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天津桃花园亦称桃花堤,始于元朝,兴盛于运河之畔,经历了元、明、清历代的变迁,如今经过重新修缮,成为天津旅游景点之一,笑迎天下宾客。桃花园位于红桥区丁字沽地区,与中环线毗连。据记载,清朝初期,北运河堤丁字沽一带,有桃柳数千株。每逢春日,桃花盛开,绿柳如茵,文人学士纷纷在此赋诗,“欲和春浅深,但看花开来”、“丁字沽边柳万条,青青一带锁红桥”等,便是其中的佳句。
明德堂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内,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是学宫的主体建筑,科举时代秀才每月逢朔望都到这里听训导宣讲。中国的学宫都称“明伦堂”,而夫子庙的学宫独称“明德堂”,据说一方面是因宋代文天祥题写的“明德堂”匾额之故。另一方面则是因当1380年朱元璋下令于该学宫开设儒学馆,以为官家童生(朝官子女)授业之所建。故此推理,南京府学当时明伦、明德两堂应该俱有。

大召寺是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大召寺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

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大召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辉煌的召庙建筑、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乐,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

2020年2月,为向医务工作者表达感谢和敬意,大召寺自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实行免门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