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于荣,女,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细胞骨架的功能,植物逆境信息传递。 另有男,现任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法院司法技术室主任,审判员,国家高级摄影摄像师,一级画师,研究员。同名的还有还有原核工业部四局局长。 
博尔济吉特·班第(?—1755年),蒙古镶黄旗人,清朝将领。官学生出身,历任内阁学士、兵部侍郎、湖广总督、兵部尚书。雍正至乾隆年间,班第三度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乾隆十一年(1746年),署山西巡抚。乾隆十五年(1750年),班第补拉布敦之缺任驻藏大臣。乾隆十七年(1752年),又转西宁办事大臣。乾隆十八年(1753年),奉旨接替阿里衮署两广总督。乾隆二十年(1755年),被授予定边将军之职,领兵西征准噶尔。定边左副将军阿睦尔撒纳反叛后,班第在撤出伊犁时被准噶尔叛军包围,自刎殉国,谥义烈,京师建祠,亦曰双忠,图形紫光阁。
宝鋆(1808年1月25日—1891年9月5日[166] ),索绰络氏,字锐卿,号佩蘅,晚号群玉山樵[167] (字号有不同说法),室名吟梅阁、自怡悦斋, 满洲镶白旗人, 世居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 ),晚清政治人物。宝鋆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咸丰年间几经浮沉,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于英法联军进犯京师时协助巡防,并因谏阻咸丰帝修葺避暑山庄获谴。辛酉政变后,在军机处行走,并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光绪年间晋为武英殿大学士。甲申易枢后休致,光绪十七年(1891年)病逝,享年八十五岁。[166] 谥文靖,入祀贤良祠。 其早年诗作见《佩衡诗钞》及《佩蘅诗草》 ,后人又辑有《文靖公遗集》《文靖公诗钞》等。宝鋆早年以果敢任事闻名,自辛酉政变后与奕訢、文祥等共同主持枢务,是洋务派在清廷中央的代表人物之一, 对于兴办同文馆、重用汉员及调和满汉矛盾、处理对英美的外交等事务均发挥过积极作用;此外,他还长期主持文教诠选,并参与主持了咸丰、同治两朝《实录》及《筹办夷务始末》等文献的编纂。 然而其当政后期的操守也存在缺憾,并招致“贪鄙” “不满人口” “专说浮话” 等的批评。(概述内图片:宝鋆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约翰·汤姆森摄 )
吕圻(1517年—1589年),曾任镇抚、参将,封为镇国将军。原籍河南汝阳,后迁安徽濉溪县东赵集山南吕村居住。
路铎(?~1218)金代文人。字宣叔,冀州(今河北冀县)人,路伯达之子。官台谏,有直臣之风。章宗称其敢言,每优礼之。出为景州刺史,后为孟州防御使。贞祐初,城破,投沁水死。铎为文尚奇,诗则温润精致,自成一家,著有《虚舟居士集》。
萧庄(548年—577年),南朝梁宗室,梁元帝萧绎之孙、武烈太子萧方等之子。承圣元年(552年),封永嘉王。及西魏克江陵,幸免于难,为梁将王琳迎送建康(今江苏南京)。及梁敬帝立,被送至北齐为质子。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王琳迎萧庄自北齐归继梁嗣。至郢州立为帝,年号“天启”,置百官。次年,为陈朝所败,奔入北齐。受北齐特进、开府仪同三司等官,受封为梁王。及北齐亡,忧惧而死。 
所谓宋学,又称道学、新儒学。是以中晚唐的儒学复兴为前导,由韩愈、李翱开启的将儒学思想由外转而向内,援佛道以证儒理,通过两宋理学家多方共同努力而创建的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由于这个思想体系以“理”作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被称为理学。这个思想体系虽以儒家礼法、伦理为核心,却因其融合佛道思想精粹而区别于原始儒学,所以被称为新儒学。到清代时,考据学大兴,清儒们推尊汉儒,对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的弊病肆意攻击,遂呼之为“宋学”以示与“汉学”相区别。
[清]四川闻中人。乾隆(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岁贡生,为人师四十余年。工各体书,篆法尤精。
顿锐(约公元一五二二年前后在世)字叔养,明朝涿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初前后在世。
李茂勋,李茂贞之从弟,深州博野人。唐末为凤翔都将,茂贞表为鄜州节度使,累官至兼侍中。梁祖之围凤翔也,茂勋兵屯岐山,梁祖以羸师诱之,命孔勍潜率劲兵袭下鄜州,尽俘其家,茂勋遂归于梁,改名周彝,署元帅府行军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