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关汉卿(约1220—约1300)元大都(今北京)人,号已斋。隶籍太医院户,在大都长期从事杂剧创作,与剧作家杨显之、演员珠帘秀等交往甚密。晚年曾居杭州。多才艺,能吟诗演剧,吹弹歌舞。所作杂剧六十余种,现存十五种(一说十八种),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以揭露社会黑暗,抨击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为主题,艺术成就极高。其散曲作品,现存套数十四套,小令五十二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
马致远(约1250—1321后)元杂剧作家、散曲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清光绪《东光县志》卷十二“轶事”部分载:“元进士马视远(府志作志远一原注),以词曲擅誉,与关汉卿、王实甫齐名,人称马东篱先生(涵虚子词评)。”在东光县马祠堂村,有《马氏族谱》。该村有马致远墓碑,存有明人所绘马致远肖像。此说与《录鬼簿》所载之籍贯、生卒年等相近。存说待查。马致远早年追求功名,涉足仕途。约在大德年间,曾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隐居。其一生从事杂剧创作,久负盛名。所作杂剧,据《录鬼簿》等记载,有15种:《刘阮误入桃源洞》、《江州司马青衫泪》、《风雪骑驴孟浩然》、《太华山陈博高卧》、《冻吟诗踏寺寻梅》、《大人先生酒德颂》、《吕太后人彘戚夫人》、《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马祖师三度马丹阳》、《孟朝云风雪岁寒亭》、《吕蒙正风雪饭后钟》、《孤雁汉宫秋》、《开坛闸教黄粱梦》(在元贞书会,与李时中及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合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半夜雷轰荐福碑》。现存7种,为《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博高卧》、《青衫泪》、《黄粱梦》。另存散曲辑本《东篱乐府》1卷,计收小令105首,套曲17套。另据吕天成《曲品》等书载,他还著有南戏《牧羊记》,与人合撰《风流李勉三负心记》、《萧淑贞祭坟重会姻缘记》(以上两剧均已失传)。这些说法是否属实尚待考证。所作剧目以《汉宫秋》影响最大,与《岳阳楼》一剧至迟在元代末年即已传唱。后被译成英、法、德、日4种文字,流传海外。其剧作具有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作品气势豪放。曲词典雅清丽。但也表现了向往仙道的思想。其艺术才能在元、明已得到公认,并为后人所推学,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来源:中国历代文化艺术名人大辞典, 1994-01)
柯九思(1290—1343),元代画家。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台州仙居县(今属浙江)人。长于画竹,亦为文物鉴定家,并在诗文、书法上都有一定成就。其父柯谦(1251—1319),曾是江浙行省儒学提举。以父荫授华亭尉,未赴任;文宗图帖睦尔登位,敬仲得宠遇,初授典瑞院都事,至顺元年(1330)任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鉴定内府所藏字画。文宗死,他受到排挤,罢官流寓吴东之烟脂桥(今江苏苏州)。柯精绘墨竹,师法文同,王冕称其“力能与文(同)相抗衡”。行家说其“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金钗股、屋漏痕之遗意”。画竹有时浓墨为面,淡墨为背,全法文同。虞集说他“用文同法作竹木,而坡石过之”。其笔墨沉着苍秀,石皴圆厚,点缀杂树、荆棘、野卉,亦饶有生趣。亦画山水。书法师学欧阳询而雄健稳秀。主张书法可通画法。传世画迹有《清闷阁墨竹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晚香高节图》轴,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双竹图》轴,藏上海博物馆。书迹有《老人星赋》等。元代《草堂雅集》收录其诗文,清代人顾嗣立编《元诗选》中收有《丹丘生集》辑本。(来源:中国历代文化艺术名人大辞典.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4)
吴士鉴(1868—1934)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纲斋,号公詧,一号含嘉,别署式溪居士。光绪进士,官翰林院侍读、江西学政、资政院议员、清史馆纂修。精于金石、碑帖之学,亦长于史籍研究,与父庆坻笃志藏书,名重一时。著有《含嘉室日记》四十册、《续记》二册,又有《补晋书经籍志》四卷及《清宫词》、《商周彝器例》、《九钟精舍金石跋尾》、《含嘉室诗文集》等。室名“九钟精舍”、“含嘉室”。(来源:历代藏书家辞典,1991-10)
雷金玉(1659—1729),字良生,雷发达长子,继承父业任营造所长班。康熙时营建畅春园,雷金玉承领楠木作(工种之别,古代称“作”,五行八作,都是百工之人)工程。雍正时应召担任圆明园样式房掌案,带领工匠设计制作殿台楼阁和园庭的画样、烫样,指导施工,对圆明园的设计和建造工程贡献很大。朱启钤《样式雷考》云:“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世最有声于匠家亦自金玉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