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献数据库平台
注册
登录
首页
文献档案
文献专题
关系网络
知识服务
历史人物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历史事件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民风民俗
文化生活
祭祀年节
婚丧嫁娶
衣食住行
景观建筑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系统说明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
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隔云钟
隔云钟位于北京市香山景区芙蓉坪东侧,建于清代,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十方普觉寺
十方普觉寺,位于北京市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涅槃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2001年6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玄帝庙
玄帝姬颛顼,又名乾荒,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黄帝之孙,姬姓。其父乃黄帝次子昌意,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故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立为帝,时年二十岁。 传说在黄帝晚年,九黎地巫教流行,崇尚鬼神,迷信盛行,风气败坏,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人民也不安心于生产。颛顼为解决这问题,下令禁绝巫教,禁断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亲自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濮阳。而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颛顼帝后裔,屈原与楚王为同族。
驯鹿坡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 其八 驯鹿坡
花承阁
花承阁遗址始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破毁,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后山区寅辉城关以东的中御路南一个从山坳里突出来的其状如舌的小山包上,是一组庭院和佛寺混合的建筑群,原由莲座盘云佛殿、多宝琉璃塔、花承阁及六兼斋组成。
涵虚朗鉴
涵虚朗鉴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涵虚朗鉴,即雷峰夕照,位于福海东岸,是仿照杭州西湖的雷峰夕照建造的。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脉的夕照山上,有一座八面五层的砖塔 。
南库
宋代储藏钱币与物资的仓库。
兰藻斋
位于畅春园内。
云涯馆
位于畅春园内。
福庆寺
福庆寺位于井陉县南40公里的国家级风景区--苍岩山风景名胜区内,东邻銮驾山,西连朱会岭,南接天台山,北与銮台坡隔寺沟河相望。占地面积246万平方米,海拔983米。地理坐标东经113°48',北纬38°13'。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为观音菩萨古老道场。
琉璃塔
琉璃,是一种矿物质材料。半透明体,把它涂在陶质(坩子土)制成的筒瓦、板瓦、脊鲁等构件表面,然后放至陶窑内用火烧成一层细密的彩色釉,使之成为一体的彩陶器物。釉在陶表面,有耐磨、结实、坚硬、美观的优点,是中国富有民族色彩的建筑构件材料。
宝华殿
宝华殿。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位于雨花阁后昭福门内,是清宫中正殿佛堂区中主供释迦牟尼佛的一处佛堂。
萱寿堂
福宜斋、萱寿堂:寿安宫后面为第三进院,院中叠石为假山,假山的东西两侧各有三开间小殿,其中东侧小殿称“福宜斋”,西侧小殿称“萱寿堂”。
丽景轩
丽景轩为储秀宫后殿,面阔5间,单檐硬山顶。
隆昌寺
隆昌寺 (Longchang Temple),原名千华寺。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自宝志创寺以来,已逾1500余年。据《宝华山志》记载:“宝华律宗为金陵四百八十大梵刹最上者。”雍正十一年(1733)清世宗令宝华山律院住持、律师赴京放皇戒(即授御戒),宝华的名望随之日高。该院先后授戒70余期,全国僧尼均来此受戒,以为正宗。
隆昌寺,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海外。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国不少僧尼曾来此受戒。解放后,1955、1957和1992年三次举行授戒活动,受戒僧尼1000多人。
隆昌寺规模宏大壮观,鼎盛时期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现存的几口大铁锅一次即可煮米千余斤。
惠风亭
惠风亭,位于建福宫后庭院的中央,正方形,面阔各三间,重檐攒尖式顶,上覆紫色琉璃瓦,孔雀蓝琉璃瓦剪边,白石须弥座台基,周以白石栏板、云纹望柱,秀美中亦显庄重典雅。
恒寿斋
武英殿建筑群为前后两重,由武英门、武英殿、敬思殿、凝道殿、焕章殿、恒寿斋、浴德堂诸殿堂以及左右廊房63楹组成。
鸢飞鱼跃亭
四照亭北门上为“鸢飞鱼跃”(yuān fēi yú yuè)四字。原为唐代韩愈于贞元二十年贬为阳山县令的自勉之作,飞动婉转,气贯长虹。此石刻为清代书法家翟云升临摹,惟妙惟肖。
圣水寺
圣水寺,始建于唐广明年间(公元 880 年),明正统元年(1436 年)以“圣水”名之。古寺旧址在今观音殿后崖壁下,今寺为 1985 年以后所修建 。据民国版《绵阳县志》载:“圣水寺:治西十五里。建自前明,雍正时重修”。
圣水寺,位于绵阳市城西涪江右岸的塔子山风景区,自古以龙泉圣水著名,最初名“甘泉寺”,其历史可上溯至唐永徽年间(公元 650~655 年),已历 1300 余年,堪称川西北历史悠久的古刹之一。据《绵阳县志》记载,赤壁古有《圣水龙湫记》摩崖题刻,其文云:“名山院西崖,壁下有龙湫焉,祷雨辄应。唐永徽中,名‘甘泉’,元曰‘阜名泉’,明曰‘圣水’。明正统元年(公元 1436 年)建寺,因以名之。”圣水寺观音殿后崖壁下,“龙湫”尚存,清泉常满。
圣水寺,1991年被绵阳市列为四川省重点寺院。
云光楼
云光楼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的西南隅,楼内匾额曰“养和精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形制仿自建福宫花园的“玉壶冰”。
共563条记录  第22页/共29页
首页
«
1
2
...
19
20
21
22
23
24
25
...
28
29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