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夏德(Friedrich Hirth 1845年—1927年)德国汉学家。清同治八年(1870年)来华,在厦门海关任职,此后27年在中国各地海关执勤,历任副税务司、税务司等职。1900年,德国政府曾就中国支付庚子赔款事项咨询其意见。曾任慕尼黑大学教授。1902年应聘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首任汉语文教授。1918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哥伦比亚大学退休返回故乡慕尼黑,但仍笔耕不缀。1927年夏德在慕尼黑逝世。
黄衮,字芳荣,号补堂,中国清朝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白马乡新坊村人。黄衮,字芳荣,号补堂,中国清朝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白马乡新坊村人。年轻时读书求取功名,但一直没有成就,当时台湾设粤籍生员八名,于是前往台湾进取。乾隆五十一年时台湾发生林爽文事件,威胁位于台湾南部的客家人侨居的村庄。黄衮以一介书生,追随其师曾中立,慷慨策划团练六堆义勇,事成后,授六品衔,赏戴蓝翎,议叙江西州判。嘉庆七年折委署白河知县,在该县的大山庙剿白莲教军时,殁于阵。 黄衮,不知何许人也,及其兄亘,俱巧思绝人。炀帝每令其兄弟直少府将作。于时改创多务,亘、衮每参典其事。凡有所为,何稠先令亘、衮立样,当时工人皆称其善,莫能有所损益。亘官至朝散大夫,衮官至散骑侍郎。
魏延 魏延(?-公元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
魏良弼(1492一1575)明理学家、教育家,字师说,一作师悦,号水洲,新建(今属江西南昌)人。受学于王守仁,与钱德洪、陈九川、刘邦采、罗洪先、邹守益等往复论学,联集讲会,阐扬王学。著有《水洲文集》,后人撰有《魏水洲先生行略》。
高世则(1080~1144),字仲贻,号无功,亳州蒙城(今属安徽省蒙城县)人,追封普安郡王高公纪之子,宣仁圣烈皇后侄孙。世则字仲贻,幼以恩补左班殿直,至内殿崇班。复用父遗表恩为阁门祗候,后除亲卫郎。以通经典,转内殿承制。累迁康州防御使,知西上阁门事。 宣和(1119年~1125年)末,金泛使至,徽宗(宋徽宗)命世则掌客。世则记问该洽,应对有据,帝闻,悦之,自是掌客多命世则。金人军城下,又命世则使其军,还,进秩二等,迁知东上阁门使。金遣燕人吴孝民请和,孝民邀宰执、亲王诣军前议事,高宗(宋高宗)在康邸,请行。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宋朝康王,即宋高宗赵构)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当高宗艰难中,世则尝在左右,寝处不少离。大元帅府建,改元帅府参议官,因请布檄诸路,以定人心。进遥郡承宣使,不拜。高宗承制,转越州观察使。及即位,除保静军承宣使,提举万寿观。诏令编类元帅府事迹付史馆,召为枢密都承旨兼提举京畿监牧,再提举万寿观。 世则居温州,帝遣中使谕守臣以时给奉禄,凡积二万缗,因请以裨郡费。常病疡,艰于据鞍,又以旧所御肩舆赐焉。帝每念宣仁圣烈皇后保祐三朝,中遭诬诋,外家班秩无显者,制以为感德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进开府仪同三司,奉朝请,赐第临安。除景灵宫使,兼判温州。寻以病丐罢,后为万寿观使。十四年,召入觐,进少保,恳求还。卒,年六十五,赠太傅,赐田三十顷,谥曰忠节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陈起(生卒年未详),字宗之,宗子、彦才,号芸居,一号陈道人,别称武林陈学士。宋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宁宗时乡试第一名,后居杭城钱塘棚北大街睦亲坊(今弼教坊),开书肆陈宅经籍铺,从事编著、出版、卖书和藏书诸业,书铺所刻图书在当时负有盛名,流通古藉数万计。以刻技精湛、字体俊丽、工料上乘,成为坊刻精品,为后世珍重。所传宋本书籍,称临安陈道人家开雕者,均为其所刻。和福建建安余氏,称宋代刻书两大家。
陈咨(1901~1929)又名俞廷,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于城关马桩口一书香人家。父亲九畴,清秀才,教私塾。俞廷好学上进。民国4年(1915)入城固中学,两年后随父转西安成德中学。民国8年(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萌发救国救民思想。民国10年(1921)夏考入北平燕京大学,次年加入共进社。民国13年(1924),加入中国共产党。
(1238—13180)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国秀。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临安府新城县尉。入元隐居不仕。府州争迎致,率诸生以请业,观一至即谢去。有《窍蚓集》、《嵩里集》。
陈规(1072年—1141年),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 [1] 南宋军事技术家。 陈规是明法科进士,历任通职郎、县令等职。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入侵,寇盗四起,陈规以安陆县令代理德安知府之职,进讨群寇,接连获胜。建炎元年(1127年),陈规升任直龙图阁、德安府知府。期间抗御群盗,颇有盛名。不久入朝任显谟阁直学士,随后又调任为池州知府、沿江安抚使。绍兴十年(1140年),改任顺昌府知府,期间与刘锜一起抗击金兵。绍兴十一年(1141年),改任庐州知州兼淮西安抚使。到任不久即去世,终年七十岁,赠右谏议大夫。乾道八年(1172年),追封陈规为忠利侯,后又加封智敏侯。 陈规守德安时,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这种火器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被后人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