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寄,断尽江南思妇肠。《见燕游吟》
立春之仪,前一日,顺天府尹往西直门外一里,地名春场,迎春 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 形象彩色,皆按干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官吏皂役鼓乐送回 春场,以顺天道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京都风俗志》
打春即立春,在正月者居多。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 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寳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 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 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燕京岁时记》
打春卖黄历
一岁货声:"牛儿芒儿,过年的小黄历。"注云:"春牛图,一文钱 两张,自十月间卖,年外打春间必卖。"(见元旦条)
咬春
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立春后出游,谓之"讨春"。《陈检
讨集》
立春后竞食生萝卜,名曰"咬春",半夜中,街市犹有卖者,高呼 曰:"赛过脆梨。"(城北集诗注)
立春日都人多买萝卜生食之,谓之"咬春",又作春饼。《燕京杂记》 叶观国咬春诗:"暖律潜催腊底春,登筵生菜记芳辰。灵根劚土
含冰脆,细缕堆盘切玉匀。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响动牙唇。帝城 节物乡园味,取次关心白发新。"《上书房消寒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