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瞿昙寺(qú tán sì),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面朝瞿昙河,背靠罗汉山,北依松花顶,南对照碑山。藏语称“卓仓拉康果丹代”,又称“卓仓多杰羌”,意为“卓仓持金刚佛寺”,始建于建于明洪二十五年(1392年),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因所藏珍贵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画而闻名。瞿昙寺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群。历史上瞿昙寺曾领属十三寺。
位于紫禁城外东路宁寿宫区西部,是宁寿宫花园(也叫乾隆花园)的入口,面阔三间,卷棚硬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门内有假山为影壁,绕过假山,可见第一进院的正房--古华轩。
亭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前檐抱厦系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所添建。
池中水引自护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游鱼穿泳,为御花园的景色增添了清新活泼的情趣。
白玉宫位于山西省陵川县潞城镇郊底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宫过殿前檐四柱均为方形抹角石柱,光滑明亮,似玉一般,故称此宫为“白玉宫”。 此庙金代以前已建,金、明两代及民国时期均有重修。占地275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宫院中轴线上现存山门、三仙殿、正殿、后殿,两侧有垛楼、僧舍、廊房、耳殿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利桥位于东安县紫溪市镇塘复村东溪江上,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本地人文石昌、文石宝弟兄始建,取“广济众人,万民称便”之意而命名“广利桥”。光绪二十年(1876)重修。历二百余年而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和神奇。
灵岳寺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部5公里的白铁山上。灵岳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灵岳寺传说先有寺后有斋堂城。辽代时重建。元年(1239年)、至正年间、清康熙22年(1683年)、雍正11年(1733年)四次重修。2003年被列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岳寺的寺院处于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其朝向为南,在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和释迦佛殿。寺的南部山门两侧为钟鼓楼遗址。其中天王殿为悬山式建筑,建筑设计极为巧妙。在殿内供奉着四天王、韦陀及接引佛塑像。释迦佛殿,为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面积达100余平方米。檐下双昂五踩斗拱,拱眼壁为彩绘佛像。殿内原供奉的是一佛二菩萨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可惜佛像在1954年被拆毁。寺内现存至元三十年(1293)《重修灵岳寺记》碑以及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灵岳禅林碑记》。
青龙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唐朝佛教真言宗祖庭。1996年,青龙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的乐游原上。唐时为长安延兴门内新昌坊。该寺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原名“灵感寺”。唐龙朔二年(662)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
青龙寺,成为唐朝皇家护国寺庙,是中国佛教密宗祖寺。
2022年,入选全国十大樱花地。
殿内明间悬乾隆皇帝御书匾曰“笃祜繁禧”,为嘉庆皇帝公开被立为皇太子时乾隆皇帝所赐。乾隆六十年,年逾古稀的乾隆禅让皇位给嘉庆皇帝,这里就是当年嘉庆皇帝的寝宫(乾隆仍大权在握,住在养心殿)了。殿东西两次间隔为暖阁,内供佛像。殿前各有东西配殿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光绪皇帝4随岁入宫,就在这里学习。光绪年间,西配殿曾作为皇帝师傅的值庐。

静明园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一个园林,位于颐和园西侧的玉泉山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有诸多景物,较为著名的有玉泉、玉峰塔、华藏塔等。乾隆年间大规模扩建,形成“静明园十六景”,时为静明园鼎盛时期。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后的区域是帝后寝宫以及嫔妃、皇子等居住生活区域,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正门,在清代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
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m,单檐歇山屋顶,坐落在高1.5m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门扉安设在后檐部位,门厅敞亮。两梢间为青砖槛墙,方格窗。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绘金龙和玺彩画。门两侧为八字形琉璃影壁,高8m,长9.7m,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装饰,花形自然逼真,色彩绚美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将乾清门映衬得华贵富丽。门内有高台甬路连接乾清宫月台。
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义折之。”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文昌庙是州城内中心文物景点,它西接西门城楼城墙、洗马池旧址、象牙山烈士塔、叶挺囚居旧址;南接南门古城楼城墙及武圣宫、巴王墓遗址;东与五峰连珠塔隔清江相望,清江自祠下瑞狮崖蜿蜓而过,与柿子坝三义宫、薛家巷、四维街、中山路等古色古香的街巷民居相映成趣;北与白衣庵、问月亭遗址遥遥相望,从而构成了以文昌庙为中心的老城文物分布网络。藏语称“尤拉康”,始建于明代后期(1590-1600年之间),位于县城西部6公里处河西乡下排村西侧山坪台根,北距黄河1000米,庙宇建筑依山傍水,坐西朝东,居高临下,可望贵德三河风米。庙前暖泉河萦绕北流,又有下排、格尔加、刘屯等村社庄院、农田、树林为屏。
海会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神路街,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现已无存
英华殿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廷外西路西北,初曰隆禧殿,隆庆元年(1567年)更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华殿是明清两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
廓然大公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本景亦称双鹤斋,位于舍卫城东北面,是园中一组较大的建筑,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主体建筑北濒大池,园内景色倒映水中犹然两景;另有诗咏堂、菱荷深处等景点。
长春仙馆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本景位于正大光明殿之西,茹古涵今之南。南邻园墙,四围山环水绕,是一处园中园式的建筑风景群。
长春仙馆西边为绿荫轩、丽景轩、春好轩。长春仙馆岛的西岸还建有御膳房、御茶房、御药房、太监值班房等。
长春仙馆正北跨溪建有亭桥一座,名曰“鸣玉溪”。
白衣观位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乡。

月地云居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本景为佛寺。位于圆明园西面,鸿慈永祜之南。
敬胜斋:位于北京故宫建福宫西花园内,北依宫墙而建。外观九间,内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五间与延春阁正对,两侧接游廊与阁相连。室内阁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对帝王废寝忘食,勤于政事的赞誉。斋西四间偏于花园的西北角,为乾隆八年西墙西移后所添建。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总占地面积12.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8000万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