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二年御制绛雪轩诗 绛雪百年轩,五株峙禁园。轩倚御花园东壁,绛雪亦旧额。元霜宝为伴,玉宇额犹存。岂必芳华对?常看逸韵骞。培根真是瑞,凡雪后必收培各树根,率成例事。色泽那堪论?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绛雪轩即景诗 御花园赏万几闲,坤宁门后为御花园,轩在东厢,庭前古海棠数本,以此得名。滕六飞祥意不悭。真瑞喜犹逢腊后,虚名何必取嵰山?鼎瓯烹瀹韵诚惬,筐筥扫收事已闲。每雪后仆役扫收培树,例有赏,故无不喜为。松柏可培海棠否,性殊贞脆识其间。
〔臣等谨按〕绛雪轩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绛雪轩南即琼苑东门。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琼苑东门详见前。
钦安殿西稍北为延晖阁。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延晖阁上恭悬皇上御书额曰凝清室。东间联曰:雪朗西山送寒色;花辉东壁发生馨。阁下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又联曰:锦座凝香,花敷春苑丽;晴窗挹翠,霞带晓屏舒。皆御书。
乾隆二十六年御制延晖阁春望诗 禁林崇阁枕红墙,暇日登临喜载阳。北户景山秀堪揖,南墀古柏俨成行。宫庭基业期恒固,帝里枢机协大当。累洽百年诚富庶,持盈惟是敬为防。
〔臣等谨按〕延晖阁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延晖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西为毓翠亭。斋前有池,池上为澄瑞亭,即亭为斗坛,亭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养性斋东向者七楹,南北向,相接者各三楹,皆有楼。楼上正中恭悬圣祖御书额曰飞龙在天。左室联曰:心迹只今偏爱澹;诗情到此合添幽。又联曰: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右室联曰:自是林泉多蕴藉;依然书史得周旋。又联曰: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皆圣祖御书。楼下正中恭悬皇上御书额曰居敬存诚。联曰:体道鸢鱼看活泼;消闲书史挹菁英。又联曰:暇当绨几身聊憇;景入纱疏意与存。北楼下东向额曰悦心颐神。联曰:古香研道秘;新藻发春妍。南楼下东向联曰:四季风光无尽藏;百城古帙有余馨。皆御书。
养性斋南即琼苑西门。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琼苑西门详见前。
国朝宫史
緑苔。
二一八
御制绛雪轩诗辛巳名轩因对花,取义缘体物。酣春虽尚遥,符甲机已郁。卽看六霙积,何异嵰山蔚。金麦玉壶供,银燕彩屏拂。休征协雨暘,宴息宥密勿。
钦安殿之西稍北爲延晖阁。阁上御笔匾曰:"凝清室],东间联曰:"雪朗西山送寒色,花辉东壁发生馨。]楼下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又联曰:"锦座凝香,花敷春苑丽;晴牕挹翠,霞带晓屏舒。]
御制延晖阁春望诗辛巳禁林崇阁枕红墙,暇日登临喜载阳。北户景山秀堪揖,南
墀古柏俨成行。宫庭基业期恒固,帝里枢机协大当。累洽百年诚富庶,持盈惟是敬
爲防。
阁前相对爲四神祠。阁西爲位育斋。斋西爲毓翠亭。斋前有池。池上爲澄瑞亭,卽亭爲斗坛。亭南爲千秋亭。又南爲养性斋。斋东向者七楹,南北向相接者各三楹,皆有楼。楼上正中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飞龙在天],左室联曰:"心迹只今偏爱澹,诗情到此合添幽。]又联曰:"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右室联曰:"自是林泉多藴藉,依然书史得周旋。]又联曰:"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楼下正中御笔匾曰:"居敬存诚],联曰:"体道鸢鱼看活泼,消闲书史挹菁英。]又联曰:"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
殿西稍北为延晖阁,额曰凝清室。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西为毓翠亭。斋前有池,池上为澄瑞亭。卽亭为斗坛。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东向者七楹,南北向相接者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卽琼苑西门。
殿后为承光门,北向。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东西向,正中为顺贞门。其北为神武门,紫禁城之北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坤宁宫北有围廊曰游艺斋,与御园相接。其钦安殿后顺贞门,卽坤宁门。今改围廊为坤宁门,而界御园于外,则钦安之奉玄武神,更为严肃矣。日精门东为东一长街,有景仁宫,前为景仁门;承干宫,前为承乾门;钟粹宫,前为钟粹门;俱南向。
长元按:承乾宫明为东宫贵妃所居。
钟粹宫之东为东二长街,有延禧宫,前为延禧门;永和宫,前为永和门;俱南向。
东二长街之东有景阳宫,前为景阳门。宫内御题额曰学诗堂,藏宋高、孝两朝御书诗经真迹及马和之所绘毛诗图,共十二卷,有御制记并诗。
景阳宫之东有小长街。街西向东直出者为苍震门。街东为内库房。街北向西者为钦昊门,内为天穹宝殿,祀昊天上帝。
东二长街之北为千婴门。门之北有殿宇五,所谓干东五所也。
[四]堂之东为凝香亭,池上有亭曰浮碧。其南为万春亭,又南而西向者为绛雪轩,[五][轩]南即琼苑东门也。殿西稍北为(亭为斗坛)延晖阁。[六]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前有池,池上有亭曰澄瑞,[七][即亭为斗坛]斋西为毓翠亭,[八]其南为千秋亭,[九]又南为养性斋,[十]东向七楹,南北向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即琼苑[十一]西门。殿北为承光门,北向,门外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东西向。正中为顺贞门,[十二]其北为神武门,门外有下马石碑,即紫禁城之北门也。
注:
[一] 《故宫考》:"嘉靖十四年四月,额为"天一之门",取"天生一水"之义,谓可防火,清时改为天一门"。
[二] 《故宫考》:"崇祯十五年隆德、英华殿诸像,并移朝天宫、大隆善寺,惟此殿像如
故。相传殿东北有二足迹,嘉靖时两宫灾,元武神常立此拯火云。说见谈迁《枣林杂俎》"两京宫殿"条。"
[三] 《故宫考》:"山名堆秀,旧为观花殿,万历十一年二月拆去,叠石为山,中有洞,
额曰"堆秀"。今山石危险,不可登也"。
[四] 《故宫考》:"摛藻堂向为藏弃[弆]秘笈之所。乾隆二十八年,命择《四库全书》之精要者,为《四库荟要》,储于此。现尚存,实海内孤本也。堂之西有古柏,院壁刻清高宗《御
制古栢行》。据寺人相传,乾隆南巡时,柏忽枯死,而乾隆则时时觉有树影前导,迨回銮以后,亦复活。乾隆以其通灵气也,故加封号焉。堂之东为凝香亭,明时金香亭旧址也。堂前为池,池上有亭曰浮碧亭"。
[五] 《故宫考》:"绛雪轩,轩前植绛雪花,即太平花,为仅见之品,轩以此得名。乾隆
时尝与群臣吟咏于此。隆裕太后曾以此作憩息之所"。
[六] 《故宫考》:"延晖阁,明名清望阁。今阁下层存列朝圣训,相对为四神祠,亦明建
清改。祠后有台,下为鹿囿"。
[七] 《故宫考》:"澄瑞亭,明万历十一年三月建,后为位育斋,即明之对育斋也"。
[八] 《故宫考》:"称为毓翠亭,与金青亭相对,嘉靖十五年十二月改,清改金香为凝香"。
[九] 《故宫考》:"千秋亭,嘉靖十五年十二月改,上供佛像"。
[十] 《故宫考》:"明时为乐志斋,斋前有曲流馆,万历十九年闰三月拆西连房添盖,清
改今名。曾为宣统习英文处,楼上下皆设西式器具"。
[十一] 《故宫考》:"承光门内为御花园,明为宫后苑。园内奇石罗布,佳树葱郁,有古
柏藤萝,皆明代旧物"。
[十二] 《故宫考》:"旧为地[坤]宁门,①明嘉靖十四年七月改为顺贞门,延和、集福
两门亦系同时改称"。
校勘记:
西室门外联曰:" 左右图书, 静中涵道妙; 春秋风月, 佳处得天和。" 门内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
曰:" 宿凤", 联曰:" 从来多古意, 可以赋新诗。" 摛藻堂院壁, 恭刻高宗纯皇帝圣制御花园古恭柏行。
恭兄前编石上恭刻皇上御制古柏诗:
古柏布清阴, 悲含寸草心。先皇遗泽厚, 雨露亿年深。
堂东为凝香亭。堂前有池,池上为浮碧亭。亭之南为万春亭。再南向,西者为绛雪轩。轩前植海棠,轩内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视履考祥",联曰:"东壁焕图书,琳琅满目;西清瞻典册,经纬从心。"右室联曰:"树将暖旭轻笼牖,花与香风并入帘。"又内室联曰:"花初经雨红犹浅,树欲成阴绿渐稠。"轩南即琼苑东门也。
钦安殿之西,稍北为延晖阁。阁上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凝清室"。东室联曰:"雪朗西山送寒色,花辉东壁发生馨。"阁下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又联曰:"锦座凝香,花敷春苑丽;晴窗挹翠,霞带晓屏舒。"阁前相对为四神祠。西为位育斋。斋西为毓翠亭。斋前有池,池上为澄瑞亭。即亭为斗坛,正面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神枢景福",联曰:"仁寿仰宏慈,长绵宝算;发生资大始,密运璇枢。"亭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斋东向,七楹;南北向相接者各三楹,皆有楼。楼上正中恭悬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飞龙在天",左室联曰:"心迹只今偏爱澹,诗情到此合添幽。"又联曰:"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右室联曰:"自是林泉多藴藉,依然书史得周旋。"又联曰:"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楼下正中,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居敬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五 四四三
中曰太和、中和、保和殿,太和东西庑曰文昭阁、武成阁,(尚未改名)左翼门、右翼门,左右曰中左门、中右门;保和左右曰后左门、后右门。西曰武英殿,西南曰南熏殿。文华殿缺。
(2)内廷 前曰乾清门,东西庑曰景运门、隆宗门。中曰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宫左右为昭仁、弘徳殿,两庑为日精门、月华门,端凝殿、懋勤殿、龙光门、凤彩门;交泰殿东西为景和门、隆福门;坤宁宫左右为东西暖殿,永祥门、增瑞门,北为坤宁门、基化门、端则门。
(3)奉先殿养心殿及十二宫 十二宫之制,修复仅及其半:乾清宫东为奉先殿,北为景仁、承乾、钟粹三宫,再东为玄穹宝殿。乾清宫西为养心殿,北为永寿、翊坤、储秀三宫,再西为长春宫,不在东西六宫规制之列。
(4)慈宁宫慈宁宫花园咸安宫英华殿 本图俱载上列宫殿,咸安宫为今寿安宫地。
(5)御花园 中为钦安殿天一门,东为御景亭、浮碧亭、凝香亭、万春亭、绛雪轩;西为延晖阁、位育斋、澄瑞亭、玉翠亭(尚未改名)、千秋亭、养性斋。该图尚
万春亭、千秋亭,曰对育轩(今位育斋)清望阁,(今延晖阁)曰金香亭,(今凝香亭)玉翠亭,(今毓翠亭)曰乐志斋,(今养性斋)曲池馆,曰四神祠,观花殿,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拆去。垒垛石山子券门石扁,名曰堆秀,上盖亭一座,名曰御景亭。东西两处鱼池二,其东曰游碧亭,(疑浮碧之误)西曰澄瑞亭。其间奇花异卉,禽声上下,春花秋月,景色宜人。东南曰琼苑东门,西南曰琼苑西门,外即东一长街、西一长街之北首矣。
奉先殿 日精门之东,曰崇仁门,稍南曰内东裕库,曰宏孝殿、神霄殿,即崇光殿也。再东曰奉先殿,即内太庙也。殿外西与景运门相对者,曰隆祀门,其内则外东裕库也。
一号殿仁寿宫 奉先殿之东,当苍震门外,为南北长街。街东并列二门向西者,曰履顺,曰蹈和,则一号殿仁寿宫之外层小门也。宫往往为太后辈所居,酌中志卷十七云:苍震门恒闭,遇扫雪、修造则开;孝靖皇后、王老娘娘疾革时,光庙每日来问安入此门,盖由乾清宫至仁寿宫,以入苍震门为捷径也。内有哕鸾宫、喈凤宫,凡先朝有名封之妃嫔,无名封之宫眷养老处也。
慈庆宫 奉先殿之南,文华殿、圣济殿之北,为慈庆宫。由圣济殿入徽音门,再进
十景之一。
平安月镜居 平安月镜居,船名,以竹为之,见高宗纯皇帝赋得诗。
镜影涵虚 镜影涵虚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泉至前池,汇为平除,澄泓见底,荇藻罗罗,轻鯈若空中行,洑流沸出,若大珠小珠错落盘中。
式古懔丹书 敬胜斋西室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懔丹书。
花香鸟语物昭苏 钦安殿西稍北为延晖阁,高宗纯皇帝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
昆明湖 高宗纯皇帝昆明湖记:湖既成,因赐名万寿昆明湖,景仰放勋之迹,兼寓习武之义。得泉瓮山而易之曰万寿云者,则以今年恭逢皇太后六旬大庆,建延寿寺于山之阳,故尔。
前 湖 圆明园外大宫门前辇道东西皆有湖,是为前湖,高宗纯皇帝有前湖诗。
马和之豳风图 高宗纯皇帝宋高宗书马和之豳风图跋:石渠宝笈旧藏豳风图卷,上有六篇,而破斧篇别为一卷,亦续入内府。
清晖阁圆明园全图 此图悬于清晖阁北壁。乾隆二年,命画院郎世宁、唐岱、孙祜、沈源、张万邦、丁观鹏恭绘,御题大观二字,并题联曰:稽古重图书,义存无逸三宗训;勤民咨稼穑,事著豳风七月篇。
怀永图 宁德殿后室,高宗纯皇帝额曰怀永图。联曰:云霞纷绮丽;文物共葳蕤。
望蟾阁 高宗纯皇帝诗注:是阁结构三层,盖仿武昌黄鹤楼之制。诗云:一径石桥通,崇台迥据中。四时延座景,八面纳窗风。霄映漪光碧,波含倒影红。隔湖飞睇者,望此作蟾宫。
紫光阁 西苑春耦斋循池西岸而北为紫光阁。明武宗时为平台,后改为紫光阁。圣祖仁皇帝于此校射,且阅试武进士。乾隆二十五年图功臣像于阁内。御书联曰:乾羽两阶崇礼乐;车书万里集冠裳。阁上藏得胜宝纛及俘获军器。右壁联曰:天衢翊运风云会;策府铭勋日月光。紫光阁后为武成殿,北为时应宫。宫之东向北有门为福华门。门外即金鳌玉蝀桥也。
鸢飞鱼跃 畅春园内度桥循山而北有河池,南北立坊,曰玉涧金流。延爽楼后河上有亭为鸢飞鱼跃,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云:大雅词先著,中庸趣重拈。天飞宁着力,渊跃自知忺。云翮原昭上,波鳞亦出潜。流行活泼泼,岂第兴厌厌。絜矩作人化,造端君子占。理诠兼内外,是用揭楣檐。
稻香亭观获 纯庙有十咏诗,句:遍陇黄云蔚,近亭紫玉蕤。又云:关心直惬望,可口欲流脂。三字瞻宸翰,五言纪昊慈。更希八位遍,永祝万仓斯。
惟臣钦若 高宗纯皇帝乾清宫屏风铭曰:予有股肱,予有心膂。恤小民之依,惟予与汝。曰惟钦哉,厥钦匪从。陈善闲邪,无私则公。
飞放泊 南苑,在永定门外,元为飞放泊。
澄怀神自适 延晖阁楼上额曰澄怀神自适。
一室虚生无限白 延晖阁西为位育斋,斋西为毓翠亭,养性斋在亭之南,东向七楹,南北向相接各二楹,皆有楼。楼左室圣祖仁皇帝书联曰:心迹只今偏爱淡;诗情到此合添幽。又: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
枕流漱石 地在圆明园内,见高宗纯皇帝万方安和九咏之一。结句云:渴贤别有记,驹谷缱殷思。其额为世宗宪皇帝书。
上水石 石在卍字宇西面,乙丑试内廷翰林题,得非字。高宗纯皇帝诗序云:湖石一拳,高可盈尺,上平正而下峭削,具奇峰势,玲珑皱透,洼如窍如。承以瓷盆,汲清泉浸之,水气潜引,由跗及巅,津润若活,故得上水之名。诗云:玲珑湖石伙,上水却称稀。造物无不有,支机是也非?器虽非圭璧,品合拟珠玑。岂必能神化,应缘引气机。足承波潋滟,顶植卉芳菲。爱看通身润,疑含细雨霏。李家论颠倒,刘氏语依违。设以方为政,吾心知所归。
澄泉绕石 澄泉绕石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耕 耤 高宗纯皇帝诗云:勤民大事考禋宗,御耦躬临百辟从。罢设彩棚唯露冕旧例设彩棚覆亩,朕命罢之。,匪缘节用实钦农。一拨三推古礼详,更教加一肇先皇。重农要欲所无逸,家法绳绳自我蘉。
泉源石壁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智仁山水德 高宗有赋得诗。
澡身浴德 地在圆明园内福海西南隅,即澄虚榭,正宇三楹东向。福海亦称东湖,周广凡数顷,四
殿西稍北为亭,为斗坛、延晖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前有池。斋西有澄瑞亭,其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东向,七楹。东北向,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即琼苑西门。殿北为承光门,北向,门外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正中为顺贞门。
《宸垣识略》
明宫室坤宁宫,北有围廊,曰游艺斋,与御花园相接。其钦安殿后顺贞门,即坤宁门。今改围廊为坤宁门,而界御花园于外,则钦安之奉玄武,更严肃矣。
其北即神武门。(图十五)
图十五 神武门
内东路
由摛藻堂侧有门,往南转东曰大成左门。入门有钟粹宫。
《故宫图说》:
钟粹宫原名咸阳宫,为皇太子居处。前殿曰兴隆宫,后殿曰圣哲殿。明隆庆间始更名,清仍其旧。钟粹宫为东六宫之一,自德宗后居此,遂袭称为正宫。住所中有御书匾额“澄心正性”,东配厢额书“膺天庆”,西配厢额书“绥万邦”,与西路长春宫略似。至宣统后,移住储秀宫。今改作陈列宫中珍藏历朝名人书画之处。
东为景阳宫,两宫中有夹道,向北有门,曰千婴门。北面群屋一排,曰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景阳宫后有御书房。东为玄穹宝殿,殿祀玉帝。景地清幽,为宫内道观之一。千婴门极南为麟趾门。西为景仁宫、承乾宫。
《故宫图说》:
景仁宫初名长宁宫,明末改名,清袭用之。为东六宫之一,在承乾宫之南,内有御书“赞德宫帏”匾额。迎门有汉白玉石屏一座,颇工细,相传为元代遗物。东西配殿,无额,为珍妃寝宫。逐渐颓废,经修理后,将正殿定为专陈列商周秦汉鼎彝古器之所。
承乾宫初称永宁宫,明末更名承乾宫,清末改名。为东六宫之一,渐沦为豢养鱼鸟之所。西配厢无额。迄宣统时,已满院榛芜,檐瓦圮侧,不堪入目,宫内亦无所存。今加修理,辟作陈列清代瓷器之用。
东为延禧宫。
《故宫图说》:
延禧宫在东二长街之东,为东六宫之一。康熙二十五年重建。前殿恭悬仁宗御书,额曰“慎赞徽音”。道光三十年及咸丰五年两遭回禄。厥后更名水晶宫。而殿庑未修,只建花洞数楹,作培植御用菜蔬之处。迨宣统时,拟改建一游息之地,适武昌革命军起,遂致停工。今院中未成之铁亭,犹当时物也。花洞现已破碎,闻系民国六年复辟时为炸弹所毁云。本院添设防火险库房,即建于此。
永和宫原名永安,崇祯时改永和,清因之。为东六宫之一。德宗时,瑾妃居此。又东为缎库(东有祭神库)、茶库、果房。由麟趾门西,出咸和门南行,转东有门,为斋宫。北为诚肃殿,东为毓庆宫。
《故宫图说》:
毓庆宫系康熙年间建造,为皇太子所居之宫。雍正年间,清高宗及和亲王亦曾居此。嘉庆帝于五岁时即赐居此宫,至十五岁,始移住东二所。后殿为继德堂,堂内西间悬“宛委别藏”匾额。东间为味馀书室,曲径重重。味馀书室之内屋为知不足斋。此宫内部状况或系乾嘉时之旧状。
惇本殿东,为奉先殿。
《宸垣识略》:
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即其址。又文华殿后,有慈宁宫、奉宸宫、勖勤宫、承华宫、昭俭宫皆无考,或即今文渊阁后置旷地欤?
南为奉先门。出诚寿门,达景运门,是为内东路。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