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翊坤宫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称万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为翊坤宫。清代曾多次修缮,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 
后殿体和殿,清晚期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时,将其改为穿堂殿。面阔5间,前后开门,后檐出廊,黄琉璃瓦硬山顶。亦有东西配殿,前东南有井亭1座。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寿辰时移居储秀宫,曾在此接受朝贺。光绪帝选妃也在此举行。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78

春明梦余录 四八

正司六尚局皆在乾清宫之东。此东一路之大略也。

乾清宫后过月华门之西曰遵义门,向南则养心殿,西南则祥宁宫。宫前向北者曰无梁殿,嘉靖中玄修之所。月华门之西南者曰隆道阁,原名道心阁,下曰仁德堂,东曰忠义室。曰仁荡门,曰义平门,西南则慈宁宫矣。月华门往北曰顺德右门,则西一长街也。再北向东与凤彩门斜对者曰咸和右门,向南者曰毓德宫,原名长乐宫,后又改永寿宫,则西二长街也。北首曰百子门,南首螽斯门。西曰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内二石坊,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德永衍,盖兴献帝所生之地也。再西曰嘉德右门,曰隆德殿,祀三清诸神。左有容轩,右无逸斋,配殿左曰春仁,右曰秋义。再西北曰英华殿,有菩提树二株,北则北角井。再西则咸安宫。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兴福门相对者曰广和门,向南者曰翊坤宫,西宫贵妃所居。西二长街之西曰永宁宫,后改长春

宫。广和右门

[之北,向东]与基化门相对者曰大成右门,向南者曰储秀宫。西二长街之

西曰咸福宫,又后则乾西之房五所。此西一路之大略也。

坤宁宫,所谓中宫也。宫后则为后苑,钦安殿在焉。曰天一门、万春亭、千秋亭、对育轩、清望阁、金香亭、玉翠亭、乐志斋、曲流馆、四神祠。有假山曰堆绣山,山亭曰御景。池亭二:东曰浮碧,西曰澄瑞,万历十一年修。东南曰琼苑左门,西南曰琼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89

顺德门更顺德右门牌

膳厨门更遵义门牌 广安门更咸和右门扁

广生门更广生右门扁 大成门更大成右门扁

丽景门更长宁右门牌 隆德门更琼苑西门牌

已上七门,嘉靖十四年十月初九日更名,各添悬扁额。

螽斯门牌 百子门牌

长乐宫更毓德宫牌 万历四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更永寿宫。永寿门牌

未央宫更启祥宫牌 启祥门牌

已上二宫,嘉靖十四年五月初十日更名,各添悬扁额。

牌 楼

贞源茂始更圣本肇初庆泽无终更元德永衍

已上二牌楼,嘉靖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添额名,四十四年九月十五日更。

万安宫更翊坤宫牌 翊坤门牌

卷之六 五九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212

春明梦余录 一八二

言:我自为之,谁为主使。廷机与御史沈裕、汤兆京、牛应元辈,皆言生光宜坐大亨。曰:脱他日获有真犯,谁当其辜。廷机曰:某请任之。沈裕等亦曰:某愿同坐。大璫陈矩方主谳,深然之,拱手曰:朝廷有人,议遂定,乃具奏。神宗亦心悟,磔生光于市,其狱乃得解。梦臯等后挂察典,复奉旨留用,物论愈喧,彼此纷挐,缙绅之衅,卒从此起焉。

挺 击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乙卯,有男子张差持赤挺突入东宫殿檐下,并伤门者。璫辈共执之。东宫奏闻,下法司提问。御史刘廷元疏,言其迹涉风魔,貌是黠猾。刑官胡士相等及一二言官缘此,遂有风癫之说。提牢主事王之宷详加诘问,乃言有马三道诱至庞、刘二中官处,与以枣木棍,令至东宫,逢人即打,语多涉翊坤宫。之寀以闻。科臣何士晋力言当穷其事,太常少卿史孟麟亦有疏。神宗不得已,召上慰谕,因率上及皇长孙、诸皇孙诣慈宁宫圣母几筵行告慰礼;召见羣臣于宫门外。神宗白衣冠,立左檐前;上青袍,侍于右。神宗召羣臣,谕曰:皇太子国家根本,朕岂有不爱,诸皇孙振振众多,朕喜甚,何外廷疑朕有他也。时御使刘光复从班后抗称:皇上东宫慈孝语不甚明。神宗责其恣肆,震惊几筵,令缇骑捉出,笞杖乱下。上亟止之。得旨:下法司。神宗复谆谆理前谕,命决张差、庞保、刘成等,上从旁请无株连,以伤天和。神宗复命上代谕羣臣。上承旨,谕:尔等毋得流言,为不忠之臣,使本宫为不孝之子。神宗悦,命阁臣速拟谕以进。寻诛张差于市,毙庞、刘二璫。内廷比狱,上率从宽典。方事初起,中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45

广生右门之西相对为崇禧门,中间南向者曰翊坤门,门内为翊坤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顺治十二年重建翊坤宫,前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懿恭婉顺。后殿额曰懋端壸教。联曰:德茂椒涂绵福履;教敷兰掖集嘉祥。皆御书。

大成右门之西相对为长泰门,中间南向者曰储秀门,门内为储秀宫。国朝宫史〔臣等谨按〕顺治十二年重建储秀宫,前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茂修内治。

储秀宫之西为西二长街,南则螽斯门,北则百子门也。街西与纯佑门相对者曰嘉祉门,再西为启祥门,中间南向者亦曰启祥门,内为启祥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康熙二十二年重建启祥宫,前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勤襄内政。

崇禧门相对者曰敷华门,再西为绥祉门,中间南向者曰长春门,门内为长春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康熙二十二年重建长春宫,前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敬修内则,后殿额曰德协坤元,西室额曰德洽六宫。皆御书。

长春门相对者曰咸宁门,再西为永庆门,中间南向者曰咸福门,门内为咸福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康熙二十二年重建咸福宫。前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内职钦承,联曰:敬顺禔躬吉;温恭受福宜。后殿额曰滋德含嘉。联曰:天倪超万象;神气领三无。东室额曰琴德簃,西室额曰画禅室,皆御书。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50

荡门,先名会极。曰义平门,先名归极。西南则慈宁宫矣。月华门往北曰顺德右门,则西一长街也。再北向东与凤彩门斜对者曰咸和右门,先名广安。南者曰毓德宫,原名安乐宫,后又改永寿宫,则西二长街也。北首曰百子门,南首螽斯门,西曰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内一石坊,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德永衍,先曰贞源茂始,庆泽无终。盖兴献帝所生之地。再西曰嘉德右门,先名景福。曰隆德殿,即元极宝殿。祀三清神。左有容轩,右无逸斋,配殿左曰春仁,右曰秋义。再西北曰英华殿,先名隆禧。有菩提树二株,北则北角井,再西则咸安宫。先名咸熙。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兴福门相对者曰广和门,南向者曰翊坤宫,先名万安。西宫贵妃所居。西二长街之西曰长春宫,更永宁,后仍改长春宫。广和右门与基化相对者曰大成右门,向南者曰储秀宫,先名寿昌。西二长街之西曰咸福宫,先名寿安。又后则乾西之房五所。此西路之大略也。坤宁宫所谓中宫也,宫后则为后苑,钦安殿在焉,曰天一之门,万春亭、千秋亭、对育轩、更名玉芳轩。清望阁、金香亭、玉翠亭、乐志斋、曲流馆、四神祠,有假山曰堆绣山,山上亭曰御景亭。东西二池有亭,东曰浮碧,西曰澄瑞。万历十一年,毁观化殿垒此。东南曰琼苑左门,一名嘉福。西南曰琼苑右门,一名隆德。钦安殿后曰顺贞门,即坤宁门也。此外则玄武门矣。皇极门之东曰会极门,门东曰文华殿,有精一堂、恭默室、九五斋,殿之后曰玉食馆,北曰省愆居,殿之口曰崇本门,殿之后曰刻漏房,铜壶验时之所。再后则徽音门,曰麟趾门,其内则慈庆殿,又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76

原嘉靖十四年五月,更万安宫曰翌坤宫,长春宫曰永宁宫,寿昌宫曰储秀宫,寿安宫曰咸福宫,咸熙宫曰咸安宫。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复更永宁宫曰长春宫。明宫殿额名

〔臣等谨按〕明咸安宫旧址今在寿康宫后,乾隆辛未,恭建寿安宫。详见国朝宫室。

原袁贵妃居翊坤宫。玉堂荟记

原百子门之北并列者则乾西之房五所。芜史

原出会极门之下曰佑国殿,供玄武像。其东则内承运库,再东曰香库。稍北有石碑曰古今通集库,以贮古今君臣画像、符劵、典籍,岁六月六日曝之。同上

〔臣等谨按〕佑国殿已废。其承运各库在今内阁之东,古今通集库似即今银库地。石碑不可考,古今帝王画像今藏在南熏殿。详见国朝宫室。

原会极门东向南者,文华殿也。有扁曰学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经大法者,神庙御笔也。绳愆纠谬者,小臣杜诗笔也。有精一堂、恭默室、九五斋,殿之后曰玉食馆。西北曰省愆居,其底用木为通透之基,高三尺余,下不令墙壁至地,四围亦不与别处接。凡遇灾眚,驾居此以示修省。殿之西曰崇本门,殿之后曰刻漏房。铜壶滴漏在此,凡八刻水则交一时,直殿监宿抱时辰牌赴乾清门里换之。牌长尺余,石青地金字书曰某时,途遇者必侧立让行,坐者必起立,亦敬天时之义也。芜史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173

许后,贵而能抑。不忘寒微,车服是饬。日朝长乐,用修妇职。懿彼芳型,永为后式。延禧宫曹后重农图 御制赞曰:稼穑惟宝,王政所崇。袯襫耒耜,必亲必躬。维宋

曹后,播种于宫。彷彿亲蚕,献茧效功。克勷内治,聿着芳踪。嗤彼雕镂,何事伤农。

永和宫樊姬谏猎图 御制赞曰:先民有训,聿戒禽荒。卓彼樊姬,感悟楚庄。有肉

弗御,乃止王欲。一语进贤,霸功以卜。不谓妇人,克相其君。邈矣邑姜,十乱称臣。景阳宫马后练衣图 御制赞曰:十岁持户,侯家整肃。母仪天下,六宫钦服。练裙

澣衣,以率戚族。俭德之共,绥将福禄。车水马云,明训在牍。岂伊辉汉,作则椒屋。

永寿宫班姬辞辇图 御制赞曰:王者求贤,爰载后车。左右前后,正士与俱。景仰

休风,三代之隆。何逮汉季,嬖媵辇从。一言称善,如圜斯转。永鉴班姬,远彼婉娈。翊坤宫昭容评诗图 御制赞曰:玉秤降天,乃生女子。衡才汝耶,孩笑而唯。昆明

赋诗,彩楼落纸。辞华哲匠,月旦自彼。千载骚坛,一时牛耳。展如之人,文亦可喜。储秀宫西陵教蚕图 御制赞曰:在昔轩辕,正妃嫘祖。孕虞毓唐,发汤启武。得姓

十二,如千子乳。创制蚕织,窳陵为辅。衣被天下,功垂万古。后世文胜,乃崇黻黼。启祥宫姜后脱簪图 御制赞曰:黄裳六五,以顺为正。子有几谏,妻宁无诤。卓哉

姜后,宫闱之镜。金镮进退,瓜瓞衍庆。彤史攸司,慎仪宜令。鸡鸣朝盈,脱珥待命。

卷之八典礼四

一四七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58

国朝宫史 二三二

国朝宫史卷之十三

宫殿三

内廷下

  月华门之西为西一长街,南即内右门,中为近光右门,北为长康右门,转东即琼苑西门也。由近光右门而北向,东之门凡三,曰咸和右门、广生右门、大成右门。咸和右门之西相对为纯佑门。中间南向者曰永寿门。门内为永寿宫。前殿御笔匾曰:"令仪淑德"。广生右门之西相对为崇禧门,中间南向者曰翊坤门。门内为翊坤宫。前殿御笔匾曰:"懿恭婉顺",后殿匾曰:"懋端壶教",联曰:"德茂椒涂绵福履,教敷兰掖集嘉祥。"大成右门之西相对为长泰门。中间南向者曰储秀门。门内为储秀宫。前殿御笔匾曰:"茂修内治"。以上三宫,俱顺治十二年重建。三宫之西为西二长街,南则螽斯门,北则百子门也。街西与纯佑门相对者曰嘉祉门。再西为启祥门。中间南向者亦曰启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107

内左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

内右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稽查茶膳房人等出入,衆太监等出入。每晚起更时候,宫内等处报

"无事"毕,具单呈送敬事房,并洒扫、坐更等事。

景仁宫 永寿宫 承干宫 翊坤宫 锺粹宫 储秀宫 延禧宫 启祥宫 永和宫 长春宫 景阳宫 咸福宫

以上十二宫首领各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

卷之二十一官制二 四五五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6

日精门长街之南向东为仁祥门。内为斋宫,凡大祀致斋于此,有东西暖阁、后殿及东西室。

西室为寝宫。

再东为阳曜门。斋宫之东为毓庆宫。南为敦本殿,诸皇子所居。

考按:斋宫、毓庆宫为明宏孝、神霄二殿所改。

月华门西为西一长街,有永寿宫,前为永寿门;翊坤宫,前为翊坤门;储秀宫,前为储秀门。

长元按:翊坤宫明为西宫贵妃所居。

储秀宫之西为西二长街,有启祥宫,前为启祥门;长春宫,前为长春门;咸福宫,前为咸福门;俱南向。

西二长街之北为百子门。门之北有殿宇五,所谓乾西五所也。近东者今为重华宫,皇上龙潜旧邸也。前为崇敬殿,御书乐善堂。东西暖阁俱供佛像。后为重华宫,有世宗暨皇上御书,每岁新正赐内廷词臣茶宴于此。

沈德潜恭和御制正月十日小宴重华宫示大学士内廷诸臣元韵诗:重来瑶席从羣仙,瑞雪初消景物鲜。歌诵唐虞真幸矣,班联风雅亦欣然。鱼旟牧梦占丰岁,松鹤天书赐老年。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日丽风和是令辰,赐来珍馔命重申。宸章纪盛高唐律,乐府联吟见汉人。时演柏梁联句故事。十叶蓂还开旧荚,一枝梅已绽新春。银花火树逢元夕,又听千门笑语频。

东庑为葆中殿,额曰古香斋。西庑为浴德殿,额曰抑斋。后为翠云馆。浴德殿东室额曰养云,西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81

由月华门而西为西一长街,南即内右门,中为近光右门,北为长宁右门,又北而西即琼苑西门。由近光右门而北,东向门凡三:曰咸和右门、广生右门、大成右门。咸右门之西,相对为纯佑门,中间南向者为永寿门,门内为永寿宫。广生右门之西,相对为崇禧门,中间南向者为翊坤门,门内为翊坤宫,[一]大成右门之西,相对为长泰门,中间南向者为储秀门,[二]门内为储秀宫。[三]三宫之西为西二长街,南为螽斯门,北为百子门。街西与纯佑门相对为嘉祉门,再西为启祥门。中间南向者亦曰启祥门,门内为启祥宫。[四]

注:

[一] 《故宫考》:"翊坤门内,原为万安宫,嘉靖十四年五月更为翊坤宫,为西宫妃

嫔所居,清因之。慈禧太后为贵妃时亦居此。相传同治即生于此。壁刻梁耀枢、陆润庠书《万寿无疆赋》。东厢为延洪殿,亦名云斋。西厢为元和殿,亦名道德堂"。

[二] 《故宫考》:"翊坤宫后为体和殿,凡五楹,旧为储秀门址。翊坤、储秀二宫合并后,即址建改此殿。东为大成右门,西为长泰门,东西厢为平康室、益寿斋"。

[三] 《故宫考》:"体和殿后为储秀宫,清因明名,宣统未出宫时,其后居此。东为卧

室,西为浴室,东厢为养和殿,西厢为绥福殿"。

[四] 《故宫考》:"太极殿,五楹,在启祥门内,即启祥宫。原为未央宫,嘉靖十四年五

书名:酌中志 页码:161

酌中志卷之十七 十三

之意也。自嘉德右门之西,向南者曰二南门,门之北则八角井也。水不堪汲,天启六年亦曾修浚,而味不改,真废井矣。正北曰四德门,再西曰咸安宫,穆庙继选皇后陈老娘娘居此,天启年间客氏移住者。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隆福门相对者,曰广和右门。向南者曰翊坤宫,西宫李娘娘之所居也。西二长街之西,曰永宁宫,先帝改曰长春宫,成妃李老娘娘曾居之。及遭革封之后,移于干西某所居焉。广和门向东与端则门相对者,曰大成右门。向南者曰储秀宫。西二长街之西曰咸福宫,神庙时惠王、桂王共居之。百子门之北并列者,则乾清宫西之房五所。其西后小门,凡有事则开,如东后小门总干清门官经管启闭也。以上则西一路之大畧也。东西后小门之外,皆有惜薪司贮柴炭之园,备宫中进用。坤宁之后,则宫后苑也,钦安殿在焉,供安玄天上帝之所也。有门曰天一之门。殿之东西有足迹二,相传世庙时,两宫回禄之变,玄帝曾立此默为救火,其灵迹显佑云。崇祯五年秋,隆德殿、英华殿诸像俱送至朝天等宫、大隆善等寺安藏,惟此殿圣像不动也。曰承光门,集福门,延和门。苑内曰万春亭,千秋亭,曰对育轩,清望阁,曰金香亭,玉翠亭,曰乐志斋,曲池馆,曰四神祠,观花殿。万历十一年拆去垒垛石山子,券门石扁名曰堆秀。上盖亭一座,名曰御景亭。东西两处鱼池二,其东曰游碧亭,西曰澄瑞亭。奇花异卉,禽声上下,春花秋月,景色可人。东南曰琼苑东门,西南曰琼苑西门,卽东一长街、西一长街之北首也。其南首则东西夹墙也。钦安殿后坤宁门,嘉靖十四年秋更名曰顺贞门。其宫墙外,则紫禁城之玄武门,报夜更鼓在焉。逆贤时,更鼓房牌子侯得用惨■无比,较外之许显纯为更甚。凡需索不遂而心欲毙之,则用连七纸写病重手本一件,藏于身边,叩见逆贤,探其口气。可以毙,卽将手本

书名:清宫词 页码:178

前为漱芳斋,东一室为随安室,荣惠贵妃之宝在焉。

复复椒房十一间,珠围络索玉连环。锦衾不暖罗帏薄,鸾凤瑶阶立亦闲。

翊坤宫后为体和殿,广五楹。中三间多陈设瓷玉及西洋乐器,西间为宣统后书室,东间有铜床 一,再西曰平康室,再东曰益寿斋,均各有床帐等物。殿后为储秀宫,中有宝座,庭前多陈列铜制龟鹤鸾凤,东为卧室,西为浴室,此为帝后之内宫。宫后为丽景轩,中为西式食堂,东间亦有铜床,锦帏绣幞,颇极华丽,西间壁上绘有北海琼岛风景。东西两厢:曰猗兰室、曰风光室,皆空洞无一物。有谓出宫时迁运所致,今无考证。此皆宣统帝后所居之处也。

御制诗文乐善堂,红雕盒子谨收藏。山人见惯留题墨,不敢讥评又颂扬。

崇敬殿在重华门内,额曰乐善堂。乾隆御制诗文,有乐善堂集,即指此。殿前有乾隆书平定台湾 茶宴廷臣翰林诗刻,中有宝座,后有玉饰屏风,旁列红雕漆盒,内贮乾隆诗文稿。窗前有古编钟、浑天仪等物。

煌煌杰阁大文章,仅此微波亦足伤。要使天渠流不尽,韩陵片石急重光。

四库全书为有清一代鸿宝。今所存者,闻仅有文渊阁、文溯阁尚完全无阙。前年,两阁均有上石 印行之议,后亦不果。按:文渊阁原系明时旧称,清沿其名而绝不同。其地在文华殿之后,皇极殿之前。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征书。三十八年二月,始令搜辑遗集,命名曰四库全书,凡三千四 百五十九种,三万六千三百七十五册。三十九年六月,于热河避暑山庄建文津阁,于圆明园建文

书名:清宫词 页码:177

体元殿后为长春宫,宣统淑妃居此。宫五楹,中设宝座,西一间为卧房,再西为书室。东一间为 浴室,再东一间有大厨二。四围走廊壁上,分绘红楼梦全图。宫之东厢曰绥寿殿,杂置帐垫等物。西曰承禧殿,陈设皆西式,南间有书案、风琴等物,复有至圣先师牌位,中悬地图,皆淑妃读书处也。

翊坤门内翊坤宫,名位虽殊体亦崇。瞻仰丰容威厉处,果然巾帼有英雄。

翊坤宫原名万安宫,为西宫妃嫔所居。慈禧为贵妃时,亦居此,相传同治帝生于宫之西间。两廊 有砖刻梁耀枢、陆润痒两状元书万寿无疆赋。东西两间,分供慈禧、隆裕神像。

共扶幼主御朝廷,听政无须避尹邢。何物宫监薰焰甚,蔚蓝天亦暴雷霆。

建福宫屋瓦均蓝色,原为守制时所居,后未果。中设宝座,东阁祀孝贞后神位,另有画像一,蓝 袍便装,幽秀娴静,与孝钦威望不同。惟其诏除安德海事,实为孝钦所不及。

艳史何堪说未央,启祥宫亦不迎祥。伤心泪菊枯还在,莫责当年勿耐霜。

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又名太极殿,宣统未出宫时,为同治瑜太妃所居。陈列亦甚富丽,几案上尚 有枯菊数本,可想见当日之仓皇出走也。

听罢笙歌宴罢筵,重华春梦冷于烟。前因尚许留鸿爪,玉钮朱文印色鲜。

重华宫为乾隆为皇子时所居。每年新正,宴太后及赐宴廷臣,联句唱和,以为常例。宴于阗回长 漠洎帕尔,宴平台湾诸将,亦在此。后为同治瑨太妃所居。其东有戏台,即所谓重华宫戏台。

书名:明宫词 页码:88

每晨摘花簇成毬,缀于鬟髻。(又)宫中收紫茉莉实,研细蒸熟,名珍珠粉。取白鹤花蕊,剪去其蒂,实以民间所用粉蒸熟,名玉簪粉。此懿安从外传入,宫眷皆用之。顾帝不喜涂 泽,每见施粉稍重者,笑曰:「浑似庙中鬼脸。」

史学渊源溯绛纱,久期黄阁拜黄麻。乍观除目心私喜,误赞吾家老探花。

(崇祯宫词注)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 下贵人。」使以通鉴教之,后于此书最详贯。(又)一日后与上同看除目。后见陈文庄名,指之曰: 「此吾家探花也。」上不悦,曰:「既是汝家翰林,莫想得阁老。」后因言他事以解之。

沉香山子对雕屏,共说先皇手制成。偏是宫娥争巧思,梅篮独有阿奇精。

(崇祯宫词注)熹庙手制器物极精巧,时犹存沉香假山一座,暨灯屏香几数种。帝见之,谕收贮。 曰:「亦一时精神所寄也。」(又)时有宫女阿奇者,能以青梅雕剜脱核,镂成花鸟,纤细可爱,擘 之玲珑如小盒,阖之依然梅也,名梅篮。

宫绫浅碧镇相夸,瑟瑟波纹漾月华。一自御前邀奖后,衬衣不羡海天霞。

(崇祯宫词注)一夕,袁贵妃侍于月下,衣浅碧绫即所谓天水碧也。帝曰:「此特雅倩。」于是宫眷 皆尚之,绫价一时翔贵。(天启宫词注)当时用天青竹绿花纱罗当青素,衬以海天霞色淡红里衣, 内外掩映,望之如波纹木理焉。

崆峒引子烂柯游,访道聊思解国忧。选侍同称琴弟子,弹将五曲让谁优。

(崇祯宫词注〕帝好鼓琴,尝制访道五曲,曰崆峒引、曰敲爻歌、曰据桐吟、曰参同契、曰烂柯

游,命田贵妃操之。(又)选侍范、侍选薛从田贵妃学琴,称为入室弟子。

月台张幄为花忙,花与如花恰颉颃。一段蘅芜香不散,始知国色即天香。

  (彤史拾遗)田贵妃宫西建一台,累石为洞,莳花药,每张幄坐其傍,曰玩月台。(又)贵妃体洁有 蘅芜香,虽盛暑无汗。

宝冠随例缀鸦青,新换珠胎分外明。燕见无烦钗珥饰,髲藏偏称髻云轻。

  (彤史拾遗)上冠旧缀鸦青石,与珠相间。妃去珠易以珠胎,而嵌鸦青于其中,望之有光焉。(又) 妃善妆拢,每以新饰变宫中仪法。燕见却首饰,别作副髲藏髪间。

大牖崇杠变曲房,新来什器尽维扬。夜深灯影群称快,金缕疏绡澈四方。

  (彤史拾遗)妃尝厌宫闼崇杠大牖,所居不适意,乃就廊房,为低槛曲楣,蔽以敞槅。杂采扬州诸 什器床簟,供设其中。(又)宫中灯多镂金叵匝,虽烜丽而炬不外达。妃乃刳灯扇,每当炬处去一 方,以疏绡幕之,炬影左右澈,观者称快。

编椶织蕟覆晴空,永巷深深跸路通。风日不教侵御盖,从今来往录云中。

(彤史拾遗)妃以永巷接宫门,御盖往来,必行风日中。妃令为蕟薄夹椶叶覆之。

步舆安稳压香肩,细步纤纤夹路旋。恃宠频番更旧制,翻因知礼博君怜。

(彤史拾遗)贵妃用心工巧,虽变易旧制,然较便,故上亦听之。且尝去小黄门之舁已舆者,而易以宫婢,上称其有礼。

承乾宫里昼厌厌,画卷书囊拥翠帘。写就群芳呈御览,晴窗磨墨自题签。

(崇祯宫词注)袁、田二妃同选,袁居翊坤宫在西,田居承乾宫在东。(又)田贵妃幼习钟、王楷 法,继得禁本临摹,遂臻能品。凡书画卷轴,帝每谕妃签题之。(又)田贵妃工写生,尝作群芳图 进上,帝留之御几,时展玩焉。

手疏谆谆戒放淫,居然大宝备良箴。獬冠拜赐宫花补,应喻深宫补衮心。

书名:明宫词 页码:87

行,遍阅壁隅,寂无所见。已而遥见殿角火星微熠,立命毁壁入视,见一小珰,持香 端坐于内。询之,乃魏逆所使也。以上勤于政事,故爇此香,使欲心顿起耳。上曰:「吾方静摄, 而心忽动,固疑有是。」命去之。上初立,魏逆进国色四人,欲不受,恐致疑,遂纳之。入宫遍索 其体,虚无他物,止带端各佩香丸一粒,大如黍子,名迷魂香。一触之,魂即为之迷矣。上命勿进。

灾异凶荒降自天,兢兢敢谓式无愆。至尊修省移居日,阑陛尘封一律蠲。

(崇祯宫词注)旧制,圣驾修省,中官衣素青,盖夏用纯绢,冬则玄色紵也。省愆居在文华殿后, 其制度用木为通透之基,高三尺余,下不令墙壁至地,四围亦无比屋。熹庙辛酉而降阑陛尘封。

上遇灾异、凶荒,每临幸焉。

旧桃几日换新符,殿阁春联字贯珠。例用泥金书吉利,年年依样画葫芦。

(崇祯宫词注)宫中春联例用泥金葫卢,内书吉利福寿字,旁写:「送瘟使者将归去,俺家也有一 葫卢。」以祓除不祥。

上帝昭昭监在兹,光明殿外闪灵旗。称儿自肃朝天礼,谢却寻常祝史辞。

(崇祯宫词注)光明殿供安玉帝像。正月九日、十二月二十五日,帝并到殿前行香。其朝礼之词, 每自称儿子。

花相花王取次芳,相邀花下醉琼浆。太禧白与金茎露,总是长春内酒方。

(崇祯宫词注)四月三日为万寿节。旧例,于四月,宫眷内臣换穿纱衣。牡丹盛后,即开筵赏芍药 花也。(又)御前酒皆内臣监酿,光禄不得与。上喜饮金茎露、太禧白二种,尝名之曰长春露、长春白。盖内法酒总名长春,自以二字冠之,宫中不复称金茎、太禧矣。

凌晨催进燕窝汤,佩欓鸣姜出膳房。为是酸咸要调剂,上方滋味许先尝。

(崇祯宫词注)帝嗜燕窝羹。膳夫煮就羹汤,先呈所司尝,递尝四五人,参酌咸淡,方进御。

输流尚膳出黄门,别有调和属翊坤。算到十斋方戒杀,独怜鶃鶃未邀恩。

(酌中志)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办。近年改 由尚膳监,亦节省意。十三年,复照旧例,挨月供办。(崇祯宫词注)翊坤宫近侍刘某善治扁食,

进御者必其手造。(又)帝与后每月持十斋,嫌膳无味。尚膳因将生鹅退毛,从后穴去肠秽,纳蔬 菜于中,煮一沸取出。酒洗净,另用麻油烹煮以进,遂甘之也。

宫妆新样出姑苏,仿效终嫌态不如。缟素独邀天一笑,白衣大士降凡初。

(崇祯宫词注)后籍苏州,田贵妃居扬州,皆习江南服饰,谓之苏样。(又)宫眷暑衣,从未有用纯 素者。葛亦惟帝用之,余皆不敢用。后以白纱为衫,不加盖饰。上笑曰:「此真白衣大士也。」自 后穿纯素暑衣,一时宫眷裙衫,俱用白纱裁制,内衬以绯交裆、红袙腹,掩映而已。

春来西苑报花开,宫眷连朝采艳回。插遍胆瓶供御几,共称宸赏重黄梅。

(崇祯宫词注)凡西苑花开,司苑具报。后每遣宫婢采折,以供赏玩,间亦行幸。(又)西苑黄梅最 多,上所好也。花时临赏,每折小枝簪于胆瓶,遍置青霞轩、清暇居等处几案间。

不乞君恩向外家,内廷恭俭戒繁华。草棉合补豳图阙,近报江南进纺车。

(彤史拾遗)后家本节啬,而入典宫,政务减俭,裁宫中縻费,不为外家乞恩泽。(崇祯宫词注)武英殿画士所画锦盆,堆名花杂果,或货郎担百物毕陈,画围屏成架。御用监按节安设。是年,帝谕画豳风图,设于乾清西暖阁。(又)八年三月,后谕苏州织造太监进棉纺车二十四具,以教宫嫔。

滴粉搓酥尽月娥,花毬斜插鬓边螺。天颜最喜颜如玉,笑煞人间鬼脸多。

(崇祯宫词注)后颜如玉,不事涂泽,田贵妃亦然,余不及也。(又)后喜茉莉,坤宁有六十余株, 花极繁。

书名:明宫词 页码:43

举皐陶文。巡绰发其状,李奏知。帝立将三聘责毙,降建鼎浄军,发南海子看守墙铺。其年秋季褫职,逮于狱。

将谓乾坤随掌运,那知金璧是身仇。繁华梦竟凭谁记,只博宫娃白了头。

福藩陷后,有老宫人及见定陵,帝问以往事。称神宗晚年,王皇后稀进见。福王辞之国,出宫门召还数四,期以三岁来入朝。大渐时,顾贵妃用洛阳为念。果母子专宠天下耶。就今以观亦何 益。帝为之嗟叹。

旱魃教凭道力除,几多红袖捧金书。春泉寒漱泠泠玉,好听斋坛唱步虚。

畿甸大旱,后谕道经厂宫女于大高玄殿建醮禳灾。宫女数十人,氅服云璈,与羽流无异。盖熹庙

特命内宫教成者。

别殿教迁宠未迁,天家有体自须全。低徊莫拟楼东赋,((明皇杂录)开元中,杨贵妃入侍,迁梅妃于 上阳宫。妃怨慕,作(楼东赋)以寄意。)曲赐新恩是省愆。

帝以后之不怿于田贵妃也,传旨妃修省,退居启祥宫。帝之重大体也。

慈闱朝请乞君恩,从此随身玉契存。(崔神庆曰:古者召太子用玉契。)天语若为终日计,夕阳虽好近 黄昏。(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宫禁礼重,太子定王既出阁,非上命不得朝。一日帝坐便殿,太子前致请,适案上有急奏,河南 寇以某月日破某城。帝叹曰:「若不知几见而毋而动关我乎。今后勿复泥常也。」

一见旋消商与参,花前尊酒喜同斟。启祥漫记艰辛事,敕谴车征并苦心。

田贵妃敕居启祥宫,三月不召。帝于永和宫看花,后请召妃,帝不应。后遽令以车迎之,相见如 初。启祥宫在西二长街,螽斯门之西。

今岁韶光赖闰加,临光重宴更繁华。((影灯记)元夕于长春殿开临光宴。)苏油香气兼春暖,无一擎灯 不放花。

十三年闰正月,后命各宫循例放灯,重赏元宵。

涵烟濡露一业栽,旋见幽芳扇底开。摇取清风满怀抱,就中应自有香来。

帝勅田贵妃写兰于便面,携之怀袖。

烹龙庖凤日纷纷,将谓司厨可策勋。厚味定知还腊毒,((国语〕厚味实腊毒。)商量要献野人芹。(嵇叔 夜书:野人有美芹子者,献之至尊。)

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三时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办。崇祯初,改 由尚膳监。十三年,复照旧例,挨月供办。祖制,遇大典礼,备庖凤烹龙之宴。

戚臣输饷纷难解,爱子罹殃痛自深。传得九莲菩萨意,片言容易转天心。

帝以乏饷故,谕戚臣输助。首及慈宁之侄,命所司下狱严追。时皇五子病痢,一日忽语云「九莲 菩萨来。」即慈宁也。盖慈宁供奉观音大士,以此自号。上亲祝之,语不可止。且曰「官家薄于戚 党,天将降殃于儿女也。」帝遽命停追,而皇五子竟夭。

历劫偶留飞坠影,通玄凭制册封文。证成位业何阶品,象一宫中侍帝君。

皇五子慈焕,年甫五龄,薨于启祥宫,帝痛念之。十一月追封孺孝悼灵王通玄显应真君。象一宫 在大高玄殿之北,内供象一帝君,范金为之,高三尺余,世庙元修之玉容也。

漫说羊车任往还,洒盐插竹暗相关。((晋武帝记)帝乘羊车,恣其所适。宫人乃取竹叶插户,盐汁 洒地,以引帝车。)北风云汉看图画,冷暖都归一哂间。((博物志〕汉刘褒画云汉图,见者觉热。又画北 风图,见者觉寒。)

十一月,袁贵妃偶忤后意,后怒。是夜帝幸翊坤宫,后已闻之矣。次日见帝,后故问曰:「昨宿于 何处。」

书名:明宫词 页码:42

宫眷岁节朝贺,俱穿纻靴,或缎靴。后独穿锦鞋,从不穿靴,想以示别也。

宵旰殷忧且蹵开,新呈歌舞自苏台。梧垣柏府今寥落,只有承乾谏草来。

苏州织造局进女乐,帝颇惑之。田贵妃疏谏云:「当今中外多事,非皇上燕乐之秋。」批答云:「久 不见卿,学问大进。但先朝有之,既非朕始,卿何虑焉。」

何当禁篽清严地,忽奏沟塍沓杂歌。顶笠腰鎌装束好,阿谁来赴力田科。

旧例,秋收时,钟鼓司有打稻之戏。驾幸旋磨台无逸殿,本司扮农夫村妇及田峻官吏征租词讼等 事。十年后,凡时节游幸多废,此独举行,重农事也。

午窗萦梦正春和,其奈惊回笑语何。任是鸦群来往路,得人嫌处噪声多。

兴龙宫本名钟粹,为皇太子所居。一日,后赐皇太子茶菓,宫人道经承乾宫,戏推石狮子以为笑 乐,惊贵妃昼寝,几构两宫之衅。

虎踞龙蟠说旧京,六宫拟从翠华行。君王也道江南好,只是因循计不成。

后尝以京师急于寇警,微言曰:「吾在南尚有一家居。」上曰:「谁与言之。」因不语。

上苑春回草树芳,殿前玉女侍东王。骁壶博得天为笑,遮莫人间见电光。((神异经)东荒山中有石 室,东王君居焉。与玉女投壶,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笑。张华曰:「笑者,开口流光,即电也。」) 十一年二月某日,上幸西苑,坐万春亭,宣后暨东西两宫至投壶。袁贵妃胜,赐银牌四事。

碧焰青烟品自奇,((南越志)珠有九品。)紫莲花朵彩琉璃。要凭四表验光被,岂就一冠分等夷。

东宫束发冠,缨前一珠,碧焰如盘,投火中,绿烟勃起,不知何名。其时有大珰,翼善冠,上嵌 一珠较巨,紫光如莲花,至晚则五彩如琉璃,盖夜光也。

谁拆偏旁两字呈,梦中占梦转分明。截长补短图轮广,((周礼)东西曰广,南北曰轮。)破碎山河凑 不成。

帝梦一冠裳者,呈片纸,祗书一有字。次日语于后妃,大约言大有富有为休征也。既而宣之外 廷,对亦然。后有解之者曰:「就字拆之,则大不成大,明不成明,何休征之有。」上闻之,亦不之罪。

锦罽平铺界紫庭,(有草名锦扇界球。)裙衫风度压娉婷。天边自结齐云社,(宋小说:蹴鞠曰圆社,亦 曰齐云社。)一簇彩云飞更停。

宫眷喜蹴鞠之戏,田贵妃风度安雅,众莫能及。

舞按西施结束成,当筵为寿玉尊擎。莫言长袖娇无力,曾拂苏台一夜倾。

万寿节排宴昭仁殿,例有梨园乐人祇应。上谕陈伶作西施舞,舞罢,赐银五两。

小殿清斋浴佛期,玻璃声碎越磁时。雷掀电抉都无用,(司空图题(柳州集)「若掀雷抉电,撑决于天地之垠。」)但觉春温满玉墀。

四月八日,帝持斋。近侍吴某捧大龙磁碗,以进午馔,失足破于阶。声震响,宫正将治罪。上徐 曰:「来,得毋惊恐乎?」戒勿问。

璇扃启处晓星多,才听三更五点过。谁是宵衣分念者,早朝频问夜如何。

帝三日一视朝,漏鼓四下,辄出御殿。廷臣至多后期。

敕赴覃怀远慰存,铢分禁帑亦殊恩。捧香中使传哀痛,上有宫闱涕泪痕。

十二年正月二日洛阳陷,王死之,世子与王妃走至怀庆。帝发御前银一万,坤宁宫四千,承乾宫 三千,翊坤宫三千,又慈庆宫懿安后一千,慈宁宫皇祖宣懿康昭妃五百,皇考孝温懿妃五百,俱命王裕民、冉兴让、叶高标赍往以慰恤之。

刚是山河澄正气,岂容日月翳纤尘。明明法网轻投者,刀锯应嫌剩此身。

夏试随堂、秉笔,时李承芳署司礼监印,其名下顾三聘者,亟欲升迁,托己之名下王建鼎代作,选 于众

书名:明宫词 页码:38

田贵妃每与帝奕,辄负一二子,未尽其技也。

剪玉研珠按候施,腻和芳泽掩冰姿。只应土偶需涂抹,尽把铅华让与伊。

宫中收紫茉莉实,研细蒸熟,名珍珠粉。取白鹤花蕊,剪去其蒂,实以民间所用粉蒸熟,名玉簪 粉。此懿安从外传入,宫眷皆用之。顾帝不喜涂泽,每见施粉稍重者,笑曰「浑似庙中鬼脸。」 故一时俱尚轻淡。

姓氏凭谁上玉京,缕编麦秆一灯明。看来颜色黄金似,要与黄金较重轻。

周皇亲丁夫人之姊,适范氏,生一子,家于常熟。后携一灯至周皇亲家,灯以麦秆劈丝编凑而成 者。浼周进于坤宁,帝见之赏其新异。后曰:「此姨之子范某所进。」帝命赐以冠带。

新制高冠压鬓鬟,簇成鸦翠贯珠环。浮枢溅沫惊涛里,拥出青螺一点山。

后妃宝冠旧缀鸦青石,间以珠。田贵妃易异珠为琲,而后尚之以石,望之则有光矣。

漫论水乳与云泥,偶尔嬉游意亦携。一局町畦分内外,半天晴雨判东西。

袁贵妃谨退,深得后意。凡游赏嬉戏,每召与同,不召田也。

兰殿朝参待礼成,定须矜重等威明。由来宠极翻含怨,调剂君恩得未平。

后本大度,然以田贵威固宠,欲裁之以礼。岁时朝贺,翟车止庑下,良久方进。后御正座受其 拜,拜已遽下,矜重无他言。

便坐从容笑语深,浑如田舍有同心。金罍玉匣高堂上,写出卢仝小妇吟。((小妇吟)云:小妇欲入 门,隈门匀红妆。大妇出门迎,整顿罗衣裳。门边雨相见,笑乐不可当。夫子于傍聊断肠,小妇哆 堤上高堂。开玉匣,取琴张,陈金罍,酌满觞。愿言两相乐,永与同心事我郎。)

后于袁贵妃之朝也,预传免,握手于便坐,甚欢。

暖妆高宴赏春华,((元氏掖庭记)赏海棠曰暖妆之宴。)夸道秾鲜散紫霞。惟有孀闱憎太艳,小园樽酒 酹梨花。

回龙观海棠极盛,后特喜之,每花时,排宴于六角亭,玩赏累日,各宫俱至,惟懿安数辞焉。慈 庆宫有花圃,慈宁亦有之,各宫所无也。

菱花开处现全身,珠簇寒梅点点春。谁向玉笼窥秘戏,((宋画苑)有素女玉房秘戏图。)风情分与镜中 人。六月某日,后着珍珠暑衫,每珠五粒,簇一宝石为梅花缀于衫上,对镜梳洗。帝从后调之,后 展手以扦,几犯上颊,适为进瓜内侍所见,后深恚焉。

赫濯声灵果骇闻,引愆心许六宫分。清香一炷殷勤祝,半是君王忏悔文。

内玉皇殿,永乐时建。有旨撤像,内侍启钥而入,大声陡发,震倒像前供桌,飞尘满室。内侍相 顾骇愕,莫敢执奏。像重甚,不可摇动,遂用巨絙拽之下座。时内殿诸像并毁斥,盖起于礼部尚 书徐光启之疏。光启奉泰西氏教,以辟佛老,而帝听之也。既而后知撤像时灵异,言于帝,帝深 悔。而宫眷之持斋礼诵,较盛于前矣。

羽拂飞尘白似霜,(弘君举食檄,当用轻羽拂取飞面。)溲将三菓味逾芳。(皇甫谧(元宴春秋〕卫伦曰:「吾麦杏时将发,糅以杏汁,李柰时将发,又糅以李柰汁,故兼三味。」)烹茶注砚矜新异,((清异录〕金 陵七妙,其一馄饨汤可注砚,又萧家馄饨可以瀹茗)。未乞汤官玉食方。((百官表〕汤官,主饼饵者。)

翊坤宫近侍刘某善治匾食,进御者,必其手造也。

黄金成缕织条条,笼烛霏微照绮寮。约略三分裁制好,上阳春剪破红绡。

宫中灯,镂金匼匝以护之。田贵妃去其缕三分之一,为方空,而幂以轻绡,觉倍明尔。

惟是敬天兼法祖,乃堪遗大与投艰。万几何日能清暇,索得身游六艺闲。

书名:明宫词 页码:37

假涂于士试非轻,日似重瞳一鉴明。百尔有身谁自致,谩言奴辈负科名。

司礼监职员,例从内书堂拨派,名曰正途。其或乞恩奏保改升者,亚焉。二年冬,御前面考随堂、秉笔,出「事君能致其身」题考,郑之惠、曹化淳中式。前此所未有也。

十九人今岂有存,((南纪〕参军崔灵运,梦天帝谓之曰:「萧道成我第十九子。」考自三皇五帝以降,受 命之次,至帝为十九也。)迢迢遗绪到儿孙。醉中每误金汤业,不拟承欢进八尊。((周礼.天官)凡祭 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

光明殿供安玉帝像。正月九日、十二月二十五日帝并到殿行香。其朝礼之词,每自称儿子。

依样葫芦画遍金,迎禧迪吉写中心。祓除力可清君侧,窜入奸邪付太阴。((逸史)卢杞少时家居,邻娼有二葫芦,大如两斛瓮。娼与杞各处其一,腾起至一宫阙,有女子谓曰:「此水晶宫,某为太阴夫人。」) 宫中十二月春联例用泥金葫芦,内书吉、利、福、寿字,旁写:「送瘟使者将归去,俺家也有一葫 芦。」以祓除不祥。

计幅生绡借地栽,艳分脂粉画妆来。上林多少名花草,乞与春风一例开。

田贵妃工写生,尝作群芳图进上,帝留之御几,时展玩焉。

眉间喜气报新黄,隔月先铺月子房。果是高禖申景绪,((通典•月令〕伸春以太牢祀于高禖。,)猗兰昨夜见祥光。((汉武故事)武帝生于猗兰殿,七岁立为皇太子。)

宫中有娠,铺月子房。

日霁风和试雪翰,盘空更上五云端。外边认是宫庭鸽,依约铃声揭处看。

翊坤宫有放鸽台,每饲善鸽。当风日晴朗,领以一二带铃者,纵之群飞,盘空而上,铃声直逼

层霄。

镂金龙凤饼非珍,((归田录)庆历间造小片龙凤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宫人往往镂金其上。至明,用牙茶。团茶皆废焉。)阳羡年年进戚臣。刚是天厨樱笋候,石泉槐火共尝新。

周皇亲每岁进阳羡茶。

迥处平分皓魄多,瑶台人自俯星河。君恩纵许蟾宫住,不拟将身比月娥。

田贵妃于宫之西建一台,月夜邀上登之,奏酒曰:「臣妾自发家府钱,为玩站台也。」

洞天高垒石玲珑,栽遍繁枝与细丛。翠幕朱阑障春住,四时应不换东风。

台下累石为洞,以莳花药,妃张幄坐其旁。

风裳水佩况冰姿,虢国曾无粉黛施。好是清真最相称,懒于梳掠俭于时。(秦韬玉诗:「共怜时世俭梳妆。」)

田贵妃燕见,首不副次,帝喜其清真。

明察自应无匿照,豆笾止竟有专司。饮醇食德宽如海,那为牢丸计一丝。(段成式食品,有汤中牢丸。)

一日帝谕买元宵来,即粉团也。所司随进一碗,帝问其价,曰:一贯钱。」帝笑曰:「朕在藩时, 每以三十文买一碗,今算一贯耶。」仍谕准给一贯,所司凛凛者累日。

金镂红文蹙凤成,戛于纤指自凄清。((明皇杂录)中官白秀贞使蜀回,得琵琶以献。上有金镂红文,

蹙成双凤。贵妃每抱奏之,音韵凄清。)可知抱月怀风在,(王融琵琶诗:「抱月如可明,怀风殊复 清。」)最称梁州濩索声。((乐谱〕琵琶有濩索梁州曲。)

帝喜琵琶,庚午、辛未间,才人于乾清西暖阁赍曲柄琵琶,弹商杂调歌舞太平,帝倾听不倦。

奁分一局两相当,坐隐还教共御床。自分身如玉棋子,要将冷暖问君王。((宣室记)日本国贡玉棋子,冬则暖,夏则冷。)

书名:明宫词 页码:33

狐岂有威堪假道,鼠曾无穴可容身。盈廷莫讶褫冠佩,半是当时向火人。((天宝遗事)张九龄曰:「今 时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旦火尽灰冷,暖气何在。」)

帝既处分魏奄,阁臣仅以四五十人为余党,列案以请。帝谕以称颂、赞导、速化为题,皆列入。阁 臣以外廷不知内事对。阅日,帝召阁臣入,先有黄袱累累,指示曰:「此皆红本,珰实迹也。」于 是案所罗列者甚广。

上元排当最今年,((古杭记)宫中饮宴名排当。)牌额鳌山火烂然。霹雳一声开夜色,九重星斗九重天。

旧例,上元之前,宫眷内臣穿灯景补子蟒衣,于乾清宫丹陛上安放牌坊灯,于寿皇殿安放方圆鳌山灯。元年特盛,牌坊至七层,鳌山至十三层,十九日乃撤,上鳌山山顶之灯,点放神器三位。

仙馆才封系臂纱,((晋书〕武帝简良家子女充内职,中选者以绛纱系臂。)丹宫旋驻镂金车。((拾遗记〕 灵芸既发常山,帝以文车十乘迎之,车皆镂金为轮辋。)樊桐县圃虽分位,总在增城阿家母。((道 经)海外有五岳灵山,中岳昆仑之山,东曰樊桐、西曰县圃,有增城九重,西王母所治也。)

袁、田二妃同选于朱阳馆,后亲下聘礼,迎入宫。袁居翊坤宫在西,田居承乾宫在东。

员分百二领璇宫,((周礼)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

治,总一百二十员。(拾遗记)皇娥处璇宫。)撙节咸资内教功。三洒亲蚕重澣服,((古今舆服杂事)后 饲蚕礼曰三洒。)拟将恭俭赞王风。

后有恭俭之德,既定位,首减椒房资用,亲妇事,衣浣衣,内治克修。

禁闱初试罗衣薄,台砌刚逢谷雨芳。(牡丹至谷雨日乃开,因名谷雨花。)花与如花浑不辨,秾华从领御袍黄。

旧制,宫眷自三月初四日至四月初三日穿罗。是时观花殿牡丹方开,每结彩缯为棚以护之。元年 花较盛,各宫相邀宴赏无虚日。丁卯春,忠贤以二百株献于潜邸,署其名于长笺,首列御袍黄。 是秋登宝位,亦先兆也。

讨逆已严钦定案,展亲仍拜旧除官。紫微芒动金书册,(唐故事,中书为紫微舍人。)慈庆宫中署懿安。

帝之继统,颇德懿安。故逮刘志选、梁梦环于狱,钦定逆案,倾危国母,驱逐戚臣,论斩。复右都督张国纪爵,即懿安父也。慈庆宫即端本宫,在东华门内。张后移居焉,改今名。上尊号曰懿 安,以诏天下。旧例,凡遇微号册封大典,阁臣率领中书官篆写金宝、金册于南薰殿。

退红蘸碧轻逾艳,((续笔记)王贞白诗:「龙脑香调水,教人染退红。」若今之粉红也。(凤池编)唐尚 轻绡。紫蘸碧,为妇人衣。)远黛飞霞淡自真。((酉阳杂俎)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日札)薄施朱, 以粉罩之,为飞霞妆。)就里细参苏样好,内家妆束一时新。

后籍苏州,田贵妃居扬州,皆习江南服饰,谓之苏样。

法酒清醇酿得工,尊罍亦自畅皇风。太禧白与金茎露,不若长春是混同。

御用酒皆内臣监酿,光禄不得与。上喜饮金茎露、太禧白二种,尝名之曰长春露、长春白。盖内 法酒总名长春,自以二字冠之,宫中不复称金茎、太禧矣。

一字平分九域遥,笑凭抛掷赌娇饶。嫣然既解倾人国,只恐金城也动摇。((增韵)掉,训摇动。)

神庙中叶,御意创掉城之戏。用色罗一方,绣井字为九营,中为上营,四方为中营,四角为下 营。命宫人以银毬抛之,落上营者上赏,中、下次焉。落营外或压井字有罚。熹庙时,相沿未 息。说者谓掉城者,辽城也。殆先征也。帝在潜邸,已闻此说,后遂禁止不行。

绮笼不用麝兰熏,气似蘅芜得共闻。却笑延凉清室夜,幽香只许梦中分。((拾遗记)汉武帝息于延凉 室,梦李夫人授以蘅芜之香。)

书名:明宫词 页码:130

徽音门。壬午八月,懿安移入居仁寿殿, 因改为端本宫,以待东宫大婚。宫门前三石桥,盖大内西海子之水,蜿蜒从此出焉。皇太子原居 大内钟粹宫,在坤宁宫之左。既渐长,当移居。上以慈庆为皇考旧居,其后勖勤宫,即上旧居 也,因以居东宫。奉迁懿安皇后于仁寿殿,前门徽音,改前星门,内关睢左右门,改为麟趾燕翼 第二门;麟趾改为重晖第三门•,慈庆改为端本;纯禧左右门,改为养正、体元。再入为端本宫, 中设皇太子座,画屏金碧,座左右二大镜,屏高五尺余。镜方而长,左右各有连房七闲,门上各 堆纱,画忠孝廉节故事。左七闲即寝宫,内有二雕床,余皆空洞。右七闲有调红宝座及奥室,其 内有弘仁殿。规制曲折,与左不同矣。又后为穿殿,两庑翼然。有清正二轩,又后则聚宁门,今 改为凝宁门,端本宫至此止矣。此后为龙圃门,又后为奉裒宫,其右有承华门,入后则左为勖勤 宫,右为昭俭宫,又后为丽园门。(静志居诗话)先伯祖母赵淑人,崇祯间雨朝中宫。周后语宫人 云:「朝中命妇,率籧篨戚施,薄福之相,维刑部朱侍郎妻,庄严婉丽,称此象服尔。」

玉清礼毕卸祎衣,朝贺娙娥珠翠围。新进未谙宫禁礼,传来慈谕导卢妃。

(甲申小纪)十五年正月初九日,后礼玉帝回宫,受各宫朝贺。赐坐待茶,谕:「尔辈小心供奉皇

上,有新进者,未谙规矩,须教导之。」盖卢妃于十四年十一月选入也。

铺殿名花画笔殊,宫门欲挂辟兵符。年来宵旰无欢思,泪洒豳风七月图。

(甲申小纪)武英殿画士所画锦盆,堆名花杂果,或货郎担,百物毕陈。画围屏成架,御用监按节安 设。是年上谕画豳风图,设于乾清西暖阁。又壬午、癸未闲,国事日棘,上日夜忧,妃嫔亦稀得进御矣。

小人嬉笑在深宫,形体幺么顾盼雄。每向左廊邀圣眷,承恩不忍化沙虫。

(甲申小纪)小人屋在御厕之左廊,人二,夫妇也。长尺许,屋倍之。凡几榻枕席,动用之物,毕 具其中。外则绕以阑干。其声啁晰,亦时作嬉笑怒骂之状。一日,上御厕,出临视焉。二人若甚 惊恐,上大笑。

匾食中宵进御前,翊坤宫侍几传宣。君王尚记牢丸价,敕给汤官一贯钱。

(甲申小纪)翊坤宫近侍刘某,善治匾食,进御者必其手造。又一日,上谕买元宵,即粉圆也。所 司随进一碗,上问其价,曰:「一贯钱。」上笑曰:「朕在藩时,每以三十文买一碗,今算一贯耶。」仍 谕准给一贯,所司凛凛者累日。(树谖草堂集•闻内臣述往事)潜邸曾亲到市廛,民闲物价每留连。 西华鹅炙前门鲊,一箸才消半百钱。(静志居诗话)崇祯初,大官庖开应支物价簿,帝诘内侍谓太 浮,且曰:「炙鹅、腌鲥、肉鲜,在某肆市之钱半百耳。」内侍惊愕。足以征思陵留心民事之一 端也。

幽兰飞片泣残春,罗袂花钿欲化尘。梦授蘅芜香不散,何当重见李夫人。

(胜国宫闱诗)田妃善画兰。(甲申小纪)田贵妃所居室中,常有异香若蘅芜,袭而不散。

月落妆台冷翠翘,碧天金海路迢迢。河灯照彻秋波里,好待云軿过玉桥。

(甲申小纪)番经厂内官习西方梵呗,中元节,例作法事,放河灯于玉河桥。桥在干明门之西,石梁如虹,直跨金海。是年,法筵倍盛于旧,盖田贵妃以是月十六日薨,特追荐之也。

十六离宫树影遮,阿奇娇小髻盘鸦。下阶自摘青梅子,雕出箱篮屈曲花。

(甲申小纪)时有宫女阿奇者,能以青梅雕剜脱核,镂成花鸟,纤细可爱。擘之玲珑如小龛,阖之依然梅也,名梅篮。

前星失曜紫微虚,奏入深宫涕泪俱。十丈胡绳移玉帝,至尊应悔信耶稣。

(甲申小纪)癸未正月,司天奏帝座下移,上谕后宫同日修省。后五月,轩辕绝续不常,大小失 次,至九十月间乃复。轩辕者,后妃之舍,主内政以弼太微,为周后同殉之象。又坤宁后苑有钦 安殿,安供玄天上帝。殿东北有足迹二,传云「世庙时,两宫回禄,玄帝曾立此救火。五年秋, 上谕隆德、英华殿诸像,俱送朝天宫、隆善寺等处,惟此殿圣像独存,以有灵迹也。又内玉皇 殿,永乐时建。有旨撤像,内侍启

书名:明宫词 页码:128

  时寓京师,为人箢库。后生东宫及定王,田贵妃生永王及悼灵王。贵妃灶日甚,意图夺嫡。一 日,永和宫婢于金狻猊下误触定王,中宫衔之。

茸茸苔绿印弓鞋,西苑风光二月佳。玉女投壶天一笑,有人花下谢银牌。

  (甲申小纪)十一年二月某日,上幸西苑,坐万春亭,宣后暨东西两宫至,投壶。袁贵妃胜,赍银 牌四事。

片片幽兰画里春,胭脂红点玉芽匀。昨宵新绣宫花补,捧出宫门赐谏臣。

(甲申小纪)上敕田贵妃写兰于便面,携之怀袖。又刘文烈理顺为御史时,上赐以宫花补子,精致 异常,云出自田贵妃手。今犹在雍丘文烈祠中。

阅遍封章涕泪垂,青袍视事掩黄扉。比来御袖犹多损,才信才人着布衣。

(红蕉集•宫女曹静照宫词)阅遍司农水旱书,君王减膳复斋居。御厨阿监新承旨,明日羹汤不进 鱼。俭德慈恩上古稀,他方织锦尽停机。赭黄御服重经擀,内直才人着布衣。(甲申小纪)七年某月,贼破凤阳,焚皇陵飨殿,上震怒,勒限平贼。斋居武英便殿,减膳撤乐,青袍视事,以示行 闲文武,甘苦与同之意。又上御讲筵,所御里衣袖微损,衔于外,上以手纳之。讲官某奏曰:「衣之敝,虽过于俭,然美德也,何必讳。」

禁林风度步虚声,氅服云璈队队行。总为苍生求福祐,袆衣深夜拜通明。

(甲申小纪)畿甸大旱,后谕道经厂宫女于大高玄殿建醮禳灾。宫女数十人,氅服云璈,与羽流无 异。盖熹庙时命内官教成者。

通灵夜醮达天明,遥见宫娥引驾行。愁绝万方多难日,一声清跸过南城。

(玉堂荟记)崇祯时,中外多事,每遣羽流于南城为章醮之举。上与后妃密往行礼,自文华殿西 夹道中往来。一日,有都僚接本在会极门,忽传驾返,逡巡避入文华门西直房,于窗隙中窥见上 乘小辇,辇前两宫娥,其次后辇,又次田、袁二妃辇,历历见之。不知上亦窥见矣。俄使中珰问 姓名,上复遣谕之,至外勿言也。

甲煎沉香院院烧,张灯欢赏闰元宵。长春重设临光宴,五凤楼头雪尽消。

(甲申小纪)十三年闰正月,后命各宫循例放灯,重赏元宵。

衾裯昨向翊坤移,偶忤中宫待罪迟。笑问羊车何处宿,君王语默两难时。

(甲申小纪)十一月,袁贵妃偶忤后意,后怒。是夜上幸翊坤宫,后已闻之矣。次日见上,后故问 曰:昨宿于何处?上嗫嚅久之,曰:袁。后佯笑,上默然。

女叔充班非祖制,皇妃加册系私恩。仪曹斥去貂珰议,犹见朝臣骨鲠存。

  (甲申小纪)十四年春,进东宫田皇贵妃,西宫袁皇贵妃,仿万历中例也。部具仪注,举行有日 矣。大珰复以永乐中坐受长公主四拜为请。下部中察议,部臣林欲楫等,以会典洪武所定,皇妃 受封谢恩,止称内命妇诸亲,以次贺如常仪。夫于妃曰诸亲,则与皇后前称妾者不同,故累朝皆 遵守之。惟永乐五年,仁孝皇后崩,上追思甚笃,不再立中宫,故妃礼稍隆。而累朝有中宫在 上,则此礼自不复行。今两宫受封,恐非慎夫人却席之意。又永乐时,长公主于成祖女弟行也。 今荣昌大长公主,则上亲姑也。而忽充班首,行四拜礼于贵妃之前,恐亦未安。万历十四年,进 封郑为贵妃。当时部议仪注,亦止照洪武所定。且惟天子议礼,礼臣守礼,未闻内臣议礼者。制曰:应照会典洪武时例行。

休征枉自梦冠裳,驿骑惊飞赤白囊。侵早殿头宣撤炙,六宫和泪问襄阳。

(甲申小纪)上梦一冠裳者,呈片纸,只书一有字。次日语于后妃,大约言大有富有,为休征也。 既而宣于外庭,对亦然。后有解之者曰:「就字折之,则大不成大,明不成明,何休征之有。」上闻 之,亦不

书名:明宫词 页码:125

(甲申小纪)翊坤宫有放鸽台,每饲善鸽。当风日晴朗,临以一二带铃者,从之羣飞,盘空而上, 铃声直逼层霄。

珠阙云开出绛河,月明轻辇夜相过。石栏干外西风急,碧沼芙蓉红泪多。

(甲申小纪)田贵妃于宫之西建一台。月夜,邀上登之。奏曰:「臣妾自发家府钱,为玩月台也。」 台下累石为洞,以莳花药,妃张幄坐其旁。

玉熙凉月浸珠楼,凤纸签名唤主讴。抱出琵琶金镂柄,清商侧调唱凉州。

(霜猿集)上在玉熙宫,命梨园奏水嬉、过锦诸伎,小内家抱金镂曲柄琵琶,乃于阗所进,弹清商 侧调。时边关虽警,中原犹为全盛。(甲申小纪)上喜琵琶。庚午、辛未闲,才人于乾清西暖阁,赍 曲柄琵琶清商杂调,歌舞太平,上倾听不倦。(一统志)玉熙宫在西长安门内街北,金鳌玉岽桥之 西,明建。庄烈帝每宴于此,作过锦、水嬉之戏。

千秋令节御筵张,朝罢娙娥各进觞。催唤沈香新法部,未央前殿演西厢。

(甲申小纪)五年,皇后千秋节,谕沈香班优人演西厢记五六出。十四年,演玉簪记一二出。十年 之中,止此两次。

薄罗衫袖怯新凉,小殿风飘桂叶香。斜抱云和弹一曲,玉熙宫外月如霜。

(甲申小纪)中秋之夕,驾幸玉熙宫,设宴。既撤乐,命田贵妃鼓琴。斯时朗月如霜,器和响逸,上悦,顾谓贵妃:「卿指法洪纤,深得宜也。」

琉璃砚匣日随身,楷法钟王号绝伦。禁本临摹三万纸,瓣香长奉卫夫人。

(甲申小纪)田贵妃幼习钟王楷法,继得禁本临摹,遂臻能品。凡书、凡画卷轴,上每谕妃签题之。

暖妆高宴海棠开,红艳凝香画管催。六角亭前春似海,懿安宫仗不曾来。

(甲申小纪)回龙观海棠极盛,后特喜之。每花时,排宴于六角亭,玩赏累日。各宫俱至,惟懿安 数辞焉。慈庆宫有花圃,慈宁亦有之,各宫所无也。

金吾游侠恃承恩,椒室焚香见泪痕。昨夜脱簪亲引罪,外家微问濯龙门。

(甲申小纪)田贵妃父弘遇,恃宠横甚。上知之,责妃曰:「祖宗家法,汝岂不知?行将及汝矣。」 妃惧,戒其所亲曰:「汝辈于外犯事,已风闻大内矣。若上再问,吾当自杀耳。」弘遇震折,稍自 戢。又田妃以后故抑之,大恨,为上泣。父弘遇教之上书,阳引愆,用微辞为构。(烈皇小识)上 御极后,田妃最有宠。其父弘遇亦最横,后父周奎次之,袁妃父则兢兢自守,不预外事。上每戒 谕外戚,必三人同召。一日复召,袁语二人:「学生不敏,奉陪多次矣。今后还求雨先生包容,免 赐提挈。」周、田皆有惭色。

藏钩戏罢玉掺掺,笑拥香鬟对镜函。却被内官遥觑见,琤琤微汗湿珠衫。

(甲申小纪)六月某日,后着真珠暑衫,每珠五粒簇一宝石为梅花,缀于衫上。对镜梳洗,上从后 调之,后展手以扞,几犯上颊,适为进瓜内侍所见,后深恚焉。

弸弸一曲夜寒生,宛转牵丝到五更。解识中宫宵旰意,天风吹下纺车声。

(甲申小纪)八年三月,后谕苏州织造太监,进草棉纺车二十四具,以教宫婢。督责甚力,无一能 者,后怒,焚之。

毬场新绿剪春芜,上马如飞御玉弧。金弹一声花外远,鸳鸯瓦上落双乌。

(霜猿集)上多勇力,能于马上运二十斤军器,又以黄绳系大石,手自举之。(甲申小纪)上喜挟弹, 故近侍皆习之。弹子房专备弹弓,所用泥弹,大小轻重,各有等第。黄布作袋,盛以供用。一日, 上幸西苑,弹落二乌,喜甚。左右俱呼万岁。

水嬉过锦绝欢娱,内殿宣传罪己书。忧及万方多涕泪,比来长御省愆居。

书名:明宫词 页码:122

之者辄瞑眩不自持,贵后始知其异。陈文庄仁锡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焉。仁锡奇其 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下贵人。」使以通鉴教之。后于此书最详贯。一日,后与上同看除目, 后见陈文庄名,指之曰:「此吾家探花也。」上不悦。曰:「既是汝家翰林,莫想得阁老。」后因言 他事以解之。(崇祯诗集)传闻中宫好学,新参夫人,有延师习通鉴者。

朱阳新佩号宜男,日暖椒房学养蚕。莫道内家妆束好,传来苏样自江南。

(甲申小纪)袁、田二妃同选于朱阳馆,后亲下聘礼,迎入宫。袁居翊坤宫,在西,田居承乾宫, 在东。又后恭俭,既定位首,减椒房资用,亲妇事,衣浣衣。又后籍苏州,田贵妃居扬州,皆习 江南服饰,谓之苏样。又上每幸承乾宫,入夕,供设多江南器玩。

维扬服制艳朝霞,争羡承乾插戴奢。乞赐上前齐跪拜,一时忙索象生花。

(彤史拾遗记)宫中凡令节,宫人以插戴相饷。偶贵妃宫宫婢戴新样花,他宫皆无有,中宫宫婢齐 向上叩头乞赐。上使中官出采办,越数百里不能得。上以问妃,妃曰「此象生花也,出嘉兴。有 吴吏部家人携来京,而妾家买之。」上不悦。

芍药花开万寿筵,樱桃红熟麦秋天。年年四月初三日,齐换轻纱拜御前。

(甲申小纪)四月三日为万寿节。旧例,于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牡丹盛后,即开筵赏芍药花也。 又四月尝樱桃,以为一岁诸果新味之始。取麦穗煮熟,去芒壳,磨成食之,名曰捻转,以为一岁 五谷新味之始。每岁圣节,必首进于筵问。蒋之翘(天启宫词注)北果园樱桃,内廷最为珍味。

连朝绣好兽头鞋,学跨银骢下玉阶。驰入毬场娇又怯,几番抛落紫金钗。

(甲申小纪)五六年闲,宫眷每绣兽头于鞋上,以辟不样,呼为猫头鞋。识者谓:猫,旄也,兵象 也。又上欲择隙地为习射之所,撤玉皇殿像,置城外天坛。射场既辟,上率妃嫔置酒殿中。是夕, 风雨大作,竟不可居。时有天弧引满,狼星易处之异。

拂拂凉飔入翠帷,雷琴昨夜赐昭仪。承恩怕鼓朝天曲,不似兰闺伴母时。

(西河诗话)吴博士崇祯宫词有云:「夜半昭仪赐凤皇,昭阳前殿奏霓裳。自言阿母亲传授,不比 新声出教坊。」按其事以田礼妃好鼓琴,上尝赐小雷琴令弹。忽一日,询云何师得之,妃以母授对。

既而妃请召母至,伺上见幸时,无意闲令母弹广陵散曲。上闻之,颇忆其语。大悦,赏赍最厚。

礼妃本秦产,母多技,幼尝教妃,妃恐上见疑,故令母入宫一实其语。(霜猿集)田妃善鼓琴,上 疑琴师所授。妃曰:「母所教。」上遣黄门召入,赐坐,鼓朝天一曲。(花笺录)田妃侍帝鼓琴,帝 情悦豫,因语于后曰:「后独不能此乎?」后正色对曰:「妾本儒家,惟知蚕织耳。妃从何人授指法?」帝色动,诘妃,妃以母授对。

连番龙直欲交更,游艺斋前缓缓行。掀起御帘磁碗进,内监尝过燕窝羹。

(甲申小纪)元年八月,于乾清宫大殿,居中向南悬扁,曰敬天法祖。五年十月,悬扁于干宁宫之东披檐,曰清暇居,北围廊曰游艺斋。又四月八日,上持斋。近侍吴某捧大龙磁碗以进午馔,失 足破于阶,声震响。宫正将治罪。上徐曰:「来,得毋惊恐乎?」戒勿问。又上嗜燕窝羹。膳夫煮就 羹汤,先呈所司尝,递尝五六人,参酌咸淡,方进御。

君王访道慕崆峒,写入丝桐一弄中。传授玉妃三四遍,泠泠弦上泛松风。

(甲申小纪)上雅好鼓琴,尝制访道五曲,曰崆峒引,曰敌爻歌,曰据桐吟,曰参同契,曰烂柯游, 命田贵妃操之。(道援堂集)烈皇帝御书松风二大字,布衣臣顾苓奉之草堂颜曰松风寝。(带经堂诗话)在京师士夫家,见明怀宗御书「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十字,笔势飞动,上有崇祯建极之宝。

平铺绣罽各分曹,花下双垂紫锦绦。裙衩芙蓉风飐起,凤鞋轻蹴彩毬高。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46



彝训; 无斁康事, 先知稼穑之艰难。" 又联曰:" 颙若谨渊居, 神明其德; 凛然勅先事, 夙夜惟寅。" 五

屏风中匾曰:" 洗心藏密"。圣制斋宫诗六章、恭见前编

圣制斋居诗、御制斋居诗。俱恭载典礼门斋戒仪。 皇上御笔联曰:"温恭有恪心昌燕,夙夜惟寅典骏鸿。"西暖阁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皓月空悬心镜朗,妙云拥护智珠圆。"后殿匾曰:"诚肃殿"。殿内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庄敬日强",联曰:"慎独谨几,旦明怀帝载;思艰图易,宵旰念民依。"西为寝宫,皇上御笔匾曰:"敬止",联曰:"礼严迁坐毋不敬,诚格雝宫单厥心。"斋宫之东为毓庆宫,乾隆六十年皇上受封皇太子时赐居,谨于本门另卷恭载。

月华门之西为西一长街,南即内右门,中为近光右门,北为长康右门,转东即琼苑西门也。由

近光右门而北,向东之门凡三,曰咸和右门、广生右门、大成右门。咸和右门之西相对为纯佑门。

中间南向者曰永寿门。门内为永寿宫前,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令仪淑德",联曰:"三秀草

呈云彩焕,万年枝茂露香凝。"东壁悬臣梁诗正敬书圣制班姬辞辇赞, 恭见前编后仿此。

西壁悬班姬辞辇图。

广生右门之西相对为崇禧门,中间南向者曰翊坤门。门内为翊坤宫,前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懿恭婉顺",东壁悬臣 张照敬书圣制昭容评诗赞,西壁悬昭容评诗图,后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

笔匾曰:"懋端壸教",联曰:"德茂椒涂绵福履,教敷兰掖集嘉祥。"大成右门之西相对为长泰门。中间南向者曰储秀门。门内为储秀宫,前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茂修内治",东壁悬臣张照敬书圣制西陵教蚕赞,西壁悬西陵教蚕图。右三宫之西为西二长街,南则螽斯门,北则百子门也。街西纯佑门相对曰嘉祉门。再西为启祥门。中间南向者亦曰启祥门。门内为启祥宫,前殿恭悬高宗纯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五 四四七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下) 页码:188



臣等恭查: 基化门、端则门二处, 旧额首领各二。嗣裁为一, 仍以侍监为之。

内左门 内右门

  八品首领各二,均侍监。太监各十二。内左门专司启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内右门除启闭,关防、洒扫、坐更外,兼查茶膳房人等、众太监等出入,每晚起更时,宫内等处报无事毕,具单送敬事房。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钱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景仁宫 永寿宫 承干宫 翊坤宫 锺粹宫 储秀宫 延禧宫 启祥宫 永和宫 长春宫 景阳宫咸福宫

以上十二宫,八品首领各二,均侍监。太监十二。专司本宫陈设、洒扫、承应传取、坐更等

事。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臣等恭查:景阳宫首领太监兼司御书房收贮书画等事,设额名数,仍与各宫同。

近光左门

  不设首领,属景仁宫首领兼辖。太监五,专司启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近光右门

不设首领,属永寿宫首领兼辖,所司及太监额与左门同。

养心殿 重华宫 建福宫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七十三 六八三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14

宫;西二长街之西,由南而北,曰未央宫、长春宫、寿安宫。北平史表长编,概未采入,犹不足怪。所可怪者,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五月,尽更十二宫名,为明代宫史之一大转变,散见明宫殿额名,春明梦余录、明会要、酌中志诸书,乃亦一字未着,是诚不免疏漏矣。按明宫殿额名:嘉靖十四年五月,更永安宫曰永和宫,长杨宫曰景阳宫,万安宫曰翊坤宫,寿昌宫曰储秀宫,长春宫曰永宁宫,寿安宫曰咸福宫。又据春明梦余录,嘉靖十四年五月,更长宁宫曰景仁宫,更据明会要卷七十一,同年同月,更未央宫曰启祥宫。以上更名年月可考者凡八宫,其他四宫,虽不可考其更名年月,然十二宫本为对称,既有景仁,必有毓德,既有翊坤,必有承乾,既有储秀,必有钟粹,既有启祥,必有延祺也。更名前后之十二宫,略图如左:(见第六页) 以如此重大之变更,而北平史表长编一字未提,不谓之疏漏不可也。(乙)李自成之入京一也,于祟祯十七年(一六四四)四月二十九日夜,焚宫殿及九门城楼西遁,见明史流寇传、烈皇小识、明季遗闻等书,是为北京宫殿之有数浩劫,故满清入关不得不亟事修复,乃北平史表长编亦一字未提,其疏漏二也。(丙)北平史表长编一二七页,于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下,系以建先蚕坛事,但识其疑曰:按会典亦以建先蚕坛为雍正十三年事,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55

冬,更曰永寿宫,其西则西二长街也,南首曰螽斯门,北首曰百子门。螽斯门之西,南向者曰启祥宫,此宫乃兴献帝发祥之所,原名未央宫,嘉靖入继大统,至十四年(一五三五)夏,更曰启祥宫,宫门内石坊,向北扁石青地金字四,曰贞源茂始,后改曰圣本肇初;向南四字曰庆泽无终,后更曰元德永衍。再西曰嘉德右门,即景福门也。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龙德门相对者,曰广和右门;门内南向者曰翊坤宫,酌中志云:西宫李娘娘之所居也。西二长街之西,曰永宁宫,天启改曰长春宫。广和右门之北,向东与端则门相对者,曰大成右门,门内南向者曰储秀宫。西二长街之西,曰咸福宫,万历时惠王、桂王共居之。百子门之北,并列者,则乾清宫之西房五所。以上西六宫及乾西五所之大略也。

御花园 坤宁宫之后,为宫后苑。中为钦安殿,供玄天上帝。殿之东西,有足迹二,相传嘉靖时两宫被灾,玄帝曾立此,默为救火。崇祯五年(一六三二)秋,隆德殿、英华殿诸像,俱送至朝天等宫大隆善等寺安藏,惟此殿圣像不动也。殿前有门,曰天一之门。殿后有门,中曰承光门,左曰集福门,右曰延和门;再北为坤宁门,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秋,更名曰顺贞门,其宫墙外,则紫禁城之玄武门,报夜更鼓在焉。苑内曰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40

昔人笔墨贵凤髓,睿藻箴勖扬龙文。承命作歌识卷末,疑有荣光腾起烂烂辉星辰。

养心门膳房大库北为西二永巷。巷东永寿宫、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丽景轩。巷西为太极殿。

图二十二 重华宫

《故宫图说》:

太极殿(即启祥宫),殿五楹,在启祥门内,即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嘉靖十四年五月,更名启祥宫,为明兴献帝诞生之所。兴献帝者,成化之子,嘉靖之父也。有石坊二,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德永衍”。今已不存,且遗址亦无从考矣。清乾隆时,西壁悬姜后脱簪图及张照书赞,亦改旧观。宣统未出宫时,为同治瑜太妃所居,中为宝座,前后廊有慈禧书联匾。殿内陈设悉仍原式。

体元殿、长春宫、咸福宫、同道堂。正北为崇敬殿、重华宫。(图二十二)

沈德潜《恭和御制正月十日小宴重华宫示大学士内廷诸臣元韵》诗:

重来瑶席从群仙,瑞雪初消景物鲜。歌诵唐虞真幸矣,班联风雅亦欣然。鱼旟牧梦占丰岁,松鹤天书赐老年。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

日丽风和是令辰,赐来珍馔命重申。宸章纪圣高唐律,乐府联吟见汉人(时演柏梁联句故事)。十叶蓂还开旧荚,一枝梅已绽新春。银花火树逢元夕,又听千门笑语频。

东西配殿,左曰葆中,右曰浴德。东曰漱芳斋,前有戏台。又东为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东与御花园邻。是为内西路。

(五)外西路

螽斯门之西为启祥门。门以西为春华门,门内为雨华阁。阁凡三层,供欢喜佛五尊,中层供康熙大成功德佛神位,下层供西天番佛,有脑骨灯、人骨笛等,均喇嘛教法物。后为宝华殿。再后为中正殿,于民国十二年失慎后,修墙间之。殿内供欢喜佛多尊。后为西花园,火后改为球场。东为惠风亭,亭内有石化铜一方,为希见之物。有建福宫。

《故宫图说》:

建福宫,宫凡三楹。乾隆五年改建,屋瓦用蓝色,异他宫。原为守制时所居,后未果,见乾隆御制《建福宫赋》及诗中。为宝座,有乾隆匾曰“不为物先”。嘉庆联曰:“受益本于谦功崇业广,立诚贵以预言物行恒。”东间祀孝贞显皇后神位。孝贞者,咸丰后,同治初偕,孝钦垂帘听政,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