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陆绩(188年—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东汉末年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学者六岁时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谓欲以遗母。好直言,出为郁林太守。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孙权授予奏曹掾,常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虽在军中,不废著作,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太玄经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去世,时年三十二岁。
陆瑜,笔名陆一瑜、陆霁、秋屹,国家一级美术师,42年生于南京。
明朝官员,曾任陕西布政司左参政。浙江钱塘人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赤乌八年(245年),陆抗袭封江陵县侯,起家建武校尉,统领父亲陆逊五千部众。 赤乌九年,迁立节中郎将,把守柴桑。建兴元年,拜奋威将军。太平二年,拜柴桑督,后因功迁征北将军 。吴永安二年,迁镇军将军,镇守西陵。末帝孙皓即位后,担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防于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遥领益州牧 。凤凰元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攻杀叛将步阐,加拜都护,累迁大司马、荆州牧。凤凰三年(274年),陆抗去世,终年四十九岁。陆抗与父亲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 ”,是吴国最后的名将 。陆抗概述图片来自历代名人图 
陈义高 ,号秋岩,福建长乐十二都人。早得仙术。元太祖召赐金币,归悉分与贫者。精于兵机,晋王北征,累命从行。
子陈瑑,字聘侯,一字恬生。自幼濡染庭训。年十七而孤。忍饥诵经,为童子师以自给。抚三弟俱入邑庠。仲叔又早世,为存恤其子。长于书数之学,自署六九学人。邢春圃尚书,毛伯雨、张小浦两侍郎,先后视学江苏,拔君经学为通省冠,以国士目之。道光甲辰,徐辛庵侍郎典试江南,闱中搜索幽逸,所录皆绩学士。君与侍郎有旧。论者不以为私。居恒谓:“学者通经,必先识字,不有《说文》,何以究《苍》《雅》之遗文,篆籀之微指。顾《说文》之存于今者,误盭脱落,窜入改易,许君原本,仅十之六七;惟所称诸经虽亦更传写迻录,而证以他书,汉儒之训诂,七十子之大义微言,往往而在。由文字以究声音,由声音以通故训,研经之津速,识字之指归也。”因作《说文引经考证》七卷,而附以《说文引经互异说》一卷。又取经传及近儒诸说,考据参证,辅韦昭之所不及,成《国语翼解》六卷。其他《春秋岁星算例》。《说文举例》若干卷,皆精深闳远,发前人所未发。卒年五十九。
陈洵,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 。
人称“非石先生”。自号匪石山人,江苏吴县人。家洞庭东山。家贫,六岁而孤,贾齐鲁间,不事科举之业,而笃志好学,日以聚书为事。精研文字声音训诂,清代“说文”学者。
郦琼(1104年~1153年),宋朝叛金将领,字国宝,相州临漳人。初为相州学生,学习击刺骑射,效力宗泽军部。没过多久,郦琼回归故里,收聚义军七百人,然后又回到宗泽的军队中,宗泽任命他为这七百人的首领。建炎初年,宗泽死后,调戍滑州。后为楚州安抚使、淮南东路兵马钤辖,后再升为武泰军承宣使。不久,率部归附刘豫伪齐政权,受封静难军节度使、知拱州,迁博州防御使,擢为骠骑上将军。完颜宗弼收复河南,以为山东路弩手千户、知亳州事,辅佐宗弼侵宋,升为武宁、泰宁军节度使。皇统九年,为归德尹。贞元元年,加升金紫光禄大夫,卒于官,终年五十岁。
郭宪(?—?),字子横,东汉汝南宋(今安徽省太和县倪邱镇)人。据《颍州府志》(清代王敛福纂辑)记载:西汉置细阳县,因县有细水(茨河),故名。后又称为新郪。东汉建初四年(79年),徙宋公于新郪,号曰宋,属汝南郡。另据《太和县志》(民国丁炳烺主修、吴承志纂修)记载: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有运丘寺,清雍正、乾隆间修,寺旁有古檀树,大十围。内有运丘,高五仞,周围四亩,形若龟状。相传为郭宪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