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静明园十六景 其五 圣因综绘
御书处,原名文书馆,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改名御书处,清代内务府下属机构之一。
大士阁又名四牌楼,位于合浦县城东南85公里的山口镇永安村内。大士阁因过去在阁楼上曾供奉观音大士 而得名。
真觉寺金刚宝座,又称五塔寺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白石桥路五塔寺村24号——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因其形式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俗称五塔寺塔。真觉寺金刚宝座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按照印度佛陀迦耶精舍(释迦得道处伽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形式而建。 
真觉寺金刚宝座,为高台上建有五塔的佛塔,故称为金刚宝座式塔。真觉寺金刚宝座分为塔座和五塔两部分。塔下部为长方形砖砌拱券结构塔座,即金刚宝座。真觉寺金刚宝座的南北两面正中各开券门一座,通入塔室。真觉寺金刚宝座顶上有一座下方上圆两层檐的琉璃罩亭,为琉璃砖仿木结构,罩亭顶上有一皇家寺院的标志“蟠龙藻井”。玻璃罩亭北面是五座密檐式小石塔。真觉寺金刚宝座及塔身上遍饰雕刻,整座金刚宝座塔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大型雕刻艺术品。它是中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雕刻艺术最精美的金刚宝座式塔,是中国明代建筑艺术和石雕艺术的代表,是中外建筑形式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1961年3月4日,真觉寺金刚宝座(五塔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集义殿位于文华门内文华殿西侧,是文华殿的西配殿,与东配殿本仁殿相对应。
观音桥,栖贤谷中段,原名栖贤桥,因桥侧建有观音寺,人们就称观音桥,又因架设于三峡涧上,亦名三峡桥。
观音桥,已有一千年历史。是一单孔石拱桥,桥基立于东西两岸的悬崖上,下临深潭,设计精巧,造型美观,历经近千年风雨,完好无损,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工艺的珍贵遗产,古人赞为“神施鬼设”、“巧夺天工”。
林宅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紫金巷,坐北朝南,西临紫金卷,背依三支街,东近镇明路,西毗邻民居。 在海曙区紫金街30号。清同治年间举人林钟峤、林钟华兄弟俩之住宅。
在畅春园内
普净寺位于中国山西省襄汾县赵康镇史威村南侧,又称南史寺,在侯马、襄汾、新绛三县(市)交界处,占地面积5624平方米,建筑面 积818.77平方米,现存为元明时期建筑群,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省五台县茹村乡北湾子村附近,为五台山南门道上的巨刹。相传唐代印度僧人佛陀波利在此拜见文殊菩萨,随之建寺。始建于唐,宋代重修,民国初年又予修葺。寺区古木参天,建筑瑰丽。寺前影壁砖雕精巧,寺内殿堂楼阁皆备,一连五进院落,逐级向上,层迭有致,左右设经楼禅舍,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大雄殿台基高耸,建造富丽。无量殿全部砖构,雕刻精致。
位于颐和园内。
显应王庙,又称崔府君庙,在山西陵川县城西15公里礼义镇东北山岗上,是为祀奉长子、滏阳县令崔珏而修建的,是我国现存仅有的汉唐高台式建筑,历史价值较高。
 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 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崇祯七年(1634)安匾于东西配殿曰贞顺 斋 
先蚕祠又名蚕花殿或蚕王殿,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五龙路口,即盛泽丝业公所,俗称蚕花殿或蚕皇殿。。在古代,蚕神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劳动人民为了向蚕神表示敬仰,并表达蚕农对来年丰收的美好希冀,所以蚕农们对蚕神进行祭祀,并衍生出许多风俗。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子学,位于故宫西部武英殿后方略馆左侧,现在是未开放区。
中前所城位于辽宁省绥中县城西44公里今京沈铁路北侧。是辽宁现存最完整的“所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中前所”全称“中前千户所”所城略呈方形,东西510米,南北502米,非正南正北,偏40°。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观象台在明朝时被称为“观星台”,台上陈设有简仪、浑仪和浑象等大型天文仪器,台下陈设有圭表和漏壶。清代时观星台改称“观象台”,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星台。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天文台上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观象台建于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上设8架清制天文仪器。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仍存的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它还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清制8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古象台移交给北京天文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畅春园内。
接秀山房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接秀山房于福海东岸南部,建于1731年(雍正九年)前后。此处前俯巨湖澄碧,远望西山秀色。本景区建筑的命名曾有改变;正殿接秀山房后改悬“云锦墅”额。最南部的院落于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改建成三卷大殿“观澜堂”。接秀山房内部装饰全部采用紫檀木漆器,上面都嵌以金银、宝石、象牙等,这些奇珍异宝上都镂刻着山水、楼阁、人物、花木、虫鸟。这种装饰,从设计到刻技都由明末杭州一周姓工匠所创始,故称周制,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