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事件
全部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顺治十五年(1658)二月二十六日,顺治帝经过密行采访,发现朝廷内外一些官员结交通贿内监吴良辅,命内大臣严讯此事。不久,事实真象大明: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陈之遴及官员陈维新、吴惟华、王之纲、王秉乾等一般官员从宽免究,警告他们如再仍蹈前辙,必从重治罪。但将内监吴良辅处斩;陈之遴革职,并父母兄弟妻子流徙盛京;陈维新同父母兄弟妻子流徙盛京,家产籍没;吴惟华等免死各责四十板,同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宁古塔,家产籍没。
顺治十五年(1658)初,孙可望降清。先是,李定国屡败清军,孙可望怕其声望高于己上,于是与部下轻骑进袭宝庆,企图建立奇功以示夸耀,不料由于清军早有准备而打了败仗,相比下之更觉懊恼,也更加忌妒转为仇恨。顺治十四年七月初,孙可望悍然发动了对李定国的战争。但是,同室操戈,不得人心。两军刚一对垒,孙军前锋倒戈,全军瓦解。孙可望见大势已去,急携妻子、财宝北逃,于十一月十五日在宝庆向清军投降。(1658)二十八日赴长沙,抵湘乡,并呈上云南地图,表示愿引导清军进攻云南。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敕谕,特封孙可望为义王,但不久又将其送至北京,后在一次射猎时以错射为名,将他射死。孙可望的降清,加剧了大西农民军的分裂,使其人心涣散,“皆摇摇无固志”。
顺治十六年(1659)十二月十九日,清廷制定了世职承袭例:除嫡子孙承袭外,有绝嗣者许亲兄弟及亲兄弟子孙承袭三世,三世之后停止承袭,且嗣养疏远宗族之子,不准承袭。次年(1660)十二月初五日,清廷又改定世职承袭例:凡系世职,有子有孙者仍照常袭替;原规定无子孙者除亲兄弟外,其他人不准袭替,改为无子孙者,有本生祖、父、亲伯、叔、兄、弟、侄男、侄孙概许袭替;其余嗣养疏远宗族之子仍不准袭替。
顺治十六年(1659)十一月初九日,顺治帝自南苑出西红门狩猎,至昌平,见明陵殿宇墙垣倾圯已甚,周围树木多被砍伐,命工部将残毁诸处尽行修葺,禁采树木,添设陵户,并令昌平道官不时严加巡查。(1660)十一月二十七日,他谕令礼部说:明崇祯帝励精图治十七年,考其生平,无甚失德,只因“寇乱国亡,身殉社稷”,“殊堪矜悯,宜加谥号,以昭实行”,特为崇祯加谥号曰庄烈愍皇帝。
顺治十六年(1659)闰三月十六日,左都御史魏裔介在奏疏中指出,福建、江南、江西等地溺女婴之风甚盛,“忍心灭伦,莫此为甚”,恳请皇帝严行察禁。顺治帝对此十分重视,立即下谕旨,命严禁溺女恶习。
顺治十六年(1659)三月十五日,清立明崇祯帝碑,碑文由大学士金之俊撰写。碑文总结了明思宗崇祯朝失政的原因,指出,崇祯帝之所以失天下,并非由于他的失德所致,而是朝野内外文武事权在握者无一实心办事之人;并告诫后世之臣要悚然知所警戒,后世之君要慎于用人。总之,国君以安民为政务之本,而安民又要以知人为本,这实为“万世之常经”,永远成为为君为臣的“宝镜”。
顺治十六年(1659)二月二十一日,平西王吴三桂及赵布泰、尚善等率清军与李定国部战于滇西磨盘山(今马龙县西北)。当时,李定国在清军穷追之下,连战皆败,决定在径隘菁深、屈曲仅容单骑之磨盘山上立栅数重,设立三道埋伏圈,企图乘清军不戒备之机鸣炮为号,首尾横突截击,可获全胜。布置停当,尾追的清军以为李定国早已远遁,一万二千人松松散散地爬上了磨盘山。忽然,明大理寺卿卢桂生向吴三桂投降,并报告了李定国设伏事,吴三桂于是下令清军急退,炮轰埋伏圈。双方短兵相接,激战了约六个小时,李定国损失兵马三分之二,被迫率部西撤,清军虽然获胜,十余名都统以下军官和上山之万余名兵士被歼灭,但从此不敢再穷追李定国和南明军。
顺治十六年闰三月,弘文院学士麻勒吉因徇庇大将军贝勒尚善纵兵扰民,被夺官。初,尚善领兵入滇,不遵顺治帝“勿得擅取民一草一木”之敕旨,纵兵扰民,戎车所至,狐兔不存,弄得民怨沸腾。经略洪承畴在赴云南视察后,于(1659)闰三月二十九日上疏顺治帝,指出,清兵入滇后,云南无处不遭兵火,无人不遇劫掠,百姓及其衣粮、财物、头畜俱被掳掠和抢尽,以致人无完衣,体无完肤,家无全口,抢天呼地而莫可控诉。而永昌一带更为悲惨,被杀死、拷烙死者堆满道路,周围数百里杳无人烟,人心惶惶,不知所措。顺治帝接到奏疏后,立即派麻勒吉等人携银往赈,并按查尚善罪状。但是,麻勒吉回京后百般为尚善辩解。顺治帝又派安亲王岳乐等复勘,证明洪承畴奏疏属实。顺治帝对此十分愤怒,罢免了麻勒吉的官职,同时命令释放清兵所掠之妇女、儿童。
顺治十七年(1660)二月二十九日,清廷以翻译之《三国志》(满文本)颁赐诸王以下、甲喇章京以上官,以使臣僚继承太宗皇太极的遗愿,讲求治国平天下之道。
顺治十七年(1660)三月二十八日,礼部遵旨拟定王、贝勒、贝子、公等妻女封号:亲王、世子、郡王正室曰妃,贝勒、贝子、镇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正室曰夫人,奉国将军正室曰淑人,奉恩将军正室曰恭人。亲王女和硕格格曰郡主,世子、郡王女多罗格格曰县主,贝勒女多罗格格曰郡君,贝子女固山格格曰县君,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曰乡君,未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及镇国将军以下之女不授封,曰宗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