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倦勤斋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倦勤斋,清朝宫殿建筑,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的东北部,即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的北端,有一处建筑,面南向,北靠红墙,东西共九间,是宁寿宫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名为“倦勤斋”。其正中前檐下悬乾隆御笔“倦勤斋”额,取“耄期倦于勤”之意,显示这里是太上皇的憩息之所。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87

  符望阁前垣门东额曰延虚,曰惬志,西额曰挹秀,曰澄怀。阁后为倦勤斋。斋内阁上联曰:信可超绘事;于焉悦性灵。阁下联曰:春秋富佳日;松竹葆长年。阁西次室联曰:动趣都涵澹;静机常觉宁。又西阁上联曰:当春莲漏永;坐久蕙烟微。阁下联曰:经书趣有永;翰墨乐无穷。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倦勤斋诗 敬胜依前式,此斋依建福宫中敬胜斋为之。倦勤卜后居。将以八旬有五归政后居之。抚时斯异矣,题额故殊诸。娱老非关政,沃心那废书。廿年期此愿,未识可能如?

  〔臣等谨按〕倦勤斋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倦勤斋西廊外门额曰暎寒碧,内为竹香馆。中宇联曰:偶披风送爽;恰傍竹延虚。又联曰: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又联曰:松云清栋牖;书契洽嫏嬛。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室额曰得闲室。联曰:甄性神明境;陶情翰墨筵。北为佛室,联曰:禽音仍唱迦陵偈;花色全标幻海禅。又北为净尘心室,联曰:洗不期其筝笛耳;悦原契此净明心。又联曰:春物熏馨含慧业;名禽宛转入闻思。室后门额曰超妙。皆御书。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得闲室诗 符望阁西接静室,纸窗棐几护松关。此时敢自忘无逸?他日于斯冀得闲。真树生之待葱郁,假山峙矣互回环。豫成犹以廿年俟,亦岂遥哉弹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9

殿东夹道卽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

门六:正中曰皇极门,东出曰敛禧门,西出曰锡庆门,又西向曰履顺门、蹈和门,东向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曰宁寿门,内为皇极殿,殿后为宁寿宫。宫后亘以长街,东卽保泰门,西卽蹈和门。正中为养心门,内为养性殿。西宇额曰香雪堂,两庑嵌敬胜斋石刻。殿后为乐善堂,西为三友轩。堂后为颐和轩,两庑亦嵌敬胜斋石刻。东暖阁曰随安室,西暖阁外曰如亭,后厦曰导和养素轩。后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刊文峯二字,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保泰门北为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前后殿宇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后殿之东曰景福宫,宫后为梵华楼,稍西为佛日楼。

蹈和门内曰衍祺门。内东宇曰抑斋,东南隅曰撷芳亭,北曰矩亭。抑斋后为古华轩。轩西褉赏亭,刊御临董其昌兰亭记。亭北为旭晖庭。轩后为遂初堂,堂后迭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亭,亭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内额曰养和精舍。萃赏楼后圆亭曰碧螺。其北为符望阁,阁后为倦勤斋。斋西廊外为竹香馆,门曰暎寒碧。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曰得闲室,北为净尘心室。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卽神武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卽其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89

北为苻望阁,阁后为倦勤斋。斋西廊外为竹香馆,[四]阁西为[玉]萃[粹]轩,①其南曰得闲室,北为净尘心室。[五]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旧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即神武门也。

注:

[一] 《故宫考》:"古华轩额已毁"。

[二] 《日下旧闻考》:"亭中刊有[御笔临]董其昌《兰亭[记]》,②今无存"

[三] 《故宫考》:"抑斋之外,有撷芳亭,西为矩亭"。

[四] 《故宫考》:"竹香馆内结构悉以竹为之"。

[五] 《故宫考》:"自衍祺门至苻望阁、倦勤斋,是为宁寿宫之西一路,西路旧无人居,荒芜特甚,与中路、东路之曾为慈禧住处者迥别。盖自乾隆卒后,迄今已百二十有五年矣"。

校勘记:

① 阁西为玉粹轩 玉,原脱。粹,原误为萃。《日下旧闻考》卷一八"按语"云:"苻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

据改。

② 亭中刊有御笔临董其昌《兰亭记》《日下旧闻考》卷一八"按语"云:"(古华轩)轩西亭额曰禊赏亭,亭中恭刊御笔临董其昌《兰亭记》"。据补。

由隆宗门而出,右为慈宁宫,[一]顺治十年建,乾隆十六年重修。正中南向者为慈宁门,东为永康左门,西为永康右门,门前列金狮二,门内即慈宁宫正殿。殿前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94



验农桑。" 北次室联曰:" 日长莲漏三阶正, 春到梅盆合殿香。" 西楼上匾曰:" 云光", 联曰:" 一龛古佛钟鱼寂, 半榻天风衣袂寒。" 龛内联曰:" 宝界妙莲开瑞相, 香云慈竹印真如。" 楼北有山, 山上立亭曰" 碧螺"。再北为符望阁。南面东门匾曰:" 欣遇", 西门匾曰:" 得全"。阁中联曰:" 澄怀观物真超矣, 得意忘言亦快哉。" 又联曰:" 绿树岩前踈复密, 白云窗外卷还舒。" 北向匾曰:" 清虚静泰", 联曰:" 万汇天全, 观生物气象; 四时景备, 得久照光华。" 阁内楼上联曰:" 四壁图书鉴今古, 一庭花木验农桑。" 东室联曰:" 清风明月食无尽, 近景遐观揽莫遗。" 阁西联曰:" 画情八窗纳, 春意百花舒。" 又联曰:" 俯临常似披图画, 得契宛堪悦性灵。" 又联曰:" 居中揽外襟怀畅, 击毂摩肩职植殷。"阁东联曰:" 云卧天窥无不可, 风清月白致多佳。" 又联曰:" 即事畅天倪, 知仁同乐; 会心成静寄,远近咸宜。" 符望阁东墙南向匾曰:" 延虚", 北向匾曰:" 惬志"。西墙南向匾曰:" 挹秀", 北向匾曰: " 澄怀"。阁西为玉粹轩, 匾曰:" 得闲室", 联曰:" 甄性神明境, 陶情翰墨筵。" 北室匾曰:" 净尘心室", 联曰:" 洗不期其筝笛耳, 悦原契此净明心。" 又联曰:" 春物薰馨含慧业, 名禽宛转入闻思。"门上匾曰:" 超妙"。玉粹轩北室联曰:" 禽音仍唱迦陵偈, 花色全标幻海禅。" 符望阁西北山上为竹香馆, 有八角门, 匾曰:" 映寒碧"。楼中正面, 联曰:" 庭轩含静趣, 花木吐新芳。" 联曰:" 爰处宜四季, 周流观八虚。" 又联曰:" 庭有松筠趣, 筵多翰墨香。" 楼下联曰:" 护径数竿足 画窗一㡧便。" 又联曰:" 松云清栋牖, 书契洽琅嬛。" 又联曰:" 偶披风送爽, 恰傍竹延虚。" 又联曰:"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 符望阁后为倦勤斋, 正楼内联曰:" 信可超绘事, 于焉悦性灵。" 又联曰:" 智仁适会动还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九 四九五

论清代宫廷内檐装修雕刻艺术——以倦勤斋、储秀宫、三有轩和养心殿佛堂为重点

清代宫廷内檐装修雕刻是清代宫廷内檐装修中很重要的装饰形式。这些雕刻由于其所用的场所性质和所附着的部件功能及这些功能所要求的空间造成的限制,致使它们在位置安排、题材选择、造型处理和雕刻手法上都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究其根本,源于意义、功能和审美的综合作用。 

嘉庆朝倦勤斋诗文贴落陈设探讨

宁寿宫倦勤斋作为故宫建筑研究性保护的范例之一,历来以修建者乾隆皇帝的匠心和雅趣而著名,但是斋内现存的十五件诗文贴落却全部来自嘉庆朝。这些诗文贴落中有五件是嘉庆皇帝的御笔诗作,十件是由六位嘉庆朝大臣书写的前代诗赋名篇、嘉庆帝御制诗联及臣子自撰联语。它们的贴裱缘于嘉庆十三年和二十二年完工的两次修缮工程。这些诗文贴落反映了倦勤斋在嘉庆朝的使用情况,揭示出这里功能定位的转变,并隐含着其在晚清趋于废置的事实。对倦勤斋原状诗文贴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梳理此建筑在乾隆朝以后的使用情况,也是了解嘉庆朝宫廷文化转变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