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暄寒候殊应。审然此更北,当无红紫竞。况兹桃杏谢,节气非不正。我为思其故,冬月盆桩靓。留此斗韶妍,欲擅江乡胜。
乾隆三十三年御制静怡轩摘梅诗 盆梅开太盛,摘使树头稀。已喜香盈嗅,兼资色绽肥。花太盛则枝头含苞者色转蔫,间摘去之,新开之朶益肥润。文殊净文榻,天女满天衣。户外飘飘者,疑从手里飞。
乾隆四十四年御制题静怡轩 意静则身怡,文轩并得之。一时兹避暑,两岁未言诗。丁酉、戊戌两年,此间皆未题咏。纱牖风轻送,石阶旭渐移。当年结构意,孤矣不堪思。静怡轩,建福宫后之寝室也。未能遂予葺构初意,回思怅然。详见建福宫诗注。
〔臣等谨按〕静怡轩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静怡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吉云楼内联曰:吉云垂大地;慈镜照诸天。楼下额曰如是室。联曰:华海澄明,性源离色相;法铃朗彻,觉地了声闻。
吉云楼西为敬胜斋。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敬胜斋阁上额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阁下西室额曰性存。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凛丹书。敬胜斋阁之西额曰德日新。联曰:牙签披古鉴;香篆引澄怀。其庭中垣门上东向恭镌御书额曰朝日晖。其东山石上
言,以此增忸怩。侧席恒不遑,奚曾静且怡。
御制静怡轩作歌辛巳 城市人烟庶倍常,宫廷缭绕围红墙。比较园居实觉热,祇有静怡犹爽凉。静怡爽凉宁系境,白傅诗禅趣堪省。然予忧乐以天下,自怡讵可常耽静。西室匾曰:"四美具"。其屏间则御笔"视、听、言、动、思"五箴也。室后联曰:"墨壶琴
荐相先后,旧咏新裁自品评。"又联曰:"兰殿蔼晴晖,炉烟结翠;芝宫呈秀采,砌草舒芳。"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联曰:"吉云垂大地,慈镜照诸天。"楼下匾曰:"如是室",联曰:"华海澄明,性源离色相;法铃朗彻,觉地了闻声。"吉云楼西为敬胜斋,閤上匾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閤下西室匾曰:"性存",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凛丹书。"
御制敬胜斋诗庚辰 君道典谟备,始终惟一钦。丹书爰取义,白室此为箴。常有图
书伴,如承师保临。凛乎朽索喻,逸豫致萌心。
斋西匾曰:"德日新",联曰:"牙签披古鉴,香篆引澄怀。"其庭中垣门上东向镌御笔匾曰:"朝日晖"。其东山石上镌御笔题曰:"飞"。垣西为碧琳馆。东向楼上匾曰:"静中趣",联曰:"参得王蒙皴法,写将杜甫诗情。"又联曰:"与物皆春,花木四时
呈丽景;抗心希古,图书万轴引清机。"又左联曰:"轩墀饶秀润,书史足吟哦。"右联曰:
卷之十三宫殿三
二四五
室额曰长春书屋。
重华宫之东为漱芳斋,东次室曰静憩轩,后为金昭玉粹,东室曰随安室。
长元按:抑斋有御制记,取卫武公抑诗,他如宁寿宫、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凡燕息之所,
皆题此额,仰见圣敬日跻也。又随安室额亦是处有之。
启祥宫之西南向为延庆殿,后为抚辰殿,为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又西为敬胜斋,斋垣西为碧琳馆。馆南为妙莲华室,南为凝晖堂,又南为三友轩。凝晖堂前为延春阁。其右室有楼,前迭石为山,上有积翠亭。山有奇石,西曰飞来,东曰玉玲珑。穿石洞而南,有静室曰玉壶冰。洞口题曰鹫峯。
长元按:建福宫以下,所谓西花园也。
月华门之西为遵义门。中南向者为养心殿,为皇上宵旰寝兴之所,召对引见,视乾清宫。
张英元日养心殿侍宴诗:暖日和风漾凤城,履端清燕在承明。楼前晴雪消金掌,玑上春星转玉衡。三殿班联同恺乐,万方歌舞颂升平。欣瞻元日恩晖早,听奏钧天第一声。
高士奇元日养心殿侍宴诗:青阳淑景满乾坤,楼阁祥云捧至尊。鸳鹭两行依绣幄,笙箫一派引金樽。臣心愿比春冰洁,天语真同化日温。称祝华封歌既醉,还将斑管纪殊恩。
养心殿东暖阁内有随安室,西室为三希堂。西暖阁后有轩三楹,东为无倦斋,西为长春书屋。
沈德潜奉敕恭赋三希堂歌:江左风流数王氏,司徒以后多闻人。羲献父子树清节,法护文学超
怡轩,轩后为慧曜楼,西为吉云楼。斋垣之西为碧琳馆,馆南为妙莲花室,室南为凝辉堂,堂南室曰三友轩,堂前为延春阁,阁北相对,即敬慎斋。[四][五]
注:
[一] 《故宫考》:"广德门南为延庆殿,殿前为延庆门,殿前三楹已荒废,现存木器伞灯
等项。以上各处,近年全为宫中堆煤之所"。
[二] 《故宫考》:"建福门内为抚辰殿,殿三楹,殿前有铜炉二,明嘉靖二十一年制,殿
内祀普天众仙暨春夏秋冬四官神位"。
[三] 《故宫考》:"建福宫凡三楹,乾隆五年改建。屋瓦用蓝色,异他宫,原为守制时所
居,后未果,见《乾隆御制隆福宫赋》及诗。中为宝座,东间祀孝贞显皇后神位,西间杂置佛龛甚多"。
[四] 《故宫考》:"民国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夜(阴历五月十三日),宫内敬慎斋失慎,
延烧东西南三面,历代古物之存于此者,均付焚如。起火原因,人言言殊,宫内事秘,莫可究诘。火后宣统就其原址夷为球场,场东盖玻璃室一,内有鞋二帽一,硕大无朋,其为何用不可知也。复有刀矛剑戟等物,宣统皇帝游戏之所也。据《宫史》所载,惠风亭以下各处,今俱无存,惟余延春阁前之石洞而已"。
[五] 《清室内务府报告德日新失慎延烧情形及灾后办法》:
"谨查五月十三日夜内德日新失慎,延烧延春阁、静宜轩、广生楼、中正殿、香云亭等六处,
国朝宫史续编 四六〇
听、言、动、思" 五箴也。恭见前编。联曰:"墨壶琴荐相先后,旧咏新裁自品评"。又联曰:"兰殿蔼晴晖,炉烟结翠;芝宫呈秀采,砌草舒芳。"后西室,皇上御书匾曰:"萃胜",又匾曰:"集英"。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联曰:"吉云垂大地,慈镜照诸天。"楼下匾曰:"如是室",联曰:"华海澄明,性源离色相;法铃朗彻,觉地了声闻。"皆高宗纯皇帝御笔。吉云楼西为敬胜斋,阁上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阁下东室,皇上御书联曰:"吉传颛帝训,义取召公书。"西室匾曰:"性存",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凛丹书。"斋西匾曰:"德日新",楼上联曰:"恭己奉三无,澄心待万几。"又联曰:"牙签披古鉴,香篆引澄怀。"斋内有亭,匾曰"风雅存",联曰:"金掌露浮盘影动,莲台风送漏声迟。"皆高宗纯皇帝御笔。其庭中垣门内,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朝日晖"。西为碧琳馆,东向楼上匾曰:"静中趣",联曰:"参得王蒙皴法,写将杜甫诗情。"又联曰:"与物皆春,花木四时呈丽景;抗心希古,图书万轴引清机。"又左联曰:"轩墀饶秀润,书史足吟哦。"右联曰:"味道研精义,随时爱景光。"楼下联曰:"素心悦澹泊,胜托惟静虚。"又联曰:"窗意包涵画,天容醖酿春。"馆南为妙莲花室,联曰:"青莲法界本清净,白毫相光常满圆。"又联曰:"转谛在语言而外,悟机得真实之中。"室南为凝晖堂,联曰:"十二灵文传宝炬,三千净土荫慈云。"南室匾曰:"三友轩",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三友轩诗。恭见前编。轩内,皇上御书联曰:"植物咸发育,内照务澄清。"凝晖堂之前为延春阁,阁内南向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惠如春",联曰:"玉砌风清,五色祥光栋宇;铜签昼静,四时佳气集蓬壶。"皇上御书联曰:"瑶阶鹤绕三株树,
都沿北上门墙外,傍河而行。其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尚未拆也。二十年后,故宫博物院为便利交通,并筑宽马路计,拆北上东西二门。筑驰道于景山门、北上门之间。于是顿改旧观:向之北上门属于景山,名符其实;今则隶之故宫,为神武门外第一重门,非『北上』而为『南下』矣。
旧制
景山
景山门
背上西门 北上门 北上东门
马路
紫禁城河
神武门
景山
景山门
马路
北上门
紫禁城河
神武门
新制
(五)中正殿及西花园之失慎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六月二十六夜,西花园敬胜斋(斋额曰德日新)失慎,延烧静怡轩、慧曜楼、吉云楼、碧琳馆、妙莲花室、延春阁、积翠亭、玉壶冰、中正殿、香云亭十处。起火原因,言人人殊,当以点查内宫古物,宫监惧罪纵火一说,较为可信。(注一)清室善后委员会,因点查养心殿,得当时内务府报
浥露,宿麦晚蒸晴。极浦渔舟杳,斜阳牧笛横。所希均雨泽,南亩问春耕。
玉乳泉 玉乳泉在霞标磴之北,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行宫之西,循仄径而上,有泉从山腹中出,清泚可鉴。因其高下,凿三沼蓄之,盈科而进,各满其量,不溢不竭。长安可游记谓山有乳峰,时嘘云雾,类匡庐香炉峰。不知玉液流甘,峰自以泉得名耳。
听雨发言泉 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吉云楼西为敬胜斋。阁上额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
门对浙江潮 高宗纯皇帝开化寺诗:颇讶考功误灵隐,试看门对浙江潮。注:之问灵隐寺诗也。然南屏万松诸岭隔之,韬光居山椒尚可远见,灵隐在谷,安得对潮?意谓移于此。
绣漪桥 清漪园文昌阁南为绣漪桥。高宗纯皇帝诗曰:进舫长河过广源闸名。,石桥饮练锁溪园。风漪春水文章丽,神绣应成天女孙。
或见奇书辄手抄 宁寿宫后殿东阁下联曰:每闻善事心先喜;或见奇书辄手抄。
天风海涛 长春园楼上额曰天风海涛。
唳霜皋 香山寺北稍西六方亭为唳霜皋,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山中晨禽时鸟,随候弄声,与梵呗鱼鼓相应。饲海鹤一群,月夜澄霁,霜天晓晴,戛然送响,嘹亮云外。
知乐濠 香山寺前石桥下方池为知乐濠,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似与天游得静陶 西苑春耦斋后楹额曰云木含秀。隔池相对有延楼曰听鸿楼。楼上下五十有四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