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九年御制澡身浴德诗福海西壖,平漪镜净,黛蓄膏停,竹屿芦汀,极望弥弥,浴凫飞鹭,游泳翔集。王司州云:非惟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苓香含石髓,秋水长天色。不竭亦不盈,是惟君子德。我来俯空明,镜已默相识。鱼跃与鸢飞,如如安乐国。
〔臣等谨按〕澡身浴德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澡身浴德之北,度河桥为望瀛洲。其北为深柳读书堂,堂北为溪月松风。(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望瀛洲额皇上御书。深柳读书堂、溪月松风额皆世宗御书。
平湖秋月在福海西北隅,正宇三楹。西为流水音。东北出山口临河为花屿兰皋。折而东南,度桥为两峰插云。又东南为山水乐,其北为君子轩,为藏密楼。(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平湖秋月,四十景之一。额为世宗御书。流水音、花屿兰皋诸额为皇上御书。
乾隆九年御制平湖秋月词(调寄浣溪纱)倚山面湖,竹树蒙密,左右支板桥以通步屐。湖可数十顷,当秋深月皎,潋滟波光接天无际。苏公堤畔,差足方兹胜概。不辨天光与水光,结璘池馆庆霄凉,蓼烟荷露正苍茫。白傅苏公风雅客,一杯相劝舞霓裳。此时谁不道钱塘?
〔臣等谨按〕平湖秋月御制词,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门三楹,南向。正殿七楹。殿前东为畅襟楼,西为神洲三岛,东偏为随安室,西偏为日日平安报好音。由蓬岛瑶台东南度桥为东岛,有亭为瀛海仙山,西北度桥为北岛,正宇三楹。(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蓬岛瑶台,四十景之一,旧名蓬莱洲,后易今名,额为皇上御书。门额曰镜中阁,与畅襟楼、随安室额皆御书。神洲三岛、日日平安报好音、瀛海仙山诸额皆世宗御书。
乾隆九年御制蓬岛瑶台诗福海中作大小三岛,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岧岧亭亭,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也。真妄一如,小大一如,能知此是三壶方丈,便可半升铛内煮江山。名葩绰约草葳蕤,隐映仙家白玉墀。天上画图悬日月,水中楼阁浸琉璃。鹭拳净沼波翻雪,燕贺新巢栋有芝。海外方蓬原宇内,祖龙鞭石竟奚为?
〔臣等谨按〕蓬岛瑶台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接秀山房在福海东隅,正宇三楹西向。后稍东为琴趣轩,其北方楼为寻云,东南为澄练楼,楼后为怡然书屋。寻云楼稍东佛室为安隐幢。接秀山房之南为揽翠亭。(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接秀山房,四十景之一,与揽翠亭额皆世宗御书。琴趣轩、寻云诸额皆
一泓净碧。日月出入,云霞卷舒,远山烟岚,近水楼阁,来不迎而去不距,莫不落其度内,如如焉亦无如如者,吾得之于濠上也。涵虚斯朗鉴,鉴朗在虚涵。即此契元理,悠然对碧潭。云山同妙静,鱼鸟适清酣。天水相忘处,空明共我三。
〔臣等谨按〕涵虚朗鉴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福海西北隅平湖秋月之西为廓然大公,正宇七楹。前为双鹤斋。西北为规月桥,东北为绮吟堂,又北为采芝径,又北径岩洞而西,为峭蒨居。北垣门外有楼为天真可佳。峭蒨居西为披云径,又西亭为启秀,又西稍南为韵石淙。西北平台临池为芰荷深处,垣外为影山楼。双鹤斋西为环秀山房,西北为临湖楼。(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廓然大公,四十景之一,额为皇上御书。双鹤斋、采芝径、天真可佳、芰荷深处、影山楼、环秀山房、临湖楼诸额皆世宗御书。峭蒨居、披云径诸额皆皇上御书。
乾隆九年御制廓然大公诗平冈回合,山禽渚鸟远近相呼。后凿曲池,有蒲菡萏。长夏高启北窗,水香拂拂,真足开豁襟颜。有山不让土,故得高■■。有河不择流,故得宽弥弥。是之谓大公,而我以名此。偶值清晏闲,凭眺诚乐只。识得圣人心,闻诸程夫子。
鱼跃鸢飞,东为畅观轩,西南为铺翠环流,楼南有室为传妙,又南出山口为多子亭。鱼跃鸢飞之东,禾畴弥望。河南北岸仿农居村市者,为
北远山村。北岸石垣西偏为兰野,后为绘雨精舍,其西南为水村图。又西有楼,前为皆春阁,后为稻凉楼。又西为涉趣楼,右为湛虚书屋。西南有室,临河西向,为
西峯秀色。河西峯峦峻峙,为小匡庐。后有龙王庙,东为含韵斋,为一堂和气,东南为自得轩。后垣东为岚镜舫,西为花港观鱼。西峯秀色迤东,东西船坞各二所。北岸为安澜园,正宇曰四宜书屋。东南为葄经馆,又南为采芳洲,后为飞睇亭,东北为緑帷舫。四宜书屋西南为无边风月之阁,为涵秋堂,为烟月清真楼。楼西稍南为远秀山房,楼北度曲桥为染霞楼。
长元按:安澜园仿海昌陈氏园名之。葄经馆、采芳洲、飞睇亭、緑帷舫、无边风月之阁、涵秋 堂、烟月清真楼、远秀山房、染霞楼,并正宇四宜书屋,为安澜园十景。
方壶胜景在四宜书屋之东,临池楼宇也。南建坊二座。其北楼宇为哕鸾殿,为琼华楼。哕鸾殿东为蘂珠宫,南船坞,有龙王庙。西北为三潭印月,又西北度桥为天宇空明,为澄景堂。堂东为清旷楼,西为华照楼。
澡身浴德在福海西南隅,卽澄渊榭。南为含清晖,北为涵妙识。折而西向,为静香馆。又西为解愠书屋,西南为旷然阁。北度河桥为望瀛洲,其北为深柳读书堂,为溪月松风。
平湖秋月在福海西北隅,正宇西为流水音,东北出山口临河为花屿兰皋。折而东南度桥为两峯插
云,又东南为山水乐。其北为君子轩,为藏密楼。
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门南向。正殿前东为畅襟楼,西为神仙三岛。东偏为随安室,西偏为日日平安报好音。由蓬岛瑶台东南度桥为东岛,有亭曰瀛海仙山。西北度桥为北岛正宇。
接秀山房在福海东隅,后为琴趣轩,北为澄练楼,为怡然书屋,为寻云楼。稍东佛堂为安隐幢,南为揽翠亭。接秀山房之南有敞宇,依山临河,为
别有洞天。西为纳翠楼,西南为水木清华之阁,稍北为时赏斋。别有洞天迤西为
夹镜鸣琴,南为聚远楼。东为广育宫,前建坊座,后为凝祥殿。宫东为南屏晚钟。又东度桥为西山入画,为山容水态。夹镜鸣琴之西为湖山在望,为佳山水,为洞里长春。
涵虚朗镜在福海东,卽雷峯夕照正宇。其北为惠如春,为寻云榭。又北为贻兰庭,为会心不远。其南为临众芳,为云锦墅,为菊秀松蕤,为万景天全。
廓然大公在福海西北隅,平湖秋月之西。正宇前为双鹤斋,西北为规月桥,东北为绮吟堂,又北为采芝径,又北经岩洞而出为峭蒨居,北垣门外有楼为天真可佳。峭蒨居西为披云径,又西为启秀亭,西稍南为韵石淙,西北平台临池为芰荷深处,垣外为影山楼。双鹤斋西为环秀山房,西北为临湖楼。
长元按:双鹤斋、规月桥、绮吟堂、采芝径、峭蒨居、天真可佳、披云径、启秀亭、韵石淙、影山楼,为廓然大公十景。
之东为满文碑亭,西为汉文碑亭。今之矗立者即石碑,但石刻剥落不堪,几成石柱矣。★【按《圆明园图咏·鸿慈永祜·小引》中称,奉皇祖皇考神位,似无世祖章皇帝神位,盖即祀两代也。】
紫柏山房,在鸿慈永祜后垣西北,前宇为横云堂。山房东岩洞中为石帆室,东南丰乐轩,北为霁华楼,迤东为景晖楼。横云堂池上为澄素楼,西北为引溪亭,今皆无存。但见山石石道犹能攀援沟通,清溪环绕,徘徊其间,尚可想见当日胜迹,今已耕为田矣。
万方安和,俗称卍字亭,在杏花春馆西北,建宇池中,形如卍字。万方安和,南面正室额也。盖水心架构,形似卍字,回廊面面,各标胜概,曲折向背,辄复不同也。今已倾塌,犹可见其基,皆改为民居矣。
【以上皆陈君文波所记。此公既亲履园中,又征诸陆纯元老人所述,当无不实,因附抄于后,以资印证。】
余尝闻故老云:当年园居,凡有殿廷考试,皆在正大光明殿。每朝听政,及召见臣工,在勤政亲贤。上元令节看烟火,在山高水长楼上。端阳节看龙舟竞渡,在福海。中秋赏月,在平湖秋月。晏居时,道光朝在镂月开云。咸丰朝或言移居九州岛清晏。演戏向在同乐园,有时夜宴,临时改在镂月开云。见近人杨云史诗《檀青引》中。【此盖传外学演戏,非南府伶官也。】
道光时,京城所称四大徽班,曰三庆,曰四喜,曰春台,曰和春。此四班实不起于道光朝。盖三庆最早,乾隆八旬万寿,自安徽来京,徽人多彼时所谓新腔,因以前多汉调也。四喜班起于嘉庆朝,专工昆曲,其中旦脚最好。直至光绪时,此班为私房荟萃地,规矩太不严肃,每演至中场,台上私
戏之所,前有喷水池,其顶可蓄水,楼中则长形,由西而东,如一工字。老人陆纯元谓堂中水戏最多,大概上下可流转也。今犹可见水漕。远瀛观在海源堂东,南向,石刻最精致,说者谓意大利人造,但未见记载。观其门窗石柱,方圆之准正,刻镂之精美,中国人不能作也。转马台又在远瀛观之东,陆老人谓系清帝骑马由台上下旋转游戏之所。自谐奇趣而下,其中历史皆陆老人云。
福海为全园之中心。其中曰蓬岛瑶台,其东曰雷峰夕照,其西南曰澡身浴德,其西北曰平湖秋月,皆四十景中之最著者也。海北有船坞,海西岸有乾隆题福海诗石刻。乘舟可达蓬岛瑶台殿,七楹。东南度桥曰东岛,西北曰北岛,皆有屋宇,今俱无存矣。海水久涸,芦苇甚多,远望若平原矣。★【按咸丰十年八月,管园大臣(包衣按班之一,专管御园。)文忠毅公丰,即于此投水殉节。文为内务府旗籍,姓董。其子福某,字承斋,以荫生改知府,终身未出仕,盖诚笃人也。其居在南池皇史宬后身表章库,屋宇甚精工,后售与闽人曾毓隽。】
文源阁,在水木明瑟之北稍西,上下各六楹,乾隆三十九年建。与文华殿后之文渊阁,避暑山庄之文津阁,皆以贮四库全书,而构制皆仿浙江范氏天一阁。阁前石为玲峰,今已仆地。上有乾隆御诗,阁东亭为石碣,刻乾隆《御制文源阁记》,诗文备载《日下旧闻考》。忆十三年游其地,有“月台”二字石刻,今已不见,不知何人取去。
汇万总春之庙,在濂溪乐处之南,正殿为蕃育群芳之殿,五楹。殿东北为香远益清楼,西为乐天和,为味真书屋,又西为池水共心月向明。庙东沿山径出为普济桥,今屋宇桥皆毁,仅存其基。是庙为供花神之所,东南两面环水,有路斜出,东南处境颇幽。今全园只花神庙一松尚存,挺然孤
东,临池楼宇为方壶胜境【四十景之二十九。】。南建二坊,其北为哕鸾殿,为琼华楼。殿东为蕊珠宫。宫南船坞西北为三潭印月【仿西湖十景。】。度桥为天宇空明,后为澄景堂,东为清旷楼,西为华照楼。澡身浴德【四十景之三十。】在福海西南隅,即澄渊榭之正宇。南为含清晖,北为涵妙识,折而西向为静香馆,又西为解愠书屋,西南为旷然阁,北度桥为望瀛洲,其北为深柳读书堂,为溪月松风。平湖秋月【四十景之三十一,亦仿西湖十景。】在福海西北隅,正宇西为流水音,东北出山口临河,为花屿兰皋,折而东南,度桥为两峰插云【仿西湖十景。】。又东南为山水乐,其北为君子轩,为藏密楼。蓬岛瑶台【四十景之三十二。】在福海中央殿前,东为畅襟楼,西为神洲三岛,东偏为随安室,西偏为日月平安报好音,东南度桥为东岛,有亭为瀛海仙山,西北度桥为北岛。接秀山房【四十景之三十三。】在福海东隅,正宇后为琴趣轩,北方为寻云楼,东南为澄练楼,楼后为怡然书屋,稍东佛堂为安稳幢,南为揽翠亭。别有洞天【四十景之三十四。】在接秀山房之南,依山临河,西曰纳翠。西南水木清华之阁稍北,为时赏斋,西为夹镜鸣琴【四十景之三十五。】。南为聚远楼,东为广育宫,前建坊座,后为凝祥殿。宫东为南屏晚钟【仿西湖十景。】。又东度桥为西山入画,为山容水态,西为湖山在望,为佳山水,为洞里长春。涵虚朗鉴【四十景之三十六。】在福海东,即雷峰夕照【仿西湖十景。】正宇。其北稍西为惠如春,又东北为寻云榭,又北为贻兰亭,为会心不远,其南为临众芳,为云锦墅,为菊秀松蕤,为万景大全。廓然大公【四十景之三十七。】在平湖秋月之西,前为双鹤斋,西为环秀山房,西北为规月桥,为临湖楼,东北为绮吟堂,又北为采芝径。经岩洞而西为峭蒨居,西为披云径,为启秀亭,为韵石淙,【以上为廓然大公十
元灵宫 高宗纯皇帝诗注:是宫建于顺治年间,盖仿京师光明殿之制。光明殿则明朝所建也。
允执厥中 中和殿纵广各三间,方檐圆顶,金扉琐窗,遇方泽大祀及祀太庙、社稷之前一日,皇帝俱于殿内视祝版,亲祭历代帝王庙、先师孔子,朝日、夕月亦如之。耕耤则于殿内阅视农器及谷种青箱。高宗纯皇帝御书额曰允执厥中。联曰: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
麦雨稻风 淡泊宁静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其北廊后额曰麦雨稻风。
溪月松风 溪月松风在深柳读书堂之北,额为世宗宪皇帝御书。
平畴交远风 长春园爱山楼东北为平畴交远风,宇后额曰平皋绿净。联曰:畏民碞其难其慎;敕天命惟几惟康。
万壑松风 万壑松风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太液秋风 太液池在皇城之右,东瞰琼华岛,而西、北、南三面极深广,芰荷菱芡,舒红卷翠,鱼跃鸟浮,上下天光,真胜境也。东南有仪天殿,中架长桥以通往来。又有土台,松桧苍苍然,天气清明,日光滉瀁,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又曰太液晴波。高宗纯皇帝御制燕山八景叠旧作韵诗序:太液池在西苑中,亘长桥,列二华表,曰金鳌、玉𬟽,北为北海,南则瀛台。西京赋所称沧池漭沆、列瀛洲、夹蓬莱者,方斯蔑矣。
廓然大公 廓然大公在平湖秋月之西,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有廓然大公八景诗。又静明
对时育物 西苑瀛台临水为迎薰亭,高宗纯皇帝书额曰对时育物。
平湖秋月 地在圆明园福海西北隅,为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词引:倚山面湖,竹树蒙密,左右支板桥以通步履。湖可数十顷,当秋深月皎,潋滟波光,接天无际。苏公堤畔,差足方兹胜境。
三潭映月 圆明园四宜书屋之东临池楼宇曰方壶胜境,为四十景之一。纯庙方壶胜境词引:东为蕊珠宫,西则三潭印月,净绿空明,又辟一胜境矣。
光风霁月 圆明园杏花春馆之西,度碧栏桥为坦坦荡荡,前为素心堂,后为光风霁月。
卢沟晓月 高宗纯皇帝诗云:兰若霜钟断续鸣,卢沟晓月正西横。苍烟淡接平芜迥,曙色才分远水明。傍岸人行闻犬吠,蹙波风动见鱼惊。车驰马骤长安道,何限低徊旅宦情!又诗引:卢沟河即桑干河,水黑曰卢,故以名之。桥建于金明昌初,长二百馀步。由陆程入京者必取道于此。诗云:茅店寒鸡咿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夹镜明。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尤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梨花伴月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松鹤清越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香雾窟 静宜园芙蓉坪西南曰香雾窟,为二十八景之一,即静室。香山室宇此处最高。
清凉禅窟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
森玉笏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