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清](约公元一七三六年前后在世)字桓次,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不详,约清高宗乾隆初前后在世。雍正八年(公元一七三o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林章(1551~1599) 明藏书家、文学家。本名春元,字叙寅,后改现名,字初文,号寅伯。福清(今属福建)人。万历初举于乡,因坐事被除名。曾访问戚继光,谈论兵事,得戚继光赏识。后侨居金陵。旅燕京10数年,上书止矿税,兼述立兵兴盐之策,为宦官所嫉,下狱,暴死于狱中。居金陵时,藏书甚富,架上多谢翱、郑思肖等人的旧藏。据《闽藏书家考略》称,他撰有《述古堂书目》2卷,今无考。工于诗,擅长戏曲写作。著有《诗选》、《青虬记》、《观灯记》传奇二种,《林初文诗文全集》15卷,现藏北京图书馆。
李鹤章(1825—1880),字季荃,一字仙侪,号浮槎山人,诸生,安徽合肥(今合肥市瑶海区磨店社区)人。清朝中后期官员。李瀚章、李鸿章之弟,李昭庆之兄。 初从父、兄治本籍团练。咸丰十一年(1861),授知县。同治元年(1862)从李鸿章在江苏进击太平军。次年,他领兵由常熟向江阴进军,授知府。同治三年(1864)授甘肃甘凉兵备道。是年冬,曾国藩调其军赴湖北,后病归,遂不出。 著有《浮槎山人文集》、《半仙居诗草》、《平吴竹枝词》、《广名将谱》、《平吴纪实》等,藏于家。
李步瀛(?—1949) 盐城人。盐城大唱名艺人。约生于清光绪年间,家庭为大唱世家,为“李派”大唱传人。他自幼受家庭熏陶,研习乐曲,后精通明、清两代流行的俚曲、俗曲,掌握了[满江红刁组套的全部方法,能操多种乐器,人称大唱艺人中难得的多面手。同时,他继承了大量大唱曲目,在演出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为普及盐城大唱作出了贡献。李步瀛嗓音洪亮,表演风趣,自拉自唱,挥洒自如。演唱认真负责,讲究风度,绝不演唱低级庸俗内容,即使说到风趣处,也很能把握分寸。民国初年他组建“李步瀛大唱班”,后曾在盐城、兴化、扬州、无锡一带流动演出,有较大影响。
李慈铭(1830年~1894年),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 [1] 晚清官员、文史学家。 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长于骈文,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2] 所著《越缦堂日记》,内容涉及经史、纪事、读书记、诗文等,字数多达数百万字,是一部文史、学术宝库,人评为“可继亭林《日知录》之博,”又谓“生不愿作执金吾,惟愿尽读李公书。”为“晚清四大日记之冠”(另三部为《缘督庐日记》《翁同龢日记》和《湘绮楼日记》)。
朱燮元(1566年-1638年5月7日 ),原名懋赏,字懋和,号恒岳,一号石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安昌街道白洋村)人 。明朝后期名臣,军事家。 朱燮元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官大理评事、苏州知府、广东提学副使等职,任内平反冤狱,革除民弊,又抚定织工事变。后为奉养父母而弃官家居十年,其后被起复为陕西按察使、四川左布政使。天启元年(1621年),受命征讨“奢安之乱”,至崇祯十年(1637年)“底定”西南 。累加至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务,赐尚方剑,再进少师、左柱国。崇祯十一年(1638年),朱燮元病逝,年七十三。初谥“襄毅”,后改谥“忠定” 。 朱燮元能谋善断,且擅作文章。著有《督蜀疏草》《朱襄毅疏草》及《朱少师奏疏》等 。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 [1] 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讨伐当地山贼,所到之处,山贼都平定。后来代替周泰成为濡须督。 在夷陵之战后,曹仁率领几万步骑出征濡须。朱桓手下只有五千军队,诸将都十分恐惧。朱桓鼓舞士气,又设计引诱曹仁派兵攻城。于是,朱桓火攻曹泰,又转攻常雕,并斩常雕,擒王双,重挫曹仁的军队。 周鲂引诱曹休出兵皖城,朱桓为右督,助陆逊破曹休,吴军斩获万余人。朱桓又献计阻塞曹休退路,进图寿春,但陆逊认为不可行,于是没有实施。 庐江主簿打算开城迎接吴军,全琮和朱桓率军接应,但事情败露,被迫退军。退军时吴军渡河,魏军打算出击拦截,但见到朱桓押后,于是不敢出击。后来朱桓狂病发作,回建业治病,并于第二年(赤乌元年)病死,时年六十二岁。 朱桓为人高傲,不喜欢为人所驱使,而又善养士卒,轻财重义,与人一见,数十年不忘,死时部下无不哭啼。
朱一蜚,浙江嘉善人。高宗乾隆二年(1737)任临潼知县,博学能文,在公余之暇,即与诸生讲说《诗经》、《礼记》等。
方骏谟为书法界人物,中国著名书法家之一。
方殿元(1636—1697) [1] ,字蒙章,号九谷,广东番禺人。生康熙三年(1664)进士。历官江苏江宁县知县,能以经术饰吏治。旋引疾去,侨寓苏州。犹于故乡置祭田百亩,以给贫困之兄弟。殿元工诗文,尤长于乐府,为“岭南七子”之一。所著有九谷集,与环书《清史列传》并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