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翠云嘉荫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静明园十六景 其十六 翠云嘉荫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00

  〔臣等谨按〕云外钟声为十六景之一。

  乾隆十八年御制云外钟声诗园西望西山梵刹,钟声远近相应,寒山夜半殆不足云。静室花宫侧,钟声发上方。隔云音越迥,警俗意弥长。似共天花落,何殊梵偈扬?七条如可悟,不必问真常。

  又御制罗汉洞诗何年驻锡应真群,坐席霏微花雨芬。试问维摩著也未,辨才到此竟难分。

  〔臣等谨按〕云外钟声、罗汉洞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碧云深处迤南为翠云嘉荫,后为翠云堂,东为甄心斋。(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翠云嘉荫为十六景之一,即华滋馆门额也。

  乾隆十八年御制翠云嘉荫诗双栝郁然并峙,相传为金源时植。元吴师道玉泉诗有云:长松古桧见未有。殆即是耶!因树为屋,故以嘉荫为名。古栝金源种,双株尚郁然。适因构闲馆,堪以悟齐年。翠影虚窗外,寒涛敞座边。夷齐名塞上,(丁卯巡塞外,逾僧机图岭之南,古松双干并峙,命之曰夷齐松,作歌纪之。)续咏欲增前。

  又御制华滋馆诗竹素园中翰墨筵,优游良觉沃心田。偶来便尔忘归去,满目生机总静妍。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01

  〔臣等谨按〕翠云嘉荫、华滋馆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翠云嘉荫之东为小南门,稍南为东宫门五楹,门外朝房左右各三楹。(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玉泉之水流绕乐景阁前后汇为湖,其流一曲西南水城关出,一曲东宫门前南闸出,同入高水湖,又自北闸会裂帛湖诸水,经小东门外,东汇于昆明。

  静明园南宫门西南为影湖楼。(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影湖楼在高水湖中,东南为养水湖,俱蓄水以溉稻田。复于堤东建一空闸,泄玉泉诸水流为金河,与昆明湖同入长河。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影湖楼诗(有序)迩年开水田渐多,或虞水不足,故于玉泉山静明园外接拓一湖,俾蓄水上游,以资灌注。湖之中筑楼五楹,惟舟可通。适因落成,名之曰影湖而系以诗。灵源蓄水拓池宽,灌输(去声。)期资稼穑艰。楼据湖心揽湖外,客惟舟往亦舟还。会心表里神明境,动影虚无窈窕间。快雨更欣逢快霁,偷闲于此亦开颜。

  〔臣等谨按〕影湖楼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小东门外长堤石桥上建石坊二,迤东为界湖楼。(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石桥东坊额曰湖山罨画,曰云霞舒卷,西坊额曰烟柳春佳,曰兰渚苹香。桥下水北注玉河,沿河皆稻田,又北为石道,迤逦至青龙桥,即达清漪园之辇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5

宫,奉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像。又北为

清凉禅窟,后为嘉荫堂,东为霞起楼,西为犁云亭。仁育宫前度石桥,为园之西宫门,达香山跸路也。清凉禅窟之北为涵光斋,西为飞淙阁,东为练影堂,稍南为挂瀑檐、涵漪斋。西夹墙门外为妙喜寺,门殿三层。西为静宜园界。

采香云径在清凉禅窟之北,南有楼曰静怡书屋,稍北折而东为招鹤庭,南为

峡雪琴音。迤南山巅为

玉峯塔影,前为香岩寺,后为妙高台。北峯上为妙高寺,有妙高塔,又后为该妙斋。妙高峯西为崇霭轩,东为含醇室,为咏素堂。含经堂在妙高寺东山麓,其东北临溪为书画舫。含经堂南有楼曰

风篁清听,东为如如室,西为近青阁,又西稍南为飞雪■。西度桥而南有池,池东为延緑厅,西为漱远緑,为试墨泉。又西为

镜影涵虚,南为分鉴曲,为写琴廊,为观音阁。写琴廊迤南为含晖堂,为清音斋。斋前为

裂帛湖光,斋西山麓为碧云深处,东为心远阁。由心远阁折而北,为罗汉洞,又上为水月洞。又西山麓为古华严寺,寺后为

云外钟声,东为伏魔祠。碧云深处以南为

翠云嘉荫,后为翠云堂,东为甄心斋。翠云嘉荫卽华滋馆门额。翠云嘉荫之东为小南门,稍南为东宫门。

静明园南宫门西南为影湖楼。小东门外长堤石桥上建石枋二,迤东为界湖桥,桥下水北注玉河。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6

又北至青龙桥,卽达清漪园之辇道也。

长元按:自廓然大公至翠云嘉荫为静明十六景。

静宜园在香山前,为城关。内东西各建坊,中架石桥,下为月河。度桥为宫门,内为

勤政殿南北配殿,前为月河殿。后北为致远斋,南向。西为韵琴斋、听雪轩。东有楼,为正直和平。殿后西为横秀馆,东向南为日夕佳亭,北为清寄轩。横秀馆后建坊,内为

丽瞩楼,后为多云亭。丽瞩楼后南为緑云舫。丽瞩楼迤南为虚朗斋,前为石渠,为流觞曲水,为画禅室,后为学古堂,东为郁兰堂,西为伫芳楼,又后宇为物外超然。其外东西南北四面各设宫门。

考按:虚朗斋相传卽永安村地。学古堂前周嵌御制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刻石。

东宫门外石路二,南达香山寺,东建城关,达于带水屏山。门宇南向,西为对瀑,北为怀风楼,其左为琢情之阁,东南为得一书屋,西为山阳一曲精庐。带水屏山之西为

璎珞岩,其上为緑云深处。璎珞岩东稍南为翠微亭,亭东为青未了亭。迤西岩际为驯鹿坡,坡西有龙王庙,下为双井,其上为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96

意喜写烟霞。何必孤山侧,偏称处士家?

水芳岩秀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青芝岫 乐寿堂前有大石如屏,恭镌高宗纯皇帝御题青芝岫三字。有诗序云:米万钟大石记云:房山有石长三丈,广七尺,色青而润,欲置之勺园,仅达良乡,工力竭而止。今其石仍在,命移置万寿山之乐寿堂,名之曰青芝岫。

玉华岫 重翠崦东南曰玉华岫,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其东为皋涂精舍。玉华寺北门有石洞出泉,称玉华泉。高宗纯皇帝皋涂精舍句:桂子还韬宝玉馣。玉华岫诗注云:桂子入冬则收育于此,他处不能活,亦西山之一奇云。

翠云嘉荫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即华滋馆门额也。高宗纯皇帝诗引:双栝郁然并峙,相传为金源时植。元吴师道玉泉诗有云:长松古桧见未有。殆即是耶!因树为屋,故以嘉荫为名。

涵虚朗鉴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额为高宗纯皇帝御书,旧悬湖西澄虚榭,后移置湖东雷峰夕照轩。高宗纯皇帝诗云:天水涵虚处,襟怀朗鉴余。际空常淡淡,照物只如如。目远随飞鸟,心闲玩戏鱼。碧犹喜云敛,纹不藉风舒。信是得神画,堪通论政书。凭栏适几暇,絜矩每开予。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96

山房,(五)圣因综绘,(六)绣壁诗态,(七)溪田课耕,(八)清凉禅窟,(九)采香云径,(十)峡雪琴音,(十一)玉泉塔影,(十二)风篁清德,(十三)镜影涵滤,(十四)裂帛湖光,(十五)云外钟声,(十六)翠云嘉荫。每处均有殿阁,高下隐依,多至数十处。自咸丰庚申毁于火,光绪间略加修葺,庚子复毁。现所存者,园门为昔日之小东门。入门北进为五孔闸,闸西为试墨泉。再北进,西为镜影涵虚旧址,东为风篁清听旧址。园门内正院为含晖堂,北为尊坚固林泉,南为裂帛湖。(图六十三)泉东有清音斋。由裂帛湖西南进,为翠云堂、华滋馆。其东为甄心斋、开锦斋旧址。由华滋馆西南进,为第一泉,(图六十四)上有龙王庙。再南为观音洞、真武庙、吕祖洞。西南有白石塔,即华藏海旧址。由华滋馆北进,为水月洞、云外钟声。再上

图六十三 裂帛湖

图六十四 玉泉山第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