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年,复增白虎殿后房百楹。所属玻璃厂在西安门内蚕池口之西,共房三十有六楹。同上
〔臣等谨按〕旧制,养心殿有造办处,雍正年间始移今处,遂为定制云。
增织染局管局大臣及兼摄局务之司官,均奏请简用,无定员。司库一,笔帖式三,库使六,司匠二,领催六。大清会典
〔臣等谨按〕织染局旧隶工部,康熙三年,归内府管理。是局原建于地安门内嵩祝寺
后,乾隆十六年,奉旨移于万寿山之西,与稻田毗近。立石曰耕织图。原机上织染
局三字,今改为耕织图。至廨舍局房俱详载苑囿门。
增御药库,顺治十年设,在东华门内东三所之左,东向。堂西有药王殿,前后三重,共房三十有六楹。内务府册
增茶膳房旧在中和殿东围房内,乾隆十三年,以箭亭东外库改为御茶膳房,门东向。门内迤北东西黄琉璃瓦房八楹,西南黄琉璃瓦房十有二楹,又南北瓦房九楹。同上
增办理回人佐领事务处,乾隆二十五年奉旨授白和卓为回子佐领,以投诚回众编为一佐领,于西长安街路南设回营一所居之,共房百四十有七楹。回营内设办事房,以内府官董其事。回营之西建礼拜寺,北向。寺门内恭立御制勅建回人礼拜寺碑记。同上
增御制礼拜寺碑文 为天下共主,俾阻遐逖听,壹禀我约束,而后戎索所届,风气莫敢
传心殿在文华殿之东,前为景行门,祀皇师、帝师、王师、先圣、先师之位。院东有大庖井,上覆以亭。
明黄建京师泉品谓:玉泉第一,大庖井第二。
文渊阁在文华殿之后,凡三重,上下各六楹,层阶两折而上。青緑瓦前甃方池,跨石梁一,引玉河水注之。贮四库全书于内,有御制碑记。自乾隆辛丑以后,经筵毕,赐讲官茶于此。
长元按:文渊阁之名始于前明,今无其处。嘉靖中作圣济殿于文华殿后,以祀先医,今文渊阁卽其遗址也。阁制仿浙江鄞县范氏天一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此外圆明园有文源阁,热河避暑山庄有文津阁,奉天有文溯阁,皆仿式建造,以贮四库全书。俱有御制记,
勒石。
上驷院署在文华殿后,西向。
箭亭在上驷院北,南向。有御书太宗文皇帝谕旨卧碑,并跋。
御茶膳房在箭亭东外库,东向。
文华殿东北度石桥为三座门。东为鹰房,为狗房,西属之文渊阁。
撷芳殿在三座门北,殿宇三所。稍西夹道为茶膳房库宇,其东南一带为花马厩、药房等处。
长元按:三座门北殿宇,明曰端本宫,光宗青宫也。今改建三所,为皇子所居。
御药库在东华门内东三所之东,东向。
景倩谓制度狭隘,窗牖昏暗,白昼列炬,当时俱属之典籍云,则与今日大库形势宛然。且紫禁殿阁绮窗藻井,罘罳玲珑,惟皇史宬为明季藏本之地,则石室砖檐,穴壁为窗,盖以本章要区,防火为宜。今大库之穴壁为窗,砖檐暗室,较史宬尤为晦闷,则为当日藏书之所,正与史宬制度相合"。[四] 清宣统间,曾派员清理内阁一次,凡档案之无用者,俱行检出,零缣断简,流落民间俱成鸿宝。吾乡卓芝南年伯殿试卷为其哲嗣本愚购得,笔饱墨酣,犹见风檐寸晷精神。本愚付诸装潢,题咏殆遍,亦艺林中之一佳话也。
校勘记:
① "假"、"山后"、"门外稍东设"等字,均据《日下旧闻考》卷一二"按语"增补。
循阁西北为上驷院,西向。其南为御马厩,阁北南向者为箭亭。循文华殿而东北,跨石梁三。前有三座门,门内东、西旧为鹰狗处、御马厩。正北有殿宇三所,覆以绿瓦,为皇子所居。其中曰撷华殿,其前为王公大臣宿卫直房,东为御药库,稍西夹道内为御茶膳房库宇,又为蒙古朝房。循文华殿而东南,北向者为内阁尊藏实录库,为红本库,为户部内库,为銮仪卫内銮驾库。循库左转而北为国史馆,南向,旧在午门内,[一][二]乾隆庚辰移置于此。其南为东华门,门外有下马石牌,即紫禁城之东门也。[三][四]
但当令在诸贝勒、固山额真左右,遇众对敌之时,与之同进。若彼欲自攻城,亦当止之。即或厮卒中有一二次率先登城立功者,亦不可再令攻城,以示朕爱惜材勇之意。仰见我祖宗开创艰难,于战胜攻取时,仁恩恤下,无微不至。是以人思感励,敌忾效忠,所向克捷,开疆定业,肇造鸿图,诒谋垂裕之道,实在于是。朕临御以来,平定准部、回部及荡平两金川,我旗营劲旅中鼓勇先登、攻坚拔栅者固不乏人,即绿营中亦间有出众奋勉者,一经将军等具奏,即赏以巴图鲁号,用示奖励。而伊等倍加感奋,凡遇攻夺碉寨,仍复超众争先,以图报効。其间屡建功绩者固多,而因冒险伤殒者亦复不少。朕每为矜悯,衋然于怀。兹䌷绎祖训,骁勇立功之人毋令再登,益敬服大圣人之用心,非孙臣所能见及也。今武功告蒇,函夏谧宁,继此不愿复有用兵之事。但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而谟训昭垂,法良意美,亦不可一日或忘。用是敬录圣谕,明白宣示,我君臣当共恪守,以垂久远,且使我世世子孙懋继前规,勉思善述,以巩亿万载丕丕基,其钦承毋忽。
殿东稍北,有石桥三,桥北为三座门,门内今为续修大清会典馆。直北殿宇三所,是为撷芳殿凡大内俱黄琉璃瓦,惟此用绿,为皇子所居。中所为皇上潜邸,乾隆乙卯十一月始移居焉。其前为王公、文武大臣轮班宿卫直房。东为御药库。西夹道内为御茶膳房库宇。又为蒙古朝房。三座门外桥南相直,为户部内库、銮仪卫内銮驾库。门北向,库前石碣"古今通集库"五字,内贮大驾卤簿全分,大礼舆一,法驾步舆一,亮舆一,各式舆十四,法驾、骑驾、銮驾凡三百七十余件。桥之东,倚城隅南向,为国史馆。左为东华门,门下有下马牌石,紫禁城之东门也。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三 四二七
(五十一岁) 今上御极元年,辛巳(公元一八二一年),元旦侍班,上亲赐荷囊,自是每岁咸邀是赏。正月,命入内食胙,是后咸与。上年覃恩,次孙锡祉得五品荫生,三孙锡、淳六孙锡章得七品荫生,至是题准。三月,命署正白旗满洲都统,三库、三山、钱法堂事务。仁宗睿皇帝梓宫奉安昌陵,礼成,因恭理丧仪及任内务府大臣,赏随带加二级。四月,雩祭仁宗睿皇帝,升配南郊,纪録二次。命阅考试试差卷。命偕戴可亭先生均元至王佐村孝穆皇后福地,相度形势。赏大卷实纱二连。五月,赏织染局屯绢袍褂料各一。六月,奎照充顺天乡试监临官。七月,管总理工程处,署户部三库、武英殿御书处、御茶膳房事务。圣驾谒昌陵,二十日五鼓,命出城查看道路。先是十八日亥刻大雨,是时平地水深数尺,驰马回至西安门,上已启跸,奏明水势,上还宫改期。二十二日,圣驾驻黄新庄,仍不得进。二十四日,回銮。九月,命承办万年吉地工程,与庄亲王绵课、大学士戴可亭先生均、元阿少司空克当阿同经理。署吏部尚书。喘疾发,一日未入直,命内务府大臣常公福来视,次日卽趋直,赏御用黄辫大小荷囊各二对、缂丝蟒袍一袭。十月二日,皇上初御干清门听政,授奎照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管理御茶膳房事务。十四日,赴马兰峪。十八日,卯时,万年吉地开工。二十一日,回京,赏织染局缎袍褂料各一。十一月,赏缎绸有差。十二月,赏磁器、江绸,赐御书‘福’字,自是,岁终咸膺是赏。岁除,蒙
恩福堂年谱三八七
疏浚,不致倒仰,庶为一劳永逸。恭请勅下直隶督臣温承惠,选派精熟河务之员,会同
原估各员,覆加详勘,将上下游开挑做法,详悉奏明,请旨。’奏入,报闻。次子奎
耀聘前湖南巡抚高公杞女,是月为之授室。十一月,管御茶膳房事务,署掌院学士。赐貂裘一
袭。十二月,充文颕馆副总裁。
(三十八岁) 十三年戊辰(公元一八〇八年),二月,五女备选,赐翠钿彩缎,并命
先出,以免悬望。三月,恭随圣驾谒东陵,由南海子幸天津,赐食于柳墅行宫,赏赉有
差。阅召试卷,命大挑举人。四月,阅新进士覆试卷、朝考卷。署掌院学士。是月,廷
试卿僚,翌日,谕曰:‘汝未及巳刻卽交卷,向取汝第一,此次急就章,应抑置第二。’五
月,充武英殿总裁,文渊阁提举阁事,署户部左侍郎,军机大臣。六月,调户部右侍
郎,管理钱法堂、奉宸苑事务。七月,署武备院事。圣驾秋狝,和未扈从,命往孝淑皇
后陵寝查勘工程,具折附报恭递折至,适值简命顺天乡试主考,和名在内,因扣除不另
易满员。是科,仅曹文正公振镛、潘芝轩世恩入闱,九月揭晓,长子奎照中式第四十二名举
人。迨迎銮于两间房,并谢子中式,恩蒙召对行殿,谕曰:‘朕岂不忆及汝应查工,复令
汝充主考乎?特简用乏人耳。及阅汝折,因思乾隆年间,每有专用汉员之时,故但除汝
恩福堂年谱三六七
乃立三营,曰骁骑营,长以参领率官兵以宿卫禁城;曰护军营,长以统领选三旗兵之精者为护军,率以守宫门,行则扈从,皆以时训练,而稽其军实;曰前锋营,旧曰解马营。长以委署参领掌习解马。明司礼监关防门禁。又各门设门正、门副。安民厂提督京营皆主兵。都知监掌管前导。乃设内管领、副内管领各三十人,以承应中宫差务。所属苏拉四千九百余名。统以掌关防处郎中,以时葺治宫室,饽饽房、酒醋房、菜库、器皿库、车库属焉。掌官三仓之物用,设恩丰仓以给内监之饩米。明酒醋面局、甜食房。
又司苑局掌蔬菜。
乃设三大殿及各宫、殿司员,掌陈设汜埽之事,以稽直殿监之勤惰。其兼辖于内府而别设管理大臣者,曰上驷院。掌御马、内马,凡牧场之政,舆马之用。明御马监。顺治十八年设上驷院。曰武
备院,掌进御武备,弓矢鞍辔之属,凡官用皆给焉明兵仗局。顺治十。八年设武备院。曰奉宸院,掌苑囿之禁,令时其修缮,供花木、禽鱼。稻田厂及景山、西苑、南苑等处属焉。明司苑局。国初景理。康熙二十三山等处以太监管年设奉宸苑。三者皆长以三品卿,是为内三院。三院卿各二人,一侍卫缺,一内府缺。
外则盛京及诸陵总管,以将军总兵兼之。明设南京及天寿山守备太监。圆明园,畅春园,清漪、静明、静宜三园,暨御船处皆别其署。曰御茶膳房,尚膳、尚茶,侍卫属焉。设肉房、干肉库、银器库,分贮以待其用。明尚膳印、提督、光禄、总理等员,掌宫内食用。监有掌又有御酒房、御茶房提督、签书等员。曰御药房,掌合丸散。明御药房太监有医官。国初属首领太监。康熙三十年裁改。曰养心殿
石渠余纪卷三 纪立内务府一〇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