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诧,小妹 则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
九月九日,面饼缀枣,曰花糕,聚类携尊,登高适兴,其有女者 必迎归。(舆地记)
九月九日,载酒具茶炉食榼,寻园榭丘阜为娱,曰"登高。"面饼 嵌枣栗为花糕,父母家必迎女归,亦曰"女儿节。"《康熙大兴县志》
黑窑厂与陶然亭接壤,都人登高,多往游焉。《水曹清暇录》 彭蕴章幽州土风吟卖糕人云:"菊花酒,鹿舌酱,九日登高卓皂
帐。幽州古俗重围场,雕弓射猎西山上。时平久觉猛虎驯,马上健儿 多好文。今日登高遇佳节,去寻市上卖糕人。"《松风阁诗钞》
京都竹枝词:"土城关上去登高,载酒吟诗兴致豪,遥望蓟门烟树
外,几人惘怅尚题糕。"(见名胜门) 窑台在南城黑窑厂,地洼多生芦苇,近地坛后野凫潭,都人多于
此登高。《燕都杂咏注》 都门新竹枝词:"枫林一望雨来殷,秋后风光为解颜,重九登高
先定约,飞觞最好九龙山。"(见游赏门) 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榼,出郭
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浄化 城等
处,远则西山八刹等处,赋诗饮酒,烤酒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燕京岁时记》
天坛之东有法藏寺,浮图十三级。登之,所见甚远,都人以重九 登高于此。
九月初九日游法藏寺,登浮图,齐化门外土城登高。(以上天咫 偶闻)
白塔寺在平则门内,以塔得名,九日登高,士女云集,不见一题 糕载酒者。(《京华百二竹枝词》注)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居民率多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如钓鱼台
(俗呼望河楼),陶然亭,龙爪槐,天宁寺,蓟门烟树,清浄化城以及 西山八大刹等处,皆游观之所也。近年多至北海公园之白塔山上,天 朗气清,登高远眺,洵一时之快事也。是日居民多食羊肉火锅,又食 花糕,盖以麦粉为糕,置枣栗糖果于上者也。父母必迎其出嫁之女同 食之,故亦曰"女儿节。"是月也,菊花盛开,巨室每陈花作山形,或 缀成吉祥字,招邀戚友,把酒赏菊,中等之家,则栽花于盆,阶下案
头,以时观赏,近则中山北海各公园,及西郊之万牲园,类皆举行赛 菊大会,亦盛事也。《民社北平指南》
重阳闹染坊 重阳,乞丐向染坊讹索,名"闹染坊。"《燕都杂咏注》 重阳赛马
钓鱼台在阜城门外三里许,有行宫一所,南向,每届重阳,长安 少年,
古迹
蓟丘,在县西德胜门外五里西北隅,即古蓟门也。旧有楼台并废,止存二土阜,旁多林木,翳郁苍翠,为京师八景之一,名曰蓟门烟树。钓鱼台,在县西香山七图,离京五里,系金章宗皇帝钓鱼古台,今为内官庄宅。玉泉台,在玉泉上,宣德间建,以备临幸。饮山亭、婆娑亭,俱在县西南十里彰义门内,元词客马文友别墅。旧燕城,在县西南,辽金故都也。《辽史》云:晋高祖以辽有援立之劳,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献,太宗升为南京。又曰:燕京方三十六里,有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晋,北曰通天、拱宸。大内在西南隅。《金史》云:天德三年,命张浩等增广燕城门十三:东曰施仁、宣曜、阳春,南曰景风、丰宜、端礼,西曰丽泽、显华、彰义,北曰会城、通玄、崇智、光泰。义井,在县南,离京二十里,金章宗皇帝过此,饮水味甘,封为义井。甘露井,在芦沟桥,离县三十里西峰寺前。泉水涌出,甚甘,冬夏不竭。张华宅,在芦沟桥河北岸,离城三十里。吕公岩,在县西三十里玉泉山半岩。广仅丈许,深倍之,相传吕纯阳曾往来此岩。华严洞,在县西三十里香山。洞有数处,俱窈窕崎岖,累朝名公多赏咏之。芦沟金口,在县西三十余里芦沟东岸。金开以通漕运,下视都城,高一十四丈余,金末恐暴涨为害,塞之。元复开塞,故名金口云。祭星台,在县西四十里香山寺前。金章宗祭星之所,台废址存。护驾松,在县西四十里香山。金章宗游玩至此失足,得松护之,遂封云,今废。妙高堂,在县西四十里香山寺右。唐以来有之,即今东方丈是也。仁佛阁,在香山寺后最高处。辽时游玩之所,今存遗址。香山古松,在香山。松高不数丈,即盘生如盖,或偃或侧,如攫如踞,相传唐、宋时植。元有无名氏松顶明珠诗一,见《遗文》下。莲香池,在香山寺下。相传旧有池,蓄五色莲万本,芬芳异等,开时香达数里。今遗址为丁太监寿地,池莲俱不存。元有无名氏莲香金界诗,见《遗文》下。玉环,在县西四十里吕村。天顺间一僧名玄堂,建庵掘地,得玉环一双,庵成即名玉环庵,见僧道下。丹井,在香山寺。相传有仙人炼丹之所,或云即葛稚川,今井址见存。寺僧用石砌为二,伏流达于寺前为池,横桥以度,畜金鱼为玩。又伏流达山麓,汇于小石盘,螭口授受,妆点甚奇。洗马沟,在京西南四十余里。广袤十数亩,傍有二泉涌出,隆冬不冻。昔光武北犭旬于蓟堂,洗马于此,名其泉为洗马沟。六国岭,在县南五十里王家岭迤西,俗传庞涓分尸于此。石经碑,在县西南五十里,与房山相连。山洞内石上刻经文三十余处,多毁坏,惟般若序品存焉。天宫院,在县南六十里。旧名史家庄,因金章宗驾幸本村打围举膳,改名。古窑,在县西七十里贾家沟。窑内泉水清甜,食之可愈病。流二十余里,由佛儿门达良乡,出浑河。戒坛,在马鞍山,离城七十里。辽金时僧说法之所。本朝嘉靖时,曾允僧请,
至内乱行非理采斫,如有违犯,许令本寺收拿赴官,以凭申覆上衙断罪施行,不得违犯,各令省会知委。大定十八年十月初一日榜:行县令张押,行县丞苏押,行当簿郦押,行县尉王押。右元时僧人告争山林,该管官司为之听理,僧因刻石以志不朽者。然观此,见元人虽夷,其于民间小事,亦必委曲会勘,略不轻率,其以胡人而得有人心百余年,以此。
志遗八 遗事四
燕台八景:金辽以来,相传燕台八景。蓟门烟树、玉泉垂虹、卢沟晓月、西山霁雪俱在宛平,详山水下。太液晴波,琼岛春云俱亦禁城之西。八景之中,宛有其六。古今词赋不可胜纪。本朝闽人张元芳有诗,大兴丞。
蓟门烟树:长安西望不胜情,草色青青阴复晴。鸦带片云归别塞,雁衔落日下孤城。村深远见荒烟断,柳暗遥分野戍平。极目狼烽千里静,独余边月照连营。
玉泉垂虹:一派清冷听不穷,灵源遥傍翠微宫。寒流溅石鸣珠佩,影落县岩挂玉虹。夜静涧桥时带雨,月明水殿晚生风。飞龙直奋三千尺,终逐波涛作化工。
卢沟晓月: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芳草戍楼寒。参差阙角双龙迥,迤逦沟桥匹马看。万户鸡声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
西山霁雪:层峦积素喜初晴,寒入青天万里城。树色遥分银海曙,山光远映玉楼清。花迎北阙春风散,地厂西山夜月明,见说至尊歌白雪,愿餍郢曲答升平。
太液晴波:十里芙蓉接素秋,晴光潋滟拥丹丘。虚涵太液云千顷,影弄琼华月一钩。鱼鸟飞潜天上下,楼台掩映水沉浮。望中更有神仙侣,此地宸游胜十洲。
琼岛春云:蓬岛春云覆槛前,花娇柳燀更含烟。闲随碧落从龙起,暮向青山伴鹤眠。天际依稀琼树缈,螭头缭绕玉楼悬。还看触石为霖去,遍洒长江万里天。
金台夕照:花满春城兴独饶,冯虚千里欲凌霄。归鸦暮绕黄金阙,垂柳烟笼碧玉桥。天入楼台开锦绣,波含日月隐岧峣。不妨酒
春明梦余录 一二三〇
益有诗: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秋空莫射南来雁,纵遣乘春更北飞。
雀台 在固安县南,地名韩寨,乃秦李牧将台。
楼桑 在涿州东南,为汉昭烈故里。有桑,高十丈,亭亭如楼。昭烈为儿时,与宗儿
戏桑下,指谓帝王羽葆也。桑侧有昭烈古庙,唐乾宁中建。又其东北数里,张桓侯之
故居在焉。
汉卢侍中植故宅 在涿州东十五里卢家泺。
按卢氏为燕中巨族,代有令闻。侍中植史称其刚毅有大节,师马融,通古今,官至尚书。时董卓凌虐朝廷,议欲废立,植独抗议不同,卓将诛之。议郎彭伯曰: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乃止,免植官。遂隐于上谷。其子毓,以学行见称,仕魏,以黄门侍郎左迁典农校尉,迁安平、广平太守,所在有惠化。入为侍中,擢吏部尚书,选举务先性行,而后才艺。后封容城侯,卒谥成。毓之子钦,亦为吏部尚书。所著诗、赋、论、难数十篇傅世。卢谌, 钦之侄孙也。晋司空从事中郎, 撰祭统, 注庄子。卢辩, 周太学博士, 注大戴礼。辩后周举秀才,为太学博士。其兄景裕为当时硕儒,谓辩曰:昔侍中注小戴,今汝注大戴,庶纂前修矣。累迁太子少保。凡朝廷宪章、乘舆、法服、金石、律吕、晷刻、浑仪,辩皆创制之,悉合轨度。卢照邻,高宗时与王勃、杨烱、骆宾王以文章齐名,有文集。
元卢挚为翰林学士,负诗文名,所著有疏斋集。其文章宗旨一篇,人所传诵,附录于此:大凡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八
形胜
〔臣等谨按〕自金明昌中始有燕山八景之目,元明以来,著咏颇多。恭读御制燕山八景诗,并叠旧作韵,煌煌乎如钟律之载赓,星云之相映。玉泉趵突一条,复邀睿裁厘定,袪旧说之传讹,表灵渊之觱沸。瞻仰奎文,足使林泉增色矣。第原书中八景散见各门,检阅未便。今谨总汇合一,载入形胜门,以便循览,而备形胜之大全焉。
补补自宋员外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一时观者留题,目为潇湘八景。南渡诗人若陈允平衡仲、张盘叔安、周密公谨、奚■倬然,皆有西湖十景诗。而北平旧志载金明昌遗事有燕京八景,元人或作为古风,或演为小曲。所谓八景者,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飞雨、西山积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是也。至永乐间,馆阁诸公相集倡和,更蓟门飞雨为蓟门烟树,和者相属。因而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
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矣。寄园寄所寄录
增增御制燕山八景诗 琼岛春阴:琼华瑶岛郁嵯峨,春日轻阴景色多。云护凤楼松掩映,瑞凝仙掌竹婆娑。低临禁苑滋苔藓,远带郊畿荫麦禾。更向五云最深处,好风时送九韶歌。太液秋风:秋到宸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荷风晚送残香气,竹露凉敲绿玉声。翠合三山连阆苑,波涵一镜俨蓬瀛。由来禁籞林泉好,行乐还同万物情。玉泉垂虹:涌湍千丈落垂虹,风卷银涛一望中。声震林梢趋众壑,光浮练影挂长空。跳波激石珠丸碎,溅沫飞花玉屑红。自此恩波流处处,公田时雨泽应同。西山晴雪: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晶光迎晓日,千林琼屑映朝晴。寒凝涧口泉犹冻,冷逼枝头鸟不鸣。只有山僧颇自在,竹炉茗椀伴高清。蓟门烟树:苍茫树色望中浮,十里轻阴接蓟邱。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青葱四合莺留语,空翠连天雁远游。南望帝京佳气绕,五云飞护凤凰楼。卢沟晓月:兰若霜钟断续鸣,卢沟晓月正西横。苍烟淡接平芜迥,曙色才分远水明。傍岸人行闻犬吠,蹙波风动见鱼惊。车驰马骤长安道,何限低徊旅宦情!居庸叠翠: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雄峻莫夸三峡险,崎岖疑是五丁穿。岚拖千岭浮佳气,日上群峰吐紫烟。盛世只今无战伐,投戈戍卒艺山田。金台夕照:燕台遥望澹烟蒙,返照依稀禁籞东。是处人家图画里,一川风
煮三清。蓟门烟树:水经注:蓟城西北隅有蓟邱。明人长安客话谓在今都城德胜门外,土城关即其遗址。旁多林木,蓊翳苍翠。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邱。青帘贳酒于何少?黄土埋人即渐稠。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鹂谁解作清游?梵钟欲醒红尘梦,觉生寺大钟在此北。断续常飘云外楼。卢沟晓月:卢沟河即桑干河,水黑曰卢,故以名之。桥建于金明昌初,长二百余步。由陆程入京师者必取道于此。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夹镜明。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易州建泰陵,来往必由之道。居庸迭翠:居庸为九塞之一,见于吕览、淮南子,其迹最古。郦道元谓崇墉峻壁,山岫层深,路才容轨,为得其实云。断戍颓垣动接连,当时徒说固防边。洗兵玉垒曾无藉,守德金城信不穿。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鸣鞭阿那羊肠道,可较前兹获有田?金台夕照:黄金台见志乘者有三,一在易州,都城有其二。舆地名胜志云:在府东南十六里。又有小金台,相去一里。今朝阳门东南岿然土阜,好事者即以实之。所传古迹,大率类是。九龙妙笔写空蒙,石渠宝笈有王绂燕山八景图真迹。疑似荒基西或东。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豪词赋鹜谁过客,博辩方盂任小童。遗迹明昌重校检,睪然高望想流风。
〔臣等谨按〕燕山八景御制迭旧作韵内厘定玉泉趵突一条,永资垂信,今敬谨编辑卷
心,而雪景尤胜。长安客话 以上二条原在郊垧门,今移改。
原原陈孚西山积雪诗 冻雀无声庭桧响,冰花洒檐大如掌。平明起视岩壑间,插天琼瑶一千丈。夕阳微漏光嵯峨,倚栏更觉爽气多。云间落叶有径否?想见樵叟披青蓑。观光集
原原元无名氏西山晴雪折桂令词 玉嵯峨高耸神京。峭壁排银,叠石飞琼。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列围屏。分曙色流云有影,冻晴光老树无声。醉眼空惊。樵子归来,蓑笠青青。太平乐府 以上二条原在郊垧门,今移改。
增增明杨荣西山霁雪诗 西山日上雪初晴,素壁银屏万叠明。高树迎风霏玉屑,小桥流水涩琴声。恍疑沧海通三岛,绝似昆仑见五城。但使年年足丰稔,桑麻燕雀遂生成。燕山八景图诗
增增明金幼孜西山霁雪诗 海上云收旭景新,连峰积雪净如银。晴光迥入千门晓,淑气先回上谷春。瑶树生辉寒已散,琼林消冻暖偏匀。玉堂相对题诗好,移席钩帘坐夕曛。同上
增增蓟门在旧城西北隅。门之外旧有楼馆,雕栏画栋,凌空缥缈,游人行旅,往来其中,多有赋咏。今并废而门犹存。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拂空,四时不改,故曰蓟门烟树。燕山八景图诗序
原原陈孚蓟门飞雨诗 黑云如鸦涨川谷,云涌电跃风折木。半天万点卷海来,森森映窗如银竹。凤城无数笙歌楼,珠帘半卷西山秋。谁知羁客家万里,一灯正拥寒衾愁。观光集
原原杨荣蓟门烟树诗 蓟门春雨散浮埃,烟树溟蒙霁欲开。十里清阴连紫陌,半空翠影接金台。东风叶暗留莺语,落日林深看鸟回。记得清明携酒处,碧桃花底共徘徊。杨文敏集
原原金幼孜蓟门烟树诗 野色苍苍接蓟门,淡烟疏树碧氤氲。过桥酒幔依稀见,附郭人家远近分。翠雨落花行处有,绿阴鸣鸟坐来闻。玉京尽日多佳气,缥缈还看映五云。金文靖集 以上三条原在郊坰门,今移改。
〔臣等谨按〕蓟门烟树,元一统志作蓟门飞雨,明杨荣等倡和诗始改烟树,陈孚作盖仍其旧也。
原原卢沟本桑干河,俗曰浑河,在都城西南四十里。有石桥横跨二百余步。桥上两旁皆石栏,雕刻石狮,形状奇巧,金明昌间所造。两崖多旅舍,以其密迩京师,驿通四海,行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七
郊垧(北)
增元京城门北之西曰健德,明改健德曰德胜。(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德胜门明洪武时改,本朝因之。
增乾隆十三年御制德胜门外诗 绿柳阴中界道宽,西山新翠叠云峦。频年警跸经过处,一雨郊衢顿改观。麦临芒种堪收半,黍沃甘膏更长齐。忧慰总缘农务切,吟诗岂为凑新题?青蒲演漾碧波风,负郭人家画意同。古迹凭教传日下,蓟门烟树有无中。(蓟门烟树为燕山八景之一,当在此处也。)
〔臣等谨按〕德胜门外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增德胜门外,城河北为松林闸。(五城册)
〔臣等谨按〕松林闸水自玉泉山发源,由高梁桥东南流至德胜门,分为二:一由水关入大内,是为御河;一出松林闸,东流经安定、齐化二门归通州,与白河合。闸上
(原揭傒斯登蓟邱作 闲登蓟邱望,西北削诸峰。转觉天地肃,因悲霜露浓。云间何处笛,日落满城钟。自笑栖迟者,惟堪学老农。秋宜集)
原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州遗址,亦曰蓟邱。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二土阜,旁多林木,蓊翳苍翠。京师八景有蓟门烟树,即此。(长安客话)
〔臣等谨按〕蓟门烟树为京师八景之一,详见形胜门。御制蓟门烟树诗及原本所采诸作,皆录入形胜,惟蓟门吟咏仍列此条后。
增鰕菜亭在德胜门水关西,明戴大图建。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鰕菜亭今圮。
原出德胜门八里为土城,元之旧也。正统十四年十月,额森奉上皇车驾登土城。以通政司左参议王复为右通政,中书舍人赵荣为太常寺少卿,出见上皇于土城,即此地也。(昌平山水记 按:额森义见前,旧作也先。今译改。)
补元时,居庸关、卢沟桥俱有过街塔,按欧阳原功诗:蓟门城头过街塔,一一行人通窦间。则蓟邱城门亦有之矣。(行国录)
(原姚广孝蓟门诗 云树依依接远邱,时看飞雨洒征裘。不知铜马坊何在,惟见桑干水自流。逃虚子集)
(原李东阳蓟门作 蓟邱城外访遗踪,树色烟光远更重。飞雨过时青未了,落花残处绿还浓。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林有数峰。坐久不知迟日暮,隔溪僧寺午时钟。怀麓堂集)
(原吴宽长至出土城作 马上冲寒出北门,豁然平旷识乾坤。地连周囿民犹小,天作燕山势独尊。看月未忘黄土寺,披烟仍见白浮村。百官令节长来此,笾豆如流习骏奔。匏翁家藏集)
为大兴府西连山栖隐寺,金大定初建,有五峰、八亭。章宗屡游之,尝题诗刻石,今亡。(长安 客话)仰山峰峦拱秀,中顶如莲花心旁,有五峰曰:独秀、翠微、紫盖、妙高、紫微。中多禅刹。 金章宗尝游焉,有诗云:「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鹤惊清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 风。」今刻石尚存。(金史?历志)张行简进星丸漏,章宗车驾巡幸则用之。
琼林小苑绝尘喧,朵殿千官散凤鹓。传语都监排法驾,宸妃今日幸西园。
(金史?地理志)中都路琼花苑有横翠殿、宁德宫,西园有瑶光台。(又)仁政门傍为朵殿,上为两 高楼,曰东西上合门,内有仁政殿,常朝之所也。
宣和墨价重朱提,大字飞虹御笔题。先代丹青留画轴,葫芦小印押红泥。
(尧山堂外纪)章宗喜书画。宣和间尝以苏合油搜烟为墨,章宗仅购得一两,价黄金一斤,欲仿为 之不能。(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庆寿寺旧有石,刻金章宗「飞渡桥飞虹桥」六大字。(归潜志)显宗好 文学,作诗善画,人物、马尤工,迄今人间多有存者。(夏文彦图绘宝鉴)显宗画獐鹿人马学李伯 时,墨竹自成一家,虽未臻神妙,亦不涉流俗。章宗每题其签。
燕京八景纵游观,飞雨空蒙积雪寒。却喜边关无寇警,但凭毬鼓报平安。
(赵正夫寄园寄所寄)北平旧志载金明昌遗事,有燕京八景。元人或作为古风,或演为小曲。所谓 八景者,居庸迭翠、玉泉趵突、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飞雨、西山积雪、芦沟晓月、金台夕 照是也。至永乐,馆阁诸公相集倡和,更蓟门飞雨为蓟门烟树,和者相属。(胡广文穆集)北京八
露足桑麻。紫陌新丰酒,红楼宛洛花。轻尘飞白练,旭日丽青騧。雪色并儿剑,星杓汉使槎。羽林矜节侠,戚里竞纷奢。接轸趋长乐,扬鞭过狭斜。悲歌逢击筑,斥堠警鸣笳。七校传清跸,诸陵望翠华。竖儒何寂寞?抱影独长嗟。
明孟思诗:箕尾分星野,轩辕肇帝墟。燕山蟠王气,瀛海带宸居。西北饶兵马,东南富国储。太平兹乐土,非梦亦华胥。
长元按:朱子论燕都形势,以泰华二山为龙虎,似矣。然泰山之脉,倘如前人所云,自函谷西来,尽于东海,则山水俱顺,其气不能凝聚。伏读圣祖文集言:泰山脉络自盛京长白山分支至金州之旅顺口入海。海中矶岛十数,皆其发露处。至山东登州之福山、丹崖山起陆,西南行八百余里,结而为泰山,穹崇盘屈,为五岳首云云。则济水顺趋,岱脉逆峙,磅礴乎青徐二州,与华山支络相接,中原之形势团结甚固,而燕都包藏右山左海之间,更为奥区矣。此朱子之所未知者,因恭録于此。
金明昌逸事有燕京八景,曰: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飞雨、西山积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元明人多咏之。永乐间,馆阁诸公更蓟门飞雨为蓟门烟树,或又增益二题为十景,和者相属。
长元按:乾隆十六年,御书八景,改垂虹曰趵突,积雪曰晴雪,其烟树则仍明旧,皆勒石;又御制小序并诗。
宸垣识略卷十二
郊垧一
德胜门在京城北之西,有御制诗碑。
松林闸在德胜门外城河北。闸水自玉泉山发源,由高梁桥东北流至德胜门外,分为二:一由水关入内城,是为御河;一出松林闸,东流经安定、齐化二门,归通州,与白河合。闸上勒御制诗。北城兵马司副指挥署在德胜门外。
龙王庙在松林闸,明嘉靖间重修。
宏慈寺有前后二寺,在德胜门外东北。
考按:宏慈前后二寺相去不半里,似一寺而分者。考寺为元兴国禅林,兹于后寺荒草中搜得明顾肇迹碑,有元统三年兴国禅林之语,翰林沈荃作重修碑记,殆本此。
长泰寺在宏慈寺北,俗名火神庙,本朝初年建。
土城关在德胜门外,相传是古蓟州遗址,亦曰蓟邱。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二土阜。旁多林木,蓊翳苍翠,京师八景有蓟门烟树,卽此。有御书蓟门烟树四字,为燕京八景之一。
出德胜门八里为土城,元之旧也。正统十四年十月,额森奉上皇车驾登土城,以通政司左参议王
复为通政,中书舍人赵荣为太常少卿,出见上皇于土城,卽此地也。
元时居庸关、卢沟桥俱有过街塔。按欧阳元功诗,蓟门城头过街塔,一一行人通窦间,则蓟邱城 门亦有之矣。
明姚广孝蓟门诗:云树依依接远邱,时来飞雨洒征裘。不知铜马坊何在,惟见桑干水自流。
明金幼孜蓟门烟树诗:野色苍苍接蓟门,淡烟疏树碧氤氲。过桥酒幔依稀见,附郭人家远近分。翠雨落花行处有,緑阴啼鸟坐来闻。玉京尽日多佳气,缥缈还看映五云。
明吴宽长至出土城诗:马上冲寒出北门,豁然平旷识乾坤。地连周囿民犹小,天作燕山势独尊。看月未忘黄土寺,披烟仍见白浮村。百官令节长来此,笾豆如流习骏奔。
施闰章蓟门诗:蓟门风当雨,风定是初晴。北阙云中迥,西山马上明。长杨春出猎,细柳暮移营。儒术惭疏阔,为郎白发生。
〇瑞光寺、大胜寺、海云寺,俱在土城,今无考。
明程敏政土城瑞光寺诗:日下土城根,夷犹古寺门。水声墙外急,人影树中繁。燕蓟诸关拥,金元一堠存。故人期不至,马上共谁论?
明吴宽大胜寺诗:高树丛生积水清,乱蝉齐噪夕阳明。青苔满地留人迹,黄土何年系寺名?便与诗家谋共隐,不从衲子话无生。绳床久坐凉阴下,缚木为桥喜更平。
明程敏政与李宾之游海云寺诗:偶过都城北,来游古磵滨。微风清细暑,小雨浥轻尘。忽起殊
金台坊 九铺
倒钞胡同 点铜厂街 万宁寺 钟楼鼓楼 亭子张街 豆腐陈胡同 法通寺赵府胡同 净土寺胡同 孙家胡同 葡萄园 锅腔胡同 针刘胡同 碾儿胡同
千佛寺胡同 东绦儿胡同 邢家胡同 酒醋局外 腾骧四卫 北城墙
日忠坊 二十二铺
北安门西 廊房旗房 越桥海子桥 真武庙火神庙 银锭桥 打鱼厅斜街 干石桥龙华寺 簪儿胡同 鲁家胡同 稻田清虚仙院 德胜门街 广化寺街
铸钟厂小石桥 妙缘观 司设监外厂 南绦儿胡同 马厂胡同 西绦儿胡同 水关水车 浆绛房(浣衣局) 李广桥 望乡台 豆腐巷 射所 海潮巷
发祥坊 七铺
崇国寺(即隆善寺有僧录司) 堂子胡同 三保老爹胡同 绵花胡同 噶噶胡同 陶兽医胡同 正觉寺胡同 大兴左卫 哱啰仓 罗儿胡同 石虎儿胡同 弘善寺
分司厅 白米寺 刘汉胡同 织染局外 井儿胡同 张皇亲街
安定、德胜关外 共六铺
安定门外 税课司 北郊方泽 四卫勇士营 大教场(五军神枢) 三大营 苜蓿地 德胜门外 税务分司 冰窖小店儿
土城,燕城古蓟门,今止存二土阜,林木苍翠,为京师八景之一,曰蓟门烟树。
清宫词一百零一首
湘乡魏程搏莲裳著 受业李珍果仙注
阊阖连云壮九门,黄金世界玉乾坤。龙飞九五新天子,知是仙家几叶孙。
满洲发祥之始,有仙女浴于长白山下之布尔湖里,见神腾衔朱果置其衣中,吞之而生子,名布库伦雍顺,是为爱新觉罗氏。
蓟门烟树涌楼台,长乐花迎晓露开。三十六宫春历历,柳阴多处是蓬莱。
自辽、金、元建都燕京,明因之。前清又因之,益增壮丽。而西苑、圆明园、颐和园楼阁栉比, 金碧辉煌,尤为繁盛。
对舞红灯两侍臣,九天仙乐动韶钧。须臾天子鸣鞭出,万国衣冠拜紫宸。
清制:升殿之仪,乐先作,后户辟。驾将入殿后户,御前侍卫左右交互,往来于殿门之内。内侍 二人,执二红灯,盘旋而舞。少顷,各肃然就列,乐亦顿阕,上已端拱座上矣。陛下鞭声起,三鸣而赞作。
开天幼主坐朝元,七载金坛叔父恩。尽写鸾回黄纸表,钿车流水濯龙门。
顺治三年后,群臣上奏,皆称皇父摄政王,与皇上并列,因孝庄皇太后下嫁故也。睿亲王废,孝
自序
有明一代,宫殿苑囿之盛,远逾清世。当时皇城之内,皆为宫苑及内府衙署所占,大内之外,复有『南内』『西内』,其规模之宏壮,创造力之伟大,殊非满洲所可比拟。缪小山云自在龛笔记,尝记康熙二十九年,大内发出前明宫殿楼亭门名折子,共七百八十六座,满清所存,不及十分之三,当时诸臣复奏云:『考故明各宫殿九层,基址墙垣,俱用临清砖,木料俱用楠木;今禁内修造房屋,出于断不可已,凡一切基址墙垣,俱用寻常砖料,木植皆用松木而已。』又四十九年康熙上谕,言明季宫女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其宫中脂粉钱四十万两,供应银数百万两。此种宫廷经济,诚为史上巨观,读刘若愚酌中志,犹可想见其盛。余幼时家居地安门内帘子库,就学西什库,日常行踪所及,如内宫监、织染局、酒醋局、惜薪司、安乐堂等处,皇城以内地名,几无一非明代内府二十四衙署及大小各作遗迹也。试登景山而望,蓟门烟树,宫阙嵯峨,彼郁郁苍苍者,无一非朱明经始之烈;而自命遗老者,乃临睨而思满清,不亦数典而忘其祖耶?余
此时期中,除颐和园工程较大,以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兴工,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工成外,无足多述。然季世制度败坏,记载多阙,如延禧宫何时被灾,延禧宫灾后,水晶宫何日兴建,皆不可考。此中材料,惟有整理内府档案,或可得之。此则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之专责矣。
******
综观满清一代宫苑建置,属于守成者多,属于创造者少。试登景山而望,蓟门烟树,宫阙嵯峨,彼郁郁苍苍者,无一非朱明经始之烈。然明代规模得以历三百余年而保持不坠者则又不得不归功于清代诸帝守成之功矣。
桐多生叶藕益节,一岁春光两漏泄。君莫怪无物来时新,日日新添鬓边雪。
寄怀许靑士观察
桂花争上第,杏宴启芳尊。信是八叉手,深惭大匠门。衰形非往日,惜别每销魂。翦烛
期良夜,文章重与论。
题照儿指画岁朝图
霞裾鹤氅下瑶台,着手生春妙翦裁。能耐雪霜三冷艳,韶光先报到东来。
柬平叔制府率成三十五字
咫尺不见如参商,蓟门烟树春色苍。路远年深时复望,安得握手符来约,一镫相对纾离肠。
谢钟圃都护惠木瓜春橘
擎来两两冻痕斜,香到殊方分外加。白下那曾琼作报,辛酉九秋,曾于栖霞手摘。黄中岂羡鞠敷华。冰
恩福堂诗钞三一五
怀人不成寐,听彻短长更。《东厢集》
送驾至大口作〔一一二〕张 翥
万乘巡行远,三灵佑护多。旌旄随大纛,鼓铎杂鸣驼。初日浮黄伞,微风送玉珂。臣心如草色,不断到滦河。《蜕菴集》
怀柔道中王世贞
马足吾何恨,〔一一三〕山行稍自宽。人家梅雨色,衣袖麦秋寒。过瀑添新径,归云改故峦。断肠沙雁起,一一向长安。《弇州山人稿》
蓟门烟树杨 荣
蓟门春雨散浮埃,烟树冥蒙霁欲开。十里清阴连紫陌,半空翠影接金台。东风叶暗留莺
卷三四五五
人海诗区四三二
蟹螯斫雪新酝碧,对此不乐将如何!京华酒垆万歌舞,锦鞯翠袖迎娇娥。儒冠已受俗子笑,况复衰容双鬓皤。下帷闭阁来迹少,肮脏不肯侯门过。清游良友幸追逐,未忍返棹寻渔蓑。今朝不饮心已醉,笑看坐客朱颜酡。凤城半掩归路暝,争道击毂如飞梭。九衢冥蒙涨尘雾,渐见灯火稀星罗。作诗写寔不可缓,马上已复成微哦。《礼部集》
蓟门飞雨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旧有楼馆并废,但存二土阜,旁多林木苍翠。京师八景有‘蓟门烟树’卽此。又曰‘蓟门飞雨’。自元时欵蓟门者,已见题咏,至明代,倡和尤多。
见《长安客话》。尹廷高
清风夹道槐阴舞,谁信青天来白雨?马上郎君走似飞,树下行人犹蚁聚。须臾云散青天开,依然九陌飞黄埃。乃知造化等儿戏,一日变态能千回。《玉井樵唱》
前题〔五四〕陈 孚
黑云如鸦涨川谷,雷涌电跃风折木。半天万点卷海来,森森映窗如银竹。凤城无数笙歌楼,珠帘半卷西上秋。〔五五〕谁知覊客家万里,一灯正拥寒衾愁!《观光集》
蓟州城…………………………………………………………………白范四五二
蓟州道中………………………………………………………………张承祯四五二
渔阳…………………………………………………………………唐时升四五三
平谷道中………………………………………………………………文彭四五三
玉田道中苦雨…………………………………………………………马録四五三
昌平道中………………………………………………………………魏允贞四五四
前题…………………………………………………………………侯恪四五四
宿昌平次韵……………………………………………………………鲁铎四五四
送驾至大口作…………………………………………………………张翥四五五
怀柔道中………………………………………………………………王世贞四五五
七律
蓟门烟树………………………………………………………………杨荣四五五
前题…………………………………………………………………金幼孜四五六
前题…………………………………………………………………李东阳四五六
卷三四一一
署中,止存二础,其四础相传万历末为王京兆惟俭携之大梁。康熙三十一年,府丞吴涵得二石于府署蔓草中,文已漫漶,可辨者纔数十字耳,因移甃文丞相祠,详涵所作断碑记。今信国祠现甃二础于壁。
满井
臣按刘侗帝京景物略云:井面五尺,无收有干,干石三尺,井高于地,泉高于井。蒋一葵长安客话云:满井径五尺余,清泉突出,冬夏不竭。好事者凿石栏以束之。水常泛起,散漫四溢,井旁苍藤丰草,掩映小亭。都人诧为奇胜。林尧俞有满井诗。今查井在安定门外五里大街,井口周围约一丈,水与井平,甃以乱石,水从石罅流出,居人掘堑蓄水。北方地脉高厚,或掘井数仞,犹不及泉,今水平不溢,亦足异也。井有合抱大柳三株,根从井生,森然并列。隔里许,又有一井相同。德胜门外亦有二,此特树较异耳。
古蓟门
臣按古蓟门亦曰蓟邱,在德胜门外五里。陈子昂有蓟邱览古诗。蒋一葵长安客话云: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二土阜,旁多林木,蓊翳苍翠。京师八景有蓟门烟树,即此。又陈孚有蓟门飞雨诗,载朱彝尊日下旧闻。今查土阜尚存,约高丈余,长二三里,
火浣布 高宗纯皇帝诗:闻有火浣布,出蜀越嶲厅。取视敕督臣,随献言情形。番地王蛮山,草根石缝生。又号不朽木,其性纯阴精。绩以织为布,穷檐日月恒。油渍或致污,投火烈焰明。焰息布如洗,因以数段呈。试之如所言,火浣诚副名。初非奇特物,未见斯疑惊。耆薄尔雅疏尔雅·火龟疏云:去扶南东万里有奇薄国,复五千里许有火山国。火中白鼠时出山边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浣布。按火鼠即火龟也。,大秦汉书评汉书·西域传:大秦国有火浣布。。艳称异地珍,耳食传虚声。
谐奇趣 圆明园小有天园海岳开襟楼之东北为谐奇趣。
蓟门烟树 高宗纯皇帝诗引:水经注:蓟城西北隅有蓟邱。明人长安客话谓在今都城德胜门外,土城关即其遗址。旁多林木,蓊翳苍翠。诗云:十里轻扬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邱。青帘贳酒于何少?黄土埋人即渐稠。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骊谁解作清游?梵钟欲醒红尘梦觉生寺大钟在此北。,断续常飘云外楼。又有诗曰:苍茫树色望中浮,十里轻阴接蓟邱。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青葱四合莺留语,空翠连天雁远游。南望帝京佳气绕,五云飞护凤凰楼。
九畴勤省岁 宁德殿东室阁上高宗纯皇帝书联:九畴勤省岁,万宝协书云。
安民则惠 高宗纯皇帝乾清宫屏风铭曰:三代以下,治世常稀。其故云何?安民莫为。安民若何?莫如惠施。惠心弗闻,元吉易辞。
天然图画 圆明园镂月开云后有池一区,池西北方楼曰天然图画,为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庭前修篁万竿,与双桐相映,风枝露梢,绿满襟袖。西为高楼,折而南,翼以重榭,远近胜概,
略,销兵全仗上公才。”此诗用海岱字,极有据。今人错书哈大,失其据矣。
古幽陵
京师在九州为冀帝喾肇建九州,冀其一,十二州为幽舜分冀为十二州,幽其一。幽为北方阴幽之象。上古时曰幽陵,尧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则幽之名从来远矣。夏商省幽入冀,至周复置幽州。
古蓟门
京师古蓟地,以蓟草多得名。武王封尧后于蓟,至秦汉置蓟县,后魏于蓟立燕郡,并此地。今人佥以蓟州为蓟,不知唐始置今蓟州,而唐以前则渔阳郡也。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邱《一统志》:在旧燕城西北隅。
蓟邱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二土阜,旁多林木,蓊郁苍翠。京师八景有“蓟门烟树”,即此。本朝金幼孜诗:“野色苍苍接蓟门,淡烟疏树碧𬘡缊。过桥酒幔依稀见,附郭人家远近分。翠雨落花随处有,绿阴啼鸟坐来闻。玉京近日多佳气,缥缈还看映五云。”
古燕京
燕以燕山得名。武王克商,封召公奭于北燕。司马贞谓北燕城在蓟县。或谓武王以蓟封黄帝后,召公
烟麓陀庵是马水口胜处,山阴徐渭《宿庵中留题》云:“昔从良涿行,兹山在云际。昨夕宿兹山,云乃出衣袂。”
镇边城东南十八盘西五里许有岭焉,曰长城。其巅瓦砾纵横,微有雉堞,剥落沆莽,是为秦皇之址。又西十馀里,皆峻岭,判为中路,有岭焉,曰灰岭,险特倍于长城。石如蛤粉,无树木,大石磋磋,吹籁扬尘则纷溶而起,百里可见,了了如雪。
古来筑长城以捍北虏者四世:燕、赵、秦、隋。秦制多承燕赵,而隋氏不尽因秦也。燕昭王所筑,起造阳至襄平,造阳者,宣府古北地也,襄平者,辽东也,皆燕国边胡之地,故其建筑亦在此地。赵武灵王所筑,自代西属高阙,代者,雁门郡也,高阙者,灵州北流河之西,阴山之上游也。武灵国于云代,故其备胡之城,但能并河而西,以极乎赵境耳。至秦已并六国,天下悉为秦有,故蒙恬所筑,西起临洮,为中国极西之地,北属辽东,为中国极东之地。东西殆万馀里,则周乎中国之北矣。故无一地无秦城。然秦实补筑使足耳。《元和志》:开皇长城自代之繁峙县,北经蔚州入飞狐县,此又补秦之所未筑。唐李益《秦城》诗:“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秋来莫射南来雁,总遣乘春更北飞。”
蓟镇
国初宣辽联络,鼎峙三关,蓟属内地。自大宁内徙,三卫盘旋,蓟遂与虏邻矣。嘉靖庚戌,虏从古北口入犯,游骑直薄都城。天子震怒,特遣重臣督镇蓟辽,驻节于密,是为蓟镇。其总督开府兵备专司俱
阮墩谢墅,近错民氓;凫水鹫山,半为僧占。场圃觇课农之绩,林丘置讲学之坛。朗润清华,王孙别业;功德极乐,游客遗踪。远溯沧桑,遥瞻云树。虬松摩顶,托禅意于灵根;萤草流光,泛书声于幽窟。放眼则超乎尘外,昂头则尚矣古人。至若金碧灵宫,庄严梵宇,聚八部龙天之呵护,皆百年貂寺所㡯施。藻绘畿京,轶洛下佛屠之记;信传开宝,采前朝巷伯之诗。作《名迹略·下》第八。
北平郊外名迹,僧刹为多。旧时帝王游幸,流连景物,造伽蓝以备休憩或资以祈福。自辽、金、元以异族入主中夏,竺信象教,张皇尤甚。加以明代大珰,生非全人,殁厪冥报,输财舍宅,随时而有。虽世易时移,然琳宇梵宫,亦尚有完整未经毁坏者。至若山川佳胜,风景绵丽,为幽人所咏歌,畸士所栖隐,亦不能无纪。兹述四郊名迹,计:汤山,蓟门烟树,满井,望京馆,大通闸,金台夕照,燕墩,丰台,南河泊子,天宁寺,芦沟,钓鱼台,白云观,摩诃庵,慈寿寺塔,慈慧寺,农事试验场,五塔寺,双林寺,大钟寺,大佛寺,万寿寺,高梁桥,长河,燕京大学,极乐寺,广源闸,八大刹,香山,卧佛寺,碧云寺,团城演武厅,实胜寺碑,黑龙潭,温泉,大觉寺,清华园,石景山,潭柘寺,戒台寺。共四十处。起自北郊汤山,而东,而南,而四郊,极于大觉、潭柘、戒坛止。
(一)汤山
平西北昌平县属。在元、明时,有积水二渠,热气蒸腾,民人诧为神异,立庙祀之,即今之龙王庙是。《尧山堂外纪》载武宗幸蓟之汤泉,宫女王氏随行,题诗赐之云:“沧海降冬也异常,小池何自暖如汤。溶溶一派流今古,不为人间洗冷肠。”据此,则汤泉在明代已属宸游禁地。清乾隆帝时乃于此修建行宫,移旧庙于宫外,是为前宫。又拓地作后宫。光绪二十六年,燹于兵。至民国初元,袁克定氏来此避暑,将前宫稍事修葺。民国七年,徐总统世昌偕陆宗舆、曹汝霖二氏往游,以其地弃之可惜,商于清室,以岁纳八百金,向其永租。重加整理,添构房宇。古迹胜地,得以重光。计全部可分为二部:(一)为行宫浴池。前宫宫垣、浴池尚称完好。有泉水二渠,砌石成二巨池,西热东温,引渠水入浴池备用。宫外设有人民浴池,男女分池。此为有清旧况。民国以来,辟前宫为旅馆,所谓汤山饭店。馆内设有浴池,引泉入池,以供游人之洗濯。据科学家考查,世界温泉皆系硫黄质,味臭有毒,不无遗憾。独此泉原质为镭锭,与太阳质同,故泉水热甚,严冬不灭,浴之可以疗病。饭店设备甚周,起居安适,不独便于洗浴也。(二)为后湖。即清之后宫,今废。原有石山一,小而秀,引水成池,泉中产鲤,甚鲜。荷开最早。周缭以垣,以北山为屏。旧有澡雪堂,漱琼室,飞凤亭,汇泽阁,开襟楼诸胜。入民国多倾圮。七年,徐总统及其他私人于此建别业,点缀风景,有枫叶桥,怀碧桥,(图一图二)枕湖轩,晴晖阁,嶂影楼,(图三)归稼轩,听
图三 嶂影楼
图四 更衣亭
图五 草亭竹林
(二)蓟门烟树
德胜门外土城,相传为古蓟州遗址,亦曰蓟丘。(土城为辽城及元城故址。详《城垣略》。)旧有楼馆,并废。但地多林木,蓊翳苍翠。旧传京师八景,有“蓟门烟树”,即此。乾隆帝书有“蓟门烟树”石碑。
明金幼孜《蓟门烟树》诗:
野色苍苍接蓟门,淡烟疏树碧氲。过桥酒幔依稀见,附郭人家远近分。翠雨落花行处有,緑阴啼鸟坐来闻。玉京尽日多佳气,缥缈还看映五云。
施闰章《蓟门》诗:
蓟门风当雨,风定是初晴。北阙云中迥,西山马上明。长杨春出猎,细柳暮移营。儒术惭疏阔,为郎白发生。
(三)满井
在安定门外五里。井径五尺馀,清泉突出,冬夏不竭。好事者凿石阑以束之。水常浮起,散漫四溢。康、乾时宴游极盛。今则破甃秋倾,横临官道,白沙夕起,远接荒村。昔人所谓苍藤丰草与亭阁相掩映。风景已迥不侔矣。(图六)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位于今元大都土城遗址,虽有学者加以纠正,仍是以讹传讹。本文依据史实说明蓟门应在今宣武区广安门附近的南横西街上。"蓟门烟树"应是金代时从蓟门附近的披云楼远眺圣安寺内森森古柏时的景观。
明清时期朝鲜朝使臣出使北京,作为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是他们特别留意与必定游览的景观。朝鲜朝使臣眼中的蓟门烟树在景观形态和地理位置上与中国士人的认识有很大差别。中国士人认为蓟门烟树为实景实树,其地理位置在德胜门外二土阜处。朝鲜朝使臣以其为实景实树、水墨图画或海市蜃楼,其地理位置以蓟州为中心,辐散至通州、三河、玉田、丰润的广大区域,甚至一千多里外的辽野烟树也被纳入蓟门烟树的范围。朝鲜朝使臣的认识最初可能来自使团中仆夫从者的指引,从而将蓟州附近至永平府一带容易出现的海市蜃楼与蓟门烟树相混。蓟门烟树在朝鲜朝燕行文学系统中成为一种文化景观与吟咏传统,并在一代代朝鲜朝使臣的记录和争议中不断被塑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异域视角下北京景观形象的典型范例。
“地方八景”是指某地将该地最具代表特色的八处自然美景或人文景观挑选出来,为之分别命名、统一编组作为区域名片的地域文化现象。而八景诗则是八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即以八景景观为吟咏对象,体现景致意象情感符号的一种诗歌样式。我国八景文化源远流长,以宋迪《潇湘八景图》为八景肇始,经过一千余年持续不断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不乏八景现象。燕京文化同样繁荣,从边疆城市逐步壮大到都城中心,燕京八景由来已久且景色秀美闻名遐迩。八景诗起源于沈约的《八咏诗》其创作在明清时期定型并达到鼎盛,燕京八景诗数量不多,但在对象选择和诗人构成上都具有极强的不均衡性。元明清三朝的燕京八景诗人各有独特鲜明的创作风格,也反映了时代文坛风貌。元代陈孚其诗语言直率、意象生动丰富;明代“台阁体”代表人物杨荣其诗雍容华贵、清远俊丽,另一位“茶陵派”代表人物李东阳则勇于突破、抒写真情;清代代表诗人乾隆皇帝饯行个人诗学观,其诗内容写实、情感高尚同时兼具极强教化作用。针对每一处燕京八景所作的八景诗,都有该处景色独特的意象特征,并潜藏着特定的情感内涵。“琼岛春阴”的意象生机勃勃,感情积极向上;“太液秋波”的意象广阔空明,情感深沉大气;“蓟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