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听鹂馆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听鹂馆位于举世闻名的皇家行宫颐和园内。园内有殿堂楼阁,亭台廊榭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三千馀间。听鹂馆为十三处重要建筑之一,座落在万寿山南麓,前隔长廊,面临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背靠万寿山上著名的"画中游",四周翠竹掩映,景色宜人。当时是慈禧太后和其宠臣们欣赏音乐和娱乐的重要场所,因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之优美动听,故名“听鹂馆”,牌匾系由慈禧太后亲笔手书。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73

  阿伽桥;稍南曰阿楼那崖,曰徙多桥,桥上曰弥楼,曰摩偷地,曰砥柱,曰摩诃窝;上曰兜率陀崖,曰功德池,曰栴檀林;再上曰须弥顶,曰善现城,曰金田,曰陀罗峰,曰鸡园,曰鹿苑;中为室罗筏雷音殿;北曰耆阇崛;旁曰舍利塔,曰蜂台,曰毗诃罗桥;南曰露山,曰香岩;西曰信度桥;诸额皆御书。堂之东有亭,卧碣上勒御制五百罗汉记,文详见御制文初集。

  罗汉堂后为宝云阁。(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宝云阁范铜为宇,御题额曰大光明藏。

  宝云阁西为邵窝,为云松巢,又西为澄辉阁,阁东南有三层楼,楼西为听鹂馆。(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三层楼上御书额曰山色湖光共一楼。

  听鹂馆西为石丈亭,为石舫。(清漪园册)

  御制石舫记自茅茨土阶以来,为室者必有阶,为阶者率以石,所以去湫湿,就高明。栋宇以安,固其基址。陛九级,廉远地则堂高,陛无级,廉近地则堂卑。古人所以为喻也。至乃步壛扣砌,左磩右平,设切厓隒,山堮水矶,虽华质殊制,高下异施,其所以限柱础而承屋基,则一耳。余之石舫,盖筑之昆明湖中,不依汀傍岸,虽无九成之规,而有一帆之概。弥近烟云之赏,迥远风浪之惊。鸥鹭新波,菰蒲密渚。涌金漪而月洁,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3

寿堂,前有大石,镌御题青芝岫三字。东曰玉英,西曰莲秀。

长元按:青芝岫卽明米万钟所运大石置良乡者。

乐寿堂后,折而西为方池。池北为乐安和,西为长廊,达石丈亭。西北为养云轩、餐秀亭,亭后

石壁勒御书燕台大观四字。西为无尽意轩,稍北为圆朗斋。无尽意轩之后为慈福楼,楼西为大报恩延寿寺,详郊垧。罗汉堂后为宝云阁,阁西为邵窝,为云松巢,又西为澄晖阁。东南有三层楼,额曰山色湖光共一楼。西为听鹂馆,馆西为石丈亭,为石舫。舫北有楼,为延清赏,西为旷观斋,又西为水周堂。自此以北建城关,关上有楼奉关圣。循城北折而西为园之西门。怡春堂后,城关以北为惠山园,内池数亩。池东为载时堂。北为墨妙轩,内贮三希堂续摹石刻,墙壁间嵌墨妙轩法帖诸石。园池之西为就云楼,稍南为澹碧斋。池南折而东为水乐亭,为知鱼桥。就云楼之东为寻诗径,径侧为涵光洞。迤北为霁清轩,轩后有石峡。其北卽园之东北门。

长元按:惠山园仿无锡秦氏寄畅园也。载时堂、墨妙轩、就云楼、澹碧斋、水乐亭、知鱼桥、寻诗径、涵光洞,为园中八景。

惠山园西为云绘轩,东为迎緑轩,后为随安室,又西为花承阁。阁之左为多宝琉璃塔,下有碑勒御制颂。西北度桥为城关。又西折而北,为园之北楼门,在万岁山之北。门外以南为长桥。长桥南佛寺三座,曰须弥灵境,曰善现寺,曰云会寺。云会寺北为构虚轩,为绘芳堂。西南为清可轩,西为味闲斋,斋北为绮望轩。绘芳堂北隔河为嘉荫轩。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79

雨香馆 绚秋林北为雨香馆,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绿云舫稍西,步平岗而南,为雨香馆。山中晴雨朝暮各有其胜,而雨景尤奇。油云四起,滃郁栋牖,长风飘洒,倏近倏远,苔石药苗,芬香郁烈,沉水龙涎不免烟火气。诗曰:出云峰更秀,酿雨地斯灵。景写一空白,膏苏万陇青。悦心唯乐岁,养志奉慈宁。何必刘宾客,端称以德馨。

长春仙馆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御制诗引:循寿山口西入,屋宇深邃,重廊曲槛,逶迤相接。庭径有梧有石,堪供小憩,予旧时赐居也。今略加修饰,遇佳辰令节,迎奉皇太后为膳宿之所,盖以长春志祝云:常时问寝地,曩岁读书堂。秘阁冬宜燠,虚亭夜亦凉。欢心依日永,乐志愿春长。阶下松龄祝,千秋奉寿康。

玉玲珑馆 长春园狮子林之南为玉玲珑馆。高宗纯皇帝诗云:湖石三四峰,湘筠五六个。月下诡状狞,风前清影簸。

听鹂馆 清漪园澄辉阁西有三层楼,楼西有听鹂馆

葄经馆 地为圆明园内安澜园十咏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入园门,朴室三间,背倚峰屏,右临池镜,颜曰葄经,不减陈氏藏书楼也。

杏花春馆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西北为春雨轩,轩西为杏花村,村南为涧壑余清。高宗纯皇帝御制诗引: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蓏,识野田村落气象。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94

诗云:九龙妙笔写空蒙,疑似荒台西或东。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豪词赋鹜谁过客,博辩方盂任小童。遗迹明昌重校检,睪然高望想流风。又诗云:燕台遥望淡烟蒙,返照依稀禁籞东。是处人家图画里,一川风景夕阳中。溪头棹响归鱼艇,牛背箫声过牧童。千古望诸留胜迹,几回凭吊向西风。

锤峰落照 锤峰落照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观澜榭 观澜榭在畅春园内,圣祖仁皇帝额曰与物皆春。

澄心观道妙 重华宫后为翠云馆,西次室额曰澄心观道妙。

石 舫 清漪园听鹂馆西为石舫,高宗纯皇帝有石舫记。

绿云舫 地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在丽瞩楼后。

云帆月舫 云帆月舫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绿帷舫 地为圆明园内安澜园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曲廊宛转,构于水上,偶一凭槛,烟水在襟袖间,何必真舫?

负薪孝养 高宗纯皇帝贾师古负薪孝养诗注:图绘宝鉴云,贾师古善画人物,师李伯时,得闲逸之状。此幅笔墨近之,所绘盖后汉孝子蔡顺事。

麦 浪 乾隆丙戌散馆题,得翻字。高宗纯皇帝御制诗云:似此幪幪秀,宛成潋潋翻。

天宇咸畅 天宇咸畅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89

遗物,(图四十五)乾隆帝有御制诗镌其上。东北隅为景福阁,旧名昙花阁。南向周以回廊。阁之东为谐趣园,原园引水为池,(图四十六)周建堂轩楼亭,为涵远堂、知春堂、瞩新楼。楼名就云,光绪间改建易名。楼北有小瀑布,石上镌“泉流不息”等字,慈禧后所书。又有澄爽斋、饮渌亭、洗秋亭、知鱼桥、霁清轩、清琴峡诸胜。自谐趣园通德和园之路,有赤城霞起、紫气东来等处,均为城阙式。

图四十六 谐趣园之全景

图四十七 长廊

(二)园之南部:自乐寿堂往西循长廊,(图四十七)廊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凡二百七十三间。排云殿居中。东有留佳亭、对鸥舫、寄澜亭。西有秋水亭、鱼藻轩等。山半有含新亭。西为养云轩、福荫轩、意迟云在、无尽意轩、圆朗斋、写秋轩、重翠亭。介寿堂,原为慈福楼改建,庭中有连理柏、紫玉兰各一株。由此往西为排云殿,(图四十八)殿为全园最胜处,前有牌楼,甚宏严。(图四十九)

《颐和园简明图说》:

排云殿在万寿山之中麓,明代为圆静寺。乾隆中,就其基建大报恩延寿寺,寺前为天王殿,钟、鼓楼。寺内为大雄宝殿,殿后为多宝殿,为佛香阁,为智慧海。下为宝云阁,咸丰庚申毁于火。其仅存者,惟智慧海与宝云阁。光绪十八年,就其基改建,易今名,为慈禧庆典朝贺之所。进排云门内,东殿曰玉华,西殿曰云锦。中有小池,通以石桥,以达重门。两殿后各有朝房十三间其西十三间。之北有碑亭,内贮高宗书题五百罗汉宝记,并平定准噶尔碑文。二重门内,东殿曰芳辉,西曰紫霄,正殿额曰排云殿。内外各五楹,内殿又横列复道,以联左右。夹室凡二十有二楹。殿前平台丹陛,绕以石栏,上列铜龙、铜凤、铜炉鼎、香熏等。殿内有地,平床中设围屏、宝座、御案、宫扇,旁列珐琅狮犼、宝塔、香熏,床下列仙鹤烛台,仪饰略如仁寿殿。殿旁四面长廊,北为德辉殿。

为圆静寺遗址。殿后拾级而登,为佛香阁,(图五十、五十一)为全园最高处。阁之东稍下为转轮藏。西稍下为宝云阁,内有铜铸佛像,昔为朔望喇嘛唪经之所。后有众香界。

(三)山之西部:有清华轩、邵窝、云松巢、贵寿无极。又西为听鹂馆,内有戏台二层,馆昔为妃嫔住所。北为画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