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黄叔琳(1672—1756),幼名伟元,字昆圃,又字宏献,号金墩、北砚斋,晚号守魁。清朝大臣,学者。康熙辛未科(康熙三十年,1691年)探花,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詹事,内阁学士,礼部、刑部、吏部侍郎。时推为巨儒,世称北平黄先生。著有《史通训故补》、《文心雕龙辑注》、《砚北易抄》、《诗经统说》等。
马植(?~1126年),字良嗣,北平郡徐无县(今河北省遵化市)人。北宋末年降臣,宋金和议的首倡者。
字彦武,莱州掖县人,徙胶水。少时贩盐为业,往来濒海数州,刚勇尚气,侪辈皆惮之。宋季盗起,募战士,为密州板桥左十将。勇力过人,挥巨刀重五十斤,所向无前,人呼为“徐大刀”。后隶王龙图麾下,与夏人战,生擒一将,补进武校尉。东还,破群贼杨进等,转承信郎。
张经(1492年—1555年10月29日),字廷彝,号半洲,福建候官县(今福建福州)洪塘乡人。明朝中期抗倭将领、民族英雄。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嘉兴知县。嘉靖十六年(1537年)进授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以镇压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有功,进兵部左侍郎。不久与毛伯温定计抚定安南国,进右都御史。之后平息思恩九土司及琼州黎民起义,再进为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起为南京户部尚书,后改任兵部。次年五月,明廷以东南倭寇猖獗,命张经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专办讨倭,便宜行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初一日,张经获王江泾大捷,杀敌一千九百八十多人,为抗倭以来第一战功。而严嵩的亲信赵文华,为攘夺其功,竟在张经报捷之前秘密上疏,说王江泾之战是他督师出战的结果,同时诬陷张经。首辅严嵩即禀报嘉靖帝,嘉靖帝大怒。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十六日,嘉靖帝下诏逮捕张经。同年十月二十九日,与李天宠、杨继盛一起被斩于西市。隆庆初年复官,追谥襄敏,著有《张半斋稿》。
陆完(1458~1526),字全卿,号水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陆完组织镇压刘六刘七起义有功,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但为人急功名,善交权势,因交通宁王朱宸濠(宁王之乱)下狱,戍死福建靖海卫。
王思(1481-1524),字宜学,号改斋 [1] ,太保王直曾孙,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翰林编修。乾清宫火,应诏上疏不合上意,贬潮州三河驿丞,怡然就道。 从王守仁于赣州,赞讨宸濠军机。世宗立,召复原官,与同官屡争大礼议,继以哭谏,再受廷杖,创伤卒。
杨国(?~356年),氐族,仇池君主杨初的儿子。前仇池国第五任君主,公元355年继位。 公元356年,被叔父杨俊杀死,其子杨安投奔前秦。
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1610年),字西泰,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1582年(明万历十年)被派往中国传教,直至1610年在北京逝世,在华传教28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传教士之一。
魏必复[元]仁宗时人。延祐三年(一三一六)密集要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工书,护持天开中院记为其撰并书。
王构(1245-1310年),字肯堂,号安野,东平(今属山东)人。生于元太宗皇后称制五年,卒于元武宗至大三年,年六十六岁(元史本传作年六十三岁。此从《三续疑年录》据《清容集》)。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记。至元十一年(1274)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草伐宋诏书。练熟台阁故事,凡祖宗谥议册文,皆所撰定。宋亡,受命到临安(浙江杭州)取三馆图籍及礼器仪仗。十三年迁翰林应奉,升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