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弹三弦
所属分类:
所属区域:
所在位置:
保护等级:

光宣之间,京师王玉峰弹三弦,号绝技。余秋夜觞客,招之奏技。 先仿梨园皮簧诸剧,谭鑫培之须生,王瑶卿之青衣,金秀山之黑头(俗 呼外曰须生,且曰青衣,净曰黑头)。行腔使调,无不逼肖。次作僧寺 梵唱,铙钹钟鱼,一时并作。复为蒿里之歌,其声凄清,如古峡猿啼, 秋空雁唳。最后作战场声,刀剑磨撞,万马 蹴踏,征鼙殷地,哀角横 秋,令人神魄惊悚,众音繁会之时,忽裂帛一声,尽然遽止。(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71

赁房屋为野合之所,兼代人勾 引妇女者曰"转当局"。男女相姘识曰"轨姘头",妓女姘人曰"靠杈", 男子与妓女相姘识曰"靠人儿"。男女目挑眉语曰"吊膀子"。妓女与 乌师偷香者曰"胡琴套",与龟奴偷香者曰"茶壶套",与弹三弦者偷 香者曰"弦子套"。妓女与男掌班夜宿曰"陪柜"。(北平游览指南)

洋章京

光绪初年,士大夫鄙薄洋务,在总理衙门行走者,谓之"洋章京"。

(觉花寮杂记) 戏剧角色

京师俗呼外曰"须生",旦曰"青衣",净曰"黑头"。(觉花寮杂 记注)

矮老婆谚

京师有"矮老婆高声"之谚。(梨园轶闻)

这块料

"这块料"三字,京师谑语也。(凌霄一士随笔) 花把式

北平旧称花匠为"花把式"。 吃片

都人买房取租以为食者曰"吃瓦片",贩书画碑帖谓之"吃软片"。

(以上旧都文物略)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180

鼓洋琴,鼓洋琴者以右手为弹三弦者按弦,弹三弦者以口品笛, 余仿此,又一人于座外敲鼓节乐, 音极悠扬,其书词亦绵邈可听, 倾动一时。(余墨偶谈)

斗鸡 燕齐之俗斗鸡。(庸闲斋笔记)

出台 宣南杂俎出台诗云:"一声唱采打帘开,小凤谁家新出台;喉似

贯珠人似玉,芳名有客费疑猜"。 出籍

又出籍诗云:"身价千金客为偿,天空独鹤任翱翔;而今不寄人 篱下,秋月春花自主张"。

生日 又生日诗云:"先期密约去儿家,共赏芳辰醉碧霞;嫌煞门庭春

黯淡,故从星斗乞光华"。 清唱

又清唱诗云:"清歌一曲任昆黄,绝好当筵侑酒觞;把箸三挝浑 合拍,不须檀板按宫商"。

赶条 又(赶条诗云:"天街辘辘斗香车,蝶使分传四大居;最是莺花

撩乱处,如松馆里上灯初"。 师父

又师父诗云:"日责缠头俗老伶,夜来风雨不堪听;种花人作摧 花暴,谁向花间好系铃?"

老班 又老班诗云:"莺花队里称仙伯,风月场中作主人;回首十年春

绚烂,舞衫歌扇证前因"。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218

曲院摆设 院中设备,力求趋俗,鼎彝书画,已不多见。高阳台大抵以铁质

或洋柚木规矩而成,若铜质及楠檀所制者,则如晨星之寥落焉。外此 如琉璃镜台,沙发软椅,嵌花衣柜,云石几椅,涉足艳闾,触目皆是。 室内多铺夷花软砖,间有饰以倭国花席,及京产毛毡者,尘不沾履, 着足松腻,此乡温柔,洵不诬矣。南姬每于香巢隙地,潜置溺器,北 姬谗为谩忤,以此为南姝诟病。然北地胭脂,设备多趋秾艳,阳台间 周置方丈巨镜,饰以绛罗薄幔,媚香小囊,累悬四隅,芙蓉帐里,暖 度春宵,温其如玉,纤影毕现,隋炀铜屏,武后镜殿,千古风流,如 在目前。(以上京华春梦录)

乐户设备:清吟小班,门前悬结彩,花匾辉煌,院广屋洁,且有 建洋楼者,庭中室内,均有电灯电话。营业发达者,夏设电扇,冬置 洋炉,房中洋式桌,椅,躺床,衣架,衣柜,梳妆台,书画屏联,风 琴文具,幽雅絶伦,无美不备。茶室大率较小班为逊,而陈设各物, 除南妓外,多为旧式,下处又次也。《民社北平指南》

弹三弦

光宣之间,京师王玉峰弹三弦,号绝技。余秋夜觞客,招之奏技。 先仿梨园皮簧诸剧,谭鑫培之须生,王瑶卿之青衣,金秀山之黑头(俗 呼外曰须生,且曰青衣,净曰黑头)。行腔使调,无不逼肖。次作僧寺 梵唱,铙钹钟鱼,一时并作。复为蒿里之歌,其声凄清,如古峡猿啼, 秋空雁唳。最后作战场声,刀剑磨撞,万马 蹴踏,征鼙殷地,哀角横 秋,令人神魄惊悚,众音

书名:天咫偶闻 页码:187

弹琵琶,以坐左拉胡琴弦者为擫弦,己以左手为坐右鼓洋琴;鼓洋琴者以右手为弹三弦者按弦,弹三弦者以口品笛,馀仿此。又一人于座外敲鼓节乐,音极悠扬。其书词亦绵邈可听,倾动一时。按:此技今尚有之,而各执其蓻,不为用,不复如孙氏所云矣。

按洪昉思以《长生殿》获罪,据《柳南随笔》云:演于生公园。而赵秋谷自叙则云:演于查楼。未知孰是。

窑台,在陶然亭之东,有香冢及婴鹉冢。相传香冢为张春峐侍御瘗文稿处;婴鹉瘗则谏草也。《香冢铭》云: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竭,一缕烟痕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又诗云:萧骚风雨可怜生,香梦迷离绿满汀。落尽夭桃又秾李,不堪重读瘗花铭。《婴鹉冢铭》云:文兮祸所伏,慧兮祸所生。呜呼!作赋伤正平。

梁茝林《南省公馀录》云:京师悯忠寺,有大定中《礼部令史题名记》云:初,大定乙酉岁既刻题名为诸部倡,犹以不能备纪始末为未足。至崔君颖士乃更刻石,悉书乡里官品,与夫入部及出职岁月。云云。其结衔为儒林郎国史院编修官武骑尉赐绯鱼袋党怀英记。按:此石今不知所在,都人士无见之者。

道光、咸丰之间,陶凫芗少宗伯为五老会,后又益以潘水君、张诗舲为七老。余于白门市上见团扇一柄,水君先生物也。上绘七人小像,水君题云:陶凫芗宗伯前辈集五老为会,皆大年也。癸丑冬月余奉命来京,得居末坐。嗣张诗舲中丞入为少宰,亦与斯集。今夏李朴园太守出七团扇,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