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联曰:灵鹫风香传妙偈;澄潭月皎印真如。其西为梵宗楼。楼上联曰:妙会梵香三界上;实参宗印四天中。楼下联曰:七宝共庄严,金光高暎,四花纷拥卫,香雨浓霏。皆御书。
雨华阁后为昭福门,门内为宝华殿,殿后为香云亭,其北为中正殿。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中正殿恭悬御书额曰然无尽灯。联曰:妙谛六如超众有;善根三藐福群生。
寿安宫之北为英华门,门内为英华殿。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英华殿庭内方亭恭勒皇上御制诗碑。
乾隆七年御制英华殿菩提树诗 何年毕钵罗,菩提树一名毕钵罗,见酉阳杂俎。植兹清虚境。径寻有旁枝,蟠拏芝幢影。翩翩集佳鸟,团团覆金井。灵根天所遗,嘉荫越以静。我闻菩提种,物物皆具领。此树独擅名,无乃非平等。举一堪例诸,树以无知省。
乾隆二十六年御制英华殿菩提树歌 我闻法华调御丈夫成道处,乃于伽耶城中菩提树。又闻华严海会诸如来,一佛一树乃至恒沙数。一亦非合,恒沙数非离。是佛是树皆菩提。娑罗贝多阎扶谁则见,惟有菩提之树郁葱蔚郁,常依佛日生光辉。英华之殿耸层甍,胜国莫考,国初曾以居慈宁。思斋太任笃奉佛,爰供法像,延禧笃祜贻云仍。时来瞻礼意肃
址。又文华殿后有慈宁宫、奉宸宫,勖勤宫、承华宫、昭俭宫,皆无考,或卽今文渊阁后之旷地欤?
隆宗门之西为冰窖四座。又西为慈宁宫,东为永康左门,西为永康右门。中南向者为慈宁门。前列金狮二。内为正殿,御书额曰宝箓骈禧。殿前东庑曰徽音左门,西庑曰徽音右门。后殿供佛像。殿后东庑佛室,圣祖额曰,四星容华。宫左殿宇二层,东曰慈祥门,与启祥门相对。
慈宁门之东为长信门。
慈宁宫花园前宇为咸若馆。馆之左为宝相楼,右为吉云楼。自宝相楼南为含清斋,自吉云楼南为延寿堂。池上为临溪亭。咸若馆后为慈荫楼。
慈宁宫之西为寿康门。内为寿康宫,额曰慈寿凝禧。东暖阁后殿西室皆御书额。寿康宫之后为寿安宫,东西为长街,街西为长庚门。
长元按:明宫室嘉德右门之西曰长庚门,凡夫匠淘沟修造,或宫人疾故,皆开此门。
正中南向为寿安门,内为春禧殿,殿后为寿安宫,正殿额曰长乐春晖。东西暖阁皆御书匾联。殿前延楼,左右相属,中为崇台三层,演戏。殿后庭中,叠石为山,东曰福宜斋,西曰萱寿堂,皆御书。
慈宁宫之东北,卽启祥门夹道。其北南向者为凝华门,内为雨华阁,俱供佛。西为梵宗楼。阁后为昭福门,内为宝华殿,殿后为香云亭,其北为中正殿。
怡轩,轩后为慧曜楼,西为吉云楼。斋垣之西为碧琳馆,馆南为妙莲花室,室南为凝辉堂,堂南室曰三友轩,堂前为延春阁,阁北相对,即敬慎斋。[四][五]
注:
[一] 《故宫考》:"广德门南为延庆殿,殿前为延庆门,殿前三楹已荒废,现存木器伞灯
等项。以上各处,近年全为宫中堆煤之所"。
[二] 《故宫考》:"建福门内为抚辰殿,殿三楹,殿前有铜炉二,明嘉靖二十一年制,殿
内祀普天众仙暨春夏秋冬四官神位"。
[三] 《故宫考》:"建福宫凡三楹,乾隆五年改建。屋瓦用蓝色,异他宫,原为守制时所
居,后未果,见《乾隆御制隆福宫赋》及诗。中为宝座,东间祀孝贞显皇后神位,西间杂置佛龛甚多"。
[四] 《故宫考》:"民国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夜(阴历五月十三日),宫内敬慎斋失慎,
延烧东西南三面,历代古物之存于此者,均付焚如。起火原因,人言言殊,宫内事秘,莫可究诘。火后宣统就其原址夷为球场,场东盖玻璃室一,内有鞋二帽一,硕大无朋,其为何用不可知也。复有刀矛剑戟等物,宣统皇帝游戏之所也。据《宫史》所载,惠风亭以下各处,今俱无存,惟余延春阁前之石洞而已"。
[五] 《清室内务府报告德日新失慎延烧情形及灾后办法》:
"谨查五月十三日夜内德日新失慎,延烧延春阁、静宜轩、广生楼、中正殿、香云亭等六处,
东庑门曰徽音左门,西庑曰徽音右门。东庑之南有佛堂,后供佛像,左殿宇二层,东曰慈祥门,与启祥门对。又南为长庆门。慈宁宫之前为咸若馆,馆之左为宝相楼,其南为含清斋,右有吉云楼,其南为延寿堂,堂北为慈荫楼。慈宁宫之西为寿康门,门内为寿康宫,又南为慈宁右门。寿康宫后为东西长街,街西[为]长庚门,门内正中南向者为寿安门,门内为春禧殿,殿后为寿安宫,本咸安宫旧址,乾隆十六年改建。殿前延楼左右相属,中为崇台三层,殿后庭中叠石为山。室三楹,东曰福宜斋,西曰萱寿堂。慈宁宫之东北,即启祥门外夹道。其北南向者为凝华门,门内为雨华阁。[二]阁三楹,覆以金瓦,俱供佛。阁后为昭福门,门外为梵宗楼,[三]门内为宝华殿,殿后为香云亭,其北为中正殿。[四][五]
注:
[一] 《国朝宫史》:"本朝定制,皇帝尊圣祖母为太皇太后,尊圣母为皇太后,居慈宁、
寿康、宁寿等宫。奉太妃太嫔等位随居,皇后中宫主内治,皇贵妃一位,贵妃二位,妃四位,嫔六位,分居东西十二宫佐内治"。
[二] 《故宫考》:"雨华阁,明时属隆德殿,南为凝华门,后改春华门。阁凡三层,上层
供欢喜佛五尊,中层供康熙功德佛神位,下层供西天番佛,有脑骨灯人骨笛等,均喇嘛教法物,东西配殿亦供佛,有佛像、藏经及残余龙藏经等"。
[三] 《故宫考》:"梵宗楼在昭福门西,内供番佛"。
[四] 《故宫考》:"进昭福门为宝华殿,殿后为中正殿,前年火后修墙间之。殿内供有欢
喜佛多尊,此地明时供奉道教,为研究导引吐纳之所,清时改奉佛教"。
[五] 《故宫考》:"延春阁外石洞南为中正殿原址,明为玄极宝殿,隆庆时更名隆德,奉
三德神,万历丙辰灾,天启丁卯重修,崇祯癸酉改为中正殿,殿南为香云亭,今俱■"寿安宫之北为英华门,门内为英华殿,乾隆二十七年重修。殿西北有城隍庙,雍正四年敕建,其祀典则内务府掌仪司司之。庙东为祀马神之所,其西路连房,为酒醋房,东即神武门也。神武,明称元武,[一]以在宫禁之北也。清高宗时避圣祖庙讳改今名。[二][三][四][五][六]
注:
[一] 神武门每夜更鼓在焉。
[二] 《人海记》:"北京宫殿遇灾凡九:永乐辛丑四月庚子三殿灾;壬寅闰十二月戊寅乾清宫灾;宏治戊午十月甲戌坤宁宫灾;正德甲戌正月庚辰乾清宫灾;嘉靖辛丑四月辛酉九庙灾;丁己[巳]四月丙申三殿灾;辛酉十一月辛亥万寿宫灾;万历丙申三月乙亥乾清、坤宁宫灾;丁酉六月戊寅三殿灾"。
[三] 《四友斋丛说》:"成祖迁北平,其宫殿牌额,皆朱孔阳笔。孔阳,松江人"。《客燕
杂记》:"崇祯癸未遶禁城行,夹道皆槐树,十步一株"。
国朝宫史续编 四七六
圣制寿安宫铭
辛未题额, 匪创伊修。慈宁六袠, 行庆延庥。爱日循环, 干甲载周。金穰辛建, 物盛己逑。七
袠爰开,万寿惟悠。合天下养,与太古谋。琼宫枚枚,有桷有斿。兰陔叶什,梅席称觩。鸿仪重
举,以十为筹。则百斯十,始而复周。
慈宁宫东北,即启祥门夹道。其北,南向为春华门。门内为雨华阁,阁三层,覆以金瓦,俱供奉西天梵像。上层,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雨华阁",中层匾曰:"普明圆觉"。联曰:"青莲法界普清净,白毫相光离色空。"又联曰:"三身具足根尘外,万法齐归愿海中。"下层阁内联曰:"善果皆欢喜,香云普吉祥。"又联曰:"灵鹫风香传妙偈,澄潭月皎印真如。"下层匾曰:"智珠心印",联曰: "花布妙香霏四种,金涂杰阁现诸天。"又联曰:"般若慈源,远通华海汇;菩提觉路,妙转法轮圆。"又联曰:"妙果圆成,华海同归无尽藏;灵因静证,珠宫常雨四时花。"又联曰:"宝界现庄严,云凝华鬘;香台开般若,雨散曼陀。"东配楼下,联曰:"佛日九层悬最上,智珠三界证真如。"西配殿联曰:"不生波处心恒定,大寂光天相总融。"阁后为昭福门。门外,西为梵宗楼,楼上联曰:"妙会梵香三界上,实参宗印四天中。"楼下联曰:"七宝共庄严,金光高映;四花纷拥卫,香雨浓霏。"门内为宝华殿。殿后为香云亭,其北为中正殿,匾曰:"然无尽灯",联曰:"妙谛六如超众有,善根三藐福群生。"皆高宗纯皇帝御笔也。
寿安宫之北为英华门。门内为英华殿,亦供奉佛像之所。庭前有菩提树七株,殿前亭内碑上,
告失火情形及修理火场价单各一纸,内中仅列六处,以多报少,亦宫中欺朦习惯,不足怪也。兹摘录于后,以供参证。(注二)
谨査五月十三日夜内,德日新失慎,延及延春亭、静怡轩、广生楼、中正殿、香云亭等六处,经臣等会同王怀庆、薛之珩、聂宪藩等,督饬消防队当场救护,遂即会商清理火底办法。……现在清理完竣,所有检拾镕化佛像经版铜锡等项,共五百另八袋,金色铜片及残伤玉器等项共四十三箱,复经臣等前往详勘:恭査残缺佛像,亟应量加修饰,敬谨供奉,焚燬经版情形较轻者,拟交中正殿尊藏保管;其镕燬铜锡玉器等件,择其完整者四十九件交进,其余残缺不齐者,交由中正殿司员,妥为收藏。谨此奉闻。
今焚余经版,悉存雨华阁,有洋白铁箱装载者皆是。于是西御花园及中正殿一带,一代豪华,悉成灰烬矣!
(六)北海大圆镜智宝殿及阐福寺之被焚 民国八年春,北海大圆镜智宝殿(今运
注一 见慎言著故都秘录,虽为说部,颇近写实。
注二 见故宫图说第二编(内西路及外西路)十至十一页。
都沿北上门墙外,傍河而行。其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尚未拆也。二十年后,故宫博物院为便利交通,并筑宽马路计,拆北上东西二门。筑驰道于景山门、北上门之间。于是顿改旧观:向之北上门属于景山,名符其实;今则隶之故宫,为神武门外第一重门,非『北上』而为『南下』矣。
旧制
景山
景山门
背上西门 北上门 北上东门
马路
紫禁城河
神武门
景山
景山门
马路
北上门
紫禁城河
神武门
新制
(五)中正殿及西花园之失慎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六月二十六夜,西花园敬胜斋(斋额曰德日新)失慎,延烧静怡轩、慧曜楼、吉云楼、碧琳馆、妙莲花室、延春阁、积翠亭、玉壶冰、中正殿、香云亭十处。起火原因,言人人殊,当以点查内宫古物,宫监惧罪纵火一说,较为可信。(注一)清室善后委员会,因点查养心殿,得当时内务府报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