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梦余录 四八
正司六尚局皆在乾清宫之东。此东一路之大略也。
乾清宫后过月华门之西曰遵义门,向南则养心殿,西南则祥宁宫。宫前向北者曰无梁殿,嘉靖中玄修之所。月华门之西南者曰隆道阁,原名道心阁,下曰仁德堂,东曰忠义室。曰仁荡门,曰义平门,西南则慈宁宫矣。月华门往北曰顺德右门,则西一长街也。再北向东与凤彩门斜对者曰咸和右门,向南者曰毓德宫,原名长乐宫,后又改永寿宫,则西二长街也。北首曰百子门,南首螽斯门。西曰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内二石坊,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德永衍,盖兴献帝所生之地也。再西曰嘉德右门,曰隆德殿,祀三清诸神。左有容轩,右无逸斋,配殿左曰春仁,右曰秋义。再西北曰英华殿,有菩提树二株,北则北角井。再西则咸安宫。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兴福门相对者曰广和门,向南者曰翊坤宫,西宫贵妃所居。西二长街之西曰永宁宫,后改长春
宫。广和右门
[之北,向东]与基化门相对者曰大成右门,向南者曰储秀宫。西二长街之
西曰咸福宫,又后则乾西之房五所。此西一路之大略也。
坤宁宫,所谓中宫也。宫后则为后苑,钦安殿在焉。曰天一门、万春亭、千秋亭、对育轩、清望阁、金香亭、玉翠亭、乐志斋、曲流馆、四神祠。有假山曰堆绣山,山亭曰御景。池亭二:东曰浮碧,西曰澄瑞,万历十一年修。东南曰琼苑左门,西南曰琼
祥宁宫牌 祥宁左门牌
祥宁右门牌 临宝室扁
元极宝殿 隆庆元年六月二十日更隆德殿牌,天启七年三月初二日添盖,崇祯六年四月十五日更中正殿牌,左有容轩,右无逸斋,俱扁。左配殿春仁殿,右配殿秋义殿,俱牌。
元极门 隆庆元年六月二十日更隆德门牌,崇祯六年三月内拆。二南门牌 四德门牌
隆禧殿更英华殿牌 崇祯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拆去牌面,出回衙门收贮。英华门 隆庆元年六月二十日更扁。
仁智殿牌 思善门牌
武英殿扁 大庖厨牌
南薰殿牌
世 庙
景神殿牌 永孝殿牌
卷之六 六五
乾隆四十四年御制建福宫题句 初葺建福宫,乃在壬戌岁,循名及责实,其义赋中备。有建福宫赋。亦有引未发,则别具深意。忆当元二年,廿七月守制。宫居未园居,夏月度两次。炎热弗可当,少壮禁之易。慈闱祝万龄,然终必有事。图兹境清凉,结宇颇幽邃。庶可逭烦暑,以为日后备。前岁遭大故,畅春虔奉置。因循乃园居,昔皇考大事,常居养心殿,二十七月后始居御园,宫内凡经两夏。彼时年力正壮,虽烦暑不甚觉也。后葺建福宫,以其地较养心殿稍觉清凉,构为邃宇,以备慈寿万年之后居此守制,然亦不忍宣之于口。前岁圣母大事,于畅春园九经三事殿安奉,本欲以无逸斋为倚庐。而王大臣敦请,以居御园之九州清晏,与养心殿无异,不得已而从之。予亦自揣春秋望七,实不能如初元之耐热,即欲居建福宫之初意亦未得遂,每为抱歉。向意惜未遂。慈宁南花园,实复同斯例。于慈宁宫南花园葺治朴宇数间,本亦如葺建福宫之意,且以备慈躬或不豫,为日夜侍奉汤药之所。丁酉正月,即以为苫次。后因王大臣固请,遂亦移居养心殿。长上声。年孰弗愿,筋力难从志。缺礼实已多,永言志吾愧。
〔臣等谨按〕建福宫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荡门,先名会极。曰义平门,先名归极。西南则慈宁宫矣。月华门往北曰顺德右门,则西一长街也。再北向东与凤彩门斜对者曰咸和右门,先名广安。南者曰毓德宫,原名安乐宫,后又改永寿宫,则西二长街也。北首曰百子门,南首螽斯门,西曰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内一石坊,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德永衍,先曰贞源茂始,庆泽无终。盖兴献帝所生之地。再西曰嘉德右门,先名景福。曰隆德殿,即元极宝殿。祀三清神。左有容轩,右无逸斋,配殿左曰春仁,右曰秋义。再西北曰英华殿,先名隆禧。有菩提树二株,北则北角井,再西则咸安宫。先名咸熙。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兴福门相对者曰广和门,南向者曰翊坤宫,先名万安。西宫贵妃所居。西二长街之西曰长春宫,更永宁,后仍改长春宫。广和右门与基化相对者曰大成右门,向南者曰储秀宫,先名寿昌。西二长街之西曰咸福宫,先名寿安。又后则乾西之房五所。此西路之大略也。坤宁宫所谓中宫也,宫后则为后苑,钦安殿在焉,曰天一之门,万春亭、千秋亭、对育轩、更名玉芳轩。清望阁、金香亭、玉翠亭、乐志斋、曲流馆、四神祠,有假山曰堆绣山,山上亭曰御景亭。东西二池有亭,东曰浮碧,西曰澄瑞。万历十一年,毁观化殿垒此。东南曰琼苑左门,一名嘉福。西南曰琼苑右门,一名隆德。钦安殿后曰顺贞门,即坤宁门也。此外则玄武门矣。皇极门之东曰会极门,门东曰文华殿,有精一堂、恭默室、九五斋,殿之后曰玉食馆,北曰省愆居,殿之口曰崇本门,殿之后曰刻漏房,铜壶验时之所。再后则徽音门,曰麟趾门,其内则慈庆殿,又
宫前向北者曰无梁殿,世庙炼丹药之所也。月华门西南岿然者,隆道阁也。同上
原嘉靖四十一年九月,改乾清宫右小阁名曰道心,旁左门曰仁荡,右门曰义平。明世宗实录
原隆庆四年二月,命工部于道心阁、精一堂、临保室旧址重建阁曰隆道,堂曰仁德,室曰忠义。明穆宗实录
原长乐宫更名毓德宫,万历四十四年十一月又更名永寿宫。未央宫更名启祥宫。明宫殿额名
〔臣等谨按〕万历十八年正月,召见大学士申时行等于毓德宫。见明史本纪。
补嘉靖十四年五月,建启祥宫。侍讲学士廖道南作颂以献,上优诏答之。宫为献皇帝诞降之地。嘉隆闻见录
原启祥宫,神庙自两宫灾后,遂居于此。芜史
〔臣等谨按〕万历三十年召大学士沈一贯于启祥宫,命罢矿税。见明史本纪。
原嘉德右门南向为隆德殿,供三清、玄武诸神,神庙时灾,天启七年重修。芜史
原隆德殿即元极宝殿,隆庆元年更名,崇祯六年更中正殿。左有容轩,右无逸斋,俱扁。左配殿曰春仁,右配殿曰秋义。明宫殿额名
〔臣等谨按〕嘉靖十七年,大享上帝于元极宝殿,奉睿宗配。十八年二月,祈谷于元极宝殿。见明史本纪。
乾隆三十四年御制韵松轩口号 韵松恒是听风籁,独喜今朝泛雨涛。弘景清音鲜恺泽,士元应占一筹高。苏东坡次韵王滁州诗,斯人何似似春雨,谓王士元也。
〔臣等谨按〕韵松轩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二宫门外出西穿堂门为买卖街,南垣外为船坞门,内别宇五楹,北向。畅春园册
〔臣等谨按〕买卖街建于河之南岸,略仿市■景物。船坞内停泊大小御舟。小船额曰
月波,大者一名吉祥舟,一名载月舫。北向房额曰西墅,接无逸斋之东门矣。
由船坞西行数武,即无逸斋,东垂花门内正宇三楹,后跨河上为韵玉廊,廊西为松篁深处。自右廊入为无逸斋门,门内正殿五楹。西廊内正宇为对清阴,廊西为蕙畹芝原。畅春园册
〔臣等谨按〕无逸斋额为圣祖御书,康熙年间赐理密亲王居住,嗣理密亲王移居西花
园,遂为年幼皇子皇孙读书之所。我皇上御极后,恭诣畅春园问安,于此传膳办
事。丁酉大事后,为倚庐之所。斋内御书周书无逸篇,后有御题十韵,韵玉廊、松
篁深处、清斋习静、对清阴、蕙畹芝原诸额,皆御书。
乾隆七年御制无逸斋诗 无逸斋在畅春园中,皇祖所建也。葺而新之,以为问安憩息之所,得诗二首。几有陈编览,斋无玩物凭。文渊企深汲,道岸仰先登。堂构期勤肯,
仔肩惧莫胜。
永惟心作所,庭训倍钦承。胜地宜慈豫,高斋味至言。荷风凉拂簟,竹气静当轩。坐爱琴书润,浑忘鸟雀喧。壶中承夏凊,膝下领春温。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无逸斋诗 全篇曾是屡书屏,无逸一篇乃勤政要旨,尝手书揭屏扆间,以资随地观省。两字名斋括政经。忆昔挥毫垂训典,即今退食每延停。七鸣呼实致忠告,四廸哲应缅懿型。法远莫先勤法近,还殷来许慎聪听。
乾隆三十三年御制无逸斋诗 退食起居余,勅几临碧疏。每因仰羲画,可当去声。读周书。恭己三无奉,春光万象如。溪田景何若,乘暇命轻舆。
乾隆三十七年御制无逸斋诗 寝门问安退,别馆勅几仍。事事罔敢忽,孜孜惟用兢。勤民恤彼隐,授吏量其能。黾勉所无逸,神尧垂训曾。斋额,皇祖御笔也。
乾隆三十八年御制书无逸于无逸斋屏并识十韵 名斋缅皇祖,大戒述周公。万世仰掞藻,当年兹憇躬。示端引未发,切己惕无穷。每以问安退,于斯咨政同。曰勤恒厉志,云逸那萌衷?爰更去声。书屏上,仍如勒殿中。圆明园皇考理事处曰勤政殿,向曾书无逸于屏,以为视政龟鉴。民嵓天命凛,深叹永嗟通。凡七端往复,半千言始终。依然此灵囿,恧若奉卑宫。即事遵家法,惟钦对昊穹。
乾隆四十二年御制无逸斋作 本拟憩迟处,向每逢请安后,即退至此斋,为传膳办事之所,且以备圣母起居或偶违豫,旦晚猝闻,可以居此侍奉医药。孰
意升遐乃在御园,而此室转成苫次,曷禁感痛!何期苫■居?哀哀申此日,历历忆当初。因以绎周训,无殊读礼书。壁多侍颜什,览更痛沈予。
〔臣等谨按〕无逸斋御制诸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之篇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无逸斋北角门外近西垣一带,南为菜园数十亩,北则稻田数顷。无逸斋后循山径稍东有关帝庙,东过版桥方亭为莲花岩,对河为松柏闸,关帝庙后为娘娘殿,殿台方式建于水中。畅春园册
〔臣等谨按〕松柏闸河之东岸即兰芝堤,西岸即桃花堤也。关帝庙额曰忠义,圣祖
御书。
凝春堂在渊鉴斋之西,东室三楹为纯约堂,其右河厅三楹为迎旭堂。纯约堂东为招凉精舍。河厅之西为湾转桥,桥北圆门为憩云。迎旭堂后回廊折而北为晓烟榭,河岸以西为松柏室,其左为乐善堂。别院有亭,为天光云影。松柏室后出山口临河为红蕊亭。自天光云影后廊出北小门登山,东宇为绿窗,山北为回芳墅红蕊亭,东为秀野亭,自回芳墅北转山口过河,水中杰阁为蕊珠院。畅春园册
〔臣等谨按〕凝春堂旧时无额,因东室纯约堂为圣祖御题,即称为纯约堂。乾隆十二年
重修,以奉圣母慈豫,皇上御题是额,今纯约堂额尚悬东室旧处。堂内御书额曰导
日礼泉神。为开稻町资输注,亦构松轩备豫巡。皓日宜旸辉彩栋,熏风递爽奉安轮。园楼拾级犹堪望,香在绿畴乐是真。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出畅春园门自堤上至泉宗庙杂咏 政务详裁无逸斋,余闲未报午时牌。出园一揽泉宗胜,减从何须法驾排。自南流水落鸣湍,停注溪田冻尚宽,未是灵台推步舛,候迟因闰致春寒。泉出万泉庄名 原泻北,石桥惟剩说巴沟。春明日下胥差记,安得高梁有逆流?日下旧闻、春明梦余录皆谓丹棱沜之水出巴沟以达于高梁,今丹棱沜虽不能确指为何地,而巴沟桥之名尚存。桥南为万泉庄,地既高于巴沟,其水实自南而北,安得由巴沟逆流以入高梁乎?高梁实源于玉泉,汇为昆明湖,经长河南注,与此何涉?向为万泉庄记,曾详辨之。灵源不冻玉泉同,五里而遥莅梵宫。颇有亭台各缀景,遂教散步自西东。
又御制出畅春园门自堤上至泉宗庙即景杂咏 清晓起居谒寿萱,寿萱春永在畅春园内,皇太后所居斋额也。遂乘几暇出园门。水田千罫都芃绿,多少殷心个里存。暑雨全收快霁宜,豆苗稻穗曝秋曦。所经见固堪欣慰,未见还愁可若斯。沙堤宛转栽桃柳,春仲经斯花未开。茂叶长条忽尔许,流阴五月倐过哉。肩舆轻拂晓风凉,泉上祠无六里强。自畅春园至泉宗庙止五里余。最是新秋澄爽气,暂教停跸赏烟光。
〔臣等谨按〕泉宗庙御制诗,谨绎其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东所内院中南宇三楹,稍南为曙观楼,上下六楹。楼西山后敞室三楹,东北为挹源书
长元按:中正殿雨华阁卽明隆德殿,又名元极宝殿,祀三清神。左有容轩,右无逸斋。配殿 二,曰春仁、秋义。今改供佛像,为内监喇嘛所居。
寿安宫之北为英华门,内为英华殿,有菩提树,一名毕钵罗,有御制诗。
长元按:英华殿菩提树为明神宗母李太后所植,卽九莲菩萨也。今树尚存,盖二百年物矣。
英华殿西北有城隍庙,雍正四年敕建。其祀典则内务府掌仪司司之。
城隍庙东为祀马神之所。其路西连房为酒醋房,东为神武门。
长元按:明大内御酒房后墙有名长连者,阅三十一门,短连者,阅三门,共三十四门,并在元武门西,名廊下家。凡内官答应长随皆于此造酒射利。其酒色殷红,类琥珀光。
神武门外为北池子。过桥为北上门,达景山。
明制:内皇城周围共四十铺,每铺旗军十名,昼夜看守。铜铃二十有八,每夜起更时,分从右阙门第一铺发铃,军提一铃,摇至第二铺,相续传递,至左阙铺门第一铺止,次日将铃仍送右阙门第一铺收贮。
长元按:今制传筹,亦从右至左,不复提铃矣。
品外,花名九十余种,皆御定。佳名微别浅深间。心如草木春知闰,天并君王霁在颜。一片炉烟成百和,袖中携得国香还。
兰藻斋东北山后西宇为疏峰,循岸而西临湖为太朴轩。东石径接小东门,溪北为清溪书屋、导和堂,西穿堂门外为昭回馆。清溪书屋西为藻思楼、竹轩。清溪书屋,雍正间改恩佑寺,奉御容。导和堂东穿堂门卽恩佑寺佛殿后也。
恩佑寺建于苑之东垣内,山门东向,外临通衢。门内跨石桥,有正殿配殿。寺右为恩慕寺,为孝圣祝厘之所,殿宇规制与恩佑同。
考按:自剑山至此,为畅春园东路。
春晖堂之西,出如意门,过小桥,为玩芳斋。山后为韵松轩。
励杜讷韵松轩卽事诗:一过红桥便有亭,胜于蓬岛隔沧溟。当阶十亩翻红药,入望千峰拥翠屏。文鳞纵壑任逍遥,鹤唳清音彻绛霄。俛仰濠梁聊自适,荷风微度远香飘。
二宫门出西穿堂门为买卖街,南垣外为船坞。门内别宇曰西墅,接无逸斋东门。
由船坞西行数武,跨河上,为韵玉廊。西为松篁深处。自右廊入,为无逸斋。门内正殿为问安憩息之所。西廊内为对清阴,廊西为蕙畹芝原。
查慎行无逸斋看新竹恭纪:地辟琅玕坞,天通箭栝门。烟霄连别苑,雷雨过前轩。簌簌风开箨,洄洄水注根。移栽初尚浅,培护久能繁。惜笋宁充馔,抽梢尽出藩。几年成翠幕,一径转
苍垠。润滴莓苔砌,高扶薜荔垣。凉阴清有气,新粉净无痕。直节人皆见,虚心道亦存。律堪调凤吹,名岂愧龙孙?好报平安信,休孤长养恩。亲从天上看,不羡白沙村。
无逸斋北郭门外,南为菜园数十亩,北则稻田数顷。斋后稍东有关帝庙,圣祖御书额曰忠义。过板桥方亭为莲花岩,对河为松柏闸。庙后为娘娘殿,殿台方式,建水中。
考按:松柏闸河之东卽兰芝堤,西岸卽桃花堤。
凝春堂在渊鉴斋之西,东为纯约堂,其右河厅为迎旭堂。纯约堂东为招凉精舍,河厅之西为转湾桥,北圆门为憩云。迎旭堂折而北为晓烟榭,河岸以西为松柏室,额曰翠岩山房。左为乐善堂,别院有宇,为天光云影。松柏室后临河为红蘂亭。自天光云影后廊登山,东宇为緑窗,山北为回芳墅。红蘂亭东为秀野亭。自回芳墅北转山口,水中杰阁为蘂珠院,额曰凭虚畅襟。蘂珠院北埠上层台为观澜榭,东河厅为坐烟槎,台榭后为蔚秀涵清,为流文亭。蘂珠院西过红桥为集凤轩,轩前连房九楹,中为穿堂。
长元按:乾隆戊辰九月,大西门楼集侍卫校射,上亲发二十矢,中十九矢,有集凤轩纪事诗,勒石。
齐召南大西门观御射恭纪:曈昽初日照西山,百尺楼开紫翠间。御苑经寒欣草浅,秋风讲武值农闲。虎熊的画君臣鹄,鸿鹭墀分左右班。何幸此时叨侍从,大弓亲覩至尊弯。驺虞声节九相当,五色云环御盖黄。但听举旌欢破的,真看随手会穿杨。百年礼乐乾坤泰,万国车书日月
酌中志卷之十七 十二
墨笔标日月,在京各官体自应尔,惟永贞独用朱笔焉。可乎?原案在库,后人见之不知何如冷笑也。此永贞之所以为永贞也。阁之西南,过义平门,则慈庆宫矣。万历时,慈圣李老娘娘所居。泰昌元年八月,皇贵妃郑娘娘亦曾居之。光庙圣孝,凡朝谒尊礼,一如神庙时见仁圣陈老娘娘、慈圣李老娘娘故事,中外毫无间言,从来疑端讹语,一时冰释。王太监安调剂力也。先帝登极,复迁郑老娘娘于一号殿之仁寿宫,请神庙东宫昭妃刘老娘娘于慈宁宫居住。天启七年八月后,熹庙皇贵妃范娘娘亦共居此宫,非制也。此王体乾之误也。月华门往北,曰顺德右门,则西一长街也。再北,向东与凤彩门斜对者,曰咸和右门,卽广安门。向南者曰毓德宫,卽长乐宫。万历四十四年冬,更曰永寿宫。逆贤曾以此为蹴踘处。其西则西二长街也。南首曰螽斯门,北首曰百子门。螽斯门西,曰启祥宫,神庙自两宫灾,初移居于毓德宫,后复移此。万历三十年春,圣体不豫,召辅臣沈一贯至此宫。此乃献皇帝发祥之所,原名未央宫,世庙入继大统,至十四年夏,更曰启祥宫。宫门内石坊向北,扁石青地,金字四,曰贞源茂始,后更曰圣本肇初。向南四字曰庆泽无终,后更曰元德永衍。凡旧隶兴邸钱粮,至今曰未央宫,改进乾清宫也。再西则嘉德右门,卽景福门也。其两旛竿插云向南建者,隆德殿也。旧名立极宝殿,隆庆元年改今名,供安三清上帝诸尊神。万历四十四年冬被灾,天启七年三月修盖。崇祯五年九月内,将诸像移送朝天等宫安藏。六年四月十五日,更名中正殿。东配殿曰春仁,西配殿曰秋义。东顺山曰有容轩,西顺山曰无逸斋。再西北,曰英华殿,卽降禧殿,供安西番佛像。殿前有菩提树二株,婆娑可爱,结子堪作念珠。又有古松翠柏,幽静如山林。十三年秋,殿复供安圣像如前,盖体祖宗以来神道设教
宜民", 联曰:" 生机对物观其妙, 义府因心获所宁。" 殿后为建福宫, 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 " 不为物先", 东室联曰:" 交泰三阳肇羲象, 敛时五福协箕畴。" 西室联曰:" 香霭绮疏, 蕙圃敷荣滋湛露; 风清扣砌, 芝房擢秀映长春。" 圣制建福宫赋。恭见前编。
圣制建福宫题句 己亥
初葺建福宫,乃在壬戌岁。循名及责实,其义赋中备。有建福宫赋。亦有引未发,则别具深意。忆当元二年,廿七月守制。宫居未园居,夏月度两次。炎热弗可当,少壮禁之易。慈闱祝万龄,然终必有事。图兹境清凉,结宇颇幽邃。庶可逭烦暑,以为日后备。前岁遭大故,畅春虔奉置。因循乃园居。昔皇考大事,常居养心殿,二十七月后始居御园宫内,凡经两夏,彼时年力正壮,虽烦暑不甚觉也。后葺建福宫,以其地较养心殿稍觉清凉,构为邃宇,以备慈寿万年之后居此守制,然亦不忍宣之于口。前岁圣母大事,于畅春园九经三事殿安奉,本欲以无逸斋为倚庐,而王、大臣敦请以居御园之九洲清晏与养心殿无异,不得已而从之。予亦自揣春秋望七,实不能如初元之耐热,即欲居建福宫之初意亦未得遂,每为抱歉。向意惜未遂。慈宁南花园,实复同斯例。于慈宁宫南花园葺治朴宇数间,本亦如葺建福宫之意,且以备慈躬或不豫为日夜侍奉汤药之所,丁酉正月即以为苫次,后因王、大臣固请,遂亦移居养心殿。长上声年孰弗愿,筋力难从志。缺礼实已多,永言志吾愧。
御制建福宫新正成咏,用杜甫宣政殿退朝诗韵 癸亥
献岁元辰敷景运,东郊迎气飏青旗。雪滋锦甸麦方沃,寒勒芳园柳未丝。四始昭宣生庶汇,三阳发育畅佳时。惟皇建福予钦继,徧锡臣民曷敢迟。
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与物皆春",联曰:"雨润湘帘,
苑外青峦飞秀;风披锦幙,阶前红药翻香。"西室,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四美具"。屏间,则圣制"视、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六 四五九
送朝天等宫安藏;六年(一六三三)四月十五日,更名中正殿,东配殿曰春仁,西配殿曰秋义;东顺山曰有容轩,西顺山曰无逸斋。再西北曰英华殿,即隆禧殿,供西番佛像,殿前有菩提树二株,婆娑可爱,结子堪作念珠;又有古松翠柏,幽静如山林焉。自嘉德右门之西,向南者曰二南门,门之北则八角井,(今存)直北曰四德门,中为永巷。巷西曰咸安宫,酌中志卷十七:『穆庙(隆庆)继选,皇后陈老娘娘居此;天启年间,客氏移住者,』以上,西六宫外西路之叙置也。
廊下家 自嘉德右门之西,曰太安门,其外向西曰长庚门,凡放夫匠淘沟及修造,或年老有劳宫人病故,皆奏开此门,以便出入。玄武门内迤东,有廊下家可十一门,尽东首为更鼓房,紫禁城之艮隅也。玄武门内迤西,可九门;自北而南,过长庚桥,至御酒房后墙曰长连,可三十一门,再前曰短连,可三门。并玄武门东计之,通共五十四门,总曰廊下家,俱答应长随所住,各有佛堂,以供香火,三时钟磬,宛如梵宫。各门所栽枣树森郁,其实甘脆异常,众长随各以麴制酒,货卖为生,都人所谓廊下内酒是也。
总结 综观明代大内,其规制几全系对称。(后经清代改建,始渐趋参差。)前为外
思永斋 蒨园后北岸为思永斋,斋北楼宇临池,为山色湖光共一楼。斋东别院为小有天园。斋门额曰静便趣。斋内额曰万横香玉。
琴清斋 平畴交远风之东为琴清斋,斋内额曰霞踪天想。
渊鉴斋 畅春园大东门土山北循河岸西上为渊鉴斋。
佩文斋 渊鉴斋后临河为云容水态,左廊后为佩文斋。
无逸斋 无逸斋在畅春园,为问安憩息之所。
虚朗斋 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相传即永安村地。丽瞩楼迤南为虚朗斋,斋前石渠为流觞曲水。高宗纯皇帝诗引:由丽瞩楼而南,度石桥,为北宫门。沿涧东行,折而南,为东宫门。中为广宇回轩,曲廊洞房,密者宜燠,敞者宜凉,杗棁不雕,楹栏不饰。砻石周庑之壁,书兹山旧作与古帖参半。南为曲水,藤花垂蔓覆其上。向南一斋曰虚朗。虚则公,公则明。朗之为义,高明有融,异夫昭昭察察之为者,非致虚不足语此。
致远斋 静宜园勤政殿后北为致远斋。高宗纯皇帝诗:庶官斯引见,几务此畴咨。便是游山处,无非勤政时。人唯得屡试,章不厌详披。致远宜从近,省心要在思。
春耦斋 春耦斋在西苑丰泽园之西。斋西室联曰:林薄浓阴藏别院;汀洲新水涨前津。阁上联曰:潆洄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斋后楹恭悬高宗纯皇帝御书额曰云木含秀。高宗纯皇帝春耦斋诗云:春耦邻丰泽,田犁岁演公。代耕因展义今春因南巡,例以苑丞代耕。,即目每祈丰。旸雨今年若,黍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