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过 宋饶州德兴人,字幼观,号拙斋。从学于朱熹。与董铢、程端蒙称德兴学宫三先生。
高顺(?-199年2月7日 ),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平定吕布部将郝萌的反叛。屡次进谏忠言于吕布,吕布虽知其忠而不能用。曾与张辽一起连破夏侯惇、刘备。曹操击破吕布后,高顺被曹操所杀。 
马遂是北宋将领,开封人。初隶龙卫军,补散直,改三班奉职,为北京指使。
马登(?~一一九八),字遂良,居乐平(今属江西)。早年应科举不利,后弃去,以诗酒自遣。宁宗庆元四年卒。事见《夷坚三志》壬卷六。
马咸,西晋马隆之子。奉高县侯马隆的嗣子。
马仁瑀(933年—983年),夏津人,北宋初年名将。膂力过人,勇猛善射。被后周太祖郭威召为将军。
顾方(1928~ ) 原名秀芳,江苏武进人。
韩德让(941年—1011年),字致尧,契丹名兴宁·姚哥,后获赐姓名“耶律隆运”,蓟州玉田人,辽朝(契丹国)重臣。 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父亲韩匡嗣均为辽朝重要汉官,韩德让在辽景宗即位后凭门荫入仕,起家东头供奉官,权知上京、南京事,封昌黎郡开国公。在高梁河之战期间参与击退宋军,转任辽兴军节度使、南院枢密使。乾亨四年(982年),景宗驾崩,韩德让与耶律斜轸同受顾命,辅佐辽圣宗耶律隆绪,兼任政事令,深得临朝称制的承天太后萧绰的器重与宠幸。统和四年(986年)参与击退第二次北伐的宋军,因功晋封楚国公。统和七年(989年)晋封楚国王,后又兼任北府宰相、北院枢密使,统和十七年(999年)拜大丞相,改封齐国王,位极人臣。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参与南征,与宋缔结澶渊之盟,班师时获赐国姓耶律,改封晋国王。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获赐名“隆运”,成为圣宗义兄,位在亲王之上。 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三月初六日,韩德让在从高丽班师途中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圣宗追赠韩德让为尚书令,赐谥“文忠”,陪葬于乾陵之侧。 
陈遇(1313-1384),字中行,被称为静诚先生 ,祖先为曹县人,高祖义甫徙居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陈遇博学多才。元末为温州教授,后弃官归隐。朱元璋渡长江,秦从龙荐陈遇,遂留参密议,屡辞封爵,终不受封。
 陈葵(1139—1194),字叔向,青田石盖人。曾任莆田主簿、婺州教授,改司纳贡金朝之职,负责运输金银帛绢纳贡金朝。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去世,金人逼穿丧服戴孝帽,参加吊唁,葵坚不为屈,断然拒绝。隆兴元年(1163)进士。后任平阳知县,居官廉洁。   治学注重实际,与叶适相似。认为吕祖谦“诵书徒多”,朱熹“修方不疗时政”,今人所谓悟者,多空谈性命,无益世用。道:“仁必有方,道必有等,未有一造而尽获也;一造而尽获,佛氏之妄也。”朱熹推崇其治学态度,曾信告子:“过青田不可不见陈叔向。”绍熙五年(1194)卒平阳知县任上。叶适作《陈叔向墓志铭》,称其“励志勇猛”,具有“吉人良士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