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次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后,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概述内图片来源: )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概述图王维画像取自《历代名臣像解》)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亲叔黄昉的九世孙,双井黄氏十五世。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书画家。 曾祖梦炎,南宋进士,仕至行太常丞兼枢密院编修官。祖堮,父铸,俱以荫补官,而为地方缙绅。黄溍博学工文辞,延祐二年(1315年)登进士第,授台州宁海丞。后迁两浙都转运盐铁使司石堰西场监运。延祐七年(1320年),升为诸暨州判官。至顺二年(1331年),因荐入京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后转国子博士。元统元年(1333年),外补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正八年(1348年),除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寻兼经筵事。至正十年南还,优游田里,至正十七年(1357年),卒于绣湖私第。追封江夏郡公,谥号“文献”。 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曲阳(今河北曲阳县)人。年轻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说之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宋高宗继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周时人,家住燕山一带,故人称窦燕山。经等多方认定,天津市蓟州区西龙虎峪镇龙前村,被窦燕山文化研究会最终确认为窦燕山的故乡。五代后周时期大臣、藏书家。与兄窦禹锡皆以词学著名。唐末时任幽州掾,历官齐州、邓州、安州、同州等八州支使判官。后周时期,升户部郎中、太常少卿,以右谏议大夫致仕。
王诏,明朝画师,字绍青,四川自流井(今自贡)人。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号逐客,泰州如皋(现江苏如皋)人,为胡瑗门人,北宋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王观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红芍药》词写人生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写法亦颇有特色。
鲜于辅(生卒年不详),幽州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原为幽州牧刘虞从事,初平四年,公孙瓒杀害刘虞,遂与刘和、乌桓峭王、麴义一起合兵大败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后,听从田豫劝告,投顺曹操,封为建忠将军,都督幽州六郡。官渡之战后,拜左度辽将军,进封亭侯。曹魏建立后,拜虎牙将军,封昌乡县侯。曾持节到蜀汉劝降诸葛亮,累迁为辅国将军。
博尔济吉特·琦善(满语:kišan,1786年-1854年),字静庵,博尔济吉特氏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鸦片战争时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咸丰四年(1854年)秋病死军中,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依总督例赐恤,谥文勤。
明兴,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由笔贴式授保定同知,历任热河同知、天津府知府、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工部侍郎、山西巡抚。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