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昭化寺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昭化寺,位於阿拉善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所在地,格里沙漠左缘,以古朴、典雅的藏式宗教建筑物为主的寺院,主要以大雄宝殿、观音殿等经殿组成,为阿拉善八大寺之一。
昭化寺,现有经殿、房屋、庙仓等一百一十馀间,注册僧徒六十馀名。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3

原永光寺,元大万寿寺也。曹洞下青州辨公居之。寺有大万寿寺开山传法历代宗师实迹碑记,文字磨泐。又明正统十一年一碑,本山住持本恩立石,昭化寺住持妙清碧潭篆额。碑称辨公居此,湛然、屏山居士为其上首外护。湛然即耶律文正王楚材;屏山,金李翰林纯甫也。析津日记

原万寿寺有许道宁画屏。金台集

原许道宁,京兆人,画山水法李成,独造其妙。墨庄漫录

原果啰洛纳延万寿寺怀古诗 皇唐开宝构,历劫抵金时。绝妙青松障,清凉白玉池。长廊秋屧响,高阁夜钟迟。独有乘闲客,扶藜读旧碑。金台集

〔朱彝尊原按〕寺东清厂有巨潭,易之诗所云清凉白玉池者,疑即是也。

增永光寺在顺承门外东南永光寺街。殿三层,前殿有景泰年碑二,胡濙撰文。中殿有万寿寺开山传法历代宗师实迹二石碣,仅存万寿辨公等字可辨。许道宁画屏已久湮矣。京城古迹考

〔臣等谨按〕永光寺内元大万寿寺实迹碑,虽字迹已剥,而碑尚完好屹立。明景泰间

二碑半没于土,正统时碑不复存。

补永兴寺在宣北坊柳巷之南,寺东向。南行约五十步折而东有兴仁寺,南向,其建置年月无考。行国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04

登乎山,山旧有芙蓉殿,金章宗行宫也。昭化寺,元世祖建也。(帝京景物略)

  〔臣等谨按〕金山寺、昭化寺今皆无考。

  原玉泉在京城西三十里西山之麓。有石洞,泉自中而出。洞门刻玉泉二字,泉味甘冽。上有石岩,名吕公洞。其上有芙蓉阁,金章宗避暑处。其在山之阳者,泉自下涌,鸣若杂佩,泓澄百顷,合流而入都城,逶迤曲折,宛若流虹。(戴司成集)

  原玉泉出于山下,喷薄转激,散为溪池。池上有亭,宣宗驻跸处也。又一里为华严寺,有洞三,其南为吕公洞,一窍深黑,投以石有水声,莫有穷之者。(怀麓堂集)

  原玉泉山麓临水有亭。裂帛泉从石根出溢为渠,石子鳞鳞,了了可见,依山瞰泉,原为昭化寺,今久废。(珂雪斋集)

  原宛平有玉泉山行宫。(金史地理志)

  原明昌元年八月,幸玉泉山。六年四月,幸玉泉山。承安元年八月,幸玉泉山。泰和元年五月,幸玉泉山。三年三月,幸玉泉山。七年五月,幸玉泉山。(金史章宗纪)

  原至元三年八月,郭守敬谓开玉泉水以通漕运,从之。十五年十二月,禁玉泉山樵采渔

弋。(元史世祖纪)

  原至治元年十二月,疏玉泉河。(元史英宗纪)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07

  原金山寺磵道攲窄,仅可徒步。既至寺,抵一笑庵、观龙洞,洞方广不及寻丈,旁有石穴,深窅莫测。(钱文肃集)

  原金山寺,西麓尽处也。(游业)

  原华严右半里为金山寺,山有玉龙洞。洞出泉,甃石为暗渠,引水伏流,约五里入西湖,名曰龙泉堂。湖亭建其上。(长安客话)

  原望湖亭不作于龙潭而作于裂帛湖上,真无识也。(袁中郎集)

  原裂帛从玉泉山根出,溢而为渠,依山瞰泉为昭化寺基,今已废。其邻为史园,正泉所出也。(珂雪斋集)

  原裂帛湖泉仰射如珠串,古榆荫潭上,极幽秀。过赵家堤,水更深碧。(长安可游记)

  (原吴师道游西山诗序三月十七日,金华吴师道正传、晋宁张翥仲举、襄城赵琏伯器、临川吴当伯尚、河东王雍元肃同游西山玉泉护圣寺,遂至香山。既归,各赋诗以纪实。先是,护圣主僧月潭师款客甚勤,留之不果,则约以再游,又约以诗为寄。未及寄,则又屡督趣之,于是裒写为卷,纳之山中。四人者推某为最长,故其诗居首而又复叙其略焉。吁,吾曹东西南北之人,幸而会于京师,佳时胜集,徜徉名山水间,既惬于心,师超然方外而独惓惓焉,其高致尤可爱而仰也。秋风扬舲,客兴未已,又将往践前约,然桑下三宿之恋,或法所不可。师其有以语我乎!吴礼部集)

  (原三月十八日张仲举赵伯器吴伯尚王元肃同游西山玉泉遂至香山诗肃清门外春草青,背城曼衍趋郊垧。西山晓晴出苍翠,高下不断如连屏。道旁巨冢乌鸟噪,寒日野祭遗膻腥。沟深路狭雪泥在,缓控瘦马仍竛竮。行行将近寺始见,半空碧瓦浮晶荧。先朝营构天下冠,千门万户侔宫庭。寺前对峙两飞阁,金铺射日开朱棂。截留累石作平地,修梁雄跨相纬经。平台当前白玉座,刻镂精巧多殊形。常时御舟此游幸,清箫妙管鱼龙听。沿堤万柳著新绿,未见蒲苇弥烟汀。凫飞鹭起渺空阔,使我清思凌沧溟。游船两两棹歌起,亦有公子携娉婷。主僧说法据高座,撞钟击鼓声发霆。欣然肃客导周历,顾瞻幻怪何神灵!后园小殿翳花木,绣帏香阁犹深扃。坐陪方丈谈亹亹,伊蒲清俱分余馨。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19

长元按:今十间房有兴胜寺,疑为兴仁之讹。

北营内北西守备署在宣武门外铁厂。

海波寺在清厂迤北,其地名海波寺街,今废。

朱竹垞寓居在海波寺街,有古藤书屋。

朱彝尊自禁垣移居宣武门外诗:诏许携家具,书难定客踪。谁怜春梦断,犹听隔城钟。

北极庵在清厂,祀玄帝,有明万历间朱之蕃碑。

龙王庙在清厂,无碑碣可考。门外有巨潭,盖古刹也。

永光寺在清厂西,卽元大万寿寺也,曹洞下青州辨公居之。有大万寿寺开山传法历代宗师实迹碑

记,文字磨泐。又明正统十一年,本山住持本恩立石,昭化寺住持妙清碧潭篆额碑,称辨公居此,湛然、屏山二居士为其上首外护。湛然卽耶律文正王楚材;屏山,金李翰林纯甫也。寺有许道宁画屏。

元纳新万寿寺怀古诗:皇唐开宝构,历刦抵金时。絶妙青松障,清凉白玉池。长廊秋屧响,高阁夜钟迟。独有乘闲客,扶藜读旧碑。

原按:寺东清厂有巨潭,易之诗所云清凉白玉池,疑卽此。

闻喜庵在赶驴市,系闻喜人旅寓,有康熙间重修碑。

北城吏目署在椿树三条胡同。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8

宅天留胜,杨柳汀洲画不殊。淼淼恩波闲极目,愿同黄鹄一沾濡。

龙王庙在玉泉山麓,庙据泉上,渟泓方广数丈,涌泉如珠,名裂帛湖。然山旁石缝皆迸流溅雪,不特此湖也。

裂帛湖,泉源仰射如珠串,古榆荫潭上,极幽秀。过赵家堤,水更深碧。

王士祯裂帛湖诗:裂帛湖光碧玉环,人家终日映潺湲。分明一幅蔡侯纸,写出湖南千万山。

朱彝尊诗:裂帛湖流两岸平,柳阴风暖燕飞轻。年光冷笑长安客,开遍山桃不出城。

查嗣瑮裂帛湖诗:石迸珠光碎,风磨镜面平。若教褒女听,应爱此泉声。

吕公洞在玉泉西二里观音寺。寺依山,入门有洞,深广二寻,亦曰观音洞。昔吕仙憇此,去而洞名也。

吕公岩下临一潭,广丈余。山上有看花台、卷幔楼。

查慎行吕公洞诗:只道山穷水亦穷,忽攀石磴与云通。芙蓉殿底三重阁,杨柳桥南一面风。老去文人多入道,从来絶境必凌空。知君欲傲长江簿,佛号曾呼禁苑中。山顶卽金章宗

芙蓉殿址。

昭化寺在玉泉山麓,元世祖建。

○崇真观在玉泉山下。观外小涧环流,清浅可度。前累石为台。下甃方池,池上有斗室曰灵渊斋。

上华严寺、下华严寺,俱明正统间建,其额英庙敕赐。寺有二洞,一在山腰,一在殿后,曰七真洞,或云即翠华洞。洞中石壁镌元耶律丞相一词,明大学士夏言和之,亦镌于壁。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2

狼山 杨家庄 北营村 磨石口 北新安 畏吾村 南营儿小营儿 小西门 乖狗村拐山 下庄儿 广源闸 麦庄桥 南中北务门头村 煤营儿 普安店 小屯儿 瓦窖头 坟户营 同具里南海店 小蓝庄 牛栏庄 新庄 黑塔

镇国寺 龙潭 功德寺 香山 平坡寺 西湖分水岭 十八盘 卧龙岗 吕公岩 庞涓洞 昭化寺 望湖亭

西山,府西三十里太行山首,每大雪初霁,积素若画,为京师八景之一,曰西山霁雪。玉泉山,府西二十里,凿石为螭头,泉从口出,色若素练,为京师八景之一,曰玉泉垂虹。

南城 在正阳、崇文、宣武三门外,新城内外。

正东坊 八牌四十铺

正阳门外东河沿,至崇文门外西河沿。

小桥儿 孝顺牌胡同 长巷儿 一二三四条胡同 萧公堂 栾敬胡同 新开口 打磨厂 翟家口儿 崇真观 鲜鱼巷 蒋家胡同

羊房草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条胡同 猪市口东 半边街 苜蓿园 天庆慈源寺 冰窖胡同 西三里河 芦苇园 山西营 帘子胡同 席儿胡同 豆腐巷 金帽儿胡同

细米营 三川柳胡同 板井胡同 喜鹊胡同 簪儿胡同 茶食胡同 关王庙 巴家胡同 苗家胡同 薛家湾 卢老儿胡同 木厂儿 吴毡儿胡同 官菜园 灵官庙

阎王庙 三圣庙 石虎儿胡同 菜市口西北 鞭子巷南中街 青化寺 交椅胡同 香串胡同 东三里河 唐洗白街 盛老儿胡同 清风营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523

寄诗:"原是释迦亲抱送,永光古寺翠微僧"。庚辰成进士,由农部任知州,殉木果木难。吴超亭别驾兴宗题其遗集云:"朱邸赐莲宵禁肃,永光击钵晓钟寒"。"元纳延《金台集·寓万寿寺怀古诗》:"皇唐开宝构,历刼抵金时。绝妙青松幛,⑿清凉白玉池。长廊秋屧响,高阁夜钟迟。独有乘闲客,扶藜读古碑。自注:寺有许道宁画屏。"《日下旧闻考》:"琉璃厂西门外为清厂,清厂西为永光寺。寺在元为大万寿寺,有《开山传法历代宗师实迹碑记》,字迹久剥,仅存"万寿辩公"等字。有明正统十一年一碑,本山住持本恩立[石],⒀昭化寺住持妙清碧潭篆额,碑称辨公居此,湛然、屏山居士为其上首外护。湛然即耶律文正王楚材。屏山,金李翰林纯甫也。又景泰年碑二,胡■撰文,并没于土。果啰洛纳延《金台集·万寿寺怀古诗》有曰:"皇唐开宝构,历刼抵金时"。又曰"独有乘闲客,扶藜读古[旧]碑"。⒁则其寺始于唐也。惜元之实迹碑,已成没字矣。"《顺天府志》:"今其寺仅存山门,额曰"重修永光寺"。寺内破屋数间,余皆废坏,成通衢矣。旧石无一存,其寺东为清厂。厂迤北有海波寺,久废,其地名海波寺街。又清厂有北极庵,内碑一,明万历间朱之蕃撰。龙王庙门外有巨潭。清厂东口外迤南为南柳巷,有永兴寺,寺无幢碣可考。"《燕京访古录》:"顺治门外永光寺街,有畏卢在焉,吾师林琴南先生故居也。先生侨居北平三十余年,终老于此。其门楹有自书联云:"扪心只有天堪恃,知足当为世所容"。盖自况也。林师既殁,余与诸同门议于此地建筑畏庐,未果。"

[十] 《顺天府志》:"永光寺西街有四川、新会、顺德诸会馆。西小胡同曰八宝甸,曰枣林。"

[十一] 《顺天府志》:"北极庵祀元帝,有明万历间朱之蕃碑。有凤翔会馆。"

书名:帝京景物略 页码:316

玉泉山

山,块然石也,鳞起为苍龙皮。山根碎石卓卓,泉亦碎而涌流,声短短不属,杂然难静听,絮如语。去山不数武,遂湖,裂帛湖也。泉迸湖底,伏如练帛,裂而珠之,直弹湖面,涣然合于湖。盖伏趋方怒,虽得湖以散,而怒未有泄,阳动而上,泡若沫若。阴阳不相受,故油中水珠,水中亦珠,动静相摩,有光轮之。故空轮流火,水亦轮水,及乎面水则泄,是固然矣。湖方数丈,水澄以鲜,深而浮色,定而荡光,数石朱碧,屑屑历历,漾沙金色,波波萦萦,一客一影,一荇一影,客无匿发,荇无匿丝矣。水拂荇也,如风拂柳,条条皆东。湖水冷,于冰齐分,夏无敢涉,春秋无敢盥,无敢啜者。去湖遂溪,缘山修修,岸柳低回而不得留。石梁过溪,亭其湖左,曰望湖亭,宣庙驻跸者,今圮焉。存者,南史氏庄。又南,上下华严寺,嘉靖庚戌虏阑入,寺毁焉。寺存者二洞:华严、七真。洞壁刻元耶律氏词也,人曰楚材者,讹。又南,周皇亲别墅,今方盛。迂而西,观音庵。庵洞曰吕公,今存。昔吕仙憩此,去而洞名也。又北,金山寺,寺今荒破,未废尔。寺亦洞,曰七宝。是诸洞者,惟一华严,洞中度以丈,丈三之,其六曰洞,可狸鼠相蔽窥也。径寺登乎山,望西湖,月半规,西堤柳,虹青一道,溪壑间,民方田作时,大河悠悠,小河箭流,高田满㞲,低田满豅。今湖日以亭圃,堤柳日以浓,田日以开。山旧有芙蓉殿,金章宗行宫也。昭化寺,元世祖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95

图六十一 绣绮桥

图六十二 玉带桥

(六)玉泉山静明园

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金章宗于山麓建泉水苑行宫。元世祖建昭化寺。明英宗建上、下华严寺。清康熙十九年,改建澄心园,三十一年,改名静明。乾隆增建馆阁多处,五十七年,重加修葺。旧志载静明园十六景:(一)廓然大公,(二)芙蓉晴照,(三)玉泉趵突,(四)竹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