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华欲赁住数十日。其人曰:此琅嬛福地,岂可赁耶云云。古今书籍即在人间者岂能读遍?华所言未免过夸,不必石室秘藏始足证其妄也。吏乘书仓屏忌讳初下采访遗书之旨,应者寥寥。意必督抚中疑有忌讳干碍字面,预存宁畧毋滥之见,以致观望不前。因复谕各省,以既下诏访求遗籍,岂有寻摘瑕疵罪及收藏家之理?令各明切晓谕,释其疑畏,于是天下之书皆踊跃呈献。稗官杂识概搜罗。要拈摛藻先誊缮,御花园摛藻堂中本就大内所有书籍分四库贮之,曾有诗云:芸篇贮万卷,牙签分四部云云。兹命于敏中、王际华于全书中择其尤精者,别为荟要,与全书一体缮录,仍按四库陈弆堂中。典数上声。开元广勘磨。著作酬他业勤肄,施行愧我政如何。
乾隆四十年御制正月二日重华宫侍皇太后宴喜而成什 青宫家宴启开年,喜领曾元绕座前。母子寿登百五十,古今瑞越世三千。狰狞雪象迎春踞,璀璨银花入夕燃。扶辇长街寿康返,寿康宫圣母所恒燕寝之处也。明朝问寝倍欣然。
又御制重华宫茶宴廷臣及内廷翰林等用天禄琳琅联句是日复成二律 甲子琳琅辑天禄,辨订旧版书为天禄琳琅,自甲子年始。因之内殿庋昭仁。三旬阅岁编维旧,四库于今书荟新。体固参差置应别,品资检校得求真。笑咨迩日抽增者,旧所辨宋版中,颇有未确,今经订正改撤者;亦有原办疏漏,今为考定增入者。岂乏当时预选人?交泰联情聚翰寮,重华喜值小年朝。见月令辑要、杭州府志。聊因应节设芳茗,略异开筵咏蓼萧。为学立言当顾行,勅几食旰与衣宵。崇文讵曰崇虚饰?复旦卿云莫谩谣。
乾隆四十二年御制正月二日重华宫侍皇太后宴诗 瑶池西望降鸾轩,慈旨恭迎百子门。向年恭迎皇太后,例于启祥门。迩岁蒙圣母怜予远步,命迎于百子门,不数武即重华宫也。翼旦开筵循例着,万年侍膝祝心存。萱帏奕奕延禧永,荪砌振振衍庆繁。历数古来谁似此,益欣益敬吁天恩。
〔臣等谨按〕慈宁宫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慈宁宫花园中为咸若馆。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慈宁宫花园前宇为咸若馆,供佛。皇上御书额曰寿国香台。联曰:证最胜因,金界庄严欢喜地;赞无量寿,宝轮拥护吉祥云。馆之左为宝相楼,右为吉云楼。宝相楼南为含清斋,吉云楼南为延寿堂。池上为临溪亭。咸若馆后楼宇御书额曰慈荫楼。
慈宁宫之西为寿康门,门内为寿康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寿康宫又南为慈宁右门。寿康宫内恭悬皇上御书额曰慈寿凝禧。联曰:玉管应阳春,祥开南极;璇宫呈丽景,庆洽西池。中殿联曰:庆叶瑶图,融和开寿域;祥呈阆苑,熙皞乐康衢。东暖阁联曰:福集璇图天永锡;祥开绮甲日重光。又联曰:光华呈爱日;仁寿遍和风。后殿联曰:四海为家钦养志;万年介祉永承欢。又联曰:凤集桐花来绛阙;鹤衔桃实自丹山。西室联曰:金盘露满瑶华丽;丹粟祥凝鹤算绵。又联曰:欢心依日永,乐志愿春和。皆御书。
乾隆四十四年御制正月十四日作 寿康神御敢重张?寿康宫虽向年尊奉慈闱之所,但其地宜留为万万年奉养东朝,不宜安奉圣母御容、神位。惟恭遇圣诞令节及上元前一日,敬诣寿康宫佛前展礼,并瞻仰宝座叩谒,以申哀慕。今年仍循昨岁例行,详见戊戌正月十四日诗注。却有先时礼佛堂。此日拜瞻聊写痛,
前春景象益增伤。上元谁复问佳节?两岁忽惊近大祥。翟扆绣茵依旧设,音容难觅恨茫茫。
〔臣等谨按〕寿康宫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寿康宫之后为寿安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寿安宫本咸安宫旧址,乾隆十六年改建,在寿康宫后。东西为长街,街西为长庚门,门内正中南向者为寿安门,内为春禧殿,殿后为寿安宫。正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长乐春晖,又额曰瑶枢纯嘏。联四,一曰:百福屏开,庆叶九如宏寿域;五云景丽,恩敷万象入春台。一曰:寿国乐舒长,韶成九奏;安舆承悦豫,舞效三呼。一曰:洪范演畴征备福;黄钟肇律叶长生。一曰:香扆引祥风,序符清晏;仙壶承爱日,景叶升恒。东暖阁额曰景晖,曰熙春。联曰:红梅翠竹天然画;妙理清机不尽吟。又联曰:松牖乐春熙,既安且吉;兰陔宜昼永,曰寿而昌。东楼下额曰集庆,曰宣豫。联曰:芝栋云霞丽;兰陔日月长。又联曰:宜春苑满恒春树;介寿筵开益寿花。西暖阁额曰慈厘积庆。联曰:庆霄辉寿曜;仙圃丽春光。又联曰:钧庭延淑景;璇戺蔼祥风。西楼额曰华荫,曰金花。联曰:静里远怀千古事;意中常满十分春。殿前延楼左右相属,中为崇台三层。上层额曰庆霄韶濩。联
原明昌五年,复以隆庆宫为东宫,慈训殿为承华殿。承华殿者,皇太子所居之东宫也。金史注
〔臣等谨按〕金史世宗纪,大定二十九年正月,名太后宫曰仁寿,二月更名隆庆。至章宗明昌五年,礼官言宜易隆庆宫为东宫,慈训殿为承华殿,从之。
原赫舍哩执中以皇太后仪仗迎庄献太子入居东宫。金史本传 按:赫舍哩旧作纥石烈,今从八旗姓谱改正。
原正北列三门,中曰粹英,为寿康宫,母后所居也。金史志
原贞元三年十月,皇太后至中都,居寿康宫。十一月,上朝太后于寿康宫。金史海陵纪
原西曰会通门,门北曰承明门,又北曰昭庆门,东曰集禧门,尚书省在其外。其东西门,左右嘉会门也。门有二楼,大安殿后门之后也。其北曰宣明门,则常朝后殿门也。北曰仁政门,内有仁政殿,常朝之所也。金史志
原由会通门承明门入左嘉会门,趋而南,至幕次。少顷,鸣钟,钟罢,卫士山呼。百官里见有曳玉带者五人先出,后知为东宫亲王平章令公也。顷之,入宣明门,次仁政门,于隔门上面序立,三节自东入,拜于大毡上。上有一品至七品黑漆黄字牌子,盖其朝序也。一毡可容数百人,遍地制成龙凤。殿九楹,前设露台,柱以文绣。两廊各三十间,中有钟鼓楼,廊外垂金漆帘额,饰以绣。廊之西,马有鞲红绣鞍者数匹,乃高丽所进。
原嘉靖十四年五月,更万安宫曰翌坤宫,长春宫曰永宁宫,寿昌宫曰储秀宫,寿安宫曰咸福宫,咸熙宫曰咸安宫。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复更永宁宫曰长春宫。明宫殿额名
〔臣等谨按〕明咸安宫旧址今在寿康宫后,乾隆辛未,恭建寿安宫。详见国朝宫室。
原袁贵妃居翊坤宫。玉堂荟记
原百子门之北并列者则乾西之房五所。芜史
原出会极门之下曰佑国殿,供玄武像。其东则内承运库,再东曰香库。稍北有石碑曰古今通集库,以贮古今君臣画像、符劵、典籍,岁六月六日曝之。同上
〔臣等谨按〕佑国殿已废。其承运各库在今内阁之东,古今通集库似即今银库地。石碑不可考,古今帝王画像今藏在南熏殿。详见国朝宫室。
原会极门东向南者,文华殿也。有扁曰学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经大法者,神庙御笔也。绳愆纠谬者,小臣杜诗笔也。有精一堂、恭默室、九五斋,殿之后曰玉食馆。西北曰省愆居,其底用木为通透之基,高三尺余,下不令墙壁至地,四围亦不与别处接。凡遇灾眚,驾居此以示修省。殿之西曰崇本门,殿之后曰刻漏房。铜壶滴漏在此,凡八刻水则交一时,直殿监宿抱时辰牌赴乾清门里换之。牌长尺余,石青地金字书曰某时,途遇者必侧立让行,坐者必起立,亦敬天时之义也。芜史
〔臣等谨按〕景山官学,康熙二十四年,圣祖恩命特设,专以教习内府三旗子弟之书
射者,迄今遂为定制云。
增咸安宫学在寿康宫长庚门内,雍正七年设,乾隆十六年改建寿安宫,移置西华门内旧尚衣监。二十五年,复移于器皿库之西,东向。共房二十有七楹。学中恭悬雍正六年世宗皇帝谕旨并皇上谕旨。内务府册
〔臣等谨按〕咸安宫学,雍正六年,世宗恩命特设,以教育内府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学
中之俊秀者,复派翰林等官督课之。于满汉文艺外,兼习国语骑射,立法至周且
密。皇上御极之初,首颁恩谕,俾满洲八旗子弟兼得选入是学,以广乐育之仁。是
以人材蔚起,每届乡会试,获隽者多,而以内外职官特擢者,亦后先相望,彬彬郁
郁,称极盛矣。
增乾隆元年三月初四日上谕:从前皇考格外施恩,于咸安宫设立官学,挑选俊秀子弟,令其读书,特为作养内府佐领管领下人等之意。今据尔等奏称:学生内有年已长大或以当差为念,则不惟文理不能精进,且致虚度年岁,转有误于当差。请将此内人材详加遴选,拟以等第带领引见,以笔帖式、拜唐阿酌量录用等语。从前皇考曾有谕旨,朕教诲伊等,原为成就人材起见,并非徒为考取笔帖式而设。今复以笔帖式、拜唐阿录用具奏,
国朝宫史 四四
概不许妄行。从前朕曾经严传谕旨,尔等不过一时小心,数日之后,渐就懈怠,此系朕所深知。今尔等不时稽查,如各宫首领太监有不谨之人向里外传说是非,或经查出,或被首告,必重处数人,以警其余。若经朕躬访察得实,即系尔等总管之罪。从前圣祖皇帝教训尔等谕旨,至世宗皇帝时皆敬谨遵行。世宗皇帝教训尔等谕旨,至朕时仍当敬谨遵行。今朕教训谕旨,尔等亦当永远遵行。即将来尔等不当总管时,后来总管仍当永远遵行。尔等将此旨严行晓谕,务令通知。
乾隆七年二月初四日,上谕:沿途得雪,甚有裨于田功。但道路泥泞,随从之太监
等各赏一月钱粮。
乾隆七年三月初九日,上谕:太监杨茂之父病故,众太监等与伊敛分尚可。大臣中海望、三和等亦为致送奠分,杨茂竟不奏知,甚属可恶!着将杨茂交内务府总管用九条锁锁着,发瓮山铡草。其仓州、王守贵、曹进孝、开齐里等管束不严,致杨茂在外妄为,伊等亦难辞咎,着交与总管太监治罪。
乾隆七年八月初五日,上谕:嗣后凡挑选内务府女子,如有妃、嫔、贵人等姊妹及亲兄弟之女选入使女者,尔总管查奏。
乾隆七年九月初三日,上谕:嗣后出外,遇京内发报日,尔总管等至寿康宫敬谨探
国朝宫史 五二
不许挂踢胸。
乾隆十一年六月初二日,上谕:今日景运门护军统领法丑参奏,拏获寿康宫苏喇腰藏缎子两疋出门,称系寿康宫太监王瑞官缎。既系官缎,即应向敬事房与景运门给票,因何暗藏出门?尔等太监不知大体,何苦无端干犯功令?着传与各处太监,嗣后凡官物出门,俱向敬事房、景运门给票照验。若官物不明出,即同偷盗,着将寿康宫总管议罪。
乾隆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上谕:本月二十七日在丰泽园崇雅殿赐王公宗室筵宴,尔等先期豫备,将崇雅殿现在所有陈设地平屏风移开,摘去窗扇,安设大地平。御座后悬挂软帘,两廊下设乐。殿内两旁俱设高桌椅坐,东西两厢亦设高桌。院内张二丈四尺行台演剧。再,殿内有履亲王、庄亲王、慎郡王、誠亲王,皆朕叔辈,俱于地平上设高桌,较御座地平稍低。此日王公宗室在朕前长幼列坐,俱行家人礼。二十八日在瀛台涵元殿赐满汉大臣等筵宴,着于涵元殿抱厦下满□毡毯,设矮桌,张圆明园所用亭子台演剧设乐。此一日大臣、翰林人数众多,若同在一处,不甚宽展。其经朕点出者,在涵元殿入宴,余俱在崇雅殿内及两廊设矮桌列坐,即用二十七日行台演剧。此二日筵宴后,着御前大臣、侍卫带引与宴之人随处游玩,并至淑清院流杯亭赏酒果。再,二十七日在
国朝宫史 六六
房,照签朱批清字, 票 签 未 当 者 另 降 旨 行 。翌日下内阁朱批汉字施行。若刑部议覆立决本章,仍于次日覆奏,越日乃下内阁。 日以为常。
斋戒仪
皇帝斋戒之礼:恭遇坛庙祭祀,太常寺先期奏请,得旨「亲诣行礼」,届期奏致斋,皇帝乃斋。南、北郊及常雩、祈谷,俱于祭前斋三日,御斋宫。 祭前,斋之第三日,皇帝御殿视祝版,巳刻,具法驾、卤簿诣坛内斋宫斋宿。宗庙、社稷斋三日,群祀斋二日,并于养心殿凡斋
之日躬悬斋戒牌,端居虔肃。 祭前一日沐浴。尚膳不进荤,三法司不奏刑名,办事召见如常。臣工如有谢恩者,俱不叩首,俟斋毕仍补行礼。斋之始日厥明,太常寺进斋戒牌、铜人。设黄案于乾清门中门之左,太常寺率所属恭奉斋戒牌在前,铜人在后,前引如仪,由后左门至乾清门,升自左阶,恭设于案。斋戒牌南向,铜人西向,跪,三叩,兴,退。宫内各悬斋戒木牌于帘额,斋毕,并彻。
寿康宫问安仪
皇太后宫问安之礼:每间二、三日,皇帝夙兴,常服,乘舆,诣皇太后宫,降舆,
国朝宫史 一二二
命妇于西配殿,各以次列坐观戏,恩赐酒肴果实。申刻,宴毕,王公以下先出。皇太后起座,乘舆,乐作如初。皇帝恭送至宫门,皇太后还宫,乐止。皇帝乘舆还宫。
谨按: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恭遇皇太后七旬大庆,先于二十一日皇上诣寿康宫恭侍筵宴,敬起舞。皇子、皇孙、额驸以次队舞。 舞辞曰:"皇太后万寿弥增,皇帝至孝以承。洪福同山海,欢声率土腾。(一章)岁当辛巳建,寿届七旬隆。怡愉太平日,舞蹈编寰中。(二章)太后宏溥慈仁,宫闱式维
均。绵延百世泽,长此乐长春。(三章)盛际集祯祥,祈年日正长。臣民敬申舆颂,庆覃恩敷八方。(四章)圣节开嘉燕,雍容舞叠献。允兹祺寿绥,神人共欢忭。(五章)金钥瞳矓晓开,成行彩仗先排。臣工大小陪位。会朝称庆无涯。(六章)皇帝仁孝兼至,圣母福寿同绵。载考古史所纪,罕得于斯盛焉。(七章)皞皞熙熙盛世,氤氤氲氲元气。皇太后圣寿无疆,皇帝孝思不匮。(八章)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慈寿绵绵,如南山是征。(九章)皇帝圣治臻隆,庶汇被泽胥浓。以兹悦怿圣母,允宜福寿攸崇。(十章)大孝章矣,茀禄长矣。敷天啿啿,乐时康矣。(十一章)圣时文教昌,万汇欣解阜。多福允受兹,清宁并悠久。(十二章)异域输诚,称臣奉琛。属国以万数,云集合欢心。(十三章)殊方一以平,德威既遐布。长治而久安,慈怀同增豫。(十四章)回部偕来贺,德化渐以深,戴恩永无极,送喜承皇心。(十五章)迺陟金陛兮,庆筵载陈。迺展舞彩兮,至德洽于无垠。(十六章)钟鼓既宿悬,和声娱恺乐。九重进版图,王会式增廓。(十七章)曰雨曰暘时若,省岁实维屡丰。泰宇既安既阜,嬉游何幸风同。(十八章)浃兮沦兮,沐湛恩兮。九州万国,戴逾殷兮。(十九章)圣母延洪康且颐,行庆施惠人无遗。愿集多祜绥维祺,勿替引之亿万斯。(二十章)"
余如慈宁宫筵宴之仪。
圣祖仁皇帝御制元旦慈宁宫行礼诗 大簇初分来万国,融融淑景动青阳。曈曨翠盖祥云覆,缥缈兰宫瑞气扬。节遇三元开宝历,时逢四始奉霞觞。山呼拜舞臣民乐,愿祝千年正未央。
圣祖仁皇帝御制夏日同三王慈宁宫问太皇太后安诗 九天旭日照铜龙,朝罢从容侍
上宫。花萼联翩方昼永,晨昏常与问安同。
御制诣慈宁宫问皇太后安诗己未 亲诣慈宁问起居,曈曈曙色晓光舒。承欢祗领徽音训,归路思维乐有余。
御制冬至慈宁宫行礼诗己未 和风习习满帘栊,慈寿无疆祝华嵩。不独宫闱增喜气,
光天孝养万方同。 拜舞瑶阶日影移,南山为寿献新诗。宫中尧舜垂裳处,正是初阳乍复时。
御制冬至次日慈宁宫行礼诗庚申 霜薄觚稜旭影浮,彤墀拜舞动旗旒。初阳暖律回
葭管,亚岁祥光遶凤楼。万国欢心同孝养,六宫壶教霈恩流。年年最喜称觞日,常近增
添海屋筹。
慈宁宫之西为寿康门。门内为寿康宫,恭奉皇太后颐摄起居之地也。御笔匾曰:
"慈寿凝禧",联曰:"玉琯应阳春,祥开南极;璇宫呈丽景,庆洽西池。"中殿联曰:"庆
卷之十三宫殿三 二五九
国朝宫史 二六〇
叶瑶图,融和开寿域;祥呈阆苑,熙皥乐康衢。"东暖阁联曰:"福集璇图天永锡,祥开绮甲日重光。"又联曰:"光华呈爱日,仁寿遍和风。"后殿联曰:"凤集桐花来绛阙,鹤衔桃实自丹山。"西室联曰:"金盘露满瑶华丽,丹粟祥凝鹤算绵。"又联曰:"欢心依日永,乐志愿春和。"皆御书。
寿康宫之后,咸安宫旧址也。乾隆辛未为皇太后六十万寿恭建寿安宫祝厘,阅辛
巳,恭逢圣母七旬大庆,复重葺增新,称觞申祝于此。宫门御笔榜曰"寿安门",入门为春禧殿。殿北为寿安宫。正殿匾二,一曰:"长乐春晖",一曰:"瑶枢纯嘏",联三,一曰:"百福屏开,庆叶九如宏寿域;五云景丽,恩敷万象入春台。"一曰:"寿国乐舒长,韶成九奏;安舆承悦豫,舞效三呼。"一曰:"香扆引祥风,序符清晏;仙壶承爱日,景叶升恒。"东暖阁匾曰:"景晖",曰:"熙春",联曰:"红梅翠竹天然画,妙理清机不尽吟。"又曰:"松牖乐春熙,既安且吉;兰陔宜昼永,曰寿而昌。"东楼下匾曰"集庆",曰 "宣豫",联曰:"芝栋云霞丽,兰陔日月长。"又曰:"宜春苑满恒春树,介寿筵开益寿花。"西暖阁联曰:"庆霄晖寿曜,仙圃丽春光。"又曰:"钧庭延淑景,璇戺蔼祥风。"西楼下联曰:"静里远怀千古事,意中常满十分春。"殿前左右延楼,回抱相属,中庭有崇台三层,上层匾曰:"庆霄韶濩",联曰:"凤翥辉呈阿阁瑞,珠联景绘泰阶符。"中层匾曰:
址。又文华殿后有慈宁宫、奉宸宫,勖勤宫、承华宫、昭俭宫,皆无考,或卽今文渊阁后之旷地欤?
隆宗门之西为冰窖四座。又西为慈宁宫,东为永康左门,西为永康右门。中南向者为慈宁门。前列金狮二。内为正殿,御书额曰宝箓骈禧。殿前东庑曰徽音左门,西庑曰徽音右门。后殿供佛像。殿后东庑佛室,圣祖额曰,四星容华。宫左殿宇二层,东曰慈祥门,与启祥门相对。
慈宁门之东为长信门。
慈宁宫花园前宇为咸若馆。馆之左为宝相楼,右为吉云楼。自宝相楼南为含清斋,自吉云楼南为延寿堂。池上为临溪亭。咸若馆后为慈荫楼。
慈宁宫之西为寿康门。内为寿康宫,额曰慈寿凝禧。东暖阁后殿西室皆御书额。寿康宫之后为寿安宫,东西为长街,街西为长庚门。
长元按:明宫室嘉德右门之西曰长庚门,凡夫匠淘沟修造,或宫人疾故,皆开此门。
正中南向为寿安门,内为春禧殿,殿后为寿安宫,正殿额曰长乐春晖。东西暖阁皆御书匾联。殿前延楼,左右相属,中为崇台三层,演戏。殿后庭中,叠石为山,东曰福宜斋,西曰萱寿堂,皆御书。
慈宁宫之东北,卽启祥门夹道。其北南向者为凝华门,内为雨华阁,俱供佛。西为梵宗楼。阁后为昭福门,内为宝华殿,殿后为香云亭,其北为中正殿。
东庑门曰徽音左门,西庑曰徽音右门。东庑之南有佛堂,后供佛像,左殿宇二层,东曰慈祥门,与启祥门对。又南为长庆门。慈宁宫之前为咸若馆,馆之左为宝相楼,其南为含清斋,右有吉云楼,其南为延寿堂,堂北为慈荫楼。慈宁宫之西为寿康门,门内为寿康宫,又南为慈宁右门。寿康宫后为东西长街,街西[为]长庚门,门内正中南向者为寿安门,门内为春禧殿,殿后为寿安宫,本咸安宫旧址,乾隆十六年改建。殿前延楼左右相属,中为崇台三层,殿后庭中叠石为山。室三楹,东曰福宜斋,西曰萱寿堂。慈宁宫之东北,即启祥门外夹道。其北南向者为凝华门,门内为雨华阁。[二]阁三楹,覆以金瓦,俱供佛。阁后为昭福门,门外为梵宗楼,[三]门内为宝华殿,殿后为香云亭,其北为中正殿。[四][五]
注:
[一] 《国朝宫史》:"本朝定制,皇帝尊圣祖母为太皇太后,尊圣母为皇太后,居慈宁、
寿康、宁寿等宫。奉太妃太嫔等位随居,皇后中宫主内治,皇贵妃一位,贵妃二位,妃四位,嫔六位,分居东西十二宫佐内治"。
[二] 《故宫考》:"雨华阁,明时属隆德殿,南为凝华门,后改春华门。阁凡三层,上层
供欢喜佛五尊,中层供康熙功德佛神位,下层供西天番佛,有脑骨灯人骨笛等,均喇嘛教法物,东西配殿亦供佛,有佛像、藏经及残余龙藏经等"。
犒,袵摩屡错,即有彫虎黄熊,飞猱健貜,传尺檄而定之,皆弭首而就羁络。故师之行也,迅乎若长风之卷霜箨,沛乎若洪流之赴巨壑,崇关彻其阈闑,复岭失其岝崿,叱鼍鼍以为梁,渡伊犁犹一勺,迫游鱼于沸鼎,辨栖乌于空幕,左军未济,右师已克,饮马蒙池,洗兵盐泽,犁庭扫闾,旷然大漠、刈苜蓿以为刍,引蒲桃而满酌,槛已絷之飞狐,追突围之巨貘,张天毕与星弧,击灵鼓而大索,威棱之所冲激,猛气之所凌轹,鹤唳风声,中宵骇愕,引虚弓而下之,若惊鸿之闻缴,盖不待花诺海西之奔溃,与图尔满部之就获,丑旅八千,已知其一呼而尽却,飞走路穷,可以缚兜题于盘橐。于是插羽书,驰列校,日六百里,飞黄腾踔,叠迹蹑影,捷音遝到,五月壬辰,告收西徼,藉场艾旃,驱除虎豹,伏莽百年,归我丕冒。绍圣祖之业,绳武以维肖;成世宗之志,继述以克孝。列圣以来,馨烈弥耀,圆坛方泽。精禋申报,社稷是歆,执律而造,昭荐先师,列悬振■,鼎湖珠丘,涓辰遣告。练六月朔,献于太庙,华盖上垂,勾陈引导,驾十二龙,黄屋左纛,云旓摩荡,日珠熠耀。播七德以象功,扬朱干而舞蹈,荐大房之馝芬,赫萧火之炀燎,读版陈辞,光灵煜照。是盖王师大献之礼,司乐之所掌,乐师之所教者也。越七日己酉,诹日惟良,皇帝诣寿康宫恭奉宝册,炜炜煌煌,神龙盘纽,精镠栗黄,云篆璘㻞,亢籀轶仓,副以金简,青瑶为章,鸿文葳蕤,符采炳烺,崇徽号以十二,颂慈训而显扬,庆荒裔之敉宁,祝圣母之乐康,善必归亲,孝治是光。遂辟阊阖,临正位,御太和殿,万灵祇卫,龙斿肃穆以交拱,翠罕卷舒于云际,彩鞭奋响乎天半,铜鹤嘘香乎釦砌,委珮■琤,华缨容裔,九拜奏贺,东西雁缀。尔乃涣汗大号,行庆施惠,百神歆
寿安宫
寿安宫在寿康宫后,东西为长街。街西为长庚门。门内正中南向为寿安门。入门为春禧殿,殿北为寿安宫。正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长乐春晖",又匾曰:"瑶枢纯嘏",联曰:"百福屏开,庆叶九如宏寿域;五云景丽,恩敷万象入春台。"又联曰:"寿国乐舒长,韶成九奏;安舆承悦豫,舞效三呼。"又联曰:"洪范演畴征备福,黄锺肇律叶长生。"又联曰:"香扆引祥风,序符清晏,仙壶承爱日,景叶升恒。"东暖阁匾曰:"景晖",曰"熙春",联曰:"红梅翠竹天然画,妙理清谈不尽吟。"又联曰:"松牗乐春熙,既安且吉;兰陔宜昼永,曰寿而昌。"东楼下匾曰"集庆",曰"宣豫",联曰:"芝栋云霞丽,兰陔日月长。"又联曰:"宜春苑满恒春树,介寿筵开益寿花。"西暖阁匾曰:"慈厘积庆",联曰:"庆霄辉寿曜,仙圃丽春光。"又联曰:"钧庭延淑景,璇戺蔼祥风。"西楼下,匾曰 "华荫",曰"金花"。联曰:"静里远怀千古事,意中常满十分春。"殿前,左右延楼回抱相属,中庭为崇台三层,上层匾曰:"庆霄韶濩",联曰:"凤翥辉呈阿阁瑞,珠联景绘泰阶符。"中层匾曰:"曾城广乐",联曰:"图畴递衍京垓积,律吕环生上下和。"下层匾曰:"崑阆恒春",联曰:"鸣豫叶云韶,颂集九如开寿域;祝厘陈彩舞,欢联万象谱春台。"殿后庭中,曡石为山,植竹其间,左右各有室三楹,东曰"福宜斋",联曰:"西池增宝箓,南极耀珠躔。"西曰萱寿堂,联曰:"宝篆长生箓,瑶屏集瑞图。"皆恭祝孝圣宪皇后六旬七旬万寿之年,高宗纯皇帝御笔也。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八 四七五
国朝宫史续编 四七四
丽, 丹粟祥凝鹤算绵。" 又联曰:" 欢心依日永, 乐志愿春和。
圣制正月十四日作 戊戌
去春祈谷御园旋,同乐行时幸以先。去岁于正月八日奉圣母幸御园家宴赏灯,越三日,进宫斋戒,迨十四日早祈谷礼成后,即回御园问安。时圣母因佳节行庆,已先幸同乐园,是日慈躬稍觉违和,及敬询起居,如常言笑,且仍欢赏无倦容。盖爱怜予意,实深恐予知违和也。微觉安和殊近昨,却仍欢赏似常年。怜予之意诚深矣,豫节犹疑其次焉。谁识晨昏阅几日,遂教顾复抱终天。寿康如昔梦成境,瞻拜徒兹泪涌泉。式礼敢遵神御屡,礼缘义起,予惟恪奉前规,不敢稍有过不及,如寿皇殿向奉皇祖、皇考御容,而皇祖妣、皇妣御容惟于除夕、元旦同列祖列后神御敬奉瞻拜。至圆明园之安佑宫,则祇奉皇祖、皇考御容,未及列后。惟养心殿及圆明园之东佛堂,皇考时曾恭奉孝恭仁皇后神位,因亦遵奉圣母神位至寿康宫。虽尊奉慈闱,颐庆年久,但其地宜留为万万年奉养东朝所居,奕禩所当敬守,若于此安奉圣母御容神位,何以示垂贻久远之图,是以不敢轻率议加,以协旧典。昨冬恭遇圣诞令辰及兹上元前日,敬诣寿康宫,惟于佛前并瞻仰宝座行礼,以展悲慕之忱。盖礼烦则渎,敬奉本不在乎多,并体古训母丰于昵之义,斟酌以期于当。又长春宫每遇年节,向有悬孝贤皇后及皇贵妃等影之事,今圣母既不另奉圣容,因令罢长春宫悬像之礼。曾面谕皇子等存记,玆并详识之。惟吟长句付哀弦。
圣制正月十四日作 己亥
寿康神御敢重张,寿康宫虽向年尊奉慈闱之所,但其地宜留为万万年奉养东朝,不宜安奉圣母御容神位,惟恭遇圣诞令节及上元前一日敬诣寿康宫佛前展礼,并瞻仰宝座,叩谒以伸哀慕。今年仍循昨岁例行,详见戊戌正月十四日诗注。却有先时礼佛堂。此日拜瞻聊写痛,前春景象益增伤。上元谁复问佳节,两岁忽惊近大
祥。翟扆绣茵依旧设,音容难觅恨茫茫。
圣制新正寿康宫礼佛作 庚子
不敢张神御,原存礼佛堂。痛心仰虚殿,抢首向空牀。廿七月过速,三年期逮将。启程缺躬奠,
今年正月,值圣母三周忌辰,以南巡启程回銮计之,应于五月初旬至京方不误殿试,北郊诸典礼,故不获躬诣泰东陵躬奠,瞻念之余,益增凄切。言念益增伤。
为延寿堂, 联曰:" 梳翎闲看松间鹤, 送响时闻院外钟。" 又联曰:" 庭轩含静趣, 花木吐新芳。" 堂后层联曰:" 六艺兴怀永, 三余悦性长。" 又联曰:" 满字一如心得月, 梵言半偈舌生莲。" 又联曰:" 乾坤壶里永, 楼阁镜中开。" 东南为含清斋, 联曰:" 轩楹无藻饰, 几席有余清。" 又联曰:" 晴漾慈云霭, 风和爱日长。" 又联曰:" 钧陶锦绣化工鬯, 松竹笙簧仙籁谐。" 北为慈荫楼,联曰:" 假无言通旭卉, 严恭有恪毖渊蜎。" 楼下联曰:" 旭日正辉三秀草, 光风不动万年枝。" 又联曰:" 禁籞有花皆簇锦, 上林无鸟不调弦。" 皆高宗纯皇帝御笔也。
寿康宫
寿康宫在慈宁宫西,前为寿康门,门内,正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慈寿凝禧"。联曰:"玉琯应阳春,祥开南极;璇宫呈丽景,庆洽西池。"中殿联曰:"庆叶瑶图,融和开寿域;祥呈阆苑,熙皞乐康衢。"左壁联曰:"卿云扶鹤钥,宝字镂鸾楣。"右壁联曰:"瑶屏百寿字,银烛九华枝。东暖阁联曰:"福集璇图天永锡,祥开绮甲日重光。"又联曰:"光华呈爱日,仁寿徧和风。"后殿联曰:"四海为家钦养志,万年介祉永承欢。"东楹匾曰:"颐和宣豫"。皆高宗纯皇帝御笔。○东室,皇上御书挂屏云:"和诃条国,在大海之中,地方二万里,国有大山,山有石井,井中生千叶白莲花,井边青石上,有四佛足迹,合有八迹。月六斋日,弥勒菩萨与诸天神礼佛迹竟,便飞去。浮图讲堂皆七宝,国王长者常作金树银花、银树金花,供养佛。"○西室,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金盘露满瑶华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八 四七三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八
宫殿八 内廷五
慈宁宫
臣等钦惟高宗纯皇帝承奉懿徽,光天孝养,岁三大朝,率王公大臣诣慈宁宫称庆,逾四十
年。考是宫向不施层檐。恭届皇太后八旬晋祝,始增加前殿重檐而遹新之。宫西为寿康宫。亦颐侍起居之所。宫后本咸安宫旧址。乾隆辛未改建寿安宫。越辛巳,重加修葺,则恭祝萱闱六七袠时,递举上仪之崇构也。泊丁酉以后,前二宫旧供佛地,庄严为宝殿。敬于孝圣宪皇后诞辰暨上元前日,升香瞻礼,志慕人天,并蒙训垂奕禩,留为奉养东朝所居,以昭旧典,义详圣制诗什。
臣等胪叙三宫规制,并识缘起,用表万亿年钧庭福地,慈云环荫之吉祥焉尔。
隆宗门之西为慈宁宫。东为永康左门,西为永康右门,正中南向为慈宁门。前列金狮二,门内左出者为徽音左门,右出者为徽音右门。正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宝箓骈禧",又匾曰: "庆隆尊养",联曰:"爱日舒长,兰殿春晖凝彩仗;慈云环荫,萱庭佳气接蓬山。"屏联曰:"兰殿颐和尊备养,萱庭集庆寿延禧。"屏上,恭刻圣制慈宁宫颂: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八 四七一
国朝宫史续编 三七四
苍震门、启祥门: 护军参领各一员, 护军校各二员, 阅门籍护车 苍震门二名,启祥门一名。 护军各十三名。中正殿:正门、后门、东北隅、东南隅:护军校各一员,护军各九名。吉祥门、西北隅:护军参领各一员,护军校各一员,护军各九名。文华门:护军校一员,护军九名。茶膳房:护军参领一员,护军校一员,护军十名。箭亭:护军校一员,护军九名。银库门、内银库:护军参领各一员,护军校各一员,护军各九名。内东小库、西小库:护军校各一员,护军各四名。寿康宫长庚门、西南门:护军参领各一员,护军校各一员,护军各九名。西隅:护军校一员,护军九名。宁寿宫宁寿门、皇极门、敛禧门、锡庆门、履顺门、蹈和门、保泰门、茶膳房、东北隅、西北隅:护军参领各一员,护军校各一员,护军各九名。紫禁城四门内磴道、栅栏:护军校各一员,护军各九名。北上门:护军校一员,护军九名。火班:护军校一员,护军七名。以上各委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官军,按日分班。凡丑未日为镶黄旗首班,寅申日为镶黄旗二班,己亥日为正黄旗首班,子午日为正黄旗二班,卯酉日为正白旗首班,辰戌日为正白旗二班。各轮番直宿。又,防范火班遇应用齐集处,由直班之护军统领及司钥长等,于左翼门等处护军每门调二人,共四十六人,协同内府直班官兵候遣, 阙门以外五门及紫禁城外周围,俱用下五旗护军,每旗各二日轮班直宿。
总隶于景运门直班统领稽察。
一、传筹
传筹之制:紫禁城内,五筹递传。每夕,自景运门发筹,西行,过乾清门,出隆宗门。循而
北,过启祥门。迤而西,过凝华门。迤而北,过中正殿后门。迤北至西北隅。迤而东,过顺贞门、
国朝宫史续编 三〇四
岁实扶屏丽, 梅放春花合殿香。圣寿益增心益慕, 膝前虔祝共天长。
圣制正月二日重华宫侍皇太后宴喜而成什乙未
青宫家宴启开年,喜领曾玄绕座前。母子寿豋百五十,古今瑞越世三千。狰狞雪象迎春踞,璀
璨银花入夕燃。扶辇长街寿康返, 寿康宫,圣母所恒燕寝之处也。明朝问寝倍欣然。
圣制新葺宁寿宫落成于新正二日恭侍皇太后宴敬纪八韵 丙申
元旦率群辟,东朝典礼循。翼辰呈曲䜩,首祚笑言亲。宁寿庆成落,祯祥邀锡申。妃嫔陪肃肃,孙子集振振。鸠杖全无藉, 皇太后步履康健,虽制玉鸠杖恭进,仍不藉扶持也。兕觥奉有伦。高年健太极,行乐信天真。此日旰宵志,他时宴息身。期仍斯侍膝,永祝万千春。
圣制正月二日重华宫侍皇太后宴诗 丁酉
瑶池西望降鸾轩,慈旨恭迎百子门。向年恭迎皇太后,例于启祥门。迩岁蒙圣母怜予远步,命迎于百子门,不数武即重华宫也。翼旦开筵循例著, 万年侍膝祝心存。萱帏奕奕延禧永,荪砌振振衍庆繁。历数古今谁似此,益欣益敬吁天恩。
乾淸宫家宴仪
岁正月元旦及诸令节、皇帝万寿庆辰,乾清宫家宴,宫殿监预期奏闻。既承旨,饬诸司供备。届日,设皇帝御筵于宝座前,设皇后宝座宴席于御座东次,稍后左右设皇贵妃、贵妃、妃、嫔宴席,东西向,俱北上。届时,宫殿监奏请皇后率皇贵妃以下具吉服,诣宴位祗俟。皇帝升座,皇后
是日,銮仪卫设仗皇贵太妃、贵太妃仪仗,太妃以下采仗。于本宫门外,内监设册宝案于宫内,正中南向。礼部尚书诣内
阁,暨大学士朝服,奉册、宝、印于采亭,礼部官前引,导以伞仗,恭送至太妃宫,授内监,奉
册、宝、印陈于案上,恭上太妃,出,告礼成。大学士、尚书各退。如尊加太妃封号之日,皇帝亲诣
行礼,銮仪卫设仗如前仪。内监设太妃座于宫内。皇贵太妃、贵太妃座南向,佥设;太妃座西向,旁设。如同日并封皇贵太妃、贵太妃,西南东南响,佥设;太妃以下东西向,
旁设。所司设案于宫门外,正中南向;又设案于门左,西向。礼部侍郎诣内阁,暨内阁学士朝服,奉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十九 一六七
国朝宫史续编 一六八
金册、金宝、金印,并册、宝、印文于采亭内,列御仗前导,至太和殿御案前,左右陈设。册亭左,宝亭右,如同
日并封,佥设、旁设,各从其宜,皆册亭在上,宝、印亭在下。礼部堂官诣乾清门,奏请皇帝礼服乘舆出宫,导引扈从如常仪,御太和
殿,南向立,阅册、宝、印讫。礼部官奉采亭,诣太妃宫,大学士二人,如同日并封,兼用侍郎、学士,奉接皆同。奉册、
宝、印文,由中阶升,陈于门左案,却立案后,西面。礼部侍郎、内阁学士奉册、宝、印从升,陈
于中案,退。宣读官二人,如同日并封,各用一人。立西檐下,纠仪御史、礼部官各二人,立西阶下,均东面。
鸿胪寺鸣赞官二人,立左右檐下,东西面。皇帝乘舆至太妃宫门阶前降舆,礼部堂官二人恭导,升
自中阶,门左西向立。内监启太妃礼服升座,皇帝诣正中案前,北向立。大学士进至中案左,鸣赞
奏"进册",大学士跪进册文,皇帝立受,拱举,仍授大学士。大学士兴,陈于中案,退,奏"进
宝、印",仪与进册同。大学士皆退,自东阶降。赞"宣册",宣读官进至中案前,北面奉册跪,
宣讫,陈于案。兴,退。赞"宣宝、印",亦如之。皆退,自西阶降。内监奉册、宝、印案进设太妃座
前,鸣赞奏"跪,拜,兴",皇帝行二拜礼,太妃起,避立座旁。太妃降座还宫,礼部尚书奏"礼
成"。皇帝由中阶降,乘舆还宫。至礼成翼日,是否御殿受贺之处,预请旨遵行。
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壬辰,内阁大学士等奉谕旨:裕贵妃母妃,侍奉皇考,诞育和亲王,淑慎素
着。朕御极之初,卽钦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晋封贵妃,以申敬礼之意。四十余年,慈宁随侍,亲爱
尤深。兹年届九旬,实为宫闱盛事,宜崇位号,以介藩厘,应晋封为皇贵妃。所有应行事宜,各该
衙门察例豫备,届期蠲吉举行。十月甲申,上亲奉册、宝行礼。如前仪。册文、宝文恭载后卷。
嘉庆六年正月乙酉,奉谕旨:婉太妃母妃,从前皇考在藩邸时,蒙皇祖所赐,侍奉皇考多年,
嗣经晋封为妃,现在寿康宫位次居首,年跻八十有六,康建颐和,宜崇位号,以申敬礼,应尊封为
婉贵太妃。所有应行事宜,着各该衙门查照定例豫备,于四月十五日举行。届日辛酉,上御太和
殿,阅册、宝,命使奉册、宝恭上贵太妃尊号,如前仪。册文、宝文恭载后卷。
国朝宫史续编 一四八
三十一年十一月,冬至次日,遵懿旨,免行礼。至四十一年皆如之。
三十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军机大臣等议奏:向例庆贺之期,福晋、命妇均应齐集行礼,现多有
不到者。嗣后凡遇庆贺,例应行礼之命妇等,令其由该旗咨报礼部,于年终汇查。除实有事故外,
其三次不到者,交部照本职齐集不到之例察议。得旨:依议。但大臣命妇,谅非敢违例不到,或因
无朝服所致。着加恩交内务府制备朝衣二十分。其品秩较崇者,不准给领。若副都统、内阁学士及
子男命妇,如无朝服者,临期行礼,准其服用。嗣后倘仍托故不到,即照例查议。
三十六年十一月,圣母皇太后八旬圣寿节。先期甲寅,大学士由内阁奉奏书出,陈设彩亭上,
华盖御仗前导,导迎乐作,内阁、礼部官前引,大学士、学士、礼部堂官随引,至畅春园宫外,乐
止。大学士奉奏书入,至九经三事殿,置正中黄案上。内监总管恭奉奏书,诣皇太后宫陈设。上礼
服,诣畅春园,恭进皇太后崇上徽号奏书。奏书恭载前卷册尊仪。
丙辰,上自畅春园奉皇太后御辇,上龙袍衮服,乘骑前导。三班九老、王公、宗室、满汉文武大臣、庶官、在京文武外吏,以及各大臣命妇并在籍绅士、老民老妇等,各于恭祝万寿亭前依次跪迎。奉懿旨:颁赉各有差。皇太后驾还寿康宫。
午刻,上礼服,御太和殿恭阅册、宝,率王公大臣诣慈宁宫,恭上徽号,进册、宝,行礼如仪。
仪具前编。册文、实文恭载后卷册宝门。
丁巳,上奉皇太后于寿安宫侍膳。至乙丑皆如之。庚申,赐三班九老宴游香山,命画
工艾启蒙绘图,御题九老会诗。圣制诗恭载卷内。
辛酉,圣寿节,上诣寿康宫行庆贺礼,王、大臣于慈宁门、
庶官于午门行礼。上制"鸿称积庆颂",书屏恭进。
圣制颂恭
载卷内。是日,上奉皇太后于寿安宫侍早膳,慈宁宫侍宴,上捧进御题玉蟠桃,彩衣躬舞,捧觞上寿,诸皇子、皇孙、皇曾孙、额驸以次进舞。礼成,颁恩诏中外。
臣等谨案,前编于乾隆二十四年恭遇圣母皇太后圣寿,又值平定回部,另撰乐章,登载卷内。
兹三十六年恭际圣寿八旬,乐章亦经另撰。谨依例载入,用昭礼备乐隆之盛。
圣母皇太后八旬圣寿乐章
圣母万万岁,既寿而康。皇帝逾六旬,孝治弥光。絪缊化宇兮,太和洽翔;诸福毕至兮,纯嘏
尔常。
右第一章
重光冒卯岁序新,万寿八秩启令辰。景祜自兹以永庆,日引而日申。
右第二章
皇帝舞彩,圣母燕喜。协气充周,福禄萃止。
右第三章
璇宫丹雘新增,卿云糺缦交凝。端符翕集,如松柏之茂承。
右第四章
奉安舆以时迈,迺东至于岱宗。陟乔岳而行礼,百神衞佑咸来从。
右第五章
普陀肇灵刹,宗乘宣祝延慈厘;群藩诸部长,咸来膜拜瞻威仪。
右第六章
敷天合欢忭,共球万邦献。玉册扬徽称,辉■晋萱殿。
右第七章
庆筵乐备,孙曾效舞。成文协节,嘏词迭举。
右第八章
寿如南山崇,福如瀛海广。运会超郅隆,亘古实无两。
右第九章
振振绳绳乐含饴,撙撙总总福履绥。捧进如意肩相随,同祝圣寿征攸宜。
右第十章
金门詄荡开,彩仗棽丽陈。群工忭贺,莫不尊亲。
右第十一章
八方太平日,负戴来纷阗。佥曰盛哉乎斯世,惟申庆于万年。
右第十二章
湛恩汪秽,中外禔福。臣庶戴德,久而弥笃。
国朝宫史续编 四六
两, 着即追交敬事房。王吉祥杨木檩三十根, 碎砖二方, 着追交盛住, 以备工程应用。此后再有此
等事件, 必严加治罪, 决不轻恕。
嘉庆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奉谕旨:庆郡王永璘,自幼蒙颕贵太妃抚养,现值颕贵太妃七十寿辰,备物申祝,本属谊所应有,但必应在朕前先行奏明,方可呈进。今永璘竟不豫行陈奏,辄令护卫太监等径赴寿康宫陈递,经颕贵太妃处太监奏明,朕始得知。从前孝圣宪皇后每遇万寿庆辰,如和亲王、果亲王及内外臣工等备物申悃,无不奏明皇考,始行呈进,从未有擅自递进者。此时颕贵太妃尤与东朝尊养,礼节悬殊,乃永璘竟自令护卫太监递进,并不先奏朕知,交结近侍之旧习复萌,以此尝试朕能知否,若朕不能知,或知而不问,则故态复作矣。再,从前恭遇皇考巡幸,朕与成亲王永瑆俱谨随辇跸,不敢稍离。而永璘则往往偷安,行走落后,竟不系撒袋,直至驾诣行宫时,始随班跟入。今年朕恭诣裕陵,往还途次,留心察看,永璘尚不知悛改,仍复在后行走,并不随侍。永璘前在书房,即喜与太监人等相近,诸凡不知大体。着退出乾清门,并交宗人府议处,加恩仍留内廷行走,随同仪亲王永璇等当差,以观后效。如再不知改悔,则当退出内廷,令随同闲散诸王行走,不能全其顔面矣。
二月十五日,奉谕旨:朕惟崇俭黜奢,治道所尚。朕素喜俭朴,乃出于天性,一切起居服御,从不肯稍事纷靡,仪亲王永璇等素所深知。乾隆四十年以前,书房中每遇年节馈岁等事,于师傅及诸昆弟等偶有备物将意之处,不过如意、荷包、食物,此往彼来,互相酬答,从未有以陈设玩器相
共一千二百八万余觔,今止用一百万余觔。前代宫女至数千人,今慈宁宫、宁寿宫外,乾清宫妃嫔下使令老媪、洒扫宫女合计止一百三十四人。交臣等将现在各项数目多少交各该处详查具奏。兹查内庭每年及茶膳房止用木柴二百四十五万觔,红罗等炭共七八十万觔,光禄寺钱粮每年并无送内动用之款。至宫内女子,除寿康宫、宁寿宫及阿哥、公主、福晋下使用外,现在内庭主位下使用女子止一百零四人,较之康熙年间更属减少。报闻。
四十一年十月十二日,奉谕旨:伊龄阿于今年春间呈进大荷包二千对,为数太多。荷包等物,一年赏需有限,何必如此过多,此亦即伊龄阿高兴之一端。着交内务府大臣传旨申饬。
四十六年四月十八日,奉谕旨:本日征瑞进到风肉八百块,殊属过多,业经分赏。至该监督照例进呈,止须数十块已足敷用,即多亦不过百块。今乃进至八百块之多,岂不因此过增宰杀?征瑞甚属不晓事体,着传旨申饬。
五十年正月二十九日,总管内务府大臣等奏:遵旨查庆丰司喂养牛只供上用分例,向系一百
头。今奉到朱笔裁减四十头,止需牛六十头。至应用各项奶子,复行核算,尚多牛十头,应请再行
减去十头,止需五十头已足敷用。报闻。
五十九年六月十六日,军机大臣等奉谕旨:据奇丰额奏动用耗羡银两一折,内称:本年正月,奉文成造尺寸大小不等金砖六千块,副砖二千四百块等语。现在宫殿各座并无新造工程需用金砖之处,朕之所知。又何须行文成造,并为数如许之多?徒置无用。此必系工部以备用为名,令其成造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七十一 六四九
国朝宫史续编 六九四
六百。
太妃以次位下药房
不设首领, 属御药房首领兼辖。太监八, 月银二两, 米一斛半, 公费制钱六百。
慈宁宫佛堂
首领五,副首领二,俱无品级。首领内充喇嘛者三。太监三十二,内充喇嘛者十五;学喇嘛经者四。首领均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制钱七百。副首领月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公费同。旧额十 ,嗣裁为七。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旧额五十二,嗣裁为三十二。
寿康宫八品首领一,侍监。太监六。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旧额副首领二,无品级。嗣设八品首领一。 太监
均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宁寿宫
七品首领二,执守侍。八品副首领二,侍监。太监五十。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一贯。副首领银、米同,公费制钱七百。旧额首领四,均无品级。嗣设七品首领二,八品副首领二,银米亦按品增给。太监内食月银三两、米三斛者四,银二两五钱、米二斛半者六,银二两、米一斛半者四十;公费均制钱六百。旧额十六,嗣增为五十。
皇子下
八品首领一,侍监。太监二十五。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
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旧额二十,嗣
增为二十五。
公主下
首领一,无品级。太监四。首领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皇孙下
首领一,无品级。太监十五。首领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
半,公费制钱六百。皇曾孙下
首领一,无品级。太监二。首领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瀛台兼武成殿
八品首领一,侍监。副首领二,无品级。太监二十二。专司陈设、洒扫、坐更等事。首领月银
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副首领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同。
旧额副首领
一,嗣增一。
太监月银二两,米
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画舫斋兼蚕坛
八品首领一,侍监。副首领二,无品级。太监十四。专司陈设、洒扫、坐更等事。首领、副首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七十四 六九五
一 。(注一)
(14)改建寿安宫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因咸安宫旧址改建寿安宫,(注二)清宫史续编卷五十八,亦云:『寿康宫后,本咸安宫旧址,乾隆辛未,改建寿安宫。』然则寿安宫改建于乾隆朝,决无疑义,北平史表长编既隶于康熙十六年,又覆出于乾隆十六年,误矣。
(15)重修慈宁宫 同年,重修慈宁宫。(注三)
(16)建长安门外三座门 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于长安门外东西各增筑围墙并增建三座门。(注四)
(17)重修社稷坛 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奏准,社稷坛年久应行重饰见新,并于南门外左右增盖看守房各三间,街门内左右增盖看守房各三间;瘗坎旧在坛壝
注一 清会典八六三。按国朝宫史则云:景山峰各有亭踞巅,其中曰万春,左曰观妙,又左曰周赏;右曰辑芳,又右曰富览。俱乾隆十六年建。
注二 清会典八六三。
注三 同上。
注四 同上。
景福宫 高宗纯皇帝五福颂序有曰:宁寿宫后曰景福宫,我皇祖奉孝惠皇太后所居也。予既豫葺宁寿宫为归政后燕憩之所,而景福宫则仿建福宫中静怡轩之制鼎新之。
寿康宫 隆宗门之西为慈宁宫,又西为寿康门,门内为寿康宫。东暖阁联曰:福集璇图天永锡;祥开绮甲日重光。又联曰:光华呈爱日;仁寿遍和风。又联曰:凤集桐花来绛阙;鹤衔桃实自丹山。寿康宫后为寿安宫,本咸安宫旧址。
雍和宫 雍和宫在皇城东北,世宗宪皇帝藩邸也,登极后命名曰雍和宫。宫之东为书院,门三间。入门为平安居,后有堂,堂后为如意室。书院正室恭悬世宗宪皇帝额曰太和斋,又额曰为善最乐。联曰:种德在宽仁,俾昌尔后;立身唯忠孝,永建乃家。皆圣祖仁皇帝御书。
重华宫 重华宫,高宗纯皇帝龙潜时旧邸也。东室额曰芝兰室。世宗宪皇帝御书联曰: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微弄笛船。宫之前为崇敬殿,额曰乐善堂。东庑为葆中殿,额曰古香斋。西庑为浴德殿,额曰抑斋。俱纯庙御书。
建福宫 抚辰殿后为建福宫,乾隆五年建。高宗纯皇帝额曰不为物先。东室联曰:交泰三阳肇羲象;敛时五福协箕畴。
安佑宫 安佑宫即鸿慈永祜,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乾隆七年建。仿寿皇殿之制,敬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圣容,岁时朔望瞻礼于兹。
瑞应宫 圆明园日天琳宇之中前楼东别院为瑞应宫,前为仁应殿,中为感和殿,皆祀龙神。
庙碑,进爵昌平子。孝文时为齐州刺史。”《佩文斋书画谱》列高遵入书家传中。高、刁故世姻,且同居渤海郡,此志或即出世礼手笔。又考高氏为蓨人,蓨邑即今景州;刁志称惠公窆于渤海饶安之西南,按其地在今旧县镇之西,属南皮境,相距百里而遥,其村有名刁公楼者,相传为刁里故迹,迄今其名未改也。
207.晋陆机《平复帖》之流转 藏园
陆士衡《平复帖》为清内廷故物,列寿康宫陈设。乾隆丁酉,以遗念赐成哲亲王,见其自跋。王薨后,缴入内府。光绪初,复以赐恭忠亲王,后归其庶孙心畬溥儒。心畬以画名,画近北宗,兼能诗词,自号“西山逸士”。近年颇困,余为作缘,以是帖归世好张丛碧,都下雅流始得见之。其书作章草体,纸黦墨渝,字有残损,几不可读。卷中无宋元题识,惟存董玄宰跋。其成邸跋述新安吴其贞《书画记》曰:卷后旧有元人题云“至元乙酉三月己亥,济南张斯立、东郓杨青堂同观”,又“云间郭天锡拜观”,又“滏阳马晌同观”。后或将元人题字拆售于归希之,配在伪本《勘马图》尾,帖归王际之,售于冯涿州,得值三百缗云云。此卷宣和金字签,其贞则未记载。至帖字与董跋,校之梁
<正>寿康宫兴建的缘由与过程,和清代的礼仪制度与等级制度密切相关。寿康宫是崇庆皇太后在紫禁城内的唯一居所,在她去世之后,寿康宫成为清代奉养皇太后的宫殿。寿康宫的肇建是乾隆皇帝即位之后最先解决的朝政之一,同时也是乾隆皇帝尊亲法祖、标榜「朕以孝治天下」而垂范天下—奉养太后,首当其冲需要落实的问题。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一座崭新的宫殿在紫禁城内落成,这就是寿康宫,是
寿康宫位于紫禁城外西路慈宁宫西侧,始建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建成于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是乾隆皇帝为他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即崇庆皇太后)建造的寝宫,其后历代沿用。曾进行过大小不同的修缮,但与初建时的布局基本相同。这一区建筑清代形成的布局是单体建筑形制的群体组合。布局完整,功能设施齐全。各建筑之间主次关系分明,与总体布局和谐统一。本文结合维修工程,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及实地考察,综合论述了寿康宫营建的历史背景与原因;规划特点;寿康宫与寿安宫、慈宁宫的历史关系;使用情况;附属人员配置以及存疑的一些问题。
寿康宫位于紫禁城外西路,慈宁宫西侧,是皇太后的生活区。始建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建成于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是乾隆皇帝为其生母孝圣宪太后建造的寝宫,其后历有沿用。这一区建筑是清代形成的布局,是单体建筑形制的群体组合。布局完整,功能、设施齐全。各建筑之间既主次关系分明,又与总体布局和谐统一。本文结合维修工程,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及实地考察,综合论述了寿康宫营建的历史背景、原因、规划特点以及寿康宫与寿安宫、慈宁宫的历史关系,提出了存疑的一些问题。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