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松筠
松筠(1752年-1835年),姓玛拉特氏,字湘圃,蒙古正蓝旗人,清朝大臣。初为翻译生员,随后考授理藩院笔帖式,后任军机章京。因颇能任事为乾隆帝所知。 自乾隆中叶至道光年间,历任银库员外郎、内阁学士兼副都统、户部侍郎、御前侍卫、内务府大臣、吉林将军、户部尚书、陕甘总督、伊犁将军、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兼内大臣、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道光十四年(1834年),以都统衔休致。一年后,卒。享年八十二岁,赠太子太保,依尚书例赐恤,谥号文清,祀伊犁名宦祠。

人名:松筠

别名:

字: 湘圃

号:

谥号:文清

性别:男

所处时代:清代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1752年

死亡时间:1835年

祖籍:

出生地: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1771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0岁的松筠由翻译生员考补理藩院笔帖式。随后不久便担任军机章京。由于能干,松筠颇得乾隆帝赏识。  随后连续升迁至户部银库员外郎。

1785

>
乾隆五十年(1785年),松筠奉乾隆帝命办理俄罗斯贸易差事。此前,俄属布哩雅特人劫掠蒙古库伦的商货,俄国官员不按照两国约定向清廷移交案犯,仅仅将他们处以罚款或流放之刑罚。清中央政府发文书公函交涉此事,而俄方却不予理睬。因此,清政府只能宣布停止边境贸易往来。松筠来到库伦,任办事大臣。

1794

>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正月,松筠代理吉林将军。 六月,奉命到湖北荆州查办税务。道经河南卫辉,恰逢连日大雨,卫河暴涨,淹浸居民,松筠亲自带领地方官员开仓赈恤。此举受到乾隆皇帝称赞。
嘉庆四年(1799年)春,和珅倒台,松筠被召回京,任户部尚书,不久,出任陕甘总督,加太子少保衔。 川鄂陕三省白莲教起义方兴未艾,松筠奉命驻扎汉中督办粮饷。

1802

>
嘉庆七年(1802年),松筠升任伊犁将军。乾隆皇帝在位时,曾多次诏令在伊犁屯田,都因缺少灌溉用水而没有大力推行。松筠却要大干一场,准备在这里安插官兵。
嘉庆十四年(1809年)正月,有被遣戍的人员三十余人聚谋不轨。松筠侦查得知情况,秘密派领队大臣带兵前往,以巡查金厂为名,将他们全部擒戮。皇帝嘉奖他办事妥帖迅速。随后,松筠又将参与逆谋的一百六十九名戍兵不加审讯在押送途中全部杀戮,因此被降为参赞大臣。

1811

>
嘉庆十六年(1811年),松筠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后任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回京任职。 [22]  一年后,皇帝命令松筠前往盛京会勘陵寝工作,兼筹办移驻宗室之事。 [23]  当年九月回京,任军机大臣。
嘉庆十八年(1813年),授御前大臣衔,松筠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先后加东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衔。又因此曾前参与镇压河南滑县八卦教,有功,加太子太保衔。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松筠上奏章说:京城附近太旱,请求暂缓明年祭拜盛京祖陵。嘉庆帝大怒,因此将他革去大学士并各项职务,让他出任察哈尔都统。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十月,松筠代理绥远将军。此时,他的儿子熙昌病逝。嘉庆皇帝怜悯他老年丧子,召回任正白旗汉军都统,赏还头品顶戴花翎,再次赐予紫禁城骑马。
二十四年(1819年)六月,调任兵部尚书,恢复御前大臣兼职。

1820

>
二十五年(1820年)秋,嘉庆皇帝在热河逝世。新登基的道光皇帝扶柩回京,在班僚中看见年迈的松筠,不胜悲怜,扶住他哭了起来。第二天就任命他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十月又提拔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执掌监察政治得失。十一月,松筠又出任热河都统。
道光元年(1821年),松筠被召回任兵部尚书,又调任吏部尚书、军机大臣,赏戴花翎。
道光二年(1822年),松筠临时代理直隶总督。 [32]  不久因私下删改理藩院议复乌里雅苏台将军的公文,被劾,降为六部员外郎。

1830

>
道光十年(1830年)秋,松筠以自己“衰病难支”为由,请求免职,数日后又“请赏差使”。道光帝对其加以斥责。当年十一月,因以前赴科布多审理案件时让道员代购备赏什物有差错,以三品顶戴离职退休。
道光十二年(1832年)六月,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遣使要求通商。松筠过去曾奏言“浩罕通商,边境即可绥靖”。皇帝想起他的话,赏还他头品顶戴,并让他代理正黄旗汉军副都统。
道光十四年(1834年),松筠以都统衔休致。次年逝世,享年八十二岁。赠太子太保,按照尚书之例赐恤,谥号文清,并入祀伊犁名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