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长春园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精度维度: 116.308775,39.999671
关键字:
长春园在圆明园东侧,始建于1745年(乾隆十年)前后。此地原为康熙大学士明珠自怡园故址,有较好的园林基础,两年后该园中西路诸景基本成型,1751年(乾隆十六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稍后又在西部增建茜园,北部建成西洋楼景区,并于1766年-1772年(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间,集中增建了 [1]  东路诸景。占地70余公顷,有园中园和建筑景群约20处,包括仿苏州的狮子林、南京瞻园的如园和杭州的西湖的小有天园等园林胜景。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31

 

 官署 领侍卫府 銮仪卫 八旗都统

前锋统领 护军统领 圆明园总统...一一九六

卷七十三

官署步军统领 火器营 健鋭营............一二一七

卷七十四

国朝苑囿南苑一........................一二三一

卷七十五

国朝苑囿南苑二........................一二五三

卷七十六

国朝苑囿畅春园........................一二六八

卷七十七

国朝苑囿乐善园........................一二八六

卷七十八

国朝苑囿西花园 圣化寺...............一二九八

卷七十九

国朝苑囿泉宗庙........................一三〇八

卷八十

国朝苑囿圆明园一........................一三二一

卷八十一

国朝苑囿圆明园二........................一三四一

卷八十二

国朝苑囿圆明园三........................一三六二

卷八十三

国朝苑囿长春园........................一三七九

卷八十四

国朝苑囿清漪园........................一三九一

卷八十五

国朝苑囿静明园........................一四一二

卷八十六

国朝苑囿静宜园一........................一四三七

卷八十七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9

 

 官署 领侍卫府 銮仪卫 八旗都统

前锋统领 护军统领 圆明园总统...一一九六

卷七十三

官署步军统领 火器营 健鋭营............一二一七

卷七十四

国朝苑囿南苑一........................一二三一

卷七十五

国朝苑囿南苑二........................一二五三

卷七十六

国朝苑囿畅春园........................一二六八

卷七十七

国朝苑囿乐善园........................一二八六

卷七十八

国朝苑囿西花园 圣化寺...............一二九八

卷七十九

国朝苑囿泉宗庙........................一三〇八

卷八十

国朝苑囿圆明园一........................一三二一

卷八十一

国朝苑囿圆明园二........................一三四一

卷八十二

国朝苑囿圆明园三........................一三六二

卷八十三

国朝苑囿长春园........................一三七九

卷八十四

国朝苑囿清漪园........................一三九一

卷八十五

国朝苑囿静明园........................一四一二

卷八十六

国朝苑囿静宜园一........................一四三七

卷八十七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9

 

 官署 领侍卫府 銮仪卫 八旗都统

前锋统领 护军统领 圆明园总统...一一九六

卷七十三

官署步军统领 火器营 健鋭营............一二一七

卷七十四

国朝苑囿南苑一........................一二三一

卷七十五

国朝苑囿南苑二........................一二五三

卷七十六

国朝苑囿畅春园........................一二六八

卷七十七

国朝苑囿乐善园........................一二八六

卷七十八

国朝苑囿西花园 圣化寺...............一二九八

卷七十九

国朝苑囿泉宗庙........................一三〇八

卷八十

国朝苑囿圆明园一........................一三二一

卷八十一

国朝苑囿圆明园二........................一三四一

卷八十二

国朝苑囿圆明园三........................一三六二

卷八十三

国朝苑囿长春园........................一三七九

卷八十四

国朝苑囿清漪园........................一三九一

卷八十五

国朝苑囿静明园........................一四一二

卷八十六

国朝苑囿静宜园一........................一四三七

卷八十七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9

 官署领侍卫府 鑾儀卫 八旗都统 前峰统领 護军统领 圆明圜总统............一一九六

卷七十三

 官署步军统领 火器营 健锐营.................................................................................一二二七

卷七十四

 国朝苑囿南苑一............................................................................................................一二三一

卷七十五

 国朝苑囿南苑二............................................................................................................一二五三

卷七十六

 国朝苑囿畅春园............................................................................................................一二六八

卷七十七

 国朝苑囿乐善园............................................................................................................一二八六

卷七十八

 国朝苑囿西花园 聖化寺.............................................................................................一二九八

卷七十九

 国朝苑囿泉宗庙.............................................................................................................一三〇八

卷八十

 国朝苑囿圆明园一............................................................................................................一三二一

卷八十一

 国朝苑囿圆明园二............................................................................................................一三四一

卷八十二

 国朝苑囿圆明园三............................................................................................................一三六二

卷八十三

 国朝苑囿长春园..................................................................................................................一三七九

卷八十四

 国朝苑囿清渏园...................................................................................................................一三九一

卷八十五

 国朝苑囿静明园....................................................................................................................一四二一

卷八十六

 国朝苑囿静宜园....................................................................................................................一四三七

卷八十七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32

增圆明园总统无定员,掌翊卫之政令。营总八人,护军参领八人,副护军参领十六人,署护军参领三十二人,护军校、副护军校各一百二十八人,护军三千六百七十二人,养育兵四百八十人。大清会典

〔臣等谨按〕圆明园总统员阙,由本处奏请特简。营总员阙于本营护军参领及京中护

军参领内由总统遴选拟正陪引见补授,其护军参领、副护军参领、署护军参领、护

军校以次遴选引见亦如之。至副护军校笔帖式于护军内遴选,护军于养育兵、闲散

壮丁内遴选,均由总统考验拔补。

增圆明园八旗护军营房八处,分旗驻扎。大清会典

增镶黄旗营房在树村西,护军参领等廨舍共六十有五楹,护军校、护军等官房共一千四百八十五楹。正黄旗营房在萧家河北,护军参领等廨舍共六十五楹,护军校、护军等官房共一千四百八十五楹。正白旗营房在树村东,护军参领等廨舍共六十五楹,护军校、护军等官房共一千四百六十四楹。镶白旗大营房在长春园东北,副护军参领等廨舍共三十九楹,护军校、护军等官房共一千一百六十七楹。小营房在长春园东,护军参领等廨舍共二十六楹,护军校、护军等官房共三百一十五楹。正蓝旗营房在海淀东,护军参领等廨舍共六十五楹,护军校、护军等官房共一千四百五十五楹。镶蓝旗营房在广仁宫西,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33

护军参领等廨舍共六十五楹,护军校、护军等官房共一千四百八十五楹。正红旗营房在安河桥西北,护军参领等廨舍共六十五楹,护军校、护军等官房共一千四百六十七楹。镶红旗营房在静明园东北,护军参领等廨舍共六十五楹,护军校、护军等官房共一千四百八十五楹。八旗册

增内务府包衣三旗营房在陈府村东,护军参领等廨舍共九十六楹,护军校、护军等官房共四百有八楹。其总管八旗及三旗护军印房在圆明园前红桥河侧。同上

增圆明园设堆铺七十有六,日以营总、护军参领各二人,副护军参领、署护军参领十五人,护军校、护军七百六十人守卫。大清会典

长春园设堆铺二十,日以护军参领一人,副护军参领、署护军参领四人,护军校、护军二百人守卫。同上

增清漪园设堆铺六,日以副护军参领或署护军参领一人、护军校护军六十人守卫。同上

增静宜园设堆铺五十有一,日以营总二人、护军参领一人。副护军参领、署护军参领十三人,护军校、护军五百十人守卫。同上

增畅春园设堆铺十有九,日以营总一人,副护军参领、署护军参领五人,护军校、护军一百九十人守卫。恭遇车驾行幸,官军沿途清跸,随时酌委。同上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342

力,以创建苑囿,斯则深契朕法皇考勤俭之心以为心矣。藉曰祖考

所居不忍居也,则宫禁又当何如?晋张老之善颂,甚可味也。若夫建园之始末,圣人对时育物,修文崇武,煦万汇保太和,期跻斯世于春台,游斯人于乐国之意,则已具皇考之前记,予小子何能赘一辞焉!

园内为门十八,南曰大宫门,曰左右门,曰东西夹道门,曰东西如意门,曰福园门,曰西南门,曰水闸门,曰藻园门。东曰东楼门,曰铁门,曰明春门,曰随墙门,曰蕊珠宫门。西曰随墙门。正北曰北楼门。为闸三,西南为一空进水闸,东北为五空出水闸,为一空出水闸。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圆明园之水发源玉泉山,由西马厂入进水闸,支流派衍,至园内日天琳

宇、柳浪闻莺诸处之响水口,水势遂分,西北高而东南低,五空出水闸在明春门

北,一空出水闸在蕊珠宫北,水出苑墙经长春园出七空闸,东入清河。大宫门前

辇道东西皆有湖,是为前湖。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前湖西岸有石刻御制前湖诗。

乾隆二十八年御制前湖诗 御园之前本无湖,而今疏浚胡称乎?石衢之右地下湿,迩年遭潦水占诸。衢左亦不大高衍,往来车马愁泥涂。因卑为泽事惟半,取右益左功倍俱。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9

 官署领侍卫府 鑾儀卫 八旗都统 前峰统领 護军统领 圆明圜总统............一一九六

卷七十三

 官署步军统领 火器营 健锐营.................................................................................一二二七

卷七十四

 国朝苑囿南苑一............................................................................................................一二三一

卷七十五

 国朝苑囿南苑二............................................................................................................一二五三

卷七十六

 国朝苑囿畅春园............................................................................................................一二六八

卷七十七

 国朝苑囿乐善园............................................................................................................一二八六

卷七十八

 国朝苑囿西花园 聖化寺.............................................................................................一二九八

卷七十九

 国朝苑囿泉宗庙.............................................................................................................一三〇八

卷八十

 国朝苑囿圆明园一............................................................................................................一三二一

卷八十一

 国朝苑囿圆明园二............................................................................................................一三四一

卷八十二

 国朝苑囿圆明园三............................................................................................................一三六二

卷八十三

 国朝苑囿长春园..................................................................................................................一三七九

卷八十四

 国朝苑囿清渏园...................................................................................................................一三九一

卷八十五

 国朝苑囿静明园....................................................................................................................一四二一

卷八十六

 国朝苑囿静宜园....................................................................................................................一四三七

卷八十七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53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八十三

国朝苑囿(长春园

圆明园之东曰长春园。(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长春园本圆明园东垣外隙地,旧名水磨村。就添殿宇数所,敬依长春仙馆赐号,锡名曰长春园,额悬宫门。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长春园题句(有序)山水符乐寿之征,兴随所遇;日月引壶洲之景,春与俱长。乃拓余地于御园,爰效嘉名于仙馆。顾当年之赐号,时切体元;筹他日之安居,兹惟卜始。波通福海,东壖旭丽扶桑;垣亘清河,北陌香浮华黍。列缥缃以娱志,堂启含经;抚翰墨以怡神,轩成淳化。思永励始终如一,式是斋乎;开襟而气象盈千,登斯楼也。他若某邱某壑,境足赏心;有榭有亭,胜堪寓目。每几暇朅来游憩,拟耄期恒此颐恬。以纪元六十载为衡,积愿笑惟奢望;从周甲廿五年而计,勖勤敢有倦心!俪以弁言,系之长律。长春非敢畅春侔,(畅春园在圆明园之南,皇祖所建,今奉皇太后居之。)即景名园亦有由。赐号当年例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54

仙馆,(长春仙馆为明圆园四十景之一,雍正年间赐居也,即以当年赐号名之。)倦勤他日拟菟裘。(予有夙愿,若至乾隆六十年,寿登八十五,彼时亦应归政,故邻圆明园之东预修此园,为他日优游之地。虽属侈望,然果得如此,亦国家景运之隆,天下臣民之庆也。)培松拱把冀鳞老,留石平心待句酬。廿五春秋仍劼毖,(今岁六旬,屈指果得归政,尚当二十五年。然一日临莅,矢不敢少懈,此敬勤之志,必居此园时然后可息肩娱老耳。)耄期岁月合优游。

  〔臣等谨按〕长春园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长春园宫门五楹,东西朝房各五楹,正殿为澹怀堂,后为众乐亭,亭后河北敞宇为云容水态,其西稍南为长桥。(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澹怀堂内额曰乐在人和。联曰:敷政协民心,好惬箕风毕雨;澄怀观物理,妙参智水仁山。与众乐亭、云容水态诸额皆皇上御题。

  〔又按〕园内诸河之水由圆明园东垣之一空闸五空闸流出,环绕各所,又东出七空闸,灌溉稻田。

  乾隆十四年御制秋日澹怀堂诗玉宇畅霁光,松轩俯阆井。山水既清佳,结构更宽整。土阶每觉惭,绣柱无须逞。神心适可达,纷营于以屏。斐然翰墨香,谧尔希夷境。岂惟容膝安?寄怀斯良永。

  〔臣等谨按〕澹怀堂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云容水态西北循山径入,建琉璃坊楔三,其北宫门五楹,南向。内为含经堂七楹,后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55

  为淳化轩,又后为藴真斋。含经堂东为霞翥楼,为渊映斋,堂西为梵香楼,为涵光室。(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淳化轩内额曰奉三无私。联曰:贞石丽延廊,略存古意;淳风扇寰宇,冀遂初心。东西廊庑壁间嵌御定淳化阁帖石刻。藴真斋内额曰礼园书圃,霞翥楼内额曰味腴书屋。

  御制淳化轩记淳化轩何为而作也?以藏《重刻淳化阁帖》石而作也。盖自伏滔崆峒之铭,石虹尧碑之文,历代相传,石刻尚焉。然物有其成,必有其坏。世远年湮,真伪莫辨。则汉唐且难得其全者,无论周秦以上矣。故言帖必以赵宋为犹近,而宋帖必以淳化为最美。重刻之由,考稽之故,已见于帖前之旨,册后之跋,兹不复记,记所以藏石作轩之故云。石刻既成,凡若干页。使散置之,虑其有失也,爰于长春园中含经堂之后,就旧有之回廊,每廊砌石若干页,恰得若干廊,而帖石毕砌焉。廊之中原有藴真斋,因稍移斋于其北,即旧基而拓为轩。事起藏帖,则以帖名名之。夫淳化,宋太宗之纪年也,为人君者即不能以唐尧虞舜为师,亦当以夏甲周成为轨,所谓取法乎上仅能得中耳。若宋太宗始终家国之间惭德多矣,吾所不取,而又有何慕于淳化而以之名轩为哉?乾隆十四年御制夏日含经堂诗高轩能却暑,邃室亦生凉。味道研精义,随时爱景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56

光。(用选句。)苑禽鸣处乐,砌卉吐来芳。石鼎闲尝煮,瑶琴静不张。诗吟西蜀杜,壁画辋川王。差喜娱清暇,还惭致治康。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题淳化轩诗阁帖欣犹善本全,几余考订为重镌。墨华辉映题轩扁,石刻珍藏嵌壁砖。阅古于焉阅岁月,赏心何异赏云烟?颐居傥得遂初愿,(内府藏有淳化阁帖初拓,既为订正重刻,因于含经堂后回廊分嵌石幅,廊之中拓为是轩,即以帖名名之。若纪元得至六十,则寿登八十五,彼时当归政居此。果如所愿,得以翰墨静娱,诚至乐也。)陶写端知胜管弦。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味腴书屋诗含经堂畔敞书筵,味道腴常喜静便。枕葄崇情托经史,跃飞精趣察鱼鸢。遣闲偶染兔枝墨,结习犹披蠖叶篇。少坐亟临勤政殿,勅几惟日慎邦权。

  〔臣等谨按〕含经堂、淳化轩、味腴书屋御制诸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澹怀堂迤西滨河水石之间为蒨园,门西向内为朗润斋三楹,其东为湛景楼,又东为菱香沜。朗润斋西有石立于园门内,为青莲朵。斋东南山池间为标胜亭,又东南为别有天,西北为韵天琴,南角门外别院为委宛藏。(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蒨园门左碑亭一,刊重摹梅石碑,标胜亭西壁勒御制蒨园八景诗。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重摹梅石碑置青莲朵侧而系之诗(有序)乙酉冬曾摹德寿宫梅石碑,驿致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58

  蒨园后河北岸为思永斋七楹。斋北楼宇临池为山色湖光共一楼,斋东别院为小有天园。(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思永斋门额曰静便趣,斋内额曰万横香玉。

  御制小有天园记左净慈,面明圣,兼挹湖山之秀,为南屏最佳处者,莫过于汪氏之小有天园。盖辛未南巡所命名也。去岁丁丑,复至其地,为之流连,为之倚吟。归而思画家所为收千里于咫尺者,适得思永斋东林屋一区,室则十笏,窗乃半之。窗之外隙地方广亦十笏,命匠氏叠石成峰,则居然慧日也。范锡为宇,又依然壑庵也。(汪氏别业旧名。)激水作瀑,泠泠琤琤,不殊幽居洞之所闻。而黄山松树子虽盈尺,有凌云之概,夭矫盘拏,高下杂出,于石笋峭蒨间,复与琴台之古木苍岩玲珑秀削不可言同。何况云异?吾于是知天地间之景无穷,而人之心亦无穷。境有异,而人之心无有异。夫此为轩、为亭、为磴、为池、为林泉、为崖壑,固不可历历手攀而足陟之者。使目击道存,会心不远,则此为轩、为亭、为磴、为池、为林泉、为崖壑,又何不可历历手攀而足陟之乎?昔新丰鸡犬各识其户,固已侈矣。李德裕平泉之像巴峡,写洞庭,则又务穷远,尽态极妍而不必师。所可师者其意而已。然吾之意不在千里外之湖光山色应接目前,而在两浙间之吏治民依来往胸中矣。是为记。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59

  〔臣等谨按〕御制小有天园记,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思永斋西稍南,河外为得全阁。南为宝云楼,北为远风楼。斋北河池潀汇,中有圆式崇基,其上楼宇三层,为海岳开襟,四旁坊楔各一。(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得全阁额曰天心水面,海岳开襟为下层楼内额,其南檐额曰青瑶屿,最上层额曰乘六龙。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海岳开襟歌(楼名,上有扁曰乘六龙。)沧池漾瀁蛟龙窟,中耸玉台规宝月。祖洲之草琪树枝,袭芳笼影水精阙。周裨瀛海诚旷哉,昆峤方壶缩地来。八琅云璈底须奏?松风朅听尘襟开。芥舟祇需坳堂水,溟渤何劳千万里?得其环中游物外,枣叶须弥皆一理。我之所戒在求仙,海岳寄兴属偶然。保合太和励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臣等谨按〕海岳开襟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海岳开襟之西河池外有亭为流香渚,亭北为罨画溪。(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流香渚之西循山径行,即达圆明园之明春门。

  海岳开襟东北为谐奇趣。东为法慧寺,山门西向。内为四面延楼,后殿为光明性海,其西别院有琉璃方塔。法慧寺东为宝相寺,山门南向,内为澄光阁,后为昙霏阁,又后崇基上有殿为现大圆镜。(长春园册)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60

  〔臣等谨按〕法慧寺山门额曰普香界,现大圆镜殿内额曰香台华鬘。

  由宝相寺度城关而东,迤南为翠交轩,轩下石室为熙春洞,北为爱山楼,又北为泽兰

堂。(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爱山楼上额曰天风海涛,楼下额曰山静云闲,泽兰堂额曰神观萧爽。爱山楼东北为平畴交远风,南为转湘帆。(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平畴交远风宇后额曰平皋绿净。联曰:畏民碞其难其慎;勅天命惟几惟康。

  平畴交远风之东为丛芳榭,后为琴清斋。(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琴清斋内额曰霞踪天想。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丛芳榭得句曲廊回抱疏轩敞,阶俯琳池波泱漭。缭以纱疏碧且虚,延爽障寒幽复朗。宴息四序无不宜,恒春花镇含芳蕤。风栏雨埭氤氲际,月宇雪窗澹荡时。摛藻发思真契妙,一岁之中曾几到。今来憩即今年初,却笑何须亟营造。

  〔臣等谨按〕丛芳榭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丛芳榭之东为狮子林,为虹桥,为假山,为纳景堂,为清閟阁,为藤架,为磴道,为占峰亭,为清淑斋,为小香幢,为探真书屋,为延景楼,为云林石室,为横碧轩,为水门。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61

  (长春园册)

  乾隆三十七年御制狮子林八景诗狮子林之名,赖倪迂图卷以传。此间竹石邱壑皆肖其景为之,冠以旧名,志数典也。最忆倪家狮子林,涉园黄氏幻为今。(吴中狮子林故址虽存,已屡易为黄氏涉园,丁丑南巡,曾访其胜,因邮倪卷证之。壬午、乙酉复再至,前后并有诗题卷中。)因教规写阊城趣,为(去声。)便寻常御苑临。不可移来惟古树,遄由飞去是遐心。峰姿池影都无二,呼出艰逢懒瓒吟。(右狮子林)跨水为小桥,垂虹宛在,片云帆影,何必更羡吴江?驾溪宛若虹,其下可舟通。设使幔亭张,(去声。)吾当问顺风。(右虹桥)狮林以石胜,相传为瓒自位置者,兹令吴下高手堆塑小景,曲折尽肖,驿此展拓成林,奚啻武贲之于中郎?妙手吴中堆塑能,绝胜道子写嘉陵。一邱一壑都神肖,忆我春巡展步曾。(右假山)镜水写形,遇以无心,而景自为纳,斯堂所得,迨乎近之。花木四时趣,风云朝暮情。一堂无意纳,万景自为呈。色是空中色,声皆静里声。摐然声色表,五字亦因成。(右纳景堂)临曲池,面假山,景清境閟,云林小阁何不可作如是观?武夷一曲中,清閟小阁置。近临活水澄,平揖假山翠。遐想创作图,自诩荆关意。王蒙那梦见?因公宜宝弆。(叶以上三句櫽括倪瓒自识语。)岂期属黄氏,又复御园至。今古实一瞬,苏燕非二地。当年阁中人,未必首肯遂。(右清閟阁)紫藤引架,垂阴缦萦可十数武,于石桥宛转尤宜。石桥既曲折,藤架复逦迤。春时都作花,步障垂茸紫。琐月多风流,蘸波鲜尘滓。施松援觉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63

  溪有岸有舟呼,活景沿缘面面殊。欲傲清河书画舫,收来真迹是倪迂。(右画舫)洒然石室额云林,元镇流风若可寻。却与田盘开别面,(盘山静寄山庄中向有云林石室。)古松都隐剩嵚岑。(假山虽肖吴中,稚松皆新种,固不如田盘古松林立也。右云林石室)文轩筑溪上,溪水如带横。一条拖碧玉,朗映心目清。有时漾轻漪,闪影翻檐楹。奚必藉鸢鱼,天然道趣呈。(右横碧轩)墙界林园水作门,泛舟雅似武陵源。赢他祇有渊明记,不及迂翁画卷存。(右水门)

  〔臣等谨按〕狮子林八景御制诸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狮子林之南为玉玲珑馆,正宇为正谊明道五楹,北为林光澹碧,东为鹤安斋,西南为蹈和堂。(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林光澹碧宇内额曰游心于淡。

  乾隆二十年御制玉玲珑馆诗湖石三四峰,湘筠五六个。月下诡状狞,风前清影簸。诗浑白浊吟,画是倪迂作。发兴在宣毫,澄怀当笋座。而我每少闲,隔月才一过。(叶)

  〔臣等谨按〕玉玲珑馆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玉玲珑馆之南为昭旷亭,亭东南为映清斋,斋东为鉴园,敞宇五楹西向。北为漱琼斋,其东为师善堂。(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鉴园之后有船坞。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64

  由鉴园北山径折而东为东宫门,楼宇上下各七楹,东向。南北朝房各三楹,其外为护河,有石桥。(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东宫门亦称大东门。

  鉴园西南为如园,门三楹西向,内为敦素堂,堂北稍东为冠霞阁,又东为明漪楼。(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由如园山径西行,即澹怀堂之东垣门。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如园诗南北临衢各筑垣,过来复道便如园。有泉有竹清幽致,曰室曰斋淳朴敦。境写中山遥古迹,(江宁藩司署中瞻园,即明中山王徐达西园之旧,是园规制略仿之。)石移西岭近云根。迩方小得心怀畅,景对南熏略可论。

  〔臣等谨按〕如园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325

  二十八年造等字。太平庵相传系旧刹,本朝重加修葺。

  增度红桥而北为圆明园。宫门前有湖曰前湖,乾隆二十八年浚湖,西岸恭立御制前湖诗碑。湖中置堤,自北而南,治石道,东岸亦有石道。(五城册)

  〔臣等谨按〕南海淀迤北是为畅春园。考王嘉谟蓟邱集、蒋一葵长安客话诸书所称北海淀丹棱沜,实当其地。畅春园迤北旧有前华家屯、后华家屯,世宗宪皇帝潜邸时,圣祖赐园于后华家屯,赐额曰圆明园,后遂为驻临视事之所。皇上御极以来,绍庭继志,因而弗改。规制之详,谨具载苑囿门。兹卷惟敬识宫垣以外,凡湖河桥闸旗营官舍之属周环布列者,并依现在方位制度,标举大凡,以昭盛时之轨躅焉。

  〔又按〕红桥河水从畅春园西北门五空闸流出垣外,在圆明园宫门之南迤逦东注,稍折而北,流经长春园大东门外石桥,合御园诸水趋清河,会沙河以入白河。

  增圆明园红桥河侧有总管八旗及三旗护军印房。(旗册)

  〔臣等谨按〕总管八旗及三旗护军印房制度详见官署门。

  增圆明园宫门左有慧福寺、善缘庵。宫门右有泰山圣母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慧福寺旧名清芳庵,雍正年间世宗宪皇帝赐额曰慧福寺。土人亦称关帝庙,以寺内供关帝像也。善缘庵相传系旧刹,本朝重加修葺。泰山圣母庙俗称娘娘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327

  钟一,有天启六年住持比邱僧道深造等字。

  增长春园东北有镶白旗护军大营房,其东有镶白旗护军小营房。(旗册)

  〔臣等谨按〕镶白旗护军大营房及镶白旗护军小营房制度详见官署门。

  增长春园大东门外大石桥有关帝庙,西北里许地名二河闸,亦有关帝庙。大北门外前营有三圣庵。(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大石桥及二河闸关帝庙二并三圣庵,皆系本朝建立。

  〔又按〕大石桥之北有新开水田,畦畛弥望,详见苑囿门。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126

国朝宫史

四七四

雍和宫

首领一名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副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二斛,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陈设、洒扫等事。圆明园兼长春园 静寄山庄

总管三员 内六品宫殿监一员,七品执守侍二员,每月俱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

一两。

首领十名 俱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副首领十八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委署首领四十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四百六名 内各处当差太监三百三十六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技勇太监七十名,每月银三两,米四斛。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1

坐石临流在澹泊宁静之东,溪水周环轩宇,东向。其东南当碧桐书院,正东为

曲院风荷,西佛楼为洛迦胜境。曲院风荷之南,跨池东西桥九空,枋楔二:西为金鳌,东为玉蝀。金鳌西南为四围佳境,玉蝀东为饮练长虹。又东南度桥折而北,设城关,为宁和镇。其南为东楼门。曲院风荷之北为同乐园,层楼南向。前为清音阁,东为永日堂,中有南北长街。街西为抱璞草堂,街北双度桥为舍卫城,前树枋楔三。城南面为多宝阁,内为山门正殿,为寿国寿民,后为仁慈殿,又后为普福宫,城北为最胜阁。

洞天深处在如意馆西稍南,前宇乃诸皇子所居,为四所。东西二街,南北一街,前为福园门。四所之西为诸皇子肄业之所,前为前垂天贶,中为中天景物,东为斯文在兹,后为后天不老。

长元按:圆明园御制四十景,各有小序并诗。今自正大光明至洞天深处,凡另行顶写者,卽四 十景之目也。

长春园本圆明园东垣隙地,旧名水磨村,依长春仙馆命名。园内诸河之水,东出七空闸,灌溉稻田。宫门内正殿为澹怀堂,后为众乐亭,后河北敞宇为云容水态,西稍南为长桥。云容水态西北宫门内为含经堂,后为淳化轩,东西庑嵌御定淳化阁帖石刻。后为藴真斋,额曰礼园书圃。含经堂东为霞翥楼,额曰味腴书屋,为渊映斋。堂西为梵香楼,为涵光室。澹怀堂以西,滨河水石之

间,为

蒨园,门西向。内为朗润斋,东为湛景楼,又东为菱香沜。朗润斋有石立于门内,为青莲朶。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0

蒙。钟从废寺徙新构,万牛回首驱徒工。鲸铿鼍鸣整课诵,响达长乐随天风。我来郊原访林麓,一径委折趋灵宫。谛视古迹决双眦,伟观一豁平生胸。因思鸡鸣埭西北,巨钟蚀土眠蒿蓬。摩挱永乐二年铸,两地祷福邀天功。一钟沦弃声久哑,一钟叩击惊顽聋。蒲牢亦等遇不遇,何况士类分雌雄!独惜大镛置佛地,虚无祇伴金仙踪。今皇崇道讲经学,鸿都观礼来耆童。始终条理藉法物,曷不辇载归辟雍?于论于乐颂圣德,相和鼍鼓声逢逢。

药王庙在小泥洼,乾隆三十七年重修。

紫竹林碧霞宫在陈府村,系旧刹,羽士居之。本朝康熙间重修。

度红桥而北为圆明园。

详苑囿。

中营都司署驻圆明园。

前湖在圆明园前,乾隆间所开,有御制诗碑。

南海淀迤北是为畅春园,红桥河水从畅春园西北门五空闸流出垣外,在圆明园宫门之南,迤逦东注,稍折而北,流经长春园大东门外石桥,合御园诸水趋清河,会沙河,以入白河。

慧福寺在圆明园宫门左,旧名清芳庵,雍正元年建,世宗赐今额。

善缘庵在圆明园左,系旧刹。

泰山圣母庙在善缘庵右,康熙年建。

澄怀园在海淀,大学士张廷玉赐园,继大学士刘统勋居之,毁于火,后为内廷翰林公寓。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1

沈德潜游澄怀园诗:名园水木互潆洄,地近离宫絶点埃。虞褚并官亲禁掖,邹枚分宅住楼台。

荷风入座香难散,鸥侣依人梦不猜。行到苑墙遥指点,此间合号小蓬莱。

大树庵在华家屯,旧有前后两庵,康熙间重修,圣祖御书额曰敕建大树庵。

观音庵在大树庵西,康熙年建。

萧家河桥在圆明园西北门外,旧有闸,今仍其制。其水由青龙桥来,东北流绕圆明园后约三里许,至车房村合红桥河。

长春园详苑囿。大东门外大石桥有关帝庙,西北里许,地名二河闸,亦有关帝庙,大北门前营有三圣庵,皆本朝建立。

法慧寺在长春园东北门,殿二层,有御书额。

圆明园守备署在挂甲屯西胡同。

安河桥南有丰益仓,有三官庙,乾隆二十九年建。其碑略云:左绕长河,右列金山。

长元按:丰益仓,雍正年建,圆明园所驻西四旗及健鋭营兵糈,俱于此支领。

圆明园树村守备在树村南。

泰山圣母庙在达官村,明天启四年建。观音庵,乾隆五年建,俗称将军庙,以殿内观音大士像左右有石像二,刻为将军侍立之形也。

大有庄在达官村西南里许,庄前为御道。

书名:雪桥诗话 页码:523

先尽内班之中、赞缺用。宗伯仍归入内班升转。工诗文,塞上诸作,人比之明七子。善鉴墨,曲宴有所赐,名其居曰赐墨楼,赋诗纪事。程春海侍郎和韵有云:班孟文章随口就,李邽精采隔囊知。乾隆年间,取金、元以来古墨,碎者重造成挺,印曰:大清乾隆年长春园精造。得之者尤以为宝。宗伯尝以侍读学士预修高宗实录,累官卿贰,坐事谪戍。二十五年九月,恩诏释回,赏主事。道光二年,充实录馆提调,补通参,复九列。辨论时事,探本穷源,虽入对不肯少秘。人有劝之者,曰:吾骨傲,欲媚其何能!以故宦途多蹉跌。春海诗有络烟方法抟沙手,尚忆尧书点窜年。及炼形已历三朝久,守黑浑忘一己私之句。晚长容台,未一年即乞病罢。时郭佳相国枋政,不能安于其位也。结庐于秘魔崖之阳,有山居杂咏,年七十余卒。

杨忠武由偏裨洊至建牙,年甫四十,须发半白。每追贼,着草履缒绳而上。平滑县,赏男爵。歼捕南山贼,晋一等男。甲戌入觐,召见于静明园,仁宗谓:卿与朕同岁,年力富强,将来如有军务,须为我独当一面。张格尔者,逆回霍集占之孙也。猾黠善惑人,居喀什噶尔边外安集延界,白帽回岁敛钱,托商人携往给送。参赞大臣宗室永芹,自道光二年莅任,稔知其事,欲捕之。会有言张格尔潜入某回庄者,永芹令办事大臣巴彦伯克图往捕,至则无有,疑回民纵匿,诛索急,被戕。张格尔遂拥众戕两副统,并纠结安集延生布鲁特图,困喀城,是为六年六月。喀什噶尔、和阗、英吉沙尔、叶尔羌先后陷没。忠武时权陕督,偕武骏亭中丞为参赞,与萨尔图克文襄公三路进兵。七年三月,复喀城。四十余日,克英、叶。杨诚村时为前锋,亦恢复和阗,公所荐也。张格尔复收余烬,

雪桥诗话卷第十一五〇五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87



国朝宫史续编 四八八

圣制乐寿堂诗 辛丑

乐寿乐何如,年几望待诸。谓十四年也。愿奢因有此, 余夙顾于八十五岁时颐志宁寿宫,至未归政以前不敢少弛干惕,惟夙夜敬勤以颙迓天庥耳。恩锡祇颙予。乾惕身犹健,敬勤志敢疏。两廊排石搨, 乐寿堂左右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如淳化轩嵌壁之列。 惭愧岂称书。

圣制新正乐寿堂诗 癸卯

一岁依然一岁新,百年得几上声百年人。古稀天子有去声三益,勅命时几以万真。住此尚当迟周纪,临斯恰复值初春。庭轩规制肖淳化,长春园之淳化轩先已落成,原为归政后园庭憩风俗为惭未返淳。息之所。兹宁寿宫之乐寿堂乃仿其规制为之。

圣制新正乐寿堂诗 乙巳

宁寿宫与万寿山均有乐寿堂题名,后始知宋高宗亦有乐寿老人之称,然其时已失中原,不图恢复,雪父兄之耻,辄退居德寿,晏安谢责,实余所深不取也。事异名同攸有分。十岁春秋亦其速, 今岁乙巳,距归政之期尚馀十年。一身宵旰尚兹勤。图鸾彩盎兰孙长,睡鸭香鑪柏子焚。设曰轩楹肖淳化, 此堂之制,一如长春园之淳化轩。恧哉汲黯对云云。

圣制新正乐寿堂诗 丙午

开韶俶盎芸筵,归政居斯数去声待乾。由明年丁未数至六十年乙卯归政,尚须九年,适符乾爻之数。予惟自强不息,益励乾乾以冀昊贶耳。十载期惟余九载,减年喜得是增年。待以九年,减一年是增一岁也。假山松柏当春翠,列缶梅兰暎雪鲜。寿矣尚厪艰致乐,幸占泛胜两教全。雪既优霑,春方条鬯,今岁乐寿诚乐寿矣。

圣制新正乐寿堂诗 戊申

古稀有八八旬近,归政仍徯七岁留。尚此宵衣勤旰食,那能后乐胜先忧。申来未去屈指数,上声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41



疆。" 南向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坤宁宫铭:

万物致养,是曰厚坤。安贞广大,配天为元。昔在盛京,清宁正寝。建极熙鸿,贞符义审。思

媚嗣徽,松茂竹苞。神罔时恫,执豕酌匏。广博无疆,黄中正位。以继以绳,惟曰欲至于万世。

  阁上,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福德相",联曰:"功德庄严辉宝月,薰闻安乐引祥风。"阁下东室,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紫垣",西室联曰:"斯干咏松竹,天保颂升恒。"西暖阁,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春霭瑶墀,彩霞呈五色;端凝绮阁,琪树灿三珠。"宫左为东暖殿,世宗宪皇帝御笔匾曰: "位正坤元"。右为西暖殿,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德洽六宫"。右二殿,与昭仁、弘德二殿相对。东暖殿之东为永祥门,稍北为基化门,俱东出。西暖殿之西为增瑞门,稍北为瑞则门,俱西出。坤宁宫后,北向正中为坤宁门,门外即御花园也。

御花园在坤宁宫后,左曰琼苑东门,右曰琼苑西门。园中奇石罗布,佳木郁葱,有古柏藤萝,

皆数百年物。正中为天一门,前列金麟二。门北南向为钦安殿,祀元天上帝。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统握元枢",皇上御书匾曰:"道崇辑武"。顶安渗金宝瓶。殿前方亭二。其东稍北,叠石为崇山。山正中有石洞,洞门颜曰:"堆秀"。左侧恭镌高宗纯皇帝御笔"云根"二字。山巅有亭,曰"御景亭"。山之东为摛藻堂,堂内经史子集插架四周。高宗纯皇帝敕录四库全书荟要排贮于此。御笔匾曰:"摛藻抒华",联曰:"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

圣制题摛藻堂诗 戊戌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五 四四一

国朝宫史续编 四四二

全书收四库,荟要稡其精。事自己巳兆,命词臣校勘永乐大典,并搜辑遣书,分别应刊、应钞、应存目三种,汇为四库全书。复于应钞之中择其尤精者, 录为荟要, 列架弆摛藻堂内,以备临憩阅览。此堂原为御花园贮书之所,己巳秋即命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置,并有诗。盖已为之兆矣。

工今戊戌成。荟要录于癸巳夏,至今戊戌始蒇工。于焉适枕葄,亦欲励尊行。设曰资摛藻,犹非识重轻。

御制摛藻堂诗 丁巳

四库择其要,荟萃贮山堂。插架已充栋,不数二酉藏。奎壁腾华彩,长现太乙光。右文钦圣

主,弦歌暨要荒。

御制摛藻堂观书诗 戊午

随銮幸吴越,七阁遍游观。四库全书告成,既分贮文渊、文源、文津、文溯四阁,皇父复以江浙为人文之薮,发帑再缮三分,庋于扬州之文汇阁、金山之文宗阁、杭州之文澜阁,共为七阁,以嘉惠士林。岁甲辰圣驾南巡,予时随扈,因得揽其胜。荟要盈堂贮,琅函插架看。法言瞻式焕,君道凛其难。圣藻摛奎壁,右文覆被宽。

御制摛藻堂诗 己未

  圣学由天纵,先言若合符。全书浩渊海,荟要择精腴。继统遵遗诰,传心守旧谟。居忧时读礼,鱼藻影犹孤。

御制题摛藻堂诗 癸亥

四库全书贮七阁,浩如渊海实繁多。集成荟要聚精粹,择选英华遍采罗。摛藻丹宸仰充栋,味

膄御苑视同科。大内摛藻堂、长春园、味腴书室,各贮四库全书荟要一部。右文圣治光千古,末学钦承勉琢磨。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78



当差日久,不可废弛。着总管等不时稽查,似此滑懒不堪之首领太监,尔等查出,指名参处,照张进顔、王太平等一例治罪。将此旨着敬事房记载档案。

  乾隆五十六年正月二十二日,军机大臣等奉谕旨:传谕总管萧得禄,伊参奏圆明园总管一事,所参甚是。是理宜具摺,不应口奏。至总管赵进忠,夜间虽在长春园上夜,平日失于稽查,亦有应得之咎。萧得禄因与赵进忠曾在淳化轩一处当差,是以未将伊指参,此系萧得禄徇私之处。萧得禄、赵进忠俱着各罚一月月银。刘进忠、吴天成各宽免三个月,仍各罚三个月月银。再,乾清宫总管原有管辖圆明园之责,嗣后圆明园首领太监若有过犯,总管等径行管责,不必告知圆明园总管。 八月十三日,奉谕旨:本年届朕八旬开一,年谷顺成,雨旸时若。寿辰之前夕,微雨飘洒,次

旦曦景晶莹,天色开朗,太和翔洽,实为渥荷天休。十一日,命皇子、皇孙、曾孙、玄孙等山庄校射,玄孙载锡年方八岁,五发三中,朕心深为嘉悦,赐以黄褂。因忆昔年朕随侍皇祖山庄阅射,朕连中五矢,仰蒙天语褒嘉,慈顔大悦,蒙赐黄褂,其时朕年十有二岁。今玄孙甫及八龄,即能连发命中,仰见昊苍笃祐,家法贻休,庆泽延洪,克膺备福。现在八旬开帙,玄孙业已长成就傅,计朕寿跻九旬时,又可见六代来孙,同堂称庆。敬惟鸿贶骈蕃,贻谋悠远,朕于感荷之余,倍深竞业,不敢以景运增隆,稍存自足。惟有励精宵旰,孜孜不怠,益务敬天勤民,仰酬恩佑。从前因诞育玄孙,为史册稀有盛事,曾命督抚等查明各省有五世同堂者,据实奏闻,特颁恩赉。今思朕逮事皇祖、皇考,复得玄孙,朕已亲见七代,笃庆锡光,更为古今罕有。着交八旗都统、步军统领、顺天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四 三三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62



奉暂安,足以备礼尽敬,何必别议改作乎?至园内之长春园及宫内之宁寿宫,乃朕葺治为归政后所居,将来我子孙有绍美前休、耄期归政者,亦可留为憇息之地,均不宜轻事更张。若畅春园则距圆明园甚近,事奉东朝,问安侍膳,莫便于此,我子孙亦当世守勿改。着将此旨录写,封贮尚书房、军机处各一份,传示子孙,以志毋忘。

  二月二十日,上召皇六子、皇八子、皇十一子、皇十五子及大学士臣 舒赫德、额驸尚书公臣 福隆安、尚书臣 袁守侗、侍郎臣梁国治、臣 和珅,面奉谕旨:前于正月二十九日召军机大臣等面降谕旨,以圆明园之正大光明殿为皇考及朕躬数十年来听政之所,当传之奕祀子孙,不得援九经三事之例,改换黄瓦。至畅春园距圆明园甚近,事奉东朝,亦子孙所当世守勿改,已令记录此旨封存尚书房、军机处各一份。至于列圣列后安奉神御神位之处,礼缘义起,朕惟一本前规,不敢不及,亦不敢有过。所应详晰训谕,俾并录存记者,如寿皇殿安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御容,列圣、列后向年惟除夕、元旦两日恭奉御容,瞻拜于此。若恩佑寺原奉皇祖御容,嗣于圆明园内建立安佑宫,朕即奉移皇祖御容,并奉皇考御容。至现在之恩佑寺,惟供佛像,岁时诵经展礼。盖缘神御尊严,不敢渎奉。昔我皇祖为孝庄文皇后于南苑建永慕寺,亦止奉礼佛像,用申诚敬。是以朕昨命将悟正菴改建恩慕寺,为圣母皇太后恭荐慈福,少抒哀慕之忱,并无供奉神御之事也。至养心殿之东佛堂,圆明园之东佛堂,因皇考时曾恭奉皇祖神位,并恭奉孝恭仁皇后神位,是以朕亦遵奉此制而行,不敢有所损益。至避暑山庄之永佑寺,则止奉皇祖皇考御容。此皆子孙所当敬谨遵奉。又宫内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二 一七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83

景。】为芰荷深处,北垣门外为天真可佳楼,西垣外为影山楼。坐石临流【四十景之三十八。】在水木明瑟东南,澹泊宁静之东。曲院风荷【四十景之三十九,又仿西湖十景。】又在坐石临流东南,碧桐书院正东。其西佛楼为落伽胜境。其南跨池,东西桥九孔,坊楔二,西为金鳌,东为玉蝀。金鳌西南河北室为四围佳丽,玉蝀东亭为饮练长虹。又东南度桥,折而北,设城关为宁和镇。其东南即东楼门,其北为同乐园,前后楼各五楹。前为清音阁,东为永日堂,中有南北长街。街西为抱璞草堂,街北度双桥为舍卫城,前树坊楔三。城南面为多宝阁,内为山门,正殿为寿国寿民,后为仁慈殿,又后为普福宫。城北为最胜阁。洞天深处【四十景之四十。】在如意馆西稍南,前宇乃诸皇子所居,为四所,东西二街,南北一街,前为福园门。【盖园之东南隅也。】四所之西为诸皇子肄业之所,前为前垂天贶,中为中天景物,后为后天不老,东宇为斯文在兹,四额皆雍正御书也。

【按园中诸座落之名,悉参考吴氏《宸垣识略》中记之。当年旧藏之图,依稀仿佛记得每图一页为一景。其中殿阁斋馆等名,皆有小字注之,恨不得失去之本与之核对,然未必有误也。又近人陈君文波有《圆明园残毁考》,是民国某年亲履其地踏勘,并证诸陆老人之言,有为他书不详者,特节录焉。】

陈氏云:圆明园东为万春园。又东北隅曰长春园;园本隙地,旧名水磨村,因添殿宇,依圆明园中长春仙馆,故名。园北部有意大利建筑,楼台俱系白石雕刻,系罗马式。上图为谐奇趣,《日下旧闻考》仅存其名,楼制系泰西式,俗谓西洋楼,其中皆系游戏之所。下图为万花阵,阵植短松,分列小道无数,往往对面见人,而行道最易迷惑。阵东有白石建筑之楼,曰海源堂,正西向。堂为清帝水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1

元灵宫 高宗纯皇帝诗注:是宫建于顺治年间,盖仿京师光明殿之制。光明殿则明朝所建也。

允执厥中 中和殿纵广各三间,方檐圆顶,金扉琐窗,遇方泽大祀及祀太庙、社稷之前一日,皇帝俱于殿内视祝版,亲祭历代帝王庙、先师孔子,朝日、夕月亦如之。耕耤则于殿内阅视农器及谷种青箱。高宗纯皇帝御书额曰允执厥中。联曰: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

麦雨稻风 淡泊宁静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其北廊后额曰麦雨稻风。

溪月松风 溪月松风在深柳读书堂之北,额为世宗宪皇帝御书。

平畴交远风 长春园爱山楼东北为平畴交远风,宇后额曰平皋绿净。联曰:畏民碞其难其慎;敕天命惟几惟康。

万壑松风 万壑松风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太液秋风 太液池在皇城之右,东瞰琼华岛,而西、北、南三面极深广,芰荷菱芡,舒红卷翠,鱼跃鸟浮,上下天光,真胜境也。东南有仪天殿,中架长桥以通往来。又有土台,松桧苍苍然,天气清明,日光滉瀁,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又曰太液晴波。高宗纯皇帝御制燕山八景叠旧作韵诗序:太液池在西苑中,亘长桥,列二华表,曰金鳌、玉𬟽,北为北海,南则瀛台。西京赋所称沧池漭沆、列瀛洲、夹蓬莱者,方斯蔑矣。

廓然大公 廓然大公在平湖秋月之西,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有廓然大公八景诗。又静明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1

宵旰,而心不在焉,亦得谓真勤乎?君者臣之师乎?将以督人,而己固可遗乎?

丰泽园 高宗纯皇帝御制丰泽园记:西苑宫室皆因元明旧址,惟丰泽园为康熙间新建之所。自勤政殿西行,过小屋数间,盖圣祖养蚕处也。复西行,历稻畦数亩,折而北则为丰泽园。园内殿宇制度惟朴,不尚华丽,园后种桑数十株。闻之老监云:圣祖万几余暇,则于此劝课农桑,或亲御耒耜。逮我皇父,缵承丕业,敬天法祖,世德作求,数年以来,屡行亲耕之礼,皆预演礼于此。

南风之熏 南风之熏,得同字。乾隆庚辰朝考题。高宗纯皇帝诗:在位虞宾让,来仪凤鸟翀。

蒨 园 长春园淡怀堂迤西,滨河水石之间为蒨园。高宗纯皇帝御制八景诗曰:机缄合希夷,水木呈明翠。银塘横半亩,万顷烟波意。右朗润斋楼临内外湖,地高斯望远。湛然虚且明,絜矩出治本。右湛景楼风前度弥静,雨后香益清。仿佛吴兴岸,菱歌唱晚晴。右菱香沜蓝瑛碑侧石,名之青莲朵。介示无去来,默传忘物我。右青莲朵总此一大内,漫云别有天。达人诮坐井,非我古已然。右别有天石激出淙乳,俨中宫商音。我不解攫醳,而爱韵天琴。右韵天琴笠亭据假山,亦足云据胜。设拟宣城迹,合得谪仙咏。右标胜亭境以曲折幽,中宏延外广。尺宅含寸田,至人贵知养。右委宛藏

小有天园 蒨园北思永斋之东别院为小有天园。高宗纯皇帝记云:左净慈,面明圣,兼挹湖山之秀,为南屏最佳处者,莫过于汪氏之小有天园。盖辛未南巡所命名也。去岁丁丑,复至其处,为之流连,为之倚吟,归而思画家所为收千里于咫尺者。适得思永斋东林屋一区,室则十笏,窗乃半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2

之,窗之外隙地方广亦十笏,命匠氏叠石成峰,则居然慧日也。范锡为宇,又依然壑废也。汪氏别业旧名激水作瀑,泠泠琤琤,不殊幽居洞之所闻。

惠山园 惠山园规制仿寄畅园,建万寿山之东麓。门西向,门内池数亩。园有八景,曰载石堂、墨妙轩、就云楼、淡碧斋、水乐亭、知鱼桥、寻诗径、涵光洞。高宗纯皇帝御制惠山园八景诗序:江南诸名墅惟惠山秦园最古,皇祖赐题曰寄畅。辛未春南巡,喜其幽致,携图以归,肖其意于万寿山之东麓名曰惠山园。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得景凡八,各系以诗。

畅春园 畅春园在南海淀大河庄之北,本前明戚畹武清侯李伟别墅,圣祖仁皇帝改建,锡名畅春园。高宗纯皇帝祗奉慈宁,问安承豫,每于此停憩。因在圆明园之南,亦名前园。

西花园 西花园在畅春园西,正殿为讨源书屋。高宗纯皇帝问皇太后安之便,率诣是园听政。

圆明园 圆明园在挂甲屯之北,距畅春园里许,为世宗宪皇帝藩邸赐园之名,圣祖仁皇帝御书。世宗宪皇帝有圆明园记,高宗纯皇帝有后记。

清漪园 清漪园建于万寿山之麓,在圆明园西二里许,前为昆明湖。高宗建大报恩延寿寺,命名曰万寿山,并疏导玉泉诸派汇于西湖,易名曰昆明湖。设战船,仿闽广巡洋之制,每逢伏日,香山健锐营于湖内水操。

鉴 园 长春园玉玲珑馆之南为昭旷亭,亭东南为映清斋,斋东为鉴园。由鉴园北山径折而东为东宫门,亦称大东门。鉴园西南为如园,由如园山径西行即淡怀堂之东垣门。高宗纯皇帝如园诗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3

注:江宁藩司署中瞻园,即明中山王徐达西园之旧,是园规制略仿之。

长春园 长春园本圆明园东垣外隙地,旧名水磨村,高宗纯皇帝始添殿宇。有诗曰:长春非敢畅春侔畅春,皇祖所建,今祗奉太后居之。,即景名园亦有由。赐号当年例仙馆长春仙馆,雍正年间赐居也,即以当年赐号名之。,倦勤他日拟菟裘。予有夙愿,若至乾隆六十年,寿登八十五,亦应归政,预修此园,为他日优游之地。培松拱把冀鳞老,留石平心待句酬。廿五春秋仍劼毖,耄期岁月合优游。

乐善园 倚虹堂西二里许为乐善园,旧为康亲王园亭。

静明园 静明园在玉泉山之阳,园西山势窈深,灵涛浚发,奇征趵突,是谓玉泉。山麓旧传有金章宗芙蓉殿址,无考。康熙年间创建是园。

静宜园 高宗纯皇帝静宜园记曰:名曰静宜,本周子之意,或有合于先天也。殿曰勤政,朝夕是临,与群臣咨政要而筹民瘼,如圆明园也。

多稼轩 圆明园多稼轩额,世宗宪皇帝御书。高宗纯皇帝御书联曰:风袅炉烟移昼漏;月临书幌正宵衣。

观稼轩 高宗纯皇帝多稼轩十景其五为观稼轩,诗引云:憩于室,窗为宜;登于磴,台为宜。此轩在台上,不施户牖,故观稼恒于此。

集凤轩 畅春园之蕊珠院西过红桥北为集凤轩。高宗纯皇帝集凤轩诗序:孟夏下浣之七日,皇太后赐膳于畅春园之集凤轩。是地近大西门,去岁习射于此,发矢二十,中十九,因用齐召南韵成诗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4

四首,勒于壁间。

淳化轩 淳化轩在长春园中含经堂之后,东西廊庑壁间嵌重刻淳化阁帖石。

翠交轩 宝相寺度城关而东,迤南为翠交轩,轩下石室为熙春洞,北为爱山楼,又北为泽兰室。

裕性轩 裕性轩在南苑新衙门后,殿之东,高宗纯皇帝旧书屋,中有玉兰。

来青轩 香山寺北为观音阁,后为海棠院。院东为来青轩,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圣祖仁皇帝题额曰普照乾坤。高宗纯皇帝有恭瞻四大字诗云:胜地绝尘喧,璇题耀网轩。余波流墨沈,健法突钗痕。尚睹云烟润,因惊岁月奔。圣情空想像,长此照乾坤。

绛雪轩 高宗纯皇帝绛雪轩诗注:坤宁门后为御花园,轩在东厢,庭前古海棠数本,以此得名。

三友轩 碧琳馆南为妙莲华室,室南为凝辉堂,其南室额曰三友轩。高宗纯皇帝御制诗云:三友之名始宣尼,直谅多闻益德资。香山取譬琴诗酒,放达繄非予所师。独有玉局称正见,直号植物松竹梅。

旧衙门 旧衙门建自前明,顺治十五年重加修葺。

新衙门 新衙门在镇国寺门内,东壁联曰:绿深草色轻风拂;红润花光宿雨晴。西壁联曰:树鸟鸣春声渐畅;砌台向日绿偏多。

百子门 百子门之北向者为乾西五所,近东者今为重华宫。

御 门 钦定大清会典:凡御门听政之礼,先期内阁得旨,传知各部院官。至日黎明咸集,俟侍卫传旨宣入,乃鱼贯以进。皇帝升座,记注官由西阶升,翰林科道至西阶下,咸就位立。部院奏事官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6

作画图看。

燕台大观 清漪园乐寿堂后折而西为方池,池北为乐安和,乐安和西北为养云轩,轩后为餐秀亭。亭后石壁上勒高宗纯皇帝御题燕台大观四字。

十八盘 静宜园香山寺西北由盘道上为洪光寺,即所谓十八盘也。高宗纯皇帝御制香岩室诗序:据香山东岭有古刹名洪光,明成化中官郑同重修。同,高丽人,相传寺毗卢圆殿即仿其国金刚山为之者,未知信否也。因迥为高,临虚标秀,予旧题曰香严净域。

瓮 山 万寿山 瓮山在海淀西五里,土色纯卢,在玉泉山之旁,西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明时旧有圆静寺,后废。乾隆十五年于其地建大报恩延寿寺,名万寿山。

盘龙山 高宗纯皇帝句云:盘山小别驻盘龙,华盖盘山最高处。回瞻翠郁浓。

带水屏山 静宜园带水屏山,门宇三楹,南向,西为对瀑,北为怀风楼。

玉泉山 山在京城西三十里西山之麓,山阳有巨泉喷而上,淙淙有声,或名喷雪泉,甚灵异,远胜济南趵突。

四面云山 四面云山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山静云闲 长春园内爱山楼下额曰山静云闲。

石罅泉声玉细潺 西苑听鸿楼上下五十四楹,与春耦斋相对。东室联曰:风前竹韵金轻戛;石罅泉声玉细潺。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8

浥露,宿麦晚蒸晴。极浦渔舟杳,斜阳牧笛横。所希均雨泽,南亩问春耕。

玉乳泉 玉乳泉在霞标磴之北,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行宫之西,循仄径而上,有泉从山腹中出,清泚可鉴。因其高下,凿三沼蓄之,盈科而进,各满其量,不溢不竭。长安可游记谓山有乳峰,时嘘云雾,类匡庐香炉峰。不知玉液流甘,峰自以泉得名耳。

听雨发言泉 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吉云楼西为敬胜斋。阁上额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

门对浙江潮 高宗纯皇帝开化寺诗:颇讶考功误灵隐,试看门对浙江潮。注:之问灵隐寺诗也。然南屏万松诸岭隔之,韬光居山椒尚可远见,灵隐在谷,安得对潮?意谓移于此。

绣漪桥 清漪园文昌阁南为绣漪桥。高宗纯皇帝诗曰:进舫长河过广源闸名。,石桥饮练锁溪园。风漪春水文章丽,神绣应成天女孙。

或见奇书辄手抄 宁寿宫后殿东阁下联曰:每闻善事心先喜;或见奇书辄手抄。

天风海涛 长春园楼上额曰天风海涛。

唳霜皋 香山寺北稍西六方亭为唳霜皋,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山中晨禽时鸟,随候弄声,与梵呗鱼鼓相应。饲海鹤一群,月夜澄霁,霜天晓晴,戛然送响,嘹亮云外。

知乐濠 香山寺前石桥下方池为知乐濠,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似与天游得静陶 西苑春耦斋后楹额曰云木含秀。隔池相对有延楼曰听鸿楼。楼上下五十有四楹。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60

古,左个在青阳。是额悬于卍字东南方,为向阳正室。

乐安和 圆明园九州清晏殿之西为乐安和。高宗纯皇帝御制诗序曰:颜寝殿之额曰乐安和,意虽一贯,义亦各具。乐诗首句云:乐亦六情一,因而额寝斋。安诗首句云:向只随所遇,今惟安在斯。和诗首句云:和者宽仁施,是诚得众缘。

乐在人和 圆明园安佑宫后垣西北为紫碧山房,正宇檐额曰乐在人和。长春园淡怀堂额同,其联曰:敷政协民心,为惬箕风毕雨;澄怀观物理,妙参智水仁山。

保合太和 此殿在勤政亲贤殿之东北,殿后有湖,正北为圆明园殿。

耕田凿井乐民和 西苑同豫轩东室联曰:鱼跃鸢飞参物理;耕田凿井乐民和。同豫轩后为鉴古堂,鉴古堂后为香远室。联曰:鸢飞鱼跃天机锦;秋月春风大块章。

暖溜暄波 暖溜暄波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羲之换鹅 高宗纯皇帝己丑朝考题,得庭字,句云:两帖误为一,因之相径庭。徒观如聚讼,谁解到忘形。太白诗堪证,伯斯论可听。白云援鼠笔,昙有村亭。赠以外景册,笼由道德经。鹅虽失一再,书实获英灵。同是老君著,都归道士扃。临池纵愿学,未足语仪型。

黄庭换鹅 高宗纯皇帝题沈周花下睡鹅图云:分明道德经相换,太白诗中误庭经。

曲院风荷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东南。高宗纯皇帝诗引:西湖曲院为宋时酒务地,荷花最多,是有曲院风荷之名。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62

惇叙名堂始自余,每来欲去且徐徐。

澄怀堂 堂在西苑惇叙堂后。高宗纯皇帝诗云:书堂构丰泽,七十有馀年。佳节春光驻,圣人宝额悬。堂额皇祖御书。席珍常接引,康熙初年,儒臣率于此进讲。义府足周旋。讵止羹墙慕,绍闻励勉旃。

含经堂 堂在长春园内。高宗纯皇帝夏日含经堂诗:高轩能却暑,邃室亦生凉。道味研精义,随时爱景光。苑禽鸣处乐,砌卉吐来芳。石鼎闲常煮,瑶琴静不张。诗吟西蜀杜,壁画辋川王。差喜娱清暇,还惭致治康。又有句云:内外讵殊视,如行要并蘉。

学古堂 堂在静宜园中,堂前周廊嵌高宗纯皇帝御制二十八景诗。学古堂诗曰:堂名因傅说,家法始神尧。避暑山庄有此堂名,皇祖御笔也。敬述山庄额,常循义府标。

韵古堂 堂在西苑。高宗纯皇帝诗注:古钟十一得自江西临江,廷臣辨识以为周器,补成十二,悬于此堂。

涵秋堂 为圆明园内安澜园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西临长河,波光翻影,动摇楣梠间,坐此可悟南华。

乐寿堂 养性殿后为乐寿堂,额曰与和气游。高宗纯皇帝有御制诗。又清漪园勤政殿后亦有乐寿堂,前轩额曰水木自亲。

畅观堂 堂在清漪园内,居昆明湖西南隅。高宗纯皇帝诗云:左俯昆明右玉泉,背屏镜治阁名。面溪田。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63

淡怀堂 堂系长春园正殿名。

深柳读书堂 圆明园澡身浴德之北,度河桥为望瀛洲。其北为深柳读书堂,额为世宗宪皇帝御书。

漪澜堂 西苑悦心殿前西行有石桥,为琳光殿。殿北延楼二十五间,左右合抱,为阅古楼,御定三希堂法帖嵌石壁中。北为漪澜堂,据琼岛北陆,规制略仿金山。联曰:籁动风满谷;波澄月一奁。阅古楼岩墙门出转东则遨山亭,又东北则酣古堂。联曰:石缝若无路;松巢别有天。漪澜堂之右有堂,额曰晴栏花韵。漪澜堂后为延南熏亭。联曰:五明招得熏风奏;七宝修成璧月清。

五福堂 雍和宫太和斋之东,其南为画舫,南向,正室曰五福堂。圣祖仁皇帝书额。堂后书室联曰:健行乾不息;逊志益无疆。

三希堂 高宗纯皇帝三希堂记: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易其名曰三希堂。

摛藻堂 御花园在坤宁宫后。园正中为天一门,门之北南向为钦安殿。殿东稍北,叠石为崇山,山正中为石洞门,颜曰堆秀。左侧镌高宗纯皇帝御书云根二字。山之东为摛藻堂,藏四库全书荟要一万二千册。

乐善堂 百子门之北向为乾西五所,近东者今为重华宫,高宗纯皇帝龙潜旧邸也。宫之前曰重华门,门内为崇敬殿,额曰乐善堂。重华宫东室额曰芝兰室。

学诗堂 堂在景阳宫之后。高宗纯皇帝鉴定内府现藏之宋高宗所书毛诗及马和之所绘图卷,合箧藏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71

界湖楼 静明园小东门外长堤石桥上建石坊二,迤东为界湖楼。高宗纯皇帝有句云:界堤筑横楼,漪影翻窗纸。

影湖楼 静明园南宫门西为影湖楼。高宗纯皇帝诗引:迩年开水田渐多,虑水不足,故于玉泉山静明园外接拓一湖,俾蓄水上游以资灌注。湖中筑楼五楹,惟舟可通,名曰影湖楼。

互妙楼 楼为圆明园多稼轩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山之妙在拥楼,楼之妙在纳山,映带气求,此互妙之所以得名也。纪以诗云:层构单椒上,前峰复列屏。吸呼通颢气,表里接山灵。静乐宜情性,筌蹄泯色形。环中得深造,可以玩羲经。

染霞楼 楼为安澜园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曰:池上层楼敞紫甍,水中楼影亦含清。自知不是餐霞侣,孤负横楣浪与名。

阅武楼 畅春园永宁寺又西为阅武楼。额曰诘戎扬烈。联曰:辑宁我邦家,以时讲武;懋戒尔众士,于兹课功。又联曰:讲武惟期征有福;居安每念式无愆。

爱山楼 宝相寺北为爱山楼。楼上额曰天风海涛,下额曰山静云闲。

丽瞩楼 丽瞩楼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云:重基百尺耸,万象四邻通。岚霭变朝暮,山川无始终。会心堪致远,抚景念居崇。春色皇都好,都归一览中。

栖云楼 栖云楼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有句云:高楼号栖云,题句忆昔年。

山色湖光共一楼 长春园内蒨园后河北岸为思永斋,斋北楼宇临池,为山色湖光共一楼。斋东别院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73

狮子林 长春园丛芳榭之东为狮子林,高宗纯皇帝有八景诗:狮子林、虹桥、假山、纳景堂、清秘阁、藤架、磴道、占峰亭。有续题八景诗;清淑斋、小香幢、探真书屋、延景楼、云林、石室、横碧轩、水门。其狮子林云:最忆倪家狮子林,涉园黄氏幻为今。吴中狮子林故址已为黄氏涉园,丁丑南巡,曾访其胜,邮倪卷证之。因教规写阊城趣,为便寻常御苑临。不可移来惟古树,遄由飞去是遐心。峰姿池影都无二,呼出艰逢懒瓒吟。续题诗引:倪瓒原卷中自识与赵善长商榷作狮子林图,且属如海因公宜宝弆。又诗注:盘山静寄山庄中向有云林、石室,假山虽肖吴中,稚松皆新种,故不如田盘古松林立也。又假山诗引:狮林以石胜,相传为瓒自位置者,兹今吴下高手堆塑小景,曲折尽肖。

视听言动思五箴 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额曰与物皆春。西室额曰四善具。其屏间为高宗纯皇帝御书五箴。室后联曰:墨壶琴荐相先后;旧咏新裁自品评。

月霁风清造物心 重华宫东漱芳斋联曰:花香鸟语群生乐;月霁风清造物心。

夹镜鸣琴 地在圆明园别有洞天之西,为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词引:取李青莲两水夹明镜诗意,架虹桥一道。上构杰阁,俯瞰澄浤,画栏倒影,旁崖悬瀑水,冲击石罅,琤琮自鸣,犹识成连遗响。

四 琴 高宗纯皇帝诗序:瀛台补桐书屋所余老桐,因循复枯,惜其材,制为四琴:一曰蓬瀛仙籁,一曰湘江秋碧,一曰皋禽霜唳,一曰云海移情。藻韵楼折而东,南向者补桐书屋,北向者随安室,纯庙读书于此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74

茹古涵今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御制诗引:长春仙馆之北,嘉树丛卉,生香蓊葧,缭以曲垣,缀以周廊。邃馆明窗,牙签万轴,漱芳润,撷菁华,不薄今人爱古人,少陵斯言实获我心。

海岳开襟 长春园思永斋北,河池潨汇,中有圆式崇基,其上楼宇三层,为海岳开襟。其上层扁曰乘六龙。高宗纯皇帝海岳开襟歌有云:沧池漾瀁蛟龙窟,中耸玉台规宝月。祖洲之草琪树枝,袭芳笼影水精阙。周裨瀛海诚旷哉,仑峤方壶缩地来。八琅云璈底须奏,松风朅听尘襟开。芥舟只须坳堂水,溟渤何劳千万里!得其环中游物外,枣叶须弥皆一理。我之所戒在求仙,海岳寄兴属偶然。保合太和励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凭虚畅襟 畅春园内蕊珠院之额曰凭虚畅襟,高宗纯皇帝御书。

日月平安报好音 地在圆明园蓬岛瑶台西偏,额为世宗宪皇帝书。

山水清音 山水清音在圆明园内,为高宗纯皇帝御制万方安和九咏之一。额为世宗宪皇帝书。

峡雪琴音 峡雪琴音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

琼岛春阴 地在西苑。高宗纯皇帝诗引云:承光殿之北,孤屿瞰临北海,相传为辽之琼华岛。上多奇石,盖艮岳之遗,金人辇致于此。今为永安寺,悦心其便殿也。诗云: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莎。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又云:琼华瑶岛郁嵯峨,春日轻阴景色多。云护凤楼松掩映,瑞凝仙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79

雨香馆 绚秋林北为雨香馆,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绿云舫稍西,步平岗而南,为雨香馆。山中晴雨朝暮各有其胜,而雨景尤奇。油云四起,滃郁栋牖,长风飘洒,倏近倏远,苔石药苗,芬香郁烈,沉水龙涎不免烟火气。诗曰:出云峰更秀,酿雨地斯灵。景写一空白,膏苏万陇青。悦心唯乐岁,养志奉慈宁。何必刘宾客,端称以德馨。

长春仙馆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御制诗引:循寿山口西入,屋宇深邃,重廊曲槛,逶迤相接。庭径有梧有石,堪供小憩,予旧时赐居也。今略加修饰,遇佳辰令节,迎奉皇太后为膳宿之所,盖以长春志祝云:常时问寝地,曩岁读书堂。秘阁冬宜燠,虚亭夜亦凉。欢心依日永,乐志愿春长。阶下松龄祝,千秋奉寿康。

玉玲珑馆 长春园狮子林之南为玉玲珑馆。高宗纯皇帝诗云:湖石三四峰,湘筠五六个。月下诡状狞,风前清影簸。

听鹂馆 清漪园澄辉阁西有三层楼,楼西有听鹂馆。

葄经馆 地为圆明园内安澜园十咏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入园门,朴室三间,背倚峰屏,右临池镜,颜曰葄经,不减陈氏藏书楼也。

杏花春馆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西北为春雨轩,轩西为杏花村,村南为涧壑余清。高宗纯皇帝御制诗引: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蓏,识野田村落气象。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89

历历奔赴,殆非荆关笔墨能到。

极乐世界 圆明园日天琳宇西前楼,其中前楼上奉关帝。世宗宪皇帝书额曰赫声濯灵。联曰:千载丹心扶大义;两间正气护皇图。

云容水态 长春园淡怀堂后为众乐亭,亭后河北敞宇为云容水态。又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惟民从乂 高宗纯皇帝乾清宫屏风铭曰:至弱而不可胜,至愚而不可欺。心焉怀保,庶其从治。厥类有四,厥数无万。暑雨祁寒,曰咨曰怨。思艰图易,聿求厥宁。用顾畏于民碞,遹观厥成。

野含时雨润 乾隆辛巳试翰林题,得浓字。高宗纯皇帝有句云:彻夜云容䨴,侵辰雨势。为烟依柳暗,非雪入花茸。

漱芳润 西苑长春书屋后室曰漱芳润。高宗纯皇帝诗云:时雨圣门化,心源学海通。既因倾沥液,庶得契鸿蒙。座拥琳琅府,神游翰墨丛。张公辞善颂,陆氏义弥崇。晰理诚无斁,研精转不穷。若论亲切句,恒在典谟中。

松湍流韵 高宗纯皇帝诗云:泉荫松为盖,松垂泉作绅。闲中问与答,世外主和宾。机静盈乎耳,俗蠲会以神。落空唯有籁,接上总无尘。不是宫商调,宁烦夔旷伦。如因在治忽,吾亦企还淳。

晴栏花韵 高宗纯皇帝赋得诗云:对埭真佳矣,凭栏属偶焉。又云:春台予有志,宁独锦花然。

惟圣时宪 高宗纯皇帝乾清宫屏风铭曰:粤我列祖,宪天惟圣。宅中图治,敬胜义胜。允兹克明,佛时仔肩。以似以续,唯曰欲至于万年。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90

九州清晏 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后曰九州清晏,为四十景之一。额为世宗宪皇帝御书,又额曰蔚然深秀。联曰:红篆炉烟看气直;绿苞庭竹爱心虚。高宗纯皇帝御书。

天心水面 长春园思永斋西稍南河外为得全阁,额曰天心水面。

传心殿 文华殿之东为传心殿,内祀皇师伏羲、神农、轩辕氏,帝师陶唐、有虞氏,王师夏禹、商汤、周文王,皆南向;先圣周公东位西向;先师孔子西位东向。每岁经筵,先遣官祭告。乾隆六年,亲诣行礼。

昭仁殿 高宗纯皇帝诗序:乾清宫之东簃为昭仁殿,皇祖在御时日夕寝兴之温室也。朕勿敢居焉。乃贮天禄琳琅宋元镌本于内,时一徘徊,曷胜今昔之思!诗云:芸帷木榻想贻宁,圣日常昭丽柍桭。六十一年滋惕息,百千万世永昭仁。好书敢谓承先志,新德惟期澡我身。檐向周庐列书室正对上书房。,每闻占毕达枫宸。

西苑勤政殿 西苑门临池面北正门曰德昌门,门内为勤政殿,后为仁曜门,南为翔鸾阁。由阁而南为涵元门,门内正中南向为涵元殿。高宗纯皇帝额曰天心月胁。东室额曰含经味道。涵元殿之东为藻韵楼,西为绮思楼,正北相对为香扆殿。

养心殿 养心门中为养心殿,皇上宵旰寝兴之所。凡办理庶政,召对引见,视乾清宫。东暖阁内高宗纯皇帝御书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圣训,西暖阁恭悬世宗宪皇帝御书额曰勤政亲贤。高宗纯皇帝养心殿铭曰:人心惟危,在闲其邪。道心惟微,在培其芽。其闲其培,皆所为养。操存舍亡,

书名:藤阴杂记 页码:124

畔唤渔船,万顷玻璃万顷天。便欲过溪东渡去,笙歌直到鼓楼前。”

明太傅珠,自怡园延唐东江、查他山课子揆叙。唐有园居杂咏十四首,如:“楼头花萼连藩邸,地接枌榆总旧勋。流水游龙非马尉,赤墀青琐异王根。一篱缠结花为障,四面丛攒柳作城。如云驼马常弥野,落日鸡豚自一村。”想见繁华气象。他山集诗更多。东江哭揆恺功诗:“犹有高斋旧宾客,可怜水磨好园林。”知园在水磨,今为长春园。宸垣识略谓在海淀,误。渌水亭为成容若著书处,在玉泉山下。

澄怀园为上书房内直诸臣寓斋,大学士漳浦蔡公绘澄怀八友图,谓同时陈尚书惪华、程文恭景伊、张文恪泰开、观总宪保,二周学士长发、王章,梁少詹锡玙也。汪文端、秦文恭作记,前后内直诸公皆有题句,蒋苕生士铨代涂少司空逢震二律擅场,诗云:“水木清华退食同,直疑楼阁在虚空。地邻海淀兼三岛,人异淮南正八公。春满云边天尺五,昼闻花外漏丁东。仙源小聚群仙影,照取须眉一鉴中。”“东序谈经佩绂连,天分灵境坐群仙。笑看池水知心迹,同是松身作寿年。画里原兼诗烂漫,人间无此地幽偏。好风香带图书气,春在先生杖履边。”

海淀槐树街,励文恭廷仪休沐地。金桧门先生丁巳内直栖托其间,云壑烟峦,蔚然在望。考西山一名小清凉,爰取为山房之名,而倩张南华作图,自题诗云:“路出郊西近,身依尺五天。当年劳卜地,迟我问流泉。散帙临窗下,群峰隐几前。车音门外绝,兀坐意悠然。”汪文端与同直诸公俱有和作,今不知归何氏。

海淀佟氏园,有董文敏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生生物群落特征——以圆明园为例

为了解圆明园水环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现状,掌握圆明园生态修复区长期恢复状况,于2017年对圆明园水系末端长春园开展水质、大型水生植物、蜻蜓目(Odonata)昆虫、鱼类(Piscium)和软甲动物(Malacostraca)的调查.结果表明:圆明园经过园区内水生生物群落的净化作用,水质基本达到地表Ⅲ类~Ⅳ类水体标准,属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在修复区玉玲珑馆水域,除COD外,TN、TP含量并未与10年前发生明显变化;圆明园共发现28种蜻蜓目昆虫,包括极度濒危物种低斑蜻(Libellula angelina Selys),以及涉及不同生活型的19种水生植物;软甲动物和鱼类群落的优势种群明显.圆明园生物群落丰富度较高,轮藻(Charophyceae)、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Kner))等作为长春园优势种的指示生物也表明其生态环境较好.水质对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pH和DO是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对圆明园管理特别是湖泊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滕固与圆明园历史图像——《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对建筑交互影响的学术考察

滕固1930年代于德国研修美术史学,在找寻散佚海外的圆明园历史图像中,发现奥尔末于1873年拍摄的长春园西洋楼影像。此为圆明园1860年初次劫难后的历史镜头,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由此于1933年出版专著《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在图像存史的同时,对长春园西洋楼的形制样式进行风格分析比较。 

圆明三园祭祀信仰空间研究

圆明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园内建设了众多的祭祀信仰空间,分布在园内各处,在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更加全面地、正确地了解圆明园中的祭祀信仰空间,本文采用历史文献考证、归纳整理、现场调研和建模分析的方法研究圆明三园的祭祀信仰空间。首先,对《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汇总》、《日下旧闻考》和清代帝王的御制诗文以及样式雷档案图等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圆明园百景图志》、《圆明园内等处各座殿宇匾额》、《圆明园匾额略节》等编辑史料进行考证整理归纳分析;其次,以表格、图文结合方式,梳理并展现三园中祭祀信仰空间在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时期的建设历程;再次,在研究祭祀信仰空间的建设历程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祭祀信仰空间类型进行分类,根据房间数量、空间的尺寸和建筑之间的组织方式,将三园内祭祀信仰空间分为祭祀信仰建筑群、单体祭祀信仰空间以及单间或多间祭祀信仰空间,并对祭祀信仰建筑群、单体祭祀信仰空间、单间或多间祭祀信仰空间的室内空间布置进行推测研究。以上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皇帝园居生活中祭祀信仰与理政、寝居、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关系以及祭祀信仰空间在皇家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