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转当局
所属分类:
所属区域:
所在位置:
保护等级:

青年堪伤背井见郎轻薄子看 中目,时欢凉房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270

典当

又:"西商妙算果通神,典当重开用现银,就便亲爹能出世,三 分一律不饶人"。(以上见市井门)

典当一业,与平民有密切关系。最近之北平,据调查共有当铺四 五百家之多,其内幕异常复杂,兹为使一般社会明了起见,特将各种 情形,探志如后:

据"老北京"谈,最先开典当者,原始于某囚徒,所以至今当铺 之栏柜与门栅,仿佛监狱形式。缘在某朝,有罪犯王某,经刑部科得 永远监禁罪名,在囹圄中熬得散拿散放,可以管辖许多犯人,王遂在 监狱中勒索银钱,买卖食品百物,复令众犯赌博,输钱者以物向之抵 款,日久王积资颇多,遇赦出狱后,即开"小押当,"门前大书"指物

借钱,无论何物均可抵押,物值十而押五,坐扣利息,几个月为期, 限满不赎,即变卖折本。"最后生意发达,遂逐渐扩大,乃成为一种 营业,此说不知确否。其他小押当收进当货,有转送其他当铺间接押 款者,更名为"转当局。"现在此种营业虽然取消,四乡各镇,却依然 不少。前清光绪年间,旧都当铺不过二十家左右,因须有官发"当帖," 每年提交当税若干,故此项营业,又类似半官营业。铺中伙计,均是 神气十足,不若其他各业伙友之满面和气 也。当时并有藉仗官势, 欺压平民者,以致时常与一般平民结下仇怨,每遇事变发生,即有多 数流氓,集伙大抢当铺。在"锯碗钉"一剧中,即有此项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70

弦者宿曰"弦 子套",此谓之三套。妓女与业主同宿曰"陪柜",二客以上曰"同帮", 赁屋野合曰"转当局",为客介绍妇女曰"转子房"。《民社北平指南》

北平花界中,有种种特别口语,语多若可解而又不可解者,兹列 于下,以供阅者一噱:龟奴曰"茶壶,"亦名"跑厅,"又曰"伙计," 即南人之称"相帮"也。教习妓女歌唱者曰"师傅,"南人名"乌师"。 妓馆中女侍之曰"跟妈",犹之南人称"姨娘"。无夫者称为"大姐", 只南班中有之。结识某妓曰"招呼,"亦曰"认识,"即南人之所谓"做" 是也。如南人云"做某妓,"京语则称"招呼某妓"。在妓馆中住宿曰

"住局",在妓馆中住宿无妓陪伴者曰"借干铺",亦曰"寻宿"。妓女 应局曰"上买卖",又曰"出条子",转局曰"转条子"。招呼友人所识 之妓曰"割靴子",二人同识一妓,而偕往打茶围者曰"会靴子",又 称"靴兄弟"。笑人之村土曰"老憨",又名"怯当当"。俊俏之人曰 "小白脸",南人呼曰"趣"。"好脸子",形容人之反语,"好神儿拉", 与上义同。言人之短,即云"缺德,"盖损德之义也,简言之曰"缺", 又曰"真缺",又曰"缺透拉",又曰"德行"。"面子",赏给脸面之 义,"冰桶",待客冷淡之义,"上劲",即亲近要好之义。妓女向游客 索取财物曰"开方子"。"窑皮",老于花丛之滑头客。与妓女姘识之 人曰"杈杆",妓女之本夫曰"爪子"。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71

赁房屋为野合之所,兼代人勾 引妇女者曰"转当局"。男女相姘识曰"轨姘头",妓女姘人曰"靠杈", 男子与妓女相姘识曰"靠人儿"。男女目挑眉语曰"吊膀子"。妓女与 乌师偷香者曰"胡琴套",与龟奴偷香者曰"茶壶套",与弹三弦者偷 香者曰"弦子套"。妓女与男掌班夜宿曰"陪柜"。(北平游览指南)

洋章京

光绪初年,士大夫鄙薄洋务,在总理衙门行走者,谓之"洋章京"。

(觉花寮杂记) 戏剧角色

京师俗呼外曰"须生",旦曰"青衣",净曰"黑头"。(觉花寮杂 记注)

矮老婆谚

京师有"矮老婆高声"之谚。(梨园轶闻)

这块料

"这块料"三字,京师谑语也。(凌霄一士随笔) 花把式

北平旧称花匠为"花把式"。 吃片

都人买房取租以为食者曰"吃瓦片",贩书画碑帖谓之"吃软片"。

(以上旧都文物略)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271

钟点或计日另加,此通例也。 另有一种小店,日需铜元数枚,然皆平民及劳动界所居者也。平中各 省会馆甚多,旅客得以随意投止,惟须有本省人之介绍,收费与否, 各馆情形不一,但收费亦较旅店为廉。《民社北平指南》

京华逆旅,旧称曰"店",布置简陋,聊蔽风雨。环外城北隅,栉

比皆是。而艳闾毗邻,若升官,三元等店,则均勾栏院龟鸨之巢窟也。 近顷俗趋奢侈,故西河沿,打磨厂等处,多有设置旅馆者,如中西, 金台,燕台,第一宾馆等,均为此中翘楚。间有丽姝赁为私舍,名之 曰"小房子"。或觅得素心,避曲院尘嚣,而假此作高阳台者。他如李 铁拐斜街之同和旅馆,及樱桃斜街之华兴旅馆,则逆旅之外,兼营媒 介生涯,轻薄少年,群焉趋之,莫不利市三倍焉。若售卖番菜之酒肆, 亦多有设置旅舍者,则如内城之北平饭店,六国饭店,东安饭店,长 安饭店,华东饭店,及外城之东方饭店,宣南饭店等是也。《京华春梦录》

小锣会 朝市丛载灯笼小锣会诗:"演习守助在街心,悬灯各处响锣音,

司坊知会传绅董,下夜犹须铺户临"。(见时尚门) 转当局

转当局诗:"青年仆妇最堪伤,背井离乡少见郎,轻薄荡子看 中目,一时欢娱在凉房"。(见风俗门)

穿皇城 又抄近穿皇城诗:"殿阁干霄黄粉墙,偶抄近路却无妨,往来须

戴红缨帽,不问其人官与商"。(见古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