二尺,通大内之夹垣。西为木吊桥,长四百七十尺,阔如东桥。中阙之立柱架梁于二舟以当其空。至车驾行幸上都,留守官则移舟断桥以禁往来。是桥通兴圣宫前之夹垣,后有白玉石桥,乃万寿山之道也。犀山台在仪天殿前水中,上植木芍药。辍耕录
〔臣等谨按〕元仪天殿明更名曰承光。甫田集,承光殿在太液池上一名圆殿。明宫殿额名,嘉靖三十一年更名乾光。本朝仍曰承光殿。
〔又按〕元仪天殿西木吊桥在万寿山之南,兴圣宫之东,琼华岛之北,见析津志。犀
西山晴雪玉围屏,随驾登楼眼界明。供奉女儿偏觉冷,貂裘特赐荷恩荣。
月钱常是散千缗,大例关支不是恩。南国女官呼姓字,只愁国语不能翻。
海子东头暗绿槐,碧波新涨灏无涯。瑞莲花落巡游少,白首宫人扫殿阶。
河西女子年十八,宽着长衫左掩衣。前向拢头高一尺,入宫先被众人讥。
百年四海罢干戈,处处黎民鼓腹歌。偶值太平时节久,政声常少乐声多。
鹿顶殿中逢七夕,遥瞻牛女列珍羞。明朝看巧开金盒,喜得蛛丝笑未休。
春情只在两眉尖,懒向妆台对粉奁。怕见双双莺燕语,杨花满院不钩帘。
白露横空殿宇凉,房头捣洗旧衣裳。玉栏金井西风起,几叶梧桐弄晚黄。
健儿千队足如飞,随从南郊露未晞。鼓吹声中春日晓,御前咸着只孙衣。
周伯琦诈马行序曰:『只孙宴者,只孙华言一色衣也。俗呼曰诈马筵。』
天马西来自佛郎(二八),图成又敕写文章,翰林国语重翻译,袄鲁(二九)诸营赐百张。
低绾云鬟浅淡妆,从来阁内看诸王。只缘谨厚君心喜,令侍明宗小影堂。
二弦声里实清商,只许知音仔细详。阿忽令教诸伎唱,北来腔调莫相忘。
纤纤初月鹅黄嫩,浅浅方池鸭绿澄。内苑秋深天气冷,越罗衫子换吴绫。
凶吉占年北俗淳,旋烧羊胛问祆神。自从受得金刚戒,摩顶然香告世尊。
内中演乐教师教,凝碧池头日色高。女伴不来情思懒,海棠花下共吹箫。
耶律乙辛因诬后与惟一通,欲乘此害后,更命他人作十香淫词为诬案,云:「青丝七尺长,挽作内 家妆。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蝤蛴邦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领 边香。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 解语,风送过来香。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解带色已战,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欬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元非啖沉水,生得满身香。」
巾帽偏能别佞忠,贤妃饶有诤臣风。荒亡君德凭诗谏,天听如何竟不聪。
(契丹国志)文妃自少时工文墨、善歌诗。见女真之祸日日侵迫,而天祚醉心畋游不以为意,一时 忠臣多所疏斥,时作歌诗以讽諌。曾有歌云:「莫嗟塞上暗红尘,莫伤多难畏女真。不如塞却奸邪 路,选取好人人。直是卧薪而尝胆,邀壮士之捐身,便可以朝清漠北夕枕燕云。」词多不备载。又作咏史诗云:「丞相朝来剑佩鸣,千官侧目寂无声。养成外患嗟何及,祸尽忠臣罚不明。亲戚并连藩屏翰,私门潜蓄爪牙兵。可怜昔代秦天子,犹向宫中望太平。」其诗之感烈有如此者。天祚见而衔之。 但凭挥泪对宫娥,玉叶金枝忍辱多。无数落花飘泊去,莫教重唱蓬上声蓬歌。
(辽史?公主表)文妃生一女余里衍,封蜀国公主。为金人所获。元妃生三女,宫人生二女,俱为 金人所获。(江万里宣政杂录)宣和初,收复燕山,以归朝辽民来居京师。其俗有臻蓬蓬歌,每扣
元大都宫殿图考四八
海子东头暗绿槐 碧波新涨浩无涯瑞莲花落还游少白首宫人扫殿阶
第七节 美圣宫
太液池之西,有宫二,北曰兴圣,南曰隆福。兴圣宫当大内之西北,万寿山之正西。有砖垣二重外夹垣东红门三、直仪天门吊桥,西红门一,达徽政院,北红门外有临街门一所三间,南红门史失载,然以理度之,必有无疑。内垣南关红门三,东西北红门各一。官一称西宫,皇太后亦尝居之。
正门日典圣门,兴圣殿之南门也,(注五)五周三门,重檐,东西七十四尺。左日明华门,右日肃章门,各三间一门。典圣殿七问,东西一百尺,深九十七尺。柱廊六问深九十四尺。寝殿五间,两夹各三间,后香开三间,深七十七尺。正殿四面悬朱帘琐窗,文石楚地、白玉石重陆,朱关涂金昌楯覆以白磁瓦、碧琉璃饰其管脊。
注五辍 耕録谢「兴圣门,典圣殿之北门也。』以禁扁考之。「兴圣官正门日奥东,左日明华,尤曰肃章,宜则[门〕在延类「楼〕之北,弘么门〕在凝队「楼]之北。与其他宫殿制度相同。必无正门北向之理。辍耕纸
虽二路脚色,皆有私行头,以旦脚、小生为甚。后台本有箱,分大衣箱、二衣箱、盔头箱、把子箱、梳头匣、颜色匣、靴鞋包各行。凡蟒袍、官衣、开敞之属,皆归大衣箱;武装之甲胄【行谓之靠子。】、箭袖衣、各种短打衣,皆归二衣箱;头上所带各种巾帽,皆归盔头箱;刀枪剑戟之属,皆归把子箱;梳头匣为旦脚专用;颜色匣归花脸专用,晚近皆有私带者。
早年徽班【即二簧班。】,以八蟒、八靠,及八仙所用衣帽【个个不同。】全者为全箱。其实不然。戏中用十蟒、十靠者常见。蟒靠皆分上五色、下五色,上者为青【即绿色。】、黄、赤、白、黑,下者为蓝、紫、粉红、豆青、香色也。
杂剧中有排子曲一种,每段更换一调,故呼为杂排子。其调多至三十馀种,所常用之名,有“金钱莲花落” “云苏调” “南城调” “倒推船” “叠断桥” “罗江怨” “南锣” “翠莲卷” “数唱” “快书” “湖广调” “靠山调”之类。开唱时,必有数句,曰曲儿头,住头处曰卧牛儿,尾声非以快书,即以数唱儿结之,亦由慢而改紧,今之所谓单弦者,即拆之排子曲中之馀也。他若马头调,即前所记之“大七句”,其曲甚长,并非只有七句,其腔调仅七个,倒换用之而已;不好听,然唱者最费力,凡师之教徒,多以此为课程,练习音与气也。近来无唱者,以不受欢迎故耳。
歌曲之十三辙,既于“果杏岑”一则中述之。但皮簧剧中所唱之板路甚多,以二簧类论之,有慢板【三眼一板之谓。】,有元板【一眼一板。】,有快三眼,有四平调,有摇板【无板之谓。】;又有一种多谓之顶板,又曰碰板,据内行人称,此二簧中二六板也【亦三眼一板。西皮中二六皆一眼一板。】。二簧中有反调一种,亦分三
人海诗区二二八
前题〔八五〕王 蒙
南风吹断采莲歌,夜雨新添太液波。水殿云廊三十六,不知何处月明多?《国雅》
前题〔八六〕周宪王
海子东头暗緑槐,碧波新涨浩无涯。瑞莲花落巡游少,白首宫人扫殿阶。《诚斋新録》
元西内棕殿〔八七〕泰定元年初,于西内作棕毛殿。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空,如桃子。见《大都宫殿考》。释来复
锦貂公子跃龙媒,不怕金吾夜漏催。阿剌声高檀板急,棕毛别殿宴春回。《蒲庵集》
前题〔八八〕周宪王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