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养性斋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位于御花园西南,始建于明代,称乐志斋,清代改今名。 斋为两层楼阁式,原为7间,座西面东。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于楼两端向前各接出3间,改建为转角楼。平面呈凹形,前出月台1座。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月台面改墁金砖。道光时亦曾修葺。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上层前檐出廊,下层东面明间开门,次间及南北转角3间均为支摘窗。 楼上正中悬康熙帝御笔匾:“飞龙在天”。楼下正中悬匾“居敬存诚”,北楼下东向匾曰:“悦心颐神”。 斋前叠石环抱,曾有曲流馆,后拆除。清嘉庆、道光两帝时常来此斋。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曾在此居住。这位英文老师是苏格兰人,中文名字叫庄士敦。他是一个中国通,中国话也讲的非常流利。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就有这位英文教师的镜头。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自己念书厌烦的时候,庄士敦能循循善诱,“讲些山南海北、古今中外的掌故。”他称赞庄士敦是自己的又一个灵魂。因此,溥仪特意把这养性斋,赏赐给庄士敦当书房兼卧室。当然,溥仪学习英文就也在这里了。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32

  〔臣等谨按〕延晖阁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延晖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西为毓翠亭。斋前有池,池上为澄瑞亭,即亭为斗坛,亭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养性斋东向者七楹,南北向,相接者各三楹,皆有楼。楼上正中恭悬圣祖御书额曰飞龙在天。左室联曰:心迹只今偏爱澹;诗情到此合添幽。又联曰: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右室联曰:自是林泉多蕴藉;依然书史得周旋。又联曰: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皆圣祖御书。楼下正中恭悬皇上御书额曰居敬存诚。联曰:体道鸢鱼看活泼;消闲书史挹菁英。又联曰:暇当绨几身聊憇;景入纱疏意与存。北楼下东向额曰悦心颐神。联曰:古香研道秘;新藻发春妍。南楼下东向联曰:四季风光无尽藏;百城古帙有余馨。皆御书。

养性斋南即琼苑西门。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琼苑西门详见前。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44

国朝宫史

緑苔。

二一八

  御制绛雪轩诗辛巳名轩因对花,取义缘体物。酣春虽尚遥,符甲机已郁。卽看六霙积,何异嵰山蔚。金麦玉壶供,银燕彩屏拂。休征协雨暘,宴息宥密勿。

钦安殿之西稍北爲延晖阁。阁上御笔匾曰:"凝清室],东间联曰:"雪朗西山送寒色,花辉东壁发生馨。]楼下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又联曰:"锦座凝香,花敷春苑丽;晴牕挹翠,霞带晓屏舒。]

御制延晖阁春望诗辛巳禁林崇阁枕红墙,暇日登临喜载阳。北户景山秀堪揖,南

墀古柏俨成行。宫庭基业期恒固,帝里枢机协大当。累洽百年诚富庶,持盈惟是敬

爲防。

  阁前相对爲四神祠。阁西爲位育斋。斋西爲毓翠亭。斋前有池。池上爲澄瑞亭,卽亭爲斗坛。亭南爲千秋亭。又南爲养性斋。斋东向者七楹,南北向相接者各三楹,皆有楼。楼上正中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飞龙在天],左室联曰:"心迹只今偏爱澹,诗情到此合添幽。]又联曰:"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右室联曰:"自是林泉多藴藉,依然书史得周旋。]又联曰:"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楼下正中御笔匾曰:"居敬存诚],联曰:"体道鸢鱼看活泼,消闲书史挹菁英。]又联曰:"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5

殿西稍北为延晖阁,额曰凝清室。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西为毓翠亭。斋前有池,池上为澄瑞亭。卽亭为斗坛。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东向者七楹,南北向相接者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卽琼苑西门。

殿后为承光门,北向。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东西向,正中为顺贞门。其北为神武门,紫禁城之北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坤宁宫北有围廊曰游艺斋,与御园相接。其钦安殿后顺贞门,卽坤宁门。今改围廊为坤宁门,而界御园于外,则钦安之奉玄武神,更为严肃矣。日精门东为东一长街,有景仁宫,前为景仁门;承干宫,前为承乾门;钟粹宫,前为钟粹门;俱南向。

长元按:承乾宫明为东宫贵妃所居。

钟粹宫之东为东二长街,有延禧宫,前为延禧门;永和宫,前为永和门;俱南向。

东二长街之东有景阳宫,前为景阳门。宫内御题额曰学诗堂,藏宋高、孝两朝御书诗经真迹及马和之所绘毛诗图,共十二卷,有御制记并诗。

景阳宫之东有小长街。街西向东直出者为苍震门。街东为内库房。街北向西者为钦昊门,内为天穹宝殿,祀昊天上帝。

东二长街之北为千婴门。门之北有殿宇五,所谓干东五所也。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77

[四]堂之东为凝香亭,池上有亭曰浮碧。其南为万春亭,又南而西向者为绛雪轩,[五][轩]南即琼苑东门也。殿西稍北为(亭为斗坛)延晖阁。[六]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前有池,池上有亭曰澄瑞,[七][即亭为斗坛]斋西为毓翠亭,[八]其南为千秋亭,[九]又南为养性斋,[十]东向七楹,南北向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即琼苑[十一]西门。殿北为承光门,北向,门外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东西向。正中为顺贞门,[十二]其北为神武门,门外有下马石碑,即紫禁城之北门也。

注:

[一] 《故宫考》:"嘉靖十四年四月,额为"天一之门",取"天生一水"之义,谓可防火,清时改为天一门"。

[二] 《故宫考》:"崇祯十五年隆德、英华殿诸像,并移朝天宫、大隆善寺,惟此殿像如

故。相传殿东北有二足迹,嘉靖时两宫灾,元武神常立此拯火云。说见谈迁《枣林杂俎》"两京宫殿"条。"

[三] 《故宫考》:"山名堆秀,旧为观花殿,万历十一年二月拆去,叠石为山,中有洞,

额曰"堆秀"。今山石危险,不可登也"。

[四] 《故宫考》:"摛藻堂向为藏弃[弆]秘笈之所。乾隆二十八年,命择《四库全书》之精要者,为《四库荟要》,储于此。现尚存,实海内孤本也。堂之西有古柏,院壁刻清高宗《御

书名:清宫词 页码:176

咫尺天颜各不同,射熊气概最豪雄。寝门他日惊晨梦,不在宸衷逆料中。

清帝历朝画像,道光以前戎装居多,而以郎世宁油画乾隆射熊图最觉神勇。

赤眉祸已及森陵,一姓何堪望再兴。凄绝天津桥畔路,子规啼血有谁应。

玉牒分两种:一红绫面黄签,印玉牒二字,左旁注曰觉罗;一花素绫面,签字同,旁注曰宗室。

开科奚似事开边,诰语煌煌玉册宣。楮叶幸存蚕未食,令人凝立缅康乾。

明册均用玉版,色不一。清封高丽、琉球、缅甸等国,均用纸本,面用黄缎,金绣双龙,颇昭郑重。

小窃知难幸免愆,效人盗国夺人先。西园一片皆焦土,不是阿房亦可怜。

敬胜斋火,传说不一。谓由宫监盗窃宝器,恐罪及而出此者多,所谓西花园者也。十二年六月二 十六夜,宫内火,历代古物之存于此中者,均付一炬,今夷为球场矣。

佉卢文字最宜今,引得丝纶有化音。玉步不来秋寂寂,何人叹息助长吟。

养性斋前有曲流馆,原名乐志斋,宣统西文师傅庄士敦住此。故楼上下皆西式器具。

长街迤逦夹重门,数阖珠帘半不存。欲问宫娥何处觅,铜熏兽炭睨人蹲。

由螽斯门北至百子门,为西二长街,明宫史所谓西二永巷也。巷房比次,皆妃嫔所居,卧室衾枕 所属,尚有陈列如旧之处。

回廊复道亘长春,幅幅红楼梦里人。徙倚雕阑凝睇想,真真幻幻两传神。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42



西室门外联曰:" 左右图书, 静中涵道妙; 春秋风月, 佳处得天和。" 门内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

曰:" 宿凤", 联曰:" 从来多古意, 可以赋新诗。" 摛藻堂院壁, 恭刻高宗纯皇帝圣制御花园古恭柏行。

恭兄前编石上恭刻皇上御制古柏诗:

古柏布清阴, 悲含寸草心。先皇遗泽厚, 雨露亿年深。

  堂东为凝香亭。堂前有池,池上为浮碧亭。亭之南为万春亭。再南向,西者为绛雪轩。轩前植海棠,轩内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视履考祥",联曰:"东壁焕图书,琳琅满目;西清瞻典册,经纬从心。"右室联曰:"树将暖旭轻笼牖,花与香风并入帘。"又内室联曰:"花初经雨红犹浅,树欲成阴绿渐稠。"轩南即琼苑东门也。

钦安殿之西,稍北为延晖阁。阁上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凝清室"。东室联曰:"雪朗西山送寒色,花辉东壁发生馨。"阁下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又联曰:"锦座凝香,花敷春苑丽;晴窗挹翠,霞带晓屏舒。"阁前相对为四神祠。西为位育斋。斋西为毓翠亭。斋前有池,池上为澄瑞亭。即亭为斗坛,正面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神枢景福",联曰:"仁寿仰宏慈,长绵宝算;发生资大始,密运璇枢。"亭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斋东向,七楹;南北向相接者各三楹,皆有楼。楼上正中恭悬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飞龙在天",左室联曰:"心迹只今偏爱澹,诗情到此合添幽。"又联曰:"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右室联曰:"自是林泉多藴藉,依然书史得周旋。"又联曰:"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楼下正中,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居敬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五 四四三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下) 页码:285

  国朝宫史续编 七七六

  仍聚, 则其事亦不谓小。而况阐数大圣人之精微, 示天理, 正人心 斯可憪其无文而弗为之记耶?岳珂所刻之五经奈何。盖自乾隆甲子时, 荟萃宋、元、明三代旧版, 藏之昭仁殿, 名曰' 天禄琳琅'。其时即有岳氏所刻之春秋, 未详其所由来, 亦不过与别部春秋一例载之天禄琳琅之书而已。兹复得岳氏所刻易、书、诗、礼记、四种, 而独阙春秋。因思天禄琳琅中或有其书, 命细检之, 则岳氏所刻之春秋故在。其板之延袤分寸, 无不脗合。而每卷之后, 皆有木刻亚形相台岳氏刻梓、荆溪家塾印, 大小篆、隶文、楷书不等。且每页之末, 傍刻篇识, 如易之乾坤卦、书之尧舜典之类, 其用心精而纪类审, 即宋版之最佳者亦不多见也。至于收藏家, 则易、书、诗、盖同经七八家, 而略有异。

  易、书、诗三经、皆有晋府书画之印及徐乾学、季振宜、陈定书、李藏礼记者四家, 晋府书画印,李国寿印,覃藏春秋者

  国寿、陈氏世寳敬德堂诸印,图书又有覃怀李氏印,盖大同小异云。 怀李氏印,敬德堂图书印。

  三家。宋本印,项氏万卷楼夫岳氏之书,既分而合,幸合,则不可使复分。但天禄琳琅之书久成,所录诸书皆以四库分类,架贮昭仁殿。其丙申以后所获之书,别弆于御花园之养性斋,以待续入。兹撤出昭仁殿之'春秋',以还岳氏五经之旧,仍即殿之后庑所谓'慎俭德'室者,分其一楹,名之曰'五

  经萃室'。都置一几,是旧者固不出昭仁殿,而新者亦弗阑入旧书中,似此位置,可谓得宜。吾因思之,位置一切政务,亦能如是胥得宜乎?所谓得宜者,亦有合于天理人心之正,而不违五经之旨乎?刻书家多矣,若兹分而复合者盖少。遂命选善书者,如影宋钞之例,通锓其五经正本,以寿世而公来者。吾于是慨武穆之忠,而喜其有文孙承继家声也。又恨宋高宗之信奸相、忘复讐,而自坏其长城也。又谓天之报施善人固不爽,而司马迁怨尤之语,诚不足为信史也。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98

中曰太和、中和、保和殿,太和东西庑曰文昭阁、武成阁,(尚未改名)左翼门、右翼门,左右曰中左门、中右门;保和左右曰后左门、后右门。西曰武英殿,西南曰南熏殿。文华殿缺。

(2)内廷 前曰乾清门,东西庑曰景运门、隆宗门。中曰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宫左右为昭仁、弘徳殿,两庑为日精门、月华门,端凝殿、懋勤殿、龙光门、凤彩门;交泰殿东西为景和门、隆福门;坤宁宫左右为东西暖殿,永祥门、增瑞门,北为坤宁门、基化门、端则门。

(3)奉先殿养心殿及十二宫 十二宫之制,修复仅及其半:乾清宫东为奉先殿,北为景仁、承乾、钟粹三宫,再东为玄穹宝殿。乾清宫西为养心殿,北为永寿、翊坤、储秀三宫,再西为长春宫,不在东西六宫规制之列。

(4)慈宁宫慈宁宫花园咸安宫英华殿 本图俱载上列宫殿,咸安宫为今寿安宫地。

(5)御花园 中为钦安殿天一门,东为御景亭、浮碧亭、凝香亭、万春亭、绛雪轩;西为延晖阁、位育斋、澄瑞亭、玉翠亭(尚未改名)、千秋亭、养性斋。该图尚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56

万春亭、千秋亭,曰对育轩(今位育斋)清望阁,(今延晖阁)曰金香亭,(今凝香亭)玉翠亭,(今毓翠亭)曰乐志斋,(今养性斋)曲池馆,曰四神祠,观花殿,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拆去。垒垛石山子券门石扁,名曰堆秀,上盖亭一座,名曰御景亭。东西两处鱼池二,其东曰游碧亭,(疑浮碧之误)西曰澄瑞亭。其间奇花异卉,禽声上下,春花秋月,景色宜人。东南曰琼苑东门,西南曰琼苑西门,外即东一长街、西一长街之北首矣。

奉先殿 日精门之东,曰崇仁门,稍南曰内东裕库,曰宏孝殿、神霄殿,即崇光殿也。再东曰奉先殿,即内太庙也。殿外西与景运门相对者,曰隆祀门,其内则外东裕库也。

一号殿仁寿宫 奉先殿之东,当苍震门外,为南北长街。街东并列二门向西者,曰履顺,曰蹈和,则一号殿仁寿宫之外层小门也。宫往往为太后辈所居,酌中志卷十七云:苍震门恒闭,遇扫雪、修造则开;孝靖皇后、王老娘娘疾革时,光庙每日来问安入此门,盖由乾清宫至仁寿宫,以入苍震门为捷径也。内有哕鸾宫、喈凤宫,凡先朝有名封之妃嫔,无名封之宫眷养老处也。

慈庆宫 奉先殿之南,文华殿、圣济殿之北,为慈庆宫。由圣济殿入徽音门,再进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68

星躔日次,八月秩金行。又云:顺时将出塞,沿路颂如京。

虎 城 畅春园内永宁寺西为虎城。

居敬存诚 养性斋楼下正中,高宗纯皇帝额曰居敬存诚。联曰:体道鸢鱼看活泼;消闲书史挹菁英。北楼下东向额曰悦心颐神。联曰:古香研道秘;新藻发春妍。南楼下东向联曰:四季风光无尽藏;百城古帙有余馨。

云外钟声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园望西山,梵刹钟声远近相应,寒山夜半殆不足云。

远近泉声 远近泉声为避暑山庄内三十六景之一。

芙蓉坪 地为静明园二十八景之一。

乌丝绢写黄庭经 漱芳斋东次室为静憩轩。西室联曰:绿绮琴弹白雪引;乌丝绢写黄庭经。

六方亭 六方亭在南苑北山之上,额曰镜虹亭,其下即团泊之水,流向苑外团河,迤逦而入凤河者也。

飞睇亭 亭在圆明园内,安澜园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曰:低俯鳞塍迥据山,犁云锄雨绘民艰。问应飞睇于何处,只在隅园咫尺间。

寸碧亭 亭为圆明园多稼轩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出多稼轩,假山嶙峋嶻嶭,尺寸千里。盘石磴而上,缚竹为亭,名曰寸碧。有句云:骋观延绿野,胜概学黄冈。松架炎偏爽,花棚静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103

一室虚生无限白 延晖阁西为位育斋,斋西为毓翠亭,养性斋在亭之南,东向七楹,南北向相接各二楹,皆有楼。楼左室圣祖仁皇帝书联曰:心迹只今偏爱淡;诗情到此合添幽。又: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

枕流漱石 地在圆明园内,见高宗纯皇帝万方安和九咏之一。结句云:渴贤别有记,驹谷缱殷思。其额为世宗宪皇帝书。

上水石 石在卍字宇西面,乙丑试内廷翰林题,得非字。高宗纯皇帝诗序云:湖石一拳,高可盈尺,上平正而下峭削,具奇峰势,玲珑皱透,洼如窍如。承以瓷盆,汲清泉浸之,水气潜引,由跗及巅,津润若活,故得上水之名。诗云:玲珑湖石伙,上水却称稀。造物无不有,支机是也非?器虽非圭璧,品合拟珠玑。岂必能神化,应缘引气机。足承波潋滟,顶植卉芳菲。爱看通身润,疑含细雨霏。李家论颠倒,刘氏语依违。设以方为政,吾心知所归。

澄泉绕石 澄泉绕石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耕 耤 高宗纯皇帝诗云:勤民大事考禋宗,御耦躬临百辟从。罢设彩棚唯露冕旧例设彩棚覆亩,朕命罢之。,匪缘节用实钦农。一拨三推古礼详,更教加一肇先皇。重农要欲所无逸,家法绳绳自我蘉。

泉源石壁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智仁山水德 高宗有赋得诗。

澡身浴德 地在圆明园内福海西南隅,即澄虚榭,正宇三楹东向。福海亦称东湖,周广凡数顷,四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35

殿西稍北为亭,为斗坛、延晖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前有池。斋西有澄瑞亭,其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东向,七楹。东北向,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即琼苑西门。殿北为承光门,北向,门外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正中为顺贞门。

《宸垣识略》

明宫室坤宁宫,北有围廊,曰游艺斋,与御花园相接。其钦安殿后顺贞门,即坤宁门。今改围廊为坤宁门,而界御花园于外,则钦安之奉玄武,更严肃矣。

其北即神武门。(图十五)

图十五 神武门

内东路

由摛藻堂侧有门,往南转东曰大成左门。入门有钟粹宫。

《故宫图说》:

钟粹宫原名咸阳宫,为皇太子居处。前殿曰兴隆宫,后殿曰圣哲殿。明隆庆间始更名,清仍其旧。钟粹宫为东六宫之一,自德宗后居此,遂袭称为正宫。住所中有御书匾额“澄心正性”,东配厢额书“膺天庆”,西配厢额书“绥万邦”,与西路长春宫略似。至宣统后,移住储秀宫。今改作陈列宫中珍藏历朝名人书画之处。

东为景阳宫,两宫中有夹道,向北有门,曰千婴门。北面群屋一排,曰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景阳宫后有御书房。东为玄穹宝殿,殿祀玉帝。景地清幽,为宫内道观之一。千婴门极南为麟趾门。西为景仁宫、承乾宫。

《故宫图说》:

景仁宫初名长宁宫,明末改名,清袭用之。为东六宫之一,在承乾宫之南,内有御书“赞德宫帏”匾额。迎门有汉白玉石屏一座,颇工细,相传为元代遗物。东西配殿,无额,为珍妃寝宫。逐渐颓废,经修理后,将正殿定为专陈列商周秦汉鼎彝古器之所。

承乾宫初称永宁宫,明末更名承乾宫,清末改名。为东六宫之一,渐沦为豢养鱼鸟之所。西配厢无额。迄宣统时,已满院榛芜,檐瓦圮侧,不堪入目,宫内亦无所存。今加修理,辟作陈列清代瓷器之用。

东为延禧宫。

《故宫图说》:

延禧宫在东二长街之东,为东六宫之一。康熙二十五年重建。前殿恭悬仁宗御书,额曰“慎赞徽音”。道光三十年及咸丰五年两遭回禄。厥后更名水晶宫。而殿庑未修,只建花洞数楹,作培植御用菜蔬之处。迨宣统时,拟改建一游息之地,适武昌革命军起,遂致停工。今院中未成之铁亭,犹当时物也。花洞现已破碎,闻系民国六年复辟时为炸弹所毁云。本院添设防火险库房,即建于此。

永和宫原名永安,崇祯时改永和,清因之。为东六宫之一。德宗时,瑾妃居此。又东为缎库(东有祭神库)、茶库、果房。由麟趾门西,出咸和门南行,转东有门,为斋宫。北为诚肃殿,东为毓庆宫。

《故宫图说》:

毓庆宫系康熙年间建造,为皇太子所居之宫。雍正年间,清高宗及和亲王亦曾居此。嘉庆帝于五岁时即赐居此宫,至十五岁,始移住东二所。后殿为继德堂,堂内西间悬“宛委别藏”匾额。东间为味馀书室,曲径重重。味馀书室之内屋为知不足斋。此宫内部状况或系乾嘉时之旧状。

惇本殿东,为奉先殿。

《宸垣识略》:

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即其址。又文华殿后,有慈宁宫、奉宸宫、勖勤宫、承华宫、昭俭宫皆无考,或即今文渊阁后置旷地欤?

南为奉先门。出诚寿门,达景运门,是为内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