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庙在彰仪门外,每至九月,自十五日起,开庙三日,祈祷相 属,而梨园子弟与青楼校书等为尤多,士大夫之好事者,亦或命驾往 观焉。《燕京岁时记》
晦夕验风 卖皮货客,每于九月晦夕聚饮,候至宵分交子之时,占验西北风急,则冬令必严寒,皮货希,得善价,交相酬酢,欢呼达旦。《水曹清暇录》
秋末冬菜 燕都杂咏:“几日清霜降,寒畦摘晚菘,一绳檐下挂,暖日曮晴冬。”注云:“秋末冬初,白菜嫩心,椒盐蒸熟,晒干,可久藏至远, 所谓京冬菜也。”(见《都城琐记》)(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曰"填仓"。《康熙宛平县志》
燕台新月令正月云:"是月也,厂店开,瓜子解闷,喇嘛打鬼,秧 歌闹于市,自鸣乐奏,闯将入夜化为妓,烟九访仙,和菜填仓,冰始 伐。"《见水曹清暇録》
正月初一日,子刻后祀神,谓之"接神",遍至戚友家拜于堂,谓 之"拜年"。初二日,祀财神。初三日,旃坛寺打鬼。初五日,名"破 五"。以前五日,禁妇女往来。初六日归宁,琉璃开市。初八日,夜以 油灯百八盏,祀星。十三日,试灯,黄寺打鬼。自初一至十五日,游 大钟寺。十九日,游白云观。二十日,雍和宫打鬼。《天咫偶闻》
北平俗曲十二景云:"正月里家家庆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 月正圆,庵 观寺院,抖了抖衣裳,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的 人大街小巷都游串,夜半归回转家园,弹唱又歌舞,掷骰子又摇摊, 天呀儿哟!会神仙逛一行白云观。"《百本张钞本牌子曲》
京师各庙,辄有市集,百货充盈,游人纷沓,俗谓之"逛庙"。 逛,游也。逛庙有定期,京师广宁门外财神庙,庙貌巍焕,报赛最盛。 每岁正月初二日,(九月十七日亦然。〉倾城往祀,商贾、妓女尤夥。 庙祝更神其说,谓借神前纸锭怀归,俟得财当十倍以酬神,故皆趋之
若鹜也。初三日看旃坛寺打鬼。自初一日至十五日游大钟寺。十九日 游白云观,观,元之长春宫
纳诸庙中,谓之"还"。或还或借,趾错于途,由来久 矣。(春明丛说)
都门杂咏纸元宝云:"一生贫乏命难回,元宝如何借得来?可笑 世人穷不起,偏于五显去求财。"注云:"时尚在五显财神庙借元宝供 奉,发财加倍酬谢,多效。"《道光都门纪略》
都门杂咏五显财神庙云:"灵应财神五弟兄,绿林豪杰旧传名。 焚香都是财迷客,六部先生必更诚。"《同治都门纪略》
广宁门外财神庙报赛最盛,正月二日,九月十七日,倾城往祀, 商贾及勾阑尤多,庙貌巍焕,甲于京师。庙祝更神其说,借神前纸锭 怀归,俟得财则十倍酬神,故信从者益多,而庙祝之利甚溥。《天咫偶
闻》
天宁寺之南有财神庙,庙址侻陋,而香火綦盛,人心好利,趋者 蚁集。每值朔望翊日,长耳公衔接于途,背驮娟娟者,则皆勾栏院盈 盈姊妹花也。龟鸨博利心奢,亦多策蹇而往。以元旦越晨,最称盛况。 庙内西偏,小室片楹,即财神所在。相传神最灵异,有求必应,神座 下粲累然,皆纸质银锭,苟能背人窃得一枚或数枚者,归必财源大辟, 陶朱殷富,不难立致,额手自庆,若真可信。特须于次届完愿,什倍 相赵,倘渝此盟,神必不佑。以故北里艳姝,多腼觍施其妙手,间得
数枚,归寘箱簏,静待灵显,而卒不验,芳心自讼,不疑神之相欺, 徒责己之欠诚,一再辗转,终不稍悟。输却纸箔,欲博银锭,天下事 岂真有如此便宜者,祇见负负徒
多于此处赛马。
重阳酒果 重阳时以良乡酒配糟蟹等而尝之,最为甘美。良乡酒者,本产于
良乡,近谅阃京师亦能造之,其味清醇,饮之舒畅,但畏热不能过夏 耳。鸭儿广,梨属,形如木瓜,色如鸭黄,广者,黄之转音也。柿子 山里红,其用甚多,皆京师应序之物也。(以上燕京岁时记)
重九蒸蟹 都人重九,喜食蒸蟹。《天咫偶闻》 十五财神庙
财神庙在彰仪门外,每至九月,自十五日起,开庙三日,祈祷相 属,而梨园子弟与青楼校书等为尤多,士大夫之好事者,亦或命驾往 观焉。《燕京岁时记》
晦夕验风 卖皮货客,每于九月晦夕聚饮,候至宵分交子之时,占验西北风
急,则冬令必严寒,皮货希,得善价,交相酬酢,欢呼达旦。《水曹清暇
录》
秋末冬菜 燕都杂咏:"几日清霜降,寒畦摘晚菘,一绳檐下挂,暖日曮晴
冬。"注云:"秋末冬初,白菜嫩心,椒盐蒸熟,晒干,可久藏至远, 所谓京冬菜也。"(见《都城琐记》)
十月全月 欧阳原功渔家傲词:"十月都人家旨蓄,霜菘雪韭冰芦菔,暖炕
煤炉香豆熟,燔獐鹿,高昌家赛羊头福。貂袖豹袪银鼠襮,美人来往 毡车续,花户油窗通晓旭,回寒燠,梅花一夜开金屋。"(圭斋集) 燕台新月令十月云:"是月也,历乃颁,鹌鹑居于蒲,帘在户,羊 始
循行辰至午。北货重,南货轻,方分道路持权衡; 前院鼓,后院钲,一闻便窜何其神。钲鼓声中百戏进,难拦大众如狂 兴。祇嫌市肆亵狎歌,都使金张儿女听。听不得,归宜亟,乱风还有 妖言贼。君不见布围悬画人首羊,招人来看飞头国,庙市何教如此极?"
(金台游学草) 逢三日土地庙市,逢七八日护国寺庙市,逢九十日隆福寺庙市。
(《京师地名对》注)
都门庙集有期,每旬三为土地庙,四为花儿市,五、六为白塔寺, 七、八为护国寺,九、十为隆福寺。别有依阳历之市集。一、四、七 则正阳门大街,二、五、八西珠市口,三、六、九花市大街,率于晚 间举行,所谓夜市也。此外则宣武门外有黑市,崇文门外有晓市,皆 市集之别开生面者。《京华春梦录》
时尚新谈逛庙诗:"逢期逛庙顾盼兮,三十六行色色齐,若遇人 丛挨挤处,留神扒手窃东西"。
庙市,俗呼庙会,旧京庙宇栉比,设市者居其半数,有年一开市 者,如正月之大钟寺,白云观,火神庙,黄寺,财神庙,雍和宫,东 岳庙,二月之太阳宫,三月之江南城隍庙,蟠桃宫,四月之万寿寺, 北顶,五月之卧佛寺,都城隍庙,南顶,六月之善果寺,中顶等是。 有月开数市者,土地庙,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等是。每至市期, 商贾云集。月开数市
者,所售多系日用之品,如隆福寺之古玩旧书, 护国寺之藏香青果,白塔寺之木碗花草,土地庙之木器藤器,皆属特 有。年开一市者,所售多系耍货,如白云观之小漆佛,财神庙之纸元 宝,太阳宫之太阳糕,北顶之草帽花篮,城隍庙之莲花灯,大钟寺之 风车,游人每以购归为乐。故操上业者,无不利市三倍,今则略逊矣。 至于火神庙之珠宝文玩,尤喧腾人口,惟赝品充斥,非内家不敢一问 也。年开一市者,多有香会,如秧歌,少林,五虎,开路,太狮,少 狮、高跷,杠子,小车,中幡等是。俗误称庙会,或基于是。月开数 会者,亦设有杂耍场,惟未若前者之能称会耳。(旧都文物略)
倾倒污秽 京师溷藩,入者必酬以一钱,故当道中,人率便溺,妇女辈复倾
溺器于当衢,加之牛溲马勃,有增无减,以故重污叠秽,触处皆闻。 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如山积,
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入门则循级而下,如落坑谷。(以上燕京杂 记)
京师人家,不惜五谷,城中人家,都无坑厕,其妇女溺器,清晨 辄倾门外沟眼中,而洗濯饭器之水亦入焉。(寒夜丛谈)
各街遍修厕所,不准随意便溺,街巷禁止倾倒秽物,备有车辆, 装载居民粪土,以摇铃为号,人皆便之。(京华百二竹枝词注)
小市 外城东有东小市,西有西小市,俱卖皮服椅桌玩器等物,而东市
皮服
养济堂在州治西南。
羊房义仓在药王庙殿内。
按:仓实存谷伍百石,设仓正、仓副各一名。
预备仓旧有四,一在东惠义乡兴寿里。一在南仁和乡丰赡里。一在西信德乡广信里。一在北润济乡居安里。明景泰三年,移置州城西街路南,建官厅、廒房数十间,并储各衙门罚赎谷石及孤贫囚粮。奠靖所仓在巩华城北门内,明万历元年建,设掌印千户吏目大使各一员。渤海所、黄花镇、长峪城、镇边城、横岭城、白羊口、石峡峪、延庆卫,前明俱有仓,各设掌印所官大使掌之。居庸仓在东门内,有吏书、斗级,今俱废。
昌平营神机库在谯楼北总兵街,后移于南门箭楼。
巩华城、黄花路、镇边城、白羊城各有神机库。户部银库在州署东,火药局在北城下白衣庵东,甲作局在财神庙前,今俱废。
演武场在南门外路东。
按:场地十顷,四围缭以短垣,内将台一座,台上有演武厅,门外有监射厅印房左右各三间,今俱圮。巩华城演武赴此。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五十六
城市 外城东城
原崇北坊在新城广渠门东北角,崇文门外东河沿往东至都城东南角,至便门东北角,七牌三十七铺,有天仙庙、崇恩观、卧云庵、无量庵、崇恩寺、卧佛寺、增福庙、白云寺、积谷寺、万福寺。五城坊巷胡同集
〔臣等谨按〕天仙庙、崇恩观、卧云庵、卧佛寺今存。卧佛寺又名妙音寺。本朝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卧佛犹存后殿。增福庙今名增福寺,又名财神庙,在花儿市大街后。白云寺在炕儿胡同。万福寺在花儿市东潴营。余俱无考。
原元至大四年十月,勅绘武宗御容,奉安大崇恩福元寺。皇庆元年四月,崇恩福元寺成。元史仁宗纪
原武宗及二后为东西二殿,藏玉册十有二牒,玉宝一钮。元史祭祀志
原延祐元年闰月,隆禧院官言:世祖影殿有军士守之。今武宗御容于大崇恩福元寺安
崇兴寺在花儿市东,康熙二十年重建,有钟一。
万福寺在花儿市东潴营。
太平宫俗名蟠桃宫,在东便门内大桥南,羽士所居。系明刹,有康熙元年工部尚书吴达礼重建后殿碑。每岁三月初初初三日庙市。
查昌业上巳沿通惠河至太平宫观庙市诗:十丈红尘过雨清,惠河添涨绕重城。瑶池香渺春云黯,阆苑花鲜晓日明。正是兰亭修禊节,好看曲水丽人行。金梁风景真如画,不枉元宫号太平。
普陀寺在东便门内大桥北,旧有敕建碑,今无考。
观音庵在蟠桃宫南,旧名云深处,康熙年建。室宇精雅,传为宦家别业所改。
〇崇恩福元寺元至大元年建,奉安武宗御容;武宗及二后,为东西二殿。藏玉册十有二牒,玉宝一钮,有姚燧撰碑。
白云寺在坑儿胡同。
增福寺俗名财神庙,在白云寺后。
火神庙在柴市,明成化间建,有正德七年建昌侯张延龄碑。
东城吏目署在东河漕。
〇金山寺在崇北坊,今无存。
普济堂在广宁门外迤西二里,有圣祖、世宗御书暨今上御制碑。
柳巷,出广宁门五里,土名柳巷村,有普济庵、妙智文殊庵,皆明嘉靖年建。又财神庙,本朝乾隆元年重建,士民祈赛,香火甚盛。
毛奇龄上巳同王光禄柳巷修禊诗:细雨新吹九陌尘,桃花又放曲江春。同来柳市传觞客,仍是兰亭修禊人。骏马郊原笼碧丝,红竿挑餤踏花时。如何两度芳林宴,不作王融上巳诗?
福生寺在卢沟桥北五里樟各村,系旧刹,名弥陀庵。本朝康熙间僧元信募修,雍正时封禅师,号文
觉,因敕建以为退院。有世宗暨今上御碑。其塔院在寺后,乾隆十五年,庄亲王作铭。
湿水卽桑乾河,至马陉山为落马河;出山谓之清泉河,亦曰干泉;至雍奴入笥沟,谓之合口。
湿水又东与洗马沟合。洗马沟在府西南四十五里,上承蓟水,西注大湖,相传光武北巡洗马于此;又云,卽铫期奋戟处。
桑乾泉,卽溹涫水也,其水潜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古老相传,有人乘车于池侧,忽遇大风,飘之于水,有人获其轮于桑乾泉,故知二水潜流通注矣。桑乾水自源东南流,右为马邑川水,东南流合湿水,桑乾水、湿水,并受通称矣。
卢沟河旧自宛平县东,经大兴县南,至东安、武清入白河,卽桑干故道也,亦谓黑水。水色最浊,其急如箭。
卢沟桥在广宁门西南二十五里,跨卢沟,为南北往来大道。金大定二十九年作,明昌三年桥成,长
第二自治区第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三万五千二百二十五方公尺
顺城街(东段)西至北新华街南口与第九坊分界 辇儿胡同 小财神庙 喜通胡同 平安胡同 松树胡同(东段)西至北新华街与第九坊分界 中街(东段)西至北新华街与第九坊分界 半壁街 (东段)西至北新华街与第九坊分界
第二自治区第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万九千三百方公尺公所设于兵部洼
旧帘子胡同(东段)西至北新华街与第九坊分界 新帘子胡同(东段)西至北新华街与第九坊分界 后细瓦厂 井楼巷 八宝胡同 坛子胡同 前细瓦厂 兵部洼
第二自治区第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万零二千六百方公尺公所设于旧帘子胡同二十二号
旧帘子胡同(西段)东至北新华街与第八坊分界 新帘子胡同(西段)东至北新华街与第八坊分界 北新华街(南段)北至绒线胡同与第十二坊分界 东夹道 西夹道 南所胡同
第二自治区第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二万零六百方公尺公所设于和平门内吕祖阁夹道
半壁街(西段)东至北新华街与第九坊分界 松树胡同(西段)东至北新华街与第九坊分界 顺城街(西段)东至北新
七坊分界
第三自治区第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三十六万五千一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北新桥柏林寺
雍和宫大街 观音寺 北新开路 戏楼胡同 太保街 藏经馆 柏林寺 达子营 铜厂子 菜园子 北城根 炮局胡同 炮局头条 炮局二条 炮局三条 炮局四条
第三自治区第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十四万一千六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柏林寺
王大人胡同 北口袋胡同 三十间房 鞭筲胡同 龙王庙 后永康胡同 前永康胡同 草厂胡同 骆驼脖胡同 金太监寺 报恩寺 箍筲胡同 酱坊夹道
第三自治区第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三万五千四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王驸马胡同四号
东直门大街(西段)东至北小街南口与第七坊分界 石雀胡同 九道湾 八宝坑 四眼井 西仓门 财神庙 板桥胡同 骆驼胡同 新太仓(北首)南至石雀胡同东首与第十二
第四自治区第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六万五千二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太安侯二十三号
石老娘胡同 武王侯 太安侯 南魏胡同 受壁胡同 报子胡同 北沟沿(中段)北至祖家街东口与第十一坊分界南至大茶叶胡同东口与第十七坊分界 燕代胡同
第四自治区第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十一万四千零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白塔寺内
帅府胡同 礼路胡同 帅府庵 新成路 南井儿胡同 姚家胡同 六合大院 小绒线胡同 帝王庙夹道 兴隆里 马家头条 马家二条 罗圈胡同
第四自治区笔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二万二千零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砖塔胡同
羊肉胡同 砖塔胡同 核桃穰胡同 南阴凉胡同 南褡裢胡同 北褡裢胡同 炭厂胡同 财神庙
第四自治区第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二万一千一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兵马司无量庵内
三道栅栏 二道栅栏 大院胡同 小院胡同 敬胜胡同 朱苇箔胡同
京师,寓前门内西城根。陈用光《太乙舟诗集》,有和顾晴芬皋移居西城根东偏诗。高层云《改虫斋杂疏》:绿雨楼陆文裕深旧邸也,在正阳、宣武二门之间,东曰素轩,北曰潜室,其中为书窟,文裕记载集中,今已失其处。
头甲巷
二甲巷
三甲巷
剪子巷
喜春胡同
取灯胡同
财神庙
高井 井一。
舍饭寺
碾儿胡同 《曾文正年谱》:道光二十四年三月,移寓前门内碾儿胡同西。
西江米巷 东有坊曰振武,巡视中城御史署在北。
西皮市 《彭文敬自订年谱》:己卯住西皮市苇间公寓,寓中叠石为山,颇多乔木。韩桂
舲尚书颜曰疑野山房。
前府胡同
左府胡同 井一。
小局胡同 井一。
财神庙
石雀胡同 井一。
南钓鱼台
瓦叉胡同 叉俗作岔,有福安寺,详寺观。《万历沈志》,寺有敕建碑。
右在大市街东,东直门街南,北小街西,其北与北城界。
朝阳门北小街
井二。旧有云南会馆,今废。《啸亭续录》:怡亲王新府在朝阳门内北小街。采访册:澍贝勒府在北小街。谨案:怡府今废。贝勒为宣宗孙孚敬郡王讳奕譓之子,旧为诚贝勒允祁府。
东直门南小街 南接朝阳门北小街。
东、西烧酒胡同
井各一。有永丰禅林,旧名永丰观,详寺观。《宸垣识略》:恒亲王府在烧酒胡同。《啸亭续录》:贝勒宏昌宅、公赖布宅俱在烧酒胡同。采访册:惇亲王府在烧酒胡同。谨案:恒王讳韵祺,圣祖五子,谥曰温。宏昌,圣祖孙怡贤亲王之子,乾隆间封贝勒,后以罪黜,复封。惇王讳绵恺,仁宗三子,谥曰恪,无嗣,宣宗以五子继之。《坊巷胡同集》:南居贤坊六牌三十六铺。有海运仓、永丰观、洞阳观、正觉寺、福安寺、圣姑寺、慧照寺。
官房大院
神机营所属左骁骑营抬枪队置厂于此,详兵制。采访册:超勇亲王府在宝钞胡同。案:王讳策淩,尚纯悫公主,圣祖十女额附也,谥曰襄,配享太庙。
千佛寺胡同
井一。宝泉局西作厂在东北,详衙署。俗称其地为钱局。《坊巷胡同集》:金台坊九铺。有万宁寺、法通寺、净土寺、千佛寺。案:诸寺俱见后。千佛寺,元遗刹,明正统间改名吉祥,俗仍旧称。后因八步口别建千佛寺,乃称小千佛寺以别之,互详寺观。
郎家胡同
净土寺胡同 寺有明嘉靖碑。
琉璃寺胡同 井一。
法通寺胡同 井一。寺为元遗刹,明曰净业,康熙间改名净因,详寺观。
沙拉胡同
井一。《析津志》:沙剌市一巷,皆卖金银珍珠宝贝,在钟楼前。案:沙剌即沙拉。国语谓珊瑚也,《旧闻考》译改作舒噜。今沙拉胡同,疑沿元时旧称。
扁担厂 井一。
大佛寺胡同
北锣鼓巷
财神庙
右在崇文门大街东,东便门南,花儿市街北,与南城界。
花儿市大街
有花儿市汛。火神庙,明隆庆二年建。有李琦、崔应阶二碑。旬四日有市。灶君庙,明建。有孙岳、冯云骕二碑。岁八月朔至三日有庙市。又有回人礼拜寺。张祥河小重山房集有花儿市歌。
南小市口 东城指挥署在北,详衙署。井五。有地藏庵。
铁辘轳耙 井一。有崇兴寺、送子观音庵。
史家胡同 井一。
隆安寺 井二。
白桥 井一。
卧佛寺井一。有忠义观。
牛角湾 有土地祠、财神庙,即《坊巷胡同集》之增福寺。
佘家营 有广东义园。
四川营 有天龙寺,明万历间建,金华会馆也,今为义园。有三清观、法域寺。
上堂子胡同 有关帝庙。井一。
旋马上湾
雷家胡同
同、三转桥,折而西,经东西唐洗泊街,折而南,至瓷器口大街,南至天坛北墙外。
十六曰外右一区,北至正阳门迤西城根,西至宣武门大街,东至正阳门大街,南
自西珠市口,至煤市街,折而北,至杨梅竹斜街,折而西,经琉璃厂至椿树胡同,折
而南,经椿树头条又折而北,经永光寺西街至枣林街。
十七曰外右二区,北自枣林街折而南,经永光寺西街折而东,经椿树头条折而南,经椿树胡同、琉璃厂、杨梅竹斜街,西至宣武门外大街,东至煤市街,南至西柳树井、虎坊桥、骡马市大街。
十八曰外右三区,北至宣武门迤西城根,西至广安门迤北城根,东至宣武门大街,南至广安门大街。
十九曰外右四区,北至广安门大街、骡马市大街,西至广安门迤南城根,东至果子巷、
贾家胡同,至南横街折而西,经南堂子胡同、财神庙、龙泉寺西,南至右安门东西城根。
二十曰外右五区,北至骡马市大街、虎坊桥、西柳树井,西珠市口,折而南,经正阳门大街,至天桥折而东,至天坛北墙,西至果子巷、贾家胡同、南堂子胡同、财神庙、龙泉寺,东至天坛东墙,南至永定门东西城根。
十八年,公安局裁节经费,将内外城二十区,合并为十一区。内城六区,
城试馆,前清宣统谋炸考察宪政大臣之吴樾,即居于此。愿学堂改为国民大学,今已迁移。其西有自来水公司、电灯公司。又按:《顺天府志》西城根附近尚有头甲巷、二甲巷、三甲巷、剪子巷、取灯胡同、财神庙、高井诸名,今惟财神庙尚存,余均无考。
正阳门内西城根与西交民巷之间,在东有估衣胡同,有小财神庙。又西曰碾儿胡同,[一]中间有小胡同曰喜通胡同,《顺天府志》作喜春胡同。又西曰扁担胡同,民国十七年改称平安胡同。再西曰兵部洼,曰松树胡同,曰兵部洼中街,有文文忠故宅,[二]曰半壁街。
注:
[一] 《曾文正年谱》:"道光二十四年三月,移寓[前门内]碾儿胡同。"
[二] 文祥,费莫氏。字博川,满洲正红旗人。居奉天。道光乙巳进士,官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光绪二年卒,谥文忠。
自司法部后身而西,其在北者曰绒线胡同,原为小胡同,民国元年辟为东西大道,中间有崇德学校。再西有成公府、矞公府,[一]其西有小胡同曰宜家胡同,曰于抚院胡同,稍南曰高碑胡同。[二]再南曰后红井、前红井,[三]中间南北之胡同曰
曰牛圈,曰宝庆寺,曰牛犄角,曰水月寺。自六条胡同而北曰七条胡同,[八]曰八条胡同,[九]曰九条胡同,[十]吉公府在路北,其东有观音庵,中间南北胡同曰板桥胡同,曰娘娘庙胡同,曰八宝胡同,曰石桥,曰黄姑院,[十一]其西有杠房胡同,不通行。又北曰十条胡同,[十二]其东有五岳庙。曰十一条胡同,曰十二条胡同。[十三]其东曰老君堂胡同。[十四]又北曰新市胡同,亦称辛寺胡同。其东曰门楼胡同。又北曰汪家胡同,[十五]其东曰慧照寺胡同。[十六]又北曰船板胡同,肃王府在北。其东曰五显庙胡同,又北曰石雀胡同,其东曰瓦岔胡同。[十七]中间南北直达之胡同,在西者曰财神庙,其西小胡同曰骆驼胡同,曰板桥胡同,在东者曰新太仓,其西小胡同曰四眼井,曰八宝坑,曰西仓门,曰石板房,曰九道湾(《顺天府志》作九条湾)。其东曰罗车坑。曰褡裢坑。又东曰沟沿,曰井儿胡同,曰小菊儿胡同。又东即北小街。石雀胡同、瓦岔胡同之北,为东直门大街。
注:
[一] 《顺天府志》:"朝阳门俗沿元称,曰齐化门,大慈延福宫在北,俗称三官庙。又大慈延福宫在齐化门大街北,明成化十七年敕建,奉天地水府三元之神,有明成化御制碑(按:碑称经始于成化辛丑,越明年而落成)。又正德十一年封延福宫住持严大容真人制碑。又嘉靖四年重修碑,徐阶
静公主,道光八年赏郡王衔。旧行[引]玉河水入府中,①云系当年赐公主者。城中引水独此及成邸耳。"《芜史》:"浣衣局在德胜门[里迤]西,②俗称浆家房。凡宫人年老及有罪退废者,发此局居住。天启七年十一月,客氏笞死于此。"《西河诗话·张南士宫诗》:"墙边浆酒漱花绮"。注云:浆家房在皇城外,即浣衣局。
校勘记:
① 旧行玉河水入府中《京师坊巷志稿》卷上云:"旧引玉河水入府中"。据改。
① 浣衣局在德胜门西《明宫史·木集》云:"浣衣局在德胜门里迤西"。据改。
自缸瓦市直达于新街口大街以西,昔日之大明濠以东,丰盛胡同以北,曰兵马司胡同,[一]中间小胡同曰新开路,曰狗尾巴胡同,曰南褡裢胡同,不通行。又北曰大院胡同,《顺天府志》作大阮儿胡同,《八旗通志》作燕。其西曰三道栅栏,审计院院长庄思缄蕴宽寓于是。曰小猪圈,今改小珠帘胡同。曰四眼井,曰甜水井,中间南北小胡同曰裤子胡同,不通行。曰猪尾巴胡同,今改朱苇箔胡同。曰小院胡同,《顺天府志》作小阮儿胡同。曰沙井胡同,不通行。曰玉带胡同,曰井儿胡同,曰北褡裢,曰三官庙,曰能仁寺。[二]大院胡同以北曰砖塔胡同,[三]中间小胡同曰口袋胡同,曰南钱串胡同、北钱串胡同,曰川堂门,曰显灵宫。[四]又北曰羊肉胡同。中间小胡同曰核桃穰胡同,曰南褡裢,曰财神庙,均不通行。又北即阜成门大街。中间小胡同
[四]又北曰千佛寺胡同,[五]又北曰东绦儿胡同,再北即城根。其东曰大经厂、小经厂,曰下洼子,曰西下洼子。又东曰桌腿胡同,曰牛圈,均不通行。稍北曰分司厅胡同,《顺天府志》作粉子亭胡同。又北曰谢家胡同,又北曰车辇店胡同,《顺天府志》作伽蓝[殿]胡同,①曰今讹作车辇店,辇又讹作碾,或作帘。又北曰柴棒胡同,又北曰姑姑寺,又北曰灵官庙,曰木樨园,中间曰蒙古府,曰花园。又北曰大桂子胡同、小桂子胡同,其西曰天仙庵。再北亦达于城根。
按:大、小桂子胡同、天仙庵、木樨园、官房大院、下洼子、牛圈、桌腿胡同诸名,为《顺天府志》所不载。志有闹营胡同、三官庙、财神庙,今不见。
注:
[一] 《顺天府志》:"法通寺为元遗刹。明曰净业,康熙间改名净因。"《[日下]旧闻考》:"净因寺旧名法通,在北锣鼓巷法通寺街。寺原名法通,建于元至正间,明成化丁酉复建,堂三间,曰净业。弘治十二年[翰林院]学士汪谐为之记。又修于万历四十年,有[户部]主事刘应诏撰碑。②本朝康熙四十四年重修,改名净因。侍读学士查昇撰碑。殿外额曰"净因寺",殿内额曰"拈花正教",皆圣祖御书。"
[二] 《〔日下〕旧闻考》:"净土寺在净土寺胡同内,寺内有明嘉靖二十二年碑。"
[三] 《析津志》:"沙料[剌]市一巷,皆卖金银珍珠宝贝,在钟楼前。"《顺天府志》:
餹刀胡同)。再南曰炕儿胡同,[六]中间小胡同曰十字巷,曰炕儿大院,曰烟筒胡同。再南曰中国强胡同(《顺天府志》作锅腔胡同)。[七]再南曰四川营。中间小胡同曰何家大院,曰枣树院(《顺天府志》作枣子营)。[八]自牛角湾胡同而南俱为荒野,西有天龙寺、[九]马神庙,稍东有卧佛寺,[十]再东为隆安寺,[十一]为广东义园,[十二]其旁有卧佛寺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七条、八条各胡同。迤南曰佘家湾,其东曰石道口,有元帝庙。又东曰北水关,东南即广渠门大街。
注:
[一] 《顺天府志》:"南小市口,有地藏庵。迤北曰小市。"
[二] 《顺天府志》:"下头条胡同有关帝庙、三元寺。"
[三] 《顺天府志》:"下三条胡同有观音庵。"①
[四] 《顺天府志》:"铁辘轳把有崇兴寺、②观音庵。迤东曰板桥。"
[五] 《顺天府志》:"牛角湾胡同有土地祠、财神庙,即《坊巷胡同集》之增福寺。迤东
曰佘家营。"
[六] 《顺天府志》:"炕儿胡同,有白云寺。"
[七] 《顺天府志》:"上锅腔胡同有观家[音]庵,③迤东曰四川营,有三清观、法域寺、天龙寺。[天龙寺]明万历间建,金华会馆也。今为义园。"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七〇
八仙洞。在区北佛峪口内偏东六里许。四围山形,珠连壁合,中间松柏无算,万株徧植。悬崖陡壁上,郁郁葱葱,苍翠欲滴,上有八仙洞。饶有斐《游八仙洞记》称其「玲珑剔透,天造地设」云。
汤泉观。在八仙洞西南三里许佛峪山麓。殿宇清幽,后院有温泉池,浴之可以疗疾。养鹅池。在区北三里。辽萧后置。近得石碑于土中,云「影娥池」。凤凰台。在区南十里。金时建。
本区祠庙
龙王庙。一处。在本区康庄中街。财神庙。一处。在本区康庄中街。
本区区内祠庙
龙王庙。共三十八处。在区北者,马营、马房营、许家营、前刘浩营、后刘浩营、屯军营、常里营、宗家营、大营、王化营、卢房营、卓家营、狮子营、大丰家营、小丰家营、傅余屯、张山营各一。东北,郭家堡、刘家堡各一。区西,西石河、小王家庄、詹家堡各一。西北,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五八
树园各一。在区北者〔一一二〕,三里河、双营村、唐家堡、米家堡、屈家堡、老人庄、孟家庄、八里庄、赵家庄、曹家庄、陶家庄、中羊坊、黄觉寺、丁家堡、晏家堡各一。在区南者,西辛堡、百眼泉、李四官庄、西杏园、东杏园、南桑园、新保庄各一。在区东南者,司家营、高庙屯、北红门、南红门、里张家口、大榆树、东辛庄各一。
财神庙。共三处。在区东者,石河营一。在区东南者,高庙屯一。在区南者,司家营一。
土地庙。共二十一处。在区东者,石河营、莲花池、王泉营、蒋家台、奚官营、陈家营、兴隆庄、艾高营〔一一三〕各一。在区东北者,沈家营、上花园、马匹营、常家营各一。在区北者,上水磨、王家庄、三里河、老人庄、鲁家庄各一。在区南者,李四官庄、东辛庄、西杏园各一。在区东南者里张家口一。
观音庙。共九处。在区东者,莲花池一。在区东北者,沈家营、马匹营、米粮屯、前
八里店各一。在区北者,双营村、蒋家堡、唐家堡各一。在区南者,新保庄一。地藏庵。一处。在区南东辛庄。泰山庙。共三处。在区东北者,前吕庄一。在区南者,大泥河一。在区北者,靳家堡一。真武庙。共八处。州城,南关一。在区东者,前林河一。在区东北者,前八里店、后
吕庄各一。在区南者,西辛堡、南辛堡、东杏园、大泥河各一。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五六
十五年工竣。朝天宫。在州城东街。康熙三十九年建,内有万寿亭,官属拜牌于此。灵照寺。原名观音寺,在州城东南隅。金时建,明宣德五年重建。安神寺。在州城东南灵照寺东。显化庵。在州城儒林街。吕祖庙。在州城内,以旧察院改建。子孙庙。在东岳庙左,康熙六十年建。三清庙。在州城乐善街。藏经阁。在州城乐善街,内侍罗本赉俸道藏至州,建阁藏之。财神庙。在州城待理街。三义庙。在州城咸宁街。三圣堂。在州城武宁街。灶君庙。在州城内小西门北。延庆寺。在州城内西城根。始建无考,昔为尼所据。明成化四年,知州李鼒逐尼募僧居之。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六九六
观音阁,在州城守诚街。康熙六十年,住持僧了见募修。一在州城阜成街。协天大帝庙,在州城东门内。明万历中,住持行慧重修。乡官李先春施香火地十亩,
张凤翼施地十亩,贡生张应旗施地三亩,乡民钟臣妻李氏施地二十二亩,俱坐落城东。吕祖庙,在州城内,以旧察院改建。刘道人重修。子孙庙,在东岳庙左。康熙六十年,住持尼僧海德募修。东岳庙见卷五。三清庙,在州城乐善街,道人文宣言重修。藏经阁,在州城乐善街。明万历二十三年,内侍罗本赍捧《道藏》至州,道人周云
清立道场,建阁藏之。财神庙,在州城待理街。三义庙,在州城咸宁街。三圣堂,在州城武宁街〔二二〕。灶君庙,在州城内小西门北。延庆寺,在州城内西城根。始建无考,昔为尼所据。明成化四年,知州李鼒逐尼,
募僧居之。国朝康熙四十七年,邑人葛九调、住持僧性理募修。三灵侯庙,在州城内州治西。按:三灵侯,即汉三义。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一八
续表五
唐家堡属桑园里,距城八里。 双营属双营里,有土城,距城十里。 田宋营属黄柏里,距城十三里。
东至蒋家庄一里,南至石河营六里,西至米家堡一里,北至黄觉寺八里。
东至下花园二里,南至广积屯二里,西至蒋家堡一里,北至黄觉寺八里。
东至吴家庄一里,南至鲁家庄五里,西至郎家庄二里,北至青松顶五里。
东南至广积屯四里,西南至州城八里,东北至苏家庄七里,西北至东羊房五里。
东南至八里店三里,西南至石河营七里,东北至苏家庄五里,西北至中羊房七里。
东南至八里庄五里,西南至五里营六里,东北至靳家堡二里,西北至西羊房二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南北街二。东西街一。
户一十九,口一百零五。 户六十三,口三百四十八。户六十一,口 三百二十四。
共地四顷三十亩。 共地十五顷。 共地十九顷。
村东井一,村西井一。 村东井一,村西井一。
村北有小河,自东来西下。
龙王庙,在村中,观音庙在村南。
关帝庙在村东,三官庙在村中,观音庙、龙王庙在村西。
财神庙、观音庙、佛爷庙在村中,真武庙、龙王庙、三义庙在村东。
续表九
刁千户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三里。 屯军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五里。 刘家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五里。 康家庄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六里。
东至小河屯一里,南至榆林城三里,西至曹家营三里,北至小河一里。
东至小王家庄一里,南至刘浩营三里,西至耿家营半里,北至黑龙庙四里。
东至大滹沱十二里,南至帮水峪十二里,西至新旧榆林五里,北至马〔四五〕房堡五里。
东南至姬家庄一里,西南至大王家庄一里,东北至小河一里,西北至小曹家营三里。
东南至马营七里,西南至小纸房屯一里,东北至卓家营八里,西北至平房五里。
东南至炮儿五里,西南至羊儿岭七里,东北至养鹅池二里半,西北至红寺七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东西街一。
户三十一,口一百六十五。 户三十五,口二百零六。 户二十八,口一百四十三。 户三十五,口一百三十五。
共地二十顷。 共地六顷七十亩。 共地十余顷。
村中井二。 村中井三 村中井三。
村东南五里有泉水,西北下。
养鹅池在村东北二里半,西北下。
龙王庙、上帝庙在村外。 酒仙宫、真武庙、龙王庙在村中。 龙王庙、财神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二〇三
续表八
程家窑属岔道里,距城二十三里。
东红寺一名谢家堡,属岔道里,距城十里。
西红寺属岔道里,距城十五里。
东至梁头一里,南至岔道二里,西至岔道大道一里,北至小泥河六里。
东至军营一里,南至大滹沱五里,西至西红寺三里,北至隔妫川河北白庙村七里。
东至东红寺二里,南至外泡村八里,西至西桑园二里,北至大丰家营八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山沟一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簸箕营三里,西南至郭家堡二里,东北至闻家营三里,西北至小丰家营三里。
东南至大滹沱八里,西南至刁千户营八里,东北至闻家营八里,西北至太平庄八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二十一,口一百一十三。 户七十五,口四百一十四。
共地八顷。共地八顷。共地十三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三。村中井二。
龙王庙
关帝庙、真武庙、泰山庙、土地庙、龙王庙、菩萨庙在村中。
龙王庙、财神庙
延庆州志卷二一八七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八四
续表五
郭家堡属岔道里,距城十二里。
西杏园一名新盛营,属西南里,距城五里。
司家营属西南里,距城四里。
东至军营村二里,南至沙河套一里,西至西红寺二里,北至小丰家营五里。
东至东杏园一里,南至岳家营二里,西至闻家营三里,北至百眼泉二里。
东至姜家台四里,南至大泥河六里,西至百眼泉三里,北至小营四里。
东南至大滹沱五里,西南至泡儿上十里,东北至东红寺二里,西北至太平庄八里。
东南至南桑园三里,西南至军营村五里,东北至司家营三里,西北至李四官庄二里。
东南至大榆树五里,西南至东杏园三里,东北至莲花池二里,西北至南辛堡三里。
南北街一。南北街一,大路在村东南,赴岔道城。东西街一,东西巷一,在街南。
户四十二,口二百三十二。户三十二,口一百七十三。
共地十五顷。共地十三顷。共地二十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一。村中井三。
妫川河在村北一里,自东来西下。
龙王庙 龙王庙、菩萨庙在村中,土地庙在村北。
龙王庙、菩萨庙、财神庙在村中。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八二
续表三
大榆树属红门里,距城十里。
高庙屯属辛庄里,距城十里。
大泥河属泥河里,距城十里。
东至高庙屯二里,南至张家口[一二]八里,西至东杏园八里,北至姜家台二里。
东至上辛庄三里,南至北红门二里,西至大榆树二里,北至陈家营三里。
东至红门村五里,南至岔道十里,[三二]西至南桑园二里,北至司家营七里。
东南至红门屯三里,西南至大泥河五里,东北至陈家营三里,西北至司家营五里。
东南至王仲营二里,西南至大泥河八里,东北至下辛庄二里,西北至姜家台三里。
东南至张家口七里,西南至小滹沱七里,东北至大榆树五里,西北至东杏园五里。
东西街二。东西街二。南北街一。
户三十六,口一百九十三。户六十四,口三百四十一。户一百七十七,口九百六十。
共地十二顷五十亩。共地十六顷七十亩。共地六十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一。村中井三。
龙王庙、佛爷庙、山神庙在村中。
龙王庙、财神庙。
关帝庙、南大寺在村南,真武庙在村北,泰山庙在村东南一里。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五二
续表一
小营村属东南里,距城二里。
石河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三里。
莲花池属延庆东卫,距城四里。
东至石河营村一里,南至妫川河半里,西至东关一里,北至二里墩一里。
东至王全营村三里,南至莲花池村二里,西至小营村一里,北至大道一里。
东至陈家营三南至大榆树五里,西至南辛堡二里半,北至石河营二里半。
南至莲花池二里,西南至南辛堡二里,东北至五里墩三里,西北至天然寺一里。
南至妫水河一里,西南至东南辛堡三里,东北至广积屯四里,西北至二里墩二里。
东南至姜家台一里半,西南至司家营三里,东北至王全营三里,西北至小营村三里。
东西街二,南北街一。
东西街二。
东西街一。
户四十八,口二百六十五。
户七十六,口四百一十三。
户三十二,口一百七十四。
共地三顷六十五亩。
共地二十五顷余。
共地二十一顷五十亩。
村内井三,村外井十。
村内井三,村外井八。
村内井二。
妫水河在村南一里,自东来西下。
妫水河在村南一里,自东来西下。
妫水河在村北半里,自东来西下。
八蜡庙在村北,五道庙在村内。
关帝庙、龙王庙俱在村中,财神庙在村北,土地庙在村东。
关帝庙、观音庙、龙王庙、土地庙俱在村内。
广州将军。】之尊人,姓马佳氏。
钦差查办事件之不幸,未有如以下二案之甚者。陕甘总督乐斌因案被劾,于是派麟尚书【魁】、沈尚书【兆霖】查办。麟到兰州即病故,时甫得大学士十馀日【事在同治元年正月。】;沈亦于是年巡边,行至中途,被山洪暴发漂没。山西一案,派爱尚书【仁】、王侍郎【茂荫】查办。爱以年高劳瘁,故于中途;王亦未终其事,或言丁忧,或曰病殁,皆在同治元年。
夏历正月,自元旦起,所开庙会甚多。初一日,正阳门前关帝庙香火最盛,自五更即有香客前往烧香求福者,抵暮不绝。初二日,以广宁门外五显财神庙天未明即有候城者,终一日以千万人计,有借元宝之俗,发财后加倍还之。白云观,亦初一日开庙,至初八日祭星日,游人始盛,十八九两日为燕九节,游人最多之期,庙西垣外有走马场,半月之间,逐日比赛。【走马技术详于另记。】大钟寺,在德胜门外十里之遥,本名觉生寺,后院钟楼悬明永乐间所铸大钟,周身铸就《华严经》全部,一撞可抵数遍唪诵。庙期亦自元旦至十五日止,游人多郊外村民,当年甚盛。西直门内大街,有曹老公观,亦正月十五日以前庙期,盖国初曹化淳募捐所修者,故名。庚子前,殿宇皆圮,无人继修,故鲜有知者。惟琉璃厂厂甸之游,始终称盛。其庙会约分三期:庚子以前,重在窑厂及土地祠,今窑作辟为公园,多注意于火神庙;庚子后,移于香厂;不三数年,又移回原处,则遍于南新华街,棚摊林立,有一度最繁华。火神庙中玉器摊,尤炫奇争胜,贵族妇女及富商外贾多趋之,然当场成交者甚少,皆看定货色,庙期已过再交易。二十三日,安定门外黄寺番僧作打鬼之剧,即古之傩也。【乡人傩朝服而
者,西偏僧寮前有魏紫两株,高逾五尺。其后三年,住持僧以修屋贮灰于花下,因伤根,就萎,伐去,殊可恨也。
龙树寺,俗名龙爪槐,在江亭西北。门前野趣潇洒,为诸寺之首。内有蒹葭簃,当年为文士吟啸之所。附近又有龙泉寺,亦名胜地,后改孤儿院,事创于光宣之际。
法源寺,在西砖胡同【后门在此,前门无人行走。】,即唐之悯忠寺,古庙亦巨刹也。以丁香花著称,恢宏为他寺所无。
天宁寺,在广安门外【即彰义门。】石路之北。北魏古刹。其塔为隋代建。又有开皇经幢二,今恐无存。昔年寺中设花肆,尤以桂花、秋菊为有名。同光间,为士夫招伶人宴饮之所,故《越缦堂日记》每每言及。尚有南河泡,在石路西南,方塘数亩,荷花甚茂,亦夏日逭暑地。王半塘词中有“他年记取小红亭,小红亭外,高柳万蝉声”。即此地也。
广安门外西南三里许,有五显财神庙。每年新正二日,及九月十七日,香火甚盛,都人求财者,群往烧香,伎女尤多。庙中神像五座,皆短衣威猛,非峨冠博带之像。相传康熙间有伍氏弟兄三人,皆绿林之豪,劫富济贫,又有同志二人为助。殁后,乡人为之立祠,事见裨官小说【盖世称《彭公案》。】。相传祷之可发横财,故相沿至今。
江南城隍庙,在南下洼。庙外为丛葬处,大凡伎女死去多葬于此。故每岁清明、中元二节,伎院中多去焚纸哭奠,亦兔死狐悲之感,因而其他游人,亦驱之若鹜。
庚寅秋,畿南大水,直至右安门外。大树皆倒,几欲入城。按:畿辅自癸未以后,无岁不水,且年甚一年。虽屡奉蠲恤之诏,及士夫为之救灾振患。而所救止于目前,终非拔本塞源之术。甲午春,以言官之请,诏挑浑河,旋以直督力持不可而罢。尝与近畿诸人谈之,知其受病之本不在浑河,而在东西淀。盖浑河旧本南行入滹沱,不入淀。自于清端引之入淀,而淀始淤。及怡贤亲王力挽之东行,而淀复旧。然二百年来,逐渐改移。且浑河屡决,而淀又失其旧。近则淤废日多,而民田其中,不肖官吏为之升科。今淀存者不及三十里,大水至大沽一口,势不能容,溢而横决。故天津以北,杨村、河西务诸村,水经冬不涸,弥望如海,此固十年前沃野也,而官吏亦无复过问者。
南河泊,俗呼莲花池,在广宁门外石路南。有王姓者,于此植树木,起轩亭。有大池广十亩许,红白莲满之,可以泛舟,长夏游人竞集。厂榭三间,一水回折,八窗洞开。夕照将倾,微风偶拂。扁舟不帆,环流自远。新荷点点,茁水如然。浓绿阴阴,周回成幄。浊酒微酣,清兴不竭,于此间大有江湖之思。故宣南士大夫趋之若鹜,亦粉署中一服清凉散也。
广宁门外财神庙,报赛最盛。正月二日、九月十七日,倾城往祀,商贾及勾阑尤夥。庙貌巍焕,甲于京师。庙祝更神其说,借神前纸锭怀归,俟得财则十倍酬神。故信从者益多,而庙祝之利甚溥。
余家先茔在广宁外石道南畔,去桥数十武。以城为案,以隍为水。辛山乙向,凡六亩馀。自先高祖赠光禄公为主穴,曾祖水部、农部公祔,先祖兄弟七人次祔,先三四世父、先父兄弟三人次之,共十
巡抚时,未尝能行一事,只奏毁五圣祠,乃彼风采耳,竟不能践其书中之言。是天语亦云“五圣”也。近人笔记述“五通”,谓明以前已有之。《全唐诗》引《海录碎事》云“施肩吾寺宿为五通神所挠,因有‘五通本是佛家奴,身着青衣一足无’之句’,则五通之说旧矣。顾氏谓明初以礼从征士卒者,自属傅会;以余所知,则五显财神庙往时京师多有之,即顾氏所云街头巷口立堂血食者,其风且及北方矣。余居宣南时,见延王庙街即有一小庙,隘不容足,有丐者栖焉;庚子乱中,丐劫买所得,顿富,不二年挥霍尽,复为丐。岂财神果能借富于人耶?前年偕祺孙往后海观荷,途经一寺,寺甚狭,而多列偶像,旁殿祀财神像五,老少不等,俱本朝四品服,僧谓是胡、黄、白、柳、灰,即狐与黄鼠狼、刺猬、蛇、鼠也。狐鼠何能显祀,意即五显,然则五显即五通,总之妖神耳。闽人祀五帝极虔,每迎赛,香花幢葆,举俗若狂,相誓者辄曰:“苟渝此盟,五帝殛之!”詈人者亦曰:“五帝胡不捉之?”何谓“五帝”不可详,意亦“五显”“五通”之类。
24.“崆峒教”“大成教”“三函教”等 龙顾山人
张积中之狱,余笔于《诗乘》者详矣,顾未及其教宗源流。知之者曰:“积中所奉
自交道口而北,曰安定门大街。其东为北新桥大街。北为头条、二条、三条胡同,方家胡同,再北为成贤街,孔庙、国学在焉(详《坛庙、名迹略》)。北为大格巷,极乐寺,前、后萧家胡同,牛角湾,五道营。在国子监以东者,砖儿胡同,官书院,汤家胡同,国家胡同。再北为安定门东城根。
自东四牌楼而北,为东四大街。其东为北小街,有孚王府,今为女子文理学院。
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略史:
女子文理学院前身,为女子大学及女师范合并而成,初在石驸马大街。民国十八年,始租定朝阳门内民房(俗称九爷府)为校舍。二十年改称女子文理学院,院设学系,迭有变更。二十二年,奉令将原有十系并为五学系及两专修科,即哲学教育系、经济系、数理系、化学系及音乐专修、体育专修二科。
其西曰头条胡同、二条胡同。又北为三条、四条、五条、六条、七条、八条、九条、十条、十一条、十二条胡同。又北为辛寺胡同。汪家胡同,汪由敦时晴斋在此。船板胡同、石雀胡同、瓦岔胡同。其中南北直达之胡同,在西曰财神庙。在东曰新太仓。又东即北小街,北达东直门大街。自北新桥以东,东直门大街以北,大小胡同甚多,最著者有王大人胡同,永康胡同。北为雍和宫,又东为柏林寺,直达安定门东城根。
朝阳门大街中间直达之街,曰北小街。在北小街以东,朝阳街以北,曰烧酒胡同,弓箭营,吉兆胡同。东为五爷府,为空府大院,段执政住宅在焉。以北为旧太仓。其西为富新仓。北为兴平仓,东为南新仓。今已俱废,改为陆军医院、院校、卫生材料厂、陆军兽医学校、病马厂等。东直至仓北夹道。再北为王驸马胡同,蒋家胡同。又北曰东、西宋姑娘胡同。其东有扇子市。北为海运仓、北新仓。朝阳大学居其西。
朝阳学院略史:
朝阳学院由前校长汪有龄暨现任校长江庸,纠合同志捐赀创设,于民国二年七月正式成立。设法科、商科各系,定名朝阳大学。同年九月,教育部核准立案。民十七年,汪校长辞职,以江庸继任,照部令改称朝阳学院。十九年,重新立案,同时停办预科,遵部令附设高中,亦于二十一年,呈准市政府教育局转请立案。
陆军被服厂居其北。仓之东曰弓匠营,库司胡同,堂子胡同。东为南水关。又北即东直门大街。自东直门大街东头以北,小街以东,中间南北小胡同,曰药王庙胡同。北为东、西手帕胡同。再北曰羊管胡同。其东有俄国教堂,连延甚广,北至安定门东城,东北一方亦至东直北城根。在教堂以西以东,小胡同均以十数,不悉载。按,俄国教堂占地三百馀亩,有房二百三十七间。其成立历史,据东正总教会发行《二百五十年纪念册》叙述綦详,兹节译于下。
俄国东正教总会在中华北京创设之历史:缘在一六八五年,有俄国猎户、营业人、喀萨哥兵,偷渡黑龙江,移住中国边界,就地设城,名阿拉巴金。清康熙皇帝拟定派兵驱逐俄人。后阿拉巴金驻军三百五十名被迫投降。有纞故土返国者,有受俘虏者,馀者四十五人入华籍。凡入华籍之俄人,偕同神父玛克锡木·烈翁提耶夫,携眷来北京,于北馆圣母堂中。蒙康熙皇帝编入模范团,拨予北京东北隅地一所、庙宇一座,改建礼拜堂,即今之(北馆)东正教总会是也。此礼拜堂,今已建为两层,上层为行奇迹尼适来乙圣堂,下层为庚子华教众致命殉难之圣墓。神父玛克锡木于西历一七一二年故去,继其任者为大神父依拉烈翁,奉俄皇大彼得命令,于一七一五年来北京,为教会之领袖,并兼外交,遇事汇齐报告。后有俄国商队来华贸易,此项商队系由而政府组织谴派,继经中国政府指定玉河桥西,为俄商队寓所(即今之南馆俄公使馆是也)。并蒙康熙帝资助,建筑圣堂一座于寓所。惟后来华之阿拉巴金俄人居华日久,率与华妇女婚姻,越数代,除宗教以外,生活习俗及面貌,悉受同化而改变。盖当时中华宗教之信仰有极大之自由,故彼等仍能保其旧时宗教,以及于今日也。其后俄国锡诺德教务公署规定来华传教神父每十年一任,其职务专理东正教会堂务及作礼拜堂事宜。俄教士每有暇时,辄习中华言语文学,并从事译著,以广传教。如教士伊沃乞夫,大神父葩拉提,各有著作。一八六四年,俄国派遣专员掌理外交,从此教会屏去办理外交之事宜,得专力教务。一九〇〇年,值大神父英诺肯提乙斐古罗夫斯乞乙奉令为教会之领袖,适逢中国拳匪变乱之际,教会圣堂悉被毁尽无遗,于此患难中,因合利斯托斯之各殉难,致命中国教众凡二百二十二位。一九〇二年变乱之善后,大神父英诺肯提乙斐古罗斯乞乙升任主教,竭力经营教会,教会亦渐见扩充。(下略)。
式结婚仪仗
杠房代雇。杠夫各有其固定之街口茶馆,集合待雇,曰口子,而界限极严。杠房如非人不敷用之时,不得赴其他口子雇人,他口子之杠夫亦不敢应。其执事苦工,则亦有一定之小客店包雇。此种客店,均在天桥及关厢之外,平日住店,数十人一长土炕,人纳宿资三文,且可记账,早出夜归,而店主俨为指挥一切。杠房雇人与店主接洽,万无一失。
《礼·祭法》王为群民立七祀,曰司命、中溜、国门、国行、泰厉、户、灶。至士庶人则立一祀,或户或灶。历世以来,人民求福媚神,相沿成俗,各处祀门祀行祀灶特虔,而祀灶尤为普遍。旧都祀灶,每于岁腊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等日行之。其供品则唯一以糖为主,而灶糖则为专用之名词。其糖之形式如瓜如藕,其质脆而不粘,为食物店临时之营业,自旧历十二月望后陈肆售卖,逾二十五则无人问价矣。
新年之二日,则于广宁门外五显庙祈财,争烧头一炷香。倾城男妇均于半夜候城趋出,借元宝而归。元宝为纸制,每出若干钱则向庙中易元宝一二对,不曰买而曰借,归则供之龛中,更饰以各色纸制之彩胜,盖取一年之吉兆也。
《朝市丛·祭财神庙诗》:
灵应财神五弟兄,緑林豪杰旧传名。焚香都师财迷客,到此何人心不诚。
郊西白云观,供丘真人,相传十九日生辰,亦求赛之会也。桥下悬一铜钱,其大逾盎。凡人祀神毕,皆于桥栏杆上掷钱,如中其孔,则大利市。中与不中,均无下拾之蹊级。十日闭会,而阿堵盈万,则为道人终岁之储。
新年祀神,例用面果合糖制成之。供品曰蜜供,其形如塔,为每户人家所必需,其价亦昂。故凡制卖蜜供者,每岁春季照预约券法收订购者之资,分月摊收,至岁底而款齐,而蜜供交购者持去,盖较一次购买者为贱也。中顶、西顶、南顶皆有祀神之会,而四月妙峰山之娘娘顶,则香火之盛闻于远迩,环畿三百里间,奔走络绎,方轨叠迹,日夜不止。好事者沿路支棚结彩,盛供张之具,以待行人少息,辄牟厚利。车夫脚子,竟日奔驰,得佣值倍他日。而乡社子弟,又结队扮演灯火杂剧,藉娱神为名,歌舞于途,谓之
半系旧货,新者絶不加入。以其交易皆集于清晨,因名晓市,或谓鬼市,亦喻其作夜交易耳。俗呼小市,误。旧传此项市场非官设,缘有世家中落,思以动产易米柴之资,复耻为人见,因于凌晨提携旧什物,至僻处兜售,遂相沿成市,故至今晓市仍多在僻处。北平有晓市三,一在宣武门,一在德胜门,一在崇文门。宣武门地近琉璃厂,故多骨董书画,德胜门多旧家具,崇文门则以估衣为大宗也。
(2)庙市
庙市俗呼庙会。旧京庙宇栉比,设市者居其半数,有年一开市者,如正月之大钟寺、白云观、火神庙、黄寺、财神庙、雍和宫、东岳庙;二月之太阳宫;三月之江南城隍庙、蟠桃宫;四月之万寿寺、北顶;五月之卧佛寺、都城隍庙、南顶;六月之善果寺、中顶等是。有月开数市者,如土地庙、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等是,每至市期,商贾云集。月开数市者,所售多系日用之品,如隆福寺之古玩旧书,护国寺之藏香青果,白塔寺之木碗花草,土地庙之木器藤器,皆属特有。年开一市者,所售多系耍货,如白云观之小漆佛,财神庙之纸元宝,太阳宫之太阳糕,北顶之草帽、花篮,城隍庙之莲花灯,大钟寺之风车。游人每以购归为乐,故操上业者,无不利市三倍,今则略逊矣。至于火神庙之珠宝文玩尤喧腾人口,惟赝品充斥,非内家不敢一问也。年开一市者,多有香会,如秧歌少林、五虎开路、太狮少狮、高跷杠子、小车中幡等是。俗误称庙会,或基于是。月开数会者,亦设有杂耍场,惟未若前者之能称会耳。
(3)书摊
平市书摊,向称琉璃厂、火神庙,今则东安市场、西安市场、西单商场、隆福寺、护国寺,随在皆是,琉璃厂已不足豪矣。康熙朝,买书者率趋慈仁寺,且长年有书摊,不似今之庙市,仅新春半月耳。相传王文简晚年名益高,海内访先生者,率不相值,惟于慈仁寺书摊访之则无不见,亦佳话也。又考,乾隆癸巳开四库馆,聚书于翰林院,分三处:凡内府秘书,发出到院为一处,院中旧藏《永乐大典》,内有摘抄成卷,汇编成部之书为一处;各省采进民间藏书为一处。分员校勘。每日清晨诸臣入院,设大厨供给茶饭,午后归寓。各以所考某典,详列书目,至琉璃厂书肆查访之。是时江浙书贾,亦奔凑辇下,邮书海内,遍征善本。书坊以“五柳居”“文粹堂”为最。按是说是书肆而非书摊也。今之设摊者略分二种:一为专售旧本秘本之书摊,入隆福寺、护国寺、火神庙、西安市场等是;一为专售新版洋版之书摊,如东安市场、西单商场等是。间有并售者,亦属附带,而非大宗。二者以后列之一种营业为佳,亦可见我国之时尚矣。
(4)店肆
旧都集市之外,而银号则曩推恒庆、恒肇四家,谓之四大恒。行使银票,贵重一时。又有所谓钱铺,随意书条,一、二吊而数十吊,市上通用,无虞赝顶。汇兑庄则山西贾为之,交游阔绰。而金店则门面辉煌,实无所储,皆以代人纳资入官为业。自国家团体组设银行,此项营业遂消息矣。
绸缎肆以山东孟氏祥字号为巨,货品亦佳,虽近来花样翻新,他商于市上贬价,而如“瑞蚨祥”等号则守其故,常趋购者仍不稍减云。
药肆有专售秘制一种,传之数百年,成巨室者。如酱坊胡同庄氏独脚莲膏,土儿胡同“同德堂”之万应膏,观音寺“雅观斋”之回春丹,鹿犄角胡同雷万春之鹿角胶,皆以致富。
“月盛斋”以售酱羊肉出名,能装匣远赉,经月而味不变。铺在户部街,左右皆官署崇楼碍目,此斋竟独立于中,巍然不移。
木器集于东大市,率为旧式檀梨硬木,往往为旧家所售出者。在东、西四牌楼者曰嫁装铺,并箱幮奁具亦备,多为染色伪品。
南纸集于琉璃厂,昔以“松竹斋”为巨擘,纸张外兼及文玩骨董。厥后“清秘阁”起而代之,其馀诸家皆不如其工致。近惟“荣宝斋”尚为优美也。詹大有、胡开文之墨,贺莲青、李玉田之笔,周全生之折扇,虽各设专铺,而南纸店代销反较广也。
旧日都市亦颇留心广告术,特极幼稚,如黑猴公之帽铺柜上,踞一大黑猴;雷万春之鹿角胶,门上挂大鹿角;扇铺檐际则悬一大扇,皆足引人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