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砖塔胡同
所属分类:
所属区域:
所在位置:
保护等级:

明代勾阑,皆在东城,故有勾阑本司之名。至本朝裁教坊,其地 尽改民居, 即迤南之泡子河一带,所谓昔之歌舞场者,亦不可问, 而正阳门外以西,则改为花柳之窟矣。未几,西四牌楼左近,复变歌 吹之林,始只砖塔胡同寥寥数家,继则方以类聚,日变逾多,今则闾 阎扑地,歌吹沸天,金张少年,联骑结驷,挥金如土,殆不下汴京之 瓦子勾阑也。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200

如悲泣,闻者生哀,余初从南方归,闻之大 骇,然士夫人人好之,竟难以口舌争,昆弋诸腔,已无演者,偶演亦 听者寥寥。

砖塔胡同

明代勾阑,皆在东城,故有勾阑本司之名。至本朝裁教坊,其地 尽改民居, 即迤南之泡子河一带,所谓昔之歌舞场者,亦不可问, 而正阳门外以西,则改为花柳之窟矣。未几,西四牌楼左近,复变歌 吹之林,始只砖塔胡同寥寥数家,继则方以类聚,日变逾多,今则闾 阎扑地,歌吹沸天,金张少年,联骑结驷,挥金如土,殆不下汴京之 瓦子勾阑也。

子弟书 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瓶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声

和缓,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西调尤缓而低,一韵萦行良久,此等艺, 内城士夫多擅场,而瞽人其次也,然瞽人擅此者,如王心远赵德璧之 属,声价极昂,今已顿絶。(以上天咫偶闻)

戏单 当时各园戏单,系用长约二寸,髙约一寸黄纸印成。此单未送之

先,另有园中探得是日戏目,用红单片开最佳之戏数出,呈诸官座, 各富豪挨座传观,有愿先睹为快者,阅讫,赏以一二十文。(宣南零 梦录)

夜戏 京师向无夜戏,现各班均以义务开演,争奇斗胜,日盛月增,从

此夜夜演唱,不复禁止。 京城戏园旧习,开场者几不堪入目,入后一出胜于一出,引人入

胜,最后一出,日暮始演,即第一名脚也。今则日晚一日,非上灯后 不露矣,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210

之妓女,亦犹是也。《清稗类钞》

京华冠盖,五方杂处,此中艳姝,无省蔑有。来自南省,称为"南 帮;"系出土著,称为"北帮"。南帮之中,以其地别,约得有三:其

来自苏沪者曰"苏帮",来自维扬者曰"扬帮",来自齐鲁湘鄂及他省 者曰"外江帮"。北帮之中,以其族别,亦得有二:其出自华胄者曰 "本帮",出自胜清天潢贵裔者曰"旗帮"。而衡其势力,综别得三: 苏扬对峙,主盟南帮,分道扬镳,绝不相淆。本旗两帮,向以合处, 靡得而分。若外江帮则包罗既广,散处如沙,寄人篱下,等诸附庸耳。

《京华春梦录》

妓馆等第 京师妓馆分三级:一等即"小班",二等谓之"茶室",三等谓之

"下处",此乃营业等级之区别,别有南帮北帮之称,则地理上之关 系也。《清稗类钞》

京师妓馆分三等:上者曰"小班",其次曰"茶室",又其次曰"下 处"。(肃肃馆诗注)

京华教坊,约分四等:上者为"小班",次为"茶室",再次为"下 处",最下者曰"老妈堂"。考小班之名,始于逊清光绪中叶,斯时歌 郎像姑之风正炽,朝士大夫均以狎妓为耻,而内城口袋底砖塔胡同等 处,均有蓄歌妓者,名曰"小班",以与外城歌郎剧园某班某班示区 别也。(旧院亦分南北班,妓强半旗籍,作内家妆。萍迹子塔西随记 述之甚详,近人汤颇公香梦影亦有载及)。庚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52

河漕坊:一牌一铺曰河漕北头街,二铺曰河漕中街,三铺曰朝天宫小胡同,四铺曰半边门楼胡同、曰翊教寺胡同、曰横街,五铺曰陈信胡同、曰西新仓横街、曰装果厂胡同,六铺曰观音寺胡同、曰永清卫胡同。二牌一铺曰大桥胡同,二铺曰驴肉胡同、曰车儿胡同、曰石虎胡同、曰宝禅寺胡同,三铺曰大宁侯胡同,四铺曰箔子胡同,五铺曰河漕街、曰南大桥街。三牌一铺曰河漕南街,二铺曰北大桥胡同。

鸣玉坊:一牌一铺曰帅府胡同、曰河漕半边街,二铺曰果子市大街、曰马市桥街、曰姚家小胡同,三铺曰朝天宫西墙下街、曰阜成门西城墙下街,四铺曰卫胡同、曰武安侯胡同、曰古铜胡同、曰石碑胡同。二牌一铺曰乾石桥街、曰白石桥街、曰粉子胡同,二铺曰兵马司胡同,三铺曰鸣玉坊大街、曰西院勾栏胡同、曰砖塔胡同,四铺曰阡张胡同、曰沈篦子胡同。三牌一铺曰太常寺胡同、曰宽街,二铺曰邓家湾胡同、曰横街半条胡同,三铺曰白桥三条胡同、曰红庙胡同、曰厂墙胡同,四铺曰帝王庙街、曰羊肉胡同

阜財坊:一牌一铺曰城墙西半边街,二铺曰京畿街道,三铺曰刑部街、曰白帽胡同,四铺曰马堂胡同、曰王二胡同、曰手帕胡同,五铺顺城大街。二牌一铺曰闹市口、曰一条胡同、曰石驸马街,二铺曰中街胡同、曰草场胡同,三铺曰东大街,四铺曰园洪寺街,五铺曰扠手胡同、曰宣武门裹西城墙下街。三牌一铺曰棕帽胡同、曰二条胡同、曰北大街,二铺曰土地庙街,曰一条胡同、曰棕帽三条胡同,三铺曰保安寺街、曰双河庵胡同、曰白虎庙街、曰西城墙下街,四铺曰手帕西胡同,五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25

府宛平县香山乡张花村民庄房果园四顷二十亩,其房地所出租课,俱供本寺香火之费,粮草差役,悉照先年大慈仁寺事例,一体优免。仍令内官监太监张进等侍奉香火,率督僧众焚修。尚虑愚顽之徒,罔知禁忌,或致毁亵侵凌,兹特赐寺禁谕:凡内外官员军民诸色人等,俱宜仰体至意,敢有不遵敕旨,辄肆侵犯者,必重罪不宥。故谕。万历七年四月初四日。

  永年伯王纬护坟地,贰拾伍顷伍亩伍分。万历十三年给。

  邠哀王、仙居公主护坟地,贰拾伍顷柒拾叁亩。万历十二年给。

  太监张诚护坟地,叁顷陆拾亩。万历十四年给。

  灵丘公主、顺妃张氏、悼妃耿氏,地壹拾肆顷。万历十五年给。

  寿阳公主护坟地,伍拾肆亩肆分。

  潞王长女地,捌亩。以上俱万历十六年给。

  钦赏皇亲郑国泰房一所,系抄没冯保房,在鸣玉坊。万历□年赏。皇亲李世亮房一所,系抄没冯保房,在鸣玉坊。万历□年赏。皇亲梁道行房一所,系抄没冯邦宁房,在砖塔胡同。万历□年赏。太监张诚房一所,系抄没何忠住房一所,在阜城关外坊羊房店。万历□年赏。皇亲王伟庄房一所、地七顷,系抄没冯保房、地,在夏庄村,万历□年赏。王妃妃金氏庄房一所,约百余间,地五顷,系抄没冯保房、地,在钓鱼台。万历□年赏。太监张祯庄房一所、地五顷,系抄没王明房、地,在沙沟。万历□年赏。昭陵监庄房一所、地七顷,系抄没王明房、地,在鲁谷村。万历□年赏,改为果厂。皇亲魏承智房一所,计门面十三间,四层。系抄没张大受房,在积庆坊兴化寺胡同。万历十一年赏。皇亲周清房一所,系抄没周海房,在安富坊。万历□年赏。皇亲邵名房一所。系抄没张大受房,在北日中坊银锭桥东。万历□年赏。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63

长安街牌楼,为头参领之十三佐领居址。西安门大街南边之板场胡同、廊房胡同、酱房胡同、小酱房胡同、东斜街、细米胡同,为二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细米胡同向南,伞子胡同、狗尾巴胡同、背阴胡同、太仆寺街、李阁老胡同,为三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李阁老胡同向南,东夹道、东岳庙、小东岳庙、演象所、官磨房,为四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伞子胡同向南,堂子胡同、石虎胡同、蜈蚣卫胡同、油房胡同、茶叶胡同、西夹道、正沟胡同,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自四牌楼大街西边之粉子胡同、后泥洼、十八半截、丰盛胡同,为头参领之十佐领居址。自丰盛胡同向北,至兵马司胡同、燕儿胡同、砖塔胡同,为二参领之十二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四牌楼大街西边之白庙胡同、半壁街,为头参领之二佐领居址。自白庙胡同向北,车子胡同、鱼钱胡同、沈篾子胡同,为二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千张胡同向南,打磨厂、半圈高井、口袋胡同,为三参领之四佐领居址。自口袋胡同向南,施饭寺、皮裤子胡同、东夹道胡同,为四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东夹道胡同向南,白庙胡同、刑部街,为五参领之四佐领居址。

仪郡王府在西长安街双塔寺东。

双塔寺在小时雍坊西长安街,金章宗建,卽元庆寿寺。寺有塔二:一九级,一七级。九级者额曰特赠光天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佐圣国师之塔,七级者额曰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寺有二像,明重修,易名曰大兴隆寺,又曰慈恩寺。后废,卽其地为射所,名讲武堂,又以为演象所。今存殿庑数楹,乃本朝乾隆间重修。双塔在寺西偏。又东北半里许,亦有名庆寿寺者,中有崇祯间重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66

衍圣公赐第在今太仆寺街。

考按:明史列传:仁宗践阼,孔彦缙来朝,赐宅东安门北。今不可考。后英宗闻赐第湫隘,以

大第易之,卽今太仆寺街第也。

〇崇祯甲申三月,京城破,太仆寺街查氏一门九女子投缳死。后二女复苏,一度为尼,一寿终。

固山惠献贝子府在背阴胡同。

镶蓝旗官学在西单牌楼东北干石桥斜街。

显应观在宣武大街干石桥,乾隆四十四年重修,有御制碑。

普恩寺在安福坊干石桥北,有明成化年碑。本朝康熙间重修。

定郡王府在干石桥北钢瓦市。

礼亲王府在西安门外东斜街酱房胡同口。

固山恒愍贝子府在西安门外南街路西。

崇圣寺在西安门外北城下,明建,有天启甲子年鼎一。本朝康熙间,户科给事中穆联重修碑。又明碑一,磨去,传是魏忠贤立也。

万松老人塔在西四牌楼南大街之西,其北则砖塔胡同。本朝乾隆十八年敕修,九级仍旧制,塔尖则加合者也。今干石桥北有砖塔七级,高丈五尺,石额曰万松老人塔。

金元间,有僧自称万松野老,居燕京从容庵。耶律楚材见之,参学三年,僧以湛然居士目之。其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45

第四自治区第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六万五千二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太安侯二十三号

石老娘胡同 武王侯 太安侯 南魏胡同 受壁胡同 报子胡同 北沟沿(中段)北至祖家街东口与第十一坊分界南至大茶叶胡同东口与第十七坊分界 燕代胡同

第四自治区第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十一万四千零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白塔寺内

帅府胡同 礼路胡同 帅府庵 新成路 南井儿胡同 姚家胡同 六合大院 小绒线胡同 帝王庙夹道 兴隆里 马家头条 马家二条 罗圈胡同

第四自治区笔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二万二千零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砖塔胡同

羊肉胡同 砖塔胡同 核桃穰胡同 南阴凉胡同 南褡裢胡同 北褡裢胡同 炭厂胡同 财神庙

第四自治区第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二万一千一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兵马司无量庵内

三道栅栏 二道栅栏 大院胡同 小院胡同 敬胜胡同 朱苇箔胡同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9

各马房大小二十所各相距三四里,牧养御马。

西城 在宣武门里,街西往北,至城墙并西关外。

阜财坊 四牌二十铺

宣武门里,顺城墙往西,过象房桥,安仁草场,至都城西南角。

叉手胡同 真如寺胡同 没沟营 江家胡同承恩寺 铸锅厂(王恭厂) 留守右卫 圆洪寺街 贤孝牌街 萧家桥 河漕 石驸马街 闹市口 石虎胡同 祁家胡同

沙窝儿 甜水井 铁匠胡同 找马河 绛水胡同 打磨厂 棕帽胡同 二条三条四条胡同 土地庙 包头胡同 何薄酒胡同 保安寺街 卫胡同 单牌楼西 箔子胡同

三桥儿 三角庵 刑部 京畿道 都察院 大理寺 白帽胡同 燕山左卫 舍饭蜡烛寺 山西厂 白回回胡同 粪厂望乡台 史刚家胡同 干石桥(西南)

咸宜坊 二牌十铺

干石桥(西北) 斜街(南边) 一条胡同 二条胡同 三条胡同 小石佛寺 合包胡同 红庙儿街 小河漕儿 太常寺街 宽街儿 大石佛寺 千张胡同

沈篦子胡同 伊先胡同 翟家胡同 府军右卫(以上南边) 粉子胡同 缨子胡同 宽河鹰扬卫 通妙宅 丰城胡同 公署厅 西城兵马司 显灵宫 能仁寺

西院勾阑胡同 砖塔胡同 西角头 羊肉胡同 四牌楼(西南) 马市桥(东南) 阜成门街南

鸣玉坊 三牌十四铺

四牌楼(西北) 马市桥(东北) 阜成门街北 帝王庙 神武后街 广济寺净妙庵 驴肉胡同 关王庙 西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41

上清宫道士,嘉靖三年征入京,见于便殿,大加宠信,俾居显灵宫。祷雨雪有验,封为清微妙济守静修真凝元衍范默秉诚致一真人,统辖朝天、显灵、灵济三宫,总领道教。《寄园寄所寄》引耳谈:万历甲午,河南一方士寓显灵宫道士房。道士出行淫,方士辄知之,盖其腹中鬼语也。道士贿授其术,用符水于天坛僻地杀一行旅小儿,取肝心及耳鼻唇尖,咒之,儿灵爽即归道士腹中,语祸福幽隐皆验,赚取资财无算。忽在市遇其父曰:公非某乎?我某也。为道士杀如此。道士惊谔,莫能禁,父及逻者以闻于东厂大珰,并缉方士,于他郡得之,论死。

砖塔胡同

井一。神机营所辖右翼汉军排枪队置厂于此,详兵制。《帝京景物略》:金元间有僧自称万松野老,居燕京从容庵,耶律楚材见之,参学三年,僧以湛然目之。著有从容录。今干石桥北砖塔七级,高丈五尺,草萦其顶,人倚塔造屋,为酒食店。万历三十四年,僧乐庵入而周视,有石额曰万松老人塔,乃募资赎而居守之。渌水亭杂识:万松老人,耶律文正王之师,其语文正王曰: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王亟称之。老人有万寿语录、释氏新闻。善抚琴。尝从文正王索琴,王以承华殿春雷种玉翁悲风谱赠之。见湛然居士集。案:塔在今大市街西,乾隆间重修,其北则砖塔胡同也。互详寺观。

  核桃酿胡同

  羊肉胡同 井二桥一。小胡同曰炭厂胡同。

  真武庙

  阴凉胡同 井一。

  西沟沿 亦称河沿,井一。正红旗箭厂在东,井一。沟沿多小桥,见后。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358

静公主,道光八年赏郡王衔。旧行[引]玉河水入府中,①云系当年赐公主者。城中引水独此及成邸耳。"《芜史》:"浣衣局在德胜门[里迤]西,②俗称浆家房。凡宫人年老及有罪退废者,发此局居住。天启七年十一月,客氏笞死于此。"《西河诗话·张南士宫诗》:"墙边浆酒漱花绮"。注云:浆家房在皇城外,即浣衣局。

校勘记:

① 旧行玉河水入府中《京师坊巷志稿》卷上云:"旧引玉河水入府中"。据改。

① 浣衣局在德胜门西《明宫史·木集》云:"浣衣局在德胜门里迤西"。据改。

自缸瓦市直达于新街口大街以西,昔日之大明濠以东,丰盛胡同以北,曰兵马司胡同,[一]中间小胡同曰新开路,曰狗尾巴胡同,曰南褡裢胡同,不通行。又北曰大院胡同,《顺天府志》作大阮儿胡同,《八旗通志》作燕。其西曰三道栅栏,审计院院长庄思缄蕴宽寓于是。曰小猪圈,今改小珠帘胡同。曰四眼井,曰甜水井,中间南北小胡同曰裤子胡同,不通行。曰猪尾巴胡同,今改朱苇箔胡同。曰小院胡同,《顺天府志》作小阮儿胡同。曰沙井胡同,不通行。曰玉带胡同,曰井儿胡同,曰北褡裢,曰三官庙,曰能仁寺。[二]大院胡同以北曰砖塔胡同,[三]中间小胡同曰口袋胡同,曰南钱串胡同、北钱串胡同,曰川堂门,曰显灵宫。[四]又北曰羊肉胡同。中间小胡同曰核桃穰胡同,曰南褡裢,曰财神庙,均不通行。又北即阜成门大街。中间小胡同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359

曰阴凉胡同,曰北褡裢胡同,曰炭厂,均不通行。

注:

[一] 《啸亭续录》:"贝子罗托宅在兵马司胡同"。

[二] 《顺天府志》:"能仁寺,元刹也,在兵马司胡同。寺本元延祐六年崇祥院使普觉圆

明广照三藏法师建,明洪熙元年赐额曰大能仁寺,正统九年重修,有胡■碑记。"

[三] 《顺天府志》:"神机营所辖右翼汉军排枪[队]置厂于砖塔胡同。"①《帝京景物略》:"金元间,有僧自称万松野老,居燕京从容庵。耶律楚材见之,参学三年,僧以湛然目之。著有《从容录》。今甘[乾]石桥北,②砖塔七级,高丈五尺,草荣其顶,人倚塔造屋,为酒食店。万历三十四年,僧乐庵入而周视,有石额五字曰"万松老人塔",乃募赀赎而居守之。"《渌水亭杂识》:"万松老人,耶律文正[王]之师也,③其语文正王曰:"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王亟称之。老人有《万寿语录》、《释氏新闻》。又善抚琴,尝从文正王索琴,王以承华殿春雷及种玉翁悲风谱赠之,见《湛然居士集》。"《顺天府志》:"塔在今大市街西,乾隆间重修,其北则砖塔胡同也。又万松老人塔在民居中,原额无存,乾隆十八年奉敕重修,级仍旧制,塔尖则加合者也。"《天咫偶闻》:"万松老人塔至今无恙,仍在居人屋里。又白塔寺及广济寺今亦完。大抵西城多元代旧刹,虽仅破屋数间,而问其名,则金元遗构也。若东城则多创自胜国,无复古人遗迹。"《骨董琐记》:"京师勾■昔萃居砖塔胡同,俗通呼口袋底,尝见《塔西随记》三卷,上卷感旧二十五则,中卷证今二十二则,下卷杂记十七则。其杂记有云:曲中里巷在西大市街之西,自丁字街迤西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360

砖塔胡同砖塔胡同之南曰口袋底,曰城隍庵,曰钱串胡同。钱串胡同之南曰大院胡同,大院胡同之西曰三道栅栏,其南曰小院胡同,三道之南曰玉带胡同。曲家鳞比,约二十户。初时只三五家,多京畿人,今则半津门人矣。初有而今存者天喜、三喜,初有而今无者天顺、三宝,初有而今易名者,双顺之旧为聚凤,万升之旧为西连升也。又云,双顺、天喜、天顺所居为其世产,余皆赁之德小蜂、明芝轩、车四,租资特昂,余所记甚详。大约始于光绪初叶,一时宗戚朝士,趋之若鹜。后为御史指参,乃尽数驱逐出城。及今三十年,已尽改民居。话章台故事者,金粉模糊,尚一一能指点其处。卷末有萍迹子再识一跋云:呜呼!盛衰之故,其殆有先机乎?余之为是书也,其时方太平无事,无何而驱逐令下,歌场为之一变,又无何而团民兴,其不鞠为茂草几希,甚而兵败师丧,寇入都城。咫尺之地,阻而不通,风尘回首,黯然神伤。揆之澹心之作,先后若同也,岂非先机乎?嗟呼!余生三十年来,或越或燕或汴洛,自谓甚奔波矣,孰意更增之以丧乱乎,而犹幸是书之不与劫灰同烬也。庚子闰中秋之下三日。"《天咫偶闻》:"明代勾阑,皆在东城,故有勾阑、本司之名。至本朝裁教坊,其地尽改民居。即迤南之泡子河一带,所谓昔之歌舞场者,亦不可问。而正阳门外以西,则改为花柳之窟矣。未几,西四牌楼左近,复变歌吹之林。始只砖塔胡同寥寥数家,继则方以类聚,日变逾多。今则闾阎扑地,歌吹沸天。金张少年,联骑结驷,挥金如土,殆不下汴京之瓦子勾阑也。"《旧京闲话》:"曲中里巷,半在西大市街之西,曲中所唱有三:曰"时调大鼓";曰"档调";曰"二簧"。人人习之,不必人人工也。女郎梳拢谓之"成人",言成其为人也。已成之人,谓之"浑官"。未成人者,谓之"清官"。女郎称客曰"尔",客之友曰"某爷",客称女郎曰"姑娘",客称假母曰"掌班",女郎称之曰"娘"。伻头则统曰"夥计",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362

年附体降神者,乃钦发充军。顾珏、顾纶之父子,其为鄙亵尤甚。住[往]年祷雨祈晴,⑥杳无应验,则其怪诞可知。但经累朝创建,一时难便废毁。所有前项祭告之礼,俱各罢免。其四时袍服,宜令本宫住持並库役人等于每年应换之日,仍会同道箓司掌印官照旧依期更换,如法收贮,不必焚化,永为定例。伏乞勅内府衙门,以后袍服宜令本宫住持制造,如此则国用不至于妄费,而邪术可以少贬矣。"《大政纪》:"嘉靖三年二月,营龙虎殿于显灵宫,以奉真武。"《天咫偶闻》:"大德显灵今已废尽,惟山门之在兵马司胡同者,今尚岿然,而石额亡矣"。宫四周,俱已废为民居,仅正殿余址尚在,老松亦已化去。又按:《顺天府志》此地左近尚有瞎子胡同、元宝胡同、单狮子府诸名,今俱不见。

校勘记:

① 神机营所辖右翼汉军排枪置厂于砖塔胡同 《顺天府志》卷一三云:"神机营所辖右翼汉军排枪队置厂于砖塔胡同"。据补。

② 甘石桥 《京师坊巷志稿》卷上作"乾石桥"。

③ 耶律文正之师也 《顺天府志》卷一三作"耶律文正王之师也"。耶律文正,即耶律楚材,元朝大臣,对元朝立国多有贡献,卒谥文正。

④ 西弼王君殿曰保真 《顺天府志》卷一六云:"西弼王帅殿曰保真"。据改。

⑤ 王灵官之法因周恩得而显 《顺天府志》卷一六引《春明梦余录》云:"王灵官之法因周思得而显"。据改。

⑥ 住年祷雨祈晴 "住"当作"往"。见《顺天府志》卷一六引《春明梦余录》。

阜成门大街之中间驾于大明濠上者曰马市桥,[一]今已平。其东为中央

书名:天咫偶闻 页码:134

前,居官者竟不知贿赂钻营为何事。即偶有之,亦羞面见人。

大德显灵宫今已废尽。惟山门之在兵马司胡同者,今尚岿然,而石额亡矣。

明代勾阑,皆在东城,故有勾阑、本司之名。至本朝裁教坊,其地尽改民居。即迤南之泡子河一带,所谓昔之歌舞场者,亦不可问。而正阳门外以西,则改为花柳之窟矣。未几,西四牌楼左近,复变歌吹之林。始只砖塔胡同寥寥数家,继则方以类聚,日变逾多。今则闾阎扑地,歌吹沸天。金张少年,联骑结驷,挥金如土,殆不下汴京之瓦子勾阑也。

万松老人塔至今无恙,仍在居人屋里。又白塔寺及广积[济]寺今亦完。大抵西城多元代旧刹,虽仅破屋数间,而问其名,则金元遗构也。若东城则多创自胜国,无复古人遗迹。

恩楚湘先生龄宅阜城门内巡捕厅胡同。先生于嘉庆间,曾官江苏常镇道。慕随园景物,归而绕屋筑园。有可青轩、绿澄堂、澄碧山庄、晚翠楼、玉华境、杏雨轩、红兰舫、云霞市、湘亭、罨画窗十景,总名述园。吟笺歌管,送日忘年。收藏亦最富,宋元名迹极多。元夕放灯于园,自撰《玉华观灯词》,命家姬习歌之。

麻线胡同极东道北一第,为彭尚书丰启故居。石老娘胡同极东道北一第,为许文恪乃普故居。皆有山池花木之胜,今久易主矣。彭第尤巨丽。

鄂文端公第,在帅府胡同,即明武宗威武大将军府也,今已废。按:文端相业,在本朝要为巨擘。后来惟阿文成、曾文正差堪继武。而公之《示滇南士子文》与文正之《示直隶士子文》亦可并美,其所学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111

内四区平面图

自甘石桥大街以北,曰缸瓦市。又北曰丁字街。又北为西四牌楼。又北曰新街口南街、北街。其东有德贝子府,以达于德胜门西城根。自此以东曰大酱房胡同。北为东斜街,西安门大街。又北为马市大街。北为西安市场。又北大、小为红罗厂。曰中毛家湾,曰太平仓,原有庄王府,面积甚广,李纯购之,造太平里。又北即护国寺街,西头旧有张廷玉赐第。稍北曰百花深处,曰太平胡同。又北曰嘎嘎胡同,清名禁卫军街,民国改航空署街,今复原名。又北曰正觉寺,蒋养房胡同。又北为大半截胡同,大、小火药局,大、小铜井,以达于德胜门城根。自缸瓦市直达新街口大街以西,昔日之大明濠以东,丰盛胡同以北,曰兵马司胡同,大阮胡同,小阮胡同。砖塔胡同,旧为内城歌妓所在地。又北曰羊肉胡同。又北即阜成门大街。大街中驾于大明濠上者,曰马市桥,今已平。其东为中央医院,系绅商醵资公建,颇壮伟。又东为帝王庙,殿宇崇宏。又东广济寺,前毁于火,今重建。(均详《名迹略》。)北曰礼路胡同。帅府胡同,因明武宗威武大将军府设此得名,清为鄂尔泰府第。又北报子胡同,受壁胡同,石老娘胡同,南魏儿胡同,大安侯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