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性门至景祺阁,是为宁寿宫之中一路。
保泰门北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楼下中宇联曰:开窗鱼鸟含天趣;倚案诗书味道腴。东室联曰:芝篆熏晨鼎;莲檠检夜书。西室联曰:插架牙签照今古;开编芸气吐芬芳。又联曰:闲情空外寄;妙道个中参。楼上中宇联曰:日长莲漏三阶正;春到梅花合殿香。楼后东宇联曰:澄怀观物真超矣;得意忘言亦快哉。阁后殿宇前后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
乾隆四十二年御制寻沿书屋诗 寻绎黄家语,沿回学海澜。用行说云敩,有术孟言观。讵在工章句?要于审委端。待当谢机政,枕葄沃心安。
〔臣等谨按〕寻沿书屋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后殿之东曰景福门,正中南向者为景福宫。殿东阁下联曰:每闻善事先心喜;或见奇书辄手抄。皆御书。西壁恭悬御制五福颂。
圣祖御制景福宫颂 慈颜懿教,祗奉铭箴。福祉灵寿,遐龄喜深。松筠玉树,绕砌清音。淑德纯嘏,萱枝茂林。挥毫敬颂,永日葵心。
皇上御制景福宫五福颂有序 宁寿宫后曰景福宫,我皇祖奉孝惠皇太后所居也。余既豫葺
殿东夹道卽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
门六:正中曰皇极门,东出曰敛禧门,西出曰锡庆门,又西向曰履顺门、蹈和门,东向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曰宁寿门,内为皇极殿,殿后为宁寿宫。宫后亘以长街,东卽保泰门,西卽蹈和门。正中为养心门,内为养性殿。西宇额曰香雪堂,两庑嵌敬胜斋石刻。殿后为乐善堂,西为三友轩。堂后为颐和轩,两庑亦嵌敬胜斋石刻。东暖阁曰随安室,西暖阁外曰如亭,后厦曰导和养素轩。后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刊文峯二字,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保泰门北为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前后殿宇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后殿之东曰景福宫,宫后为梵华楼,稍西为佛日楼。
蹈和门内曰衍祺门。内东宇曰抑斋,东南隅曰撷芳亭,北曰矩亭。抑斋后为古华轩。轩西褉赏亭,刊御临董其昌兰亭记。亭北为旭晖庭。轩后为遂初堂,堂后迭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亭,亭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内额曰养和精舍。萃赏楼后圆亭曰碧螺。其北为符望阁,阁后为倦勤斋。斋西廊外为竹香馆,门曰暎寒碧。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曰得闲室,北为净尘心室。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卽神武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卽其
[七]东暖阁亦曰随安室,西暖阁外曰如亭,后厦曰导和养素轩,后为景祺阁。[八]由宁寿宫而东,保泰门北,崇楼三层为畅音阁,[九]阁相对为阅是楼。后殿宇四所,前殿曰寻沿书屋,[十]后殿之东曰景福门,门正中南向者为景福宫。[十一]乾隆四十九年,因五代同堂之庆,额曰"五代五福堂"。[十二]宫后为梵华楼,稍西为佛日楼。[十三]
注:
[一] 《故宫考》:"宁寿宫垣南北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所占之地,约当内
廷四分之一。其规模全仿内廷各正宫正殿。皇极殿制如乾清宫,宁寿宫(宫统名宁寿宫,内特有一室,亦名宁寿)制如坤宁宫,养性殿制如养心殿,乾隆五十一年落成,奉太后称庆,并贺金川奏凯。每逢佳节,暨乾隆五十八年八旬万寿,均在是宫开祝。迄乾隆六十年归政后,永定此地为太上皇燕憩之所。中阅百余年至光绪亲政,孝钦皇太后舍慈宁宫不居,而居此宫,今官[宫]中东路粉垩犹新也"。
[二] 《故宫考》:"宁寿宫西楹,有煮肉祭神大锅,吃肉木炕,及满洲跳神法器等等。东楹为东暖阁,有乾隆御笔《宁寿宫铭》云:"小子践阼,历兹册[廿]载,①归政理得,适[遹]新
是宫。②殿称皇极,重檐建前,宫仍其旧,为后室焉。执豕敬神,我朝旧制,清宁坤宁,祖宗所奉。朔吉修祀,宁寿斯踵"。盖满洲旧制,凡祭必于正寝,此宫之制,恰同中路之坤宁,盛宗之清
[八] 《故宫考》:"景祺阁之后为贞顺门。又即宁寿宫全院之后门。庚子之役,孝钦皇太后仓皇出走,即出是门,门内穿堂三楹,前有井,孝钦出门时,推德宗宠妃珍妃于此。今已封禁,昔人附会贞顺为珍殉之兆,谬也"。
[九] 《故宫考》:"畅音阁盖内廷演戏之所,阁内陈列朝会乐器"。
[十] 《故宫考》:"有垂花门可通阅是楼,院内中有石山,颜曰:"小有洞天""
[十一] 《故宫考》:"景福宫昔为清圣祖奉孝惠皇太后之所"。
[十二] 《故宫考》:"五代五福堂,据乾隆《五福颂》知新宫系倣西路建福宫静怡轩之
制。又考"五福堂"系圣祖赐世宗匾额,乾隆四十九年喜见五代元孙,因增二字书匾,即康熙时定名之景福室[宫]"。
[十三] 《故宫考》:"梵华楼、佛日楼均奉佛之所"。
校勘记:
① 历兹廿载 廿,原误为册。《日下旧闻考》卷一八引《御制宁寿宫铭》云:"小子践阼,兹历世年。设复廿载,八旬五臻"。据改。
② 遹新是宫 遹,原作"适"。据同上书引文改。
① ④⑤⑥ 均据《日下旧闻考》卷一八引《乾隆四十一年御制乐寿堂诗注》改。
由宁寿宫而西为蹈和门,内为衍祺门,门内为古华轩,[一]轩西为禊赏亭,[二]亭东为抑斋亭,[三]北为旭辉亭。轩后垂花门内为遂初堂,堂后叠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宫,宫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后圆亭曰碧螺,其
国朝宫史续编 四九〇
之福耶。物理人情在开示,久安长治要裁培。寝兴六十养心惯, 予即位以来,居养心殿六十余载,最为安吉。今既训政如常,自当仍居养心殿,诸事咸宜也。耄耋迟迥乐寿来。今予年近九旬,康强训政,若将来幸越期颐,或稍觉倦勤,即当迁居于此,以享大年闲静之乐。然惟敬待天恩,弗当豫计岁月耳。斯后弗当计岁已,敬承天眷一心恢。
圣制乐寿堂作 戊午
向曾计日拟居旃, 丙申年葺宁寿宫,预为倦勤娱老之地,拟归政后移居于此,以资颐养,计日以俟,屡见前作。兹却养心座未迁。洎丙辰授玺子皇帝,初愿幸符, 自揣精力强健如常,不敢遽图自逸,而养心殿乃每日视事之所,予以望九之年敕几训政,居处一切应仍其旧,用迓吉祥。归政依然此训政,己便兼亦欲人便。养心殿在乾清门西, 遵义门之内, 向来召见王公、 大臣、六部、九卿及引见官员等俱由乾清门进内,趋走甚近。若宁寿宫则相距较远,不若养心殿之便,是以仍照常居此,非惟自便,兼欲便于大小臣工也。忽教改观去声今乎昔。信弗让时岁与年。
张子西铭语诚达。懒重摛藻纪吟笺。
乐寿堂后为颐和轩,匾曰:"太和充满",联曰:"景欣孚甲含胎际,春在人情物性间。"楣间北向联曰:"丽日和风春澹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后间匾曰:"导和养素",联曰:"静延佳日春长盎,茂对祥风景总宜。"东暖阁南向匾曰:"随安室",联曰:"庆烟糺■笼青璅,淑景和訚丽紫宸。"西暖阁
联曰:"随时自适天倪协,即事多欣道味涵。"又穿堂门上向北匾曰:"引清风",向南匾曰:"挹明
月"。乐寿堂之西为三友轩,寝宫匾曰:"胸中常养十分春"。院西随墙门东向匾曰:"承晖",西向匾曰:"挹爽"。颐和轩西院为如亭,楼下西室联曰:"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颐和轩后为景祺阁,东有厅舍三楹,左立山石,颜曰:"文峰阁"。东山上有亭一,曰"翠鬟"。下有石洞,曰"云窦"。阁下联曰:"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匾曰"静听",曰"澄观"。养性门之东为阅是楼,联
十四章
庆承天贶,祥征滋至。
载衍九畴,祚延万世。
十五章
卿云纯缦,光华复旦。于万斯年久道成,如松柏茂如升恒。
十六章
子孙曾玄戏彩舞,寿而康兮备纯嘏。岁岁年年兮福履增,天地合德同博溥。
十七章
中和乐舞遭韶韺,普天率土
懽同声。庆万寿兮茀禄膺,受天佑兮莫不承。
十八章"寿宴礼成,幸宁寿宫,于阅是楼张乐称庆。甲子,上还圆明园,乘礼舆,大驾卤簿豫陈于御园宫门外祗候,骑驾卤簿随路奏乐导引如前。
五十六年正月元旦,上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官员暨外藩使臣等,进表行庆贺礼。至五十九年
皆如之。八月,万寿圣节,上驻跸避暑山庄,御澹泊敬诚殿,扈从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暨蒙古王公、台吉等,行庆贺礼,在京王公大臣于乾清门、庶官于午门行礼。至六十年皆如之。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十三 一三五
帘外晓风吹碧桃,未央前殿咽秦萧。石华广袖谁曾揽,沉水奇香定未烧。荷露有情同粉泪,菱波无赖学织腰。云袍枉绣留仙褶,碧海青天任寂寥。
天文东策王良马,地络西摧蜀后蛇。苔瓷自来涵圣泽,桂纶今日网名家。蕙兰悼影伤琼树,河汉回心湿绛纱。狄女也怜人薄命,绕栏争挂像生花。
姊弟双飞入望仙,凤帏元自赐恩偏。赏花昔昔陪铜辇,门草朝朝费玉钱。秦苑緑芜悲夕照,梁园春雪忆华年。身名只合理青史,何水何山认墓田?
鹤市山花蔓镜台,骊泉银海落妆梅。雕栏一失同车贵,玉艳凄同异路哀。福海生平愁似墨,昭陵回望绣成堆。如何齐女门前冢,惟有寒鸦啄冷灰。
袅袅灵风起緑苹,幽磷断续掩春星。白杨径断闻山鸟,红蕅行疏度冷萤。关塞梦魂悲岁月,水天愁思接丹青。鸾舆纵返填桥鹊,咫尺黄姑隔画屏。
乐寿堂之东,为庆寿堂、阅是楼、畅音阁,阁甚宏丽。(图二十)西为萃赏亭、遂初堂、古华斋。此外,皇极门南为戏衣库三所。更西南隅为文渊阁。(图二十一)极西南隅为清史馆。是为外东路。
图二十一 文渊阁
(四)内西路
由咸和右门入,转北为螽斯门,南为养心殿。
高士奇《元日养心殿侍宴》诗:
青阳淑景满乾坤,楼阁祥云捧至尊。鸳鹭两行依绣幄,笙箫一派引金樽。臣心愿比春冰洁,天语真同化日温。称祝华封歌既醉,还将斑管纪殊恩。
殿西旧有三希堂,藏法帖处,后废。
沈德潜《奉敕恭赋三希堂》歌:
江左风流数王氏,司徒以后多闻人。义献父子树清节,法护文学超常伦。勋名一代著史册,翰墨千载流精神。快雪时晴(义之帖)洵书圣,中秋(献之帖)姿媚中藏筋。伯达(珣帖)一帖推后劲,遒逸自足轶前尘。东晋至今十六代,离合聚散同烟云。太清楼空几灭,秋壑堂废疑沉沦。至宝阅世永不坏,鬼神呵护留乾坤。从来法物聚所好,归诸秘府罗纷陈。圣皇勤政得清暇,披玩卷轴时讨论。一字品题物逾重,图球并作天家珍。三希明堂世希有,何啻朱凤兼白麟。吾皇寄托别有在,字同义异穷圣真。寓意于物匪留意,颐情养性常如春。游心理窟无止步,濂溪易通曾有云。唯士希贤贤希圣,圣人希天直欲探天根。万里虽远终可到,立志恢廓无涯垠。士人黾勉臻上达,而况上圣德性通高旻,法书珍重只简翰,游泳六艺缘依仁。小臣拜手敬瞻玩,摩挲那敢指掌扪。
民国三年内务部呈奉大总统令移运辽热两处行宫宝物庋藏于此,并于各殿内添制柜格,分类陈设,于是我民族数千年文化生活之结晶,数千年精神所系之史料,始得荟萃保存,以公诸国人。而古物陈列所于焉成立,其各殿阁掌故及所陈古物,该所另有专篇说明。
(三)故宫博物院概略
办公处在宫内西三所。民国十四年十月正式成立。先是十三年,逊帝出宫,政府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故宫物品。讫迨本院成立,于内设古物、图书两馆。图书馆分图书、文献二部。
十五年,由国务院移送资政院、方略馆、观海堂原藏之书及前清军机处档案,分途整理。于是图书馆又设图籍、掌故二部,图籍部影印善本书,掌故部刊行《掌故丛编》。于十六年双十节起,公开游览。
(1)古物馆:在宫内东西路,各分为专门陈列室。坤宁宫迤东间,雕刻品陈列室;基化门迤南,陈设品陈列室;坤宁宫东暖阁,文具陈列室;坤宁宫迤西,玛瑙陈列室;景和门迤北,养心殿藏珍品陈列室;景和门北间,象牙陈列室;景和门南间,刀剑陈列室;龙光门迤北,第二陈设品陈列室;端凝殿迤北,珐琅器陈列室;日精门北间,烟壶陈列室;乾清门迤东,碑帖陈列室;月华门迤南,雕漆器陈列室;月华门南间,如意陈列室;月华门北间,古镜陈列室;月华门迤北,郎士宁画陈列室;坤宁宫西暖阁,为景泰蓝陈列室;坤宁门迤西,织绣品陈列室;坤宁门西间,第二雕刻品陈列室;咸福宫,乾隆珍赏物陈列室;钟粹宫前殿,宋元明书画专门陈列室;钟粹宫后殿,扇面专门陈列室;景阳宫前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一;御书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二;承乾宫,清瓷专门陈列室;景仁宫前殿,大铜器专门陈列室;斋宫前殿,玉器专门陈列室。
(2)图书馆:设于寿安宫。据《宫史》所载,原为咸安宫旧址。乾隆辛巳,祝圣母七旬大庆,重加修葺,称觞于此。外院东西庑各五间。本馆即以东庑为善本书库,西庑为阅览室。内院南殿为春禧殿,北殿为寿安宫。左右延楼,回抱相属。今东楼上下,排列经史二部及志书。西楼上下,排列子集二部及丛书。北殿为殿本书库。南殿西屋,为满文书库,南殿东屋,庋杨氏观海堂藏书。东西后院之福宜斋、萱寿堂,则为重复书库。与寿安宫毗连之英华殿,则为善本书及佛经陈列室。
(3)文献馆:设于宫中外东路,锡庆门之南三所。为乾隆时皇子所居,中曰撷芳殿,即嘉庆潜邸。本馆以西所为办事处,中东两所为存档库房。皇极殿、宁寿宫,陈列图像;养性殿,陈列礼器图;东暖阁,陈列印玺;西暖阁,陈列玉策;畅音阁,陈列戏衣切末;阅是楼,陈列剧本盔头等;乐寿堂,陈列档案;后殿,陈列抄币符牌勋章等;东暖阁,陈列图书;西暖阁,陈列慈禧后用品;颐和轩,陈列盔甲兵器;景祺阁,陈列朝服;景福宫,陈列有系统之史料;神武门楼,陈列銮舆仪仗。寿皇殿在景山后,寿皇门内,南向,陈列清帝后像及乐器,仍当日岁朝奉祀形式。皇史宬在东华门内东南隅,藏清代各朝《实録》及圣训。大高玄殿在神武门西北。十五年,移存军机处档案于内。后殿为本馆办公分处。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