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亲叔黄昉的九世孙,双井黄氏十五世。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书画家。 曾祖梦炎,南宋进士,仕至行太常丞兼枢密院编修官。祖堮,父铸,俱以荫补官,而为地方缙绅。黄溍博学工文辞,延祐二年(1315年)登进士第,授台州宁海丞。后迁两浙都转运盐铁使司石堰西场监运。延祐七年(1320年),升为诸暨州判官。至顺二年(1331年),因荐入京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后转国子博士。元统元年(1333年),外补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正八年(1348年),除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寻兼经筵事。至正十年南还,优游田里,至正十七年(1357年),卒于绣湖私第。追封江夏郡公,谥号“文献”。 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 

人名:黄溍

别名:

字: 文晋、晋卿

号:

谥号:文献

性别:男

所处时代:元代

国(旗)籍:中国

出生时间:1277

死亡时间:1357

祖籍:

出生地: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

人物标签:

求学院校:

官职:

学位:

工作机构:

黄溍传记研究

本文立足于黄溍的传记作品,结合元代文化风尚以及黄溍自身的成长轨迹、文学理路,重点剖析黄溍传记的传主选择及其呈现的传记特征,从而对黄溍传记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解读与研究。本文分三章,第一章论述黄溍传记创作的文化背景,本章认为在文艺复古思潮的大环境影响下,整个社会呈现浓重的史学氛围;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婺学的影响,使婺州地域重视人物历史的记载梳理;黄溍自身的仕途历程,特别是仕登翰林国史院后,应制请命之作日渐增多。第二章论述黄溍传记的传主选择,本章认为元代四等人的基本国策决定元人的身份、命运,黄溍传记中功勋世臣、遗民隐士类传主就是这一政策的产物;黄溍作为延祐首科进士,是科举的受益者,从地方循吏教官一路升迁至翰林,因此黄溍传记中有同年同僚、循吏教官类传主;元代宗教开放多元,使方外人士活跃各界,成为黄溍作品中经常做传的对象;面对多样风俗的冲击,作为正统儒家后学,黄溍始终重视忠孝节义,因此这类传主也是重点书写的对象。第三章论述黄溍传记的书写特征。本章认为黄溍传记的创作风格既与时代的整体审美风尚相佐,以经史为羽翼;在情感上努力呈现大元一统之后所特有的审慎平和的特征;同时,黄溍传记书写又融入独特的个... 

黄溍学术编年

黄溍是元代著名的儒学名臣和文学家,婺州义乌人(今属浙江金华地区浦江县)。在此主要以黄溍的存世著作、学术活动为中心,同时采撷各类史书,以及地方志文献,并以年月先后为线索,全面地梳理黄溍一生的诗文撰著、师友交游、仕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学术思想和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