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香严寺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香严寺,又名长寿寺、香严长寿寺、显通禅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
香严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白崖山,东临龙山,西接虎山,北依后岭,南拱面山,整个地形若莲花状,该寺居正中。
香严寺,始建于唐朝,本是慧忠的道场,后建寺于此。唐宣宗曾在寺内避难,剃度为弥。自唐代宗颁旨敕护起,香严寺便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有万顷香严寺之称。  唐代后香严寺曾两度复兴,明永乐年间重建该寺,规模宏大,号称十方长寿大香严禅寺。康熙年间,第58代住持9年重建使该寺再度中兴。1657年至1851年,有六世九位临济宗高僧任住持,香严寺成为临济正宗的重要道场。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84

一钱三分五厘。庆云侯下苑夏地二十一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六钱四分五亩。华严寺下清存地八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二钱五分五厘。香严寺下正聪地六亩二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八分六厘。景灵寺下谨顿地一十五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四钱五分。景隆寺基地七十亩八厘,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二两一钱二分四厘。净妙庵下常远地十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二钱一分五厘。掘山下维庆等地共二十六亩,每亩征银三分五厘,共银九钱五厘。昌化寺下刘淮地四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三分五厘。混元宫下李仁等地共五十一亩八分,每亩征银三分五厘,共银一两八钱一分三厘。寿定王坟下武见等地共四十五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两三钱六分五厘。极乐寺下如佩地六亩三分,每亩征银二分,共银一钱八分九厘。广善寺下觉宁等地共一十三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三钱九分。焦敬下胡仓地二十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六钱一分五厘。抄没钱宁下黄保地五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五分。谷宗下本宗等地共六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九分五厘。张琚下太山地五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六分五厘。马仁爵下赵礼等地共二十五亩,每亩征银三分五厘,共银八钱七分五厘。云会寺下法恂地五十四亩,每亩征银三分五厘,共银一两八钱九分。钓鱼台延恩寺下方保地一十七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五厘,共银六钱一分二厘五毫。玉河乡金承恩下金仓地四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三分五厘。陆恺等地共四十三亩六分二厘,每亩征银五分,共银二两一钱八分一厘。季时春下李清等地共六亩一分四厘,每亩征银五分,共银三钱五厘二毫。魏彬下魏良臣地四十七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两四钱二分五厘。王岳下许安地一十六亩三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四钱八分九厘。范亨下孙承云地二十八亩,每亩征银五分,共银一两四钱。牧马草场下陈虎等地共二十一亩五分,每亩征银四分五厘,共银九钱六分七厘五毫。观音庵张文誉下真实地二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六分。吴安下杨秀等地共五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六分五厘。韩堂下同友良等地共五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钱五分。马泽地二亩六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七分八厘。杜府下真立等地共九十六亩六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二两八钱九分八厘。和义下丘仲仓地四十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两二钱。正姬百户下刘仓地一十八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五钱四分。又姬百户下孟淮地一十亩,每亩征银一分,共银一钱。会昌侯下赵世隆等地共五十三亩五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两六钱五厘。张太师下侯大伦、刘天佐等地共三亩五分,每亩征银一分,共银三分五厘。庞家庄下崔栋等地共二十二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六钱六分。中补村李家渠张仲现等地共一十七亩,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五钱一分。安顺侯下王镇等地共四十四亩一分,每亩征银三分,共银一两三钱二分三厘。柳林村下郭仲举地共三亩,每亩征银三分,共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96

  〔臣等谨按〕峡雪琴音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峡雪琴音迤南山巅为玉峰塔影,前为香严寺,右为妙高室。(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玉峰塔影为十六景之一。塔建峰巅,仿金山妙高峰之制。详御制十六景诗。

  乾隆十八年御制玉峰塔影诗浮图九层,仿金山妙高峰为之,高踞重峦,影入虚牖。窣堵最高处,岧岧霄汉间。天风摩鹳鹤,浩劫镇瀛寰。结揽八窗达,登临一晌间。俯凭云海幻,朅尔忆金山。

  〔臣等谨按〕玉峰塔影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玉峰塔影之后,北峰上为妙高寺,殿后为妙高塔,又后为该妙斋。(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妙高寺前石坊额曰灵鹫支峰,殿内额曰江天如是,皆御题。

  崇霭轩在妙高峰之西,其东为含醇室,后为咏素堂。(静明园册)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题崇霭轩朝岚夕霭无定形,祇以峰崇有奇状。由后山左过山右,在右之隩更西向。铺空白绵常映带,时或清閟时疏旷。以之兴咏咏亦佳,以之散襟襟实畅。作者何人称得宜,云间士龙曾手抗。(翠云崇霭,陆云句也。)

  〔臣等谨按〕崇霭轩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98

  〔臣等谨按〕镜影涵虚为十六景之一,观音阁额曰坚固林,其上迤西山麓为华严洞,洞外佛宇额曰香云法雨,皆御书。又上为香严寺

  乾隆十八年御制镜影涵虚诗泉至前除,汇为平池,澄泓见底,荇藻罗罗,轻鯈如空中行,洑流沸出,若大珠小珠错落盘中。济上曾流憩,珍珠故此如。淙淙常漱玉,朗朗镇涵虚。曲折千廊绕,团??一镜储。宁无于水鉴,絜矩试凭诸。

  又御制延绿厅诗沓嶂威纡列绣屏,每当过雨便来青。画家欲拟真粉本,岚霭何曾有定形。

  又御制试墨泉诗行云流水定何踪,试墨欣当五合逢。惭愧会稽王内史,至今犹说墨云浓。

  又御制分鉴曲诗曲径沿堤两鉴分,云容岚态总堪欣。恰如一月千江印,全体徒劳拟议纷。

  又御制写琴廊诗曲折回廊致有情,槛依泻玉静中鸣。灵岩若复相衡量,响屧还嫌太艳生。

  〔臣等谨按〕镜影涵虚、延绿厅、试墨泉、分鉴曲、写琴廊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37

  (原翠岩寺不甚宏敞,而具山林之致。门有渠,天雨则山巅飞流,直走原麓。刹后石路百级,有禅院,四周皆茂树。有泉甚清,可煮茗。珂雪斋集)

  (原朱国祚中峰晚望诗 中官丙舍即花宫,松柏林前梵磬风。试上精庐高处望,楼台金碧夕阳中。介石斋集)

  (原胡应麟宿翠岩寺诗 乱峰遥策杖,零露几沾衣。客列青霞馆,云生白石扉。寺寒山鸟下,钟定水萤飞。为爱西窗宿,泉声出翠微。少室山房集)

  原门头村去郊西八里许,以其地为西山门径,故名。(燕都游览志)

  〔臣等谨按〕门头村在今静宜园东南二里许。

  (原袁宏道诗 踏青犹记出青门,先问门头第几村。旧日把杯人已往,雏莺新柳暗伤神。中郎集)

  Z增门头村有朝阳庵、十方院、三义庙、五圣庵、真武庙、铁关帝庙、曹家庙、地藏庵、新寺、香严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朝阳庵铁磬一,明嘉靖四年造。十方院明碑一,都人彭应乾撰,崇祯己巳年立,略云:十方院施茶济渴之所,佛殿三楹,僧舍六间,年深毁坏,鸠工重修。本朝碑一,无撰人姓名,康熙六十年立。三义庙、五圣庵皆旧刹,康熙年间修葺。真武庙铁钟一,明正统八年造。炉一,上有京都顺天府宛平县西万安山门头村真武庙住持显闻供奉等字,今上乾隆己巳年造。铁关帝庙铸铁为神像。明碑一,已仆,字迹半漫漶,略举其可辨者曰:门头村延寿寺,嘉靖戊申于其东置赡寺庄地一所,庄地之阳,铸神像,修饬庙貌,至是年庚戌修葺,五月竣厥事,嘉靖庚戌闰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38

月,知井陉县事六安阙 撰。曹家庙铁磬一,明弘治十六年造。地藏庵铁磬一,万历十三年造。新寺本在香山之旁,今改建梵香寺,此为别院,犹存新寺之名。乾隆年间修葺。香严寺钟一,明景泰五年造;方铁炉一,万历甲申年造。

  增宝相寺南一里许有崇寿寺,又西一里许有雪峰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崇寿寺明碑二:一东吴孙天济撰,成化辛卯年立,略云:西直门出郭数十里,山名万安,有永峰庵遗址,今无复兴斯刹者。成化元年鼎建,勅赐崇寿寺。一为置田碑,顺天府府丞张伯禧撰,成化丁酉年立。雪峰寺碑一,今上乾隆三十八年立,略云:都城西三十余里有山名万安,其间有雪峰寺旧基。雍正年间有旵禅师及徒实观卓锡于此三十余载,孙际永重修。

  原昌化寺殿壁绘阿罗汉五百尊,穿崖渡海,神通游戏,宣庙时吴伟小仙笔也。(燕山纪游)

  〔臣等谨按〕昌化寺殿内恭悬世宗御书额曰卧松云,后题识曰戊午赐起崇。殿壁尚有绘像,第未详其为吴伟笔否也。

  (原何景明夜归昌化寺诗 日落归山刹,松风处处声。幽深不易到,昏黑夜多惊。壑断寻溪入,峰回绝岭行。兹游藉朋好,奇绝冠平生。大复山人集)

  增门头村东小屯村有西禅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西禅寺明碑二:一为勅谕碑;一大学士湘源蒋冕撰,皆正德戊寅年立。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97

华岩旧址,再北为滋生洞,东有华严洞、(图六十五)罗汉洞,明下华岩旧址、伏魔洞。由华严洞北进,为香严寺,寺今圮。再上为玉峰塔。(图六十六)玉峰塔北进,为峡雪琴音。峡雪琴音北进,有妙高塔,俗名锥子塔,即妙高寺旧址。(图六十七)塔之东南山下,宝珠、涌玉两泉。南岩下有洞,刻天龙八部石像。东山腰有楞伽洞。由华滋馆西进,经承诏门,西北为琉璃塔,(图六十八)即圣缘寺旧址。由琉璃塔北进,为挹清芬。由仁育宫西南进,经半壁桥,为迸珠泉。

图六十五 华严洞

图六十六 玉峰塔

图六十七 妙高塔

图六十八 琉璃塔

(七)南苑

南苑在旧都永定门外二十里。志称缭垣一万九千二百八十丈。为九门:正南曰南红门,东南迥城门,西南黄村门,正北曰大红门,稍东小红门,正东东红门,东北双桥门,正西西红门,西北镇国寺门。内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