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张士逊(964—1049年),字顺之,襄州阴城(今湖北老河口)人。 北宋政治人物、诗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举进士第,为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主簿,迁射洪(今属四川)令,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康定元年(1040)致仕,仁宗优诏拜太傅,进封邓国公(今河南邓县一带)。皇祐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赠太师,兼中书令,谥文懿。张士逊曾经活跃于北宋政坛,仁宗朝曾三次拜相。 张士逊是我国北宋政治舞台上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与陈尧佐、范仲淹、苏辙等著名文人、政坛人物都有很深的交往。 
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县(今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人。北宋后期宰相、书法家。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考中进士,起家通川主簿,出任南川知县(今重庆)。得到宰相章惇推荐,出任监察御史,成为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历经宦海沉浮,任提点河东刑狱、右正言、左司谏、知洪州、工部侍郎、中书舍人。大观四年,官至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政和元年(1111)后,出任河南知府、知邓州、汝州团练副使,安置于衡州安。宣和三年(1121),去世,时年七十九,获赠少保。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二月,特赠太保。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五月,追谥文忠。
张修(?-200年),东汉末年巴郡人,五斗米道真正的创始人。《后汉书·灵帝纪》说:“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注〉引刘艾《纪》曰:“时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五斗米,号为五斗米师。”
张佖(928—996)南唐末北宋初文学家。字子澄。祖籍滁州,后移居常州。保大十年(952)进士。初任句容尉,后主时为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北宋开宝五年(972)改内史舍人。开宝八年随后主李煜入宋。任职史馆、谏议大夫,迁户部郎中,后官河南。一生清廉节俭,乐善好施。后罢官归家。工诗,长于七言。著有诗1卷。今存《张舍人词》1卷。 
张九皋(690-755年),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张九龄之弟,早年举孝廉,授为南海郡司户参军、赣县令和始安太守。张九龄入相后,改任南康别驾。张九龄谪荆州,亦随贬淮安、彭城等地郡守。后历迁襄、广数州刺史,特授银青光禄大夫。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四月病逝西京(今陕西西安),享年66岁。 
崔遹[yù],一名崔适 ,字宁祖,清河郡东武城人。曾担任过后燕尚书左丞和范阳太守、昌黎太守等职。[1-2] 
尹焞(公元1071年—公元1142年),字彦明,一字德充,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靖康初年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绍兴四年(一一三四)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八年(一一三八)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工书,尝手书欧阳文忠公(修)所作三志,足以传世。朱熹得和靖先生帖于祈君之子真卿,淳熙庚子刻之白鹿洞书院。
宋绶(991年—1041年1月27日 ),字公垂。 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宋名臣、学者及藏书家。因平棘为汉代常山郡治所,故称常山宋氏,后人称“宋常山公”。景德二年(1005年),召试中书,为大理评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赐同进士出身,累迁户部郎中,权直学士院。宋仁宗初年,因忤刘太后,出知应天府。明道二年(1033年),拜参知政事。景祐四年(1037年),罢为权判尚书都省。后以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因疏陈攻守十策,被召为知枢密院事。九月,拜兵部尚书兼参知政事。十二月(1041年1月),宋绶去世,年五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宣献”。后加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追封燕国公 。宋绶藏书甚丰,手自校理,博通经史百家。笔札精妙,倾朝学之,号称“朝体”。其书法森严,实传钟(钟繇)、张(张芝)古学。时朝廷大议论,多为他所裁定。著有《天圣卤簿记》等,《全宋诗》录其诗五首。
宋偓(926年-989年),本名宋延渥,字仲俭 。河南洛阳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外戚,后唐天德节度使宋瑶之孙、后晋汜水关使宋廷浩长子,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婿。宋偓谦恭下士 ,年少时因恩荫被补为殿直,后晋时娶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女永宁公主。后汉时拜右金吾卫大将军、驸马都尉。显德三年(956年),随后周世宗攻取淮南,累升至武胜节度使。北宋建立后,宋偓被授为检校太师。其长女又嫁于宋太祖赵匡胤,史称宋氏“近代贵盛,鲜有其比”。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加同平章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随宋太宗出征北汉及辽国。雍熙三年(986年),起知霸州。官终右卫上将军,封邢国公。端拱二年(989年),宋偓去世,年六十四。册赠侍中,谥号“庄惠”。 
孙逸(1604—约1658) ,字无逸,号疎林,亦号石禅,明朝末清朝初海阳(今安徽休宁)人,与萧云从齐名,合称孙萧,与弘仁、汪之瑞、查士标为新安派四大家;字仲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