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李询(540年-588年),字孝询,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祖籍原州平高(今甘肃省高平县)。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大将军李贤之子。 为人沉深,心有大略。北周时期,起家纳言上士,历任内史上士、司卫上士。阻止卫王宇文直作乱,拜仪同三司、长安令、英果中大夫。颇有军功,拜大将军,赐爵平高县公。跟随名将韦孝宽平定尉迟迥作乱,进位上柱国,册封陇西郡公,监督营造新都大兴城。 开皇元年(581年),引入杜阳水灌溉三趾原,授襄隰二州总管,迁民部侍郎。开皇八年(588年4月3日),去世,时年四十九岁,追赠秦州都督,谥号为襄。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省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李若水怒斥完颜宗翰,被害,时年三十五。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 后高宗建炎初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忠愍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十二卷,《宋史·艺文志》作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卷,其中诗二卷。 《宋史》卷四四六有传及多种史书籍有传,小说《说岳全传》有 一节对他壮烈殉国事迹有所描绘。
李绾福王,唐顺宗李诵十五子,母庄宪皇后。咸通二年薨
李琨 [1] (?-703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孙,吴王李恪第三子。 永徽四年(653年),因父获罪,流放岭南;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赦免,而入仕途,颇有才干,历任六州刺史,岭南招慰使。长安二年,卒于任,追赠司卫卿。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追赠为张掖郡王。开元十七年(729年),长子信安郡王李祎贵盛,赠工部尚书,追封吴王。
李心传(1166—1243),字微之,又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宝五乡四颗村)人,南宋大臣、史学家,早年科举失利,绝意仕途,闭门著书,晚年受宋理宗起用为史馆校勘,专修《中兴四朝帝纪》,后官至工部侍郎,因言去职。有著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一生经历 李廌(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华州人。家境贫寒,6岁而孤,但能勤奋自学。稍长,即以学问称誉乡里。 元丰年间(1078—1085),李廌到黄州(今湖北黄岗)拜谒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认为笔墨翻澜,有飞沙走石之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能,可敌万人。”因受苏轼赏识,故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人们称为“苏门六君子”。 后李廌举进士不第,宰相吕大防为“失此奇才”而叹,苏轼与翰林学士范祖禹欲向朝廷推荐,但因苏、范二人相继遭贬而不果。李廌从此绝意仕进,致力于撰文著书。 苏轼去世后,李廌感其知遇之恩,而悲怆痛哭,作祭文日:“皇天后土,监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词语奇壮,读者无不竦然。 李廌晚年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生活清苦,卒年51岁。
李如圭,字国宝,明朝澧州澧阳(今湖南津市李家铺乡土桥树村)人,明弘治十一年中举人,弘治已未科(1499年)进士,先后历任江西安福、建昌知县、广西兵备道按察使、监察(佥都)御史、陕西巡抚、户部侍郎、总督仓场兼西苑农事、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嘉靖十九年遭吏部给事中周怡上疏参劾,致仕回乡归澧。
李勉(717~788年),字玄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唐朝宰相,郑惠王李元懿曾孙,岐州刺史李择言之子。 [1] 勤学经史,沉雅清峻。 [2] 初为开封县尉,颇有政绩。 [3] 至德元年,拜监察御史 [4] ,辅佐唐肃宗光复,拜太常少卿。受到李辅国排挤,出任汾州刺史,迁河南尹,转江西观察使 [5] 。性情淡泊,居官廉洁。唐代宗即位,拜京兆尹、御史大夫,政尚简肃。受宦官鱼朝恩排斥, [6] 出任岭南节度使,镇压叛乱,协调外贸。 [5] 大历十年(775年),拜任工部尚书,封汧国公。 [7] 出为永平军节度使,素有德望。 [7] 转汴宋节度使,大破田悦,拜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 [8]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淮西叛辰李希烈攻克汴州, [9] 入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 [10] 表请辞官,以太子太师致仕。 [11] 贞元四年(788年),病逝,终年七十二,册赠太傅,谥号贞简。 [12]
朱在(1169年—1229年) [2] ,字叔敬、敬之,号立纪,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理学家朱熹第三子。
曾诞,曾公亮从孙,著有《玉山主人对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