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海会寺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海会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神路街,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现已无存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55

民。明武宗实录

原嘉靖元年正月,四川道监察御史郑本公请出钱赈济京师冻饿穷民。户部议,朝廷旧设养济院,穷民各有记籍,无籍者收养蜡烛、幡竿二寺,衣布薪米厨料约岁费万金,所存活甚众。今院籍混淆,或以丁壮窜名,或以空名支费。二寺复设内官校尉,乾没罔利,民无所依,弊端坐此。请委官查记籍,革虚冒。其二寺添设内官校尉尽行罢减,惟遣光禄寺及宛、大二县官以时更理其事,合用柴斤,令于台基厂关支,五城兵马日拊视道路穷民就食二寺。命如议行。明世宗实录

〔臣等谨按〕舍饭、幡竿寺在双碾胡同,本朝康熙三十二年重建,改名兴福禅林。碑称舍饭寺起于元至元间,历明至今四百余年云云,而无幡竿之名。考明张爵坊巷胡同集所载舍饭幡竿寺,在双碾胡同下,南为翠华胡同,北为弓弦胡同。以地考之,则斯寺之为幡竿寺无疑。又按明代施赈,止蜡烛、幡竿二寺,内官监放,虚冒无实。

我朝五城设十厂,中城则给孤寺、佑圣庵,东城则华严寺、海会寺,南城则安国寺、积善寺,西城则增寿寺、万明寺,北城则永光寺、广善寺。每年十月一日起,至次年三月二十日止,坊官散给,御史稽查,都察院堂官不时察看,贫民均得仰沾实惠矣。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200

(增谢榛春日同李于麟王元美集韦氏水亭 都门联辔出,此地访烟萝。共酌清尊酒,还成白苎歌。春云花外度,幽鸟水边多。更拟池亭上,田田采芰荷。我来凭水槛,坐久夕阳斜。聊复祛尘事,相将揽物华。河山百战地,桑柘几人家。总有明春约,还看何处花?四溟山人集)

增金井在府南魏村社,永乐间尝驻跸于此,饮而甘之,遂命甃焉。(天府广记)

〔臣等谨按〕魏村社金井今湮废,无考。

海会寺,穆宗受厘之地,万历增修,极其闳丽,今则零落无存矣。(行国录 原在南城,今移改。)

〔臣等谨按〕海会寺在左安门外迤西马家村,明嘉靖间建,万历间增。本朝顺治年间重修,乾隆二十二年复加缮葺。正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觉海津梁,殿前恭勤御制诗碑。寺内明万历二年碑,大学士张居正撰,又有本朝顺治十七年宏觉禅师道忞所撰碑。

  增乾隆二十二年御制海会寺诗城南佛字道东陲,庆落重看绰楔碑。(寺建于明神宗时,有张居正碑文。岁久颓圮,因勅重修。时甫落成,因往南苑之便,一临瞻礼。)见说神宗受厘处,更思张相迓衡时。往来久是惜零落,(此寺为南苑往来必经之路,少年时即见其零落矣。近以帝京观瞻所系,凡倾圮不堪者或归并净除,或量加修葺,所司适告工竣。)构筑无过葺废颓。帝里观瞻法轮奂,宁关修福六檀施?

  (原张居正重修海会寺海会寺在都城之南,创于嘉靖乙未,穆宗皇帝常受厘于此。皇上即位之二年,圣母慈圣皇太后出内帑银,即其地更建焉。会游僧有范成铜像一躯,无所庇覆,司礼监太监冯保请移置其地,复出内储大木以为殿材。中为殿三,皆三楹,方丈一,凡五楹,钟鼓楼二,配殿十二,禅堂十,僧房四十有奇。前为山门,缭以周垣,又于其外拓地六顷,以为焚修供具之资。太岳集原在南城,今移改。)

  〔臣等谨按〕范铜佛像今在寺之正殿。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201

  (增僧道忞重修海会寺碑略都城之南有寺曰海会者,创于嘉靖乙未之岁,世、穆二庙咸命僧代度于此,至万历元年,慈圣太后复发帑金,命内臣撤其圮坏,相度而增修之。江陵张相国为文记其事,详且悉矣。今上受天眷命,抚有万方。维时顺治丙申,岁久寺颓,都人士谋欲鼎新,乃削牍命本寺僧走江淮,请今憨璞聪公住持是刹。首创济宗,禅众川趋,宗风大振。丁酉,上狩南苑,因幸寺延见聪,屡召入禁庭,问佛法大意。奏对称旨。日昨上谓忞曰:朕初虽尊崇象教,而未知有宗门耆旧。知有宗门耆旧,则自憨璞,固有造于祖庭者也。聪公住海会凡五载,殿宇廊庑与钟鼓楼阁山门之属,焕然一新,丐予言记之,以昭示后人使永为十方常住,不坠宗风焉。顺治十七年孟秋立。)

  (原弘治十四年五月,内官监太监李兴请建僧寺一所于大兴县东皋村,以僧录司左觉义定锜住持,仍乞赐寺额、护勅。又以寺西有官路不便,乞以其私地易路东苜蓿官地。得旨,升定锜为右讲经兼本寺住持,赐寺额曰隆禧。礼科都给事中甯举劾之,谓陛下即位以来,未闻修建寺院,亦未闻轻赐寺额,滥升僧官,今兴乃恃恩陈请,作俑建寺,罪一。自知私创非宜,奏乞寺额,又请护勅,使天下后世讥议陛下,罪二。兴犹恐朝廷不信,以祝延圣寿为辞,夫内官修建寺观,不过自为身后香火之供,其于圣寿何预?词属欺诳,罪三。且无故乞升僧官,致奸僧得志,有滥恩典,罪四。又苜蓿之地,乃祖宗用以牧马之所,今以其私便辄欲易之,恐自今贵戚之臣但其庄所接壤官地,皆援此例兑易,变乱成法,罪五。伏望断自宸衷,毁所建寺,罢寺额护勅,不许兑易苜蓿地,仍褫定锜职,治以死,以为奸僧交通内臣坏法者戒。奏入,命所司看详以闻。礼部覆奏:请如举言。上置勿论。既而户部又奏:苜蓿地宜改正还官。从之。明孝宗实录)

  〔臣等谨按〕隆禧寺在左安门外迤西东皋村,有弘治十四年礼部尚书张升碑,万历二十三年住持僧正先重修,亦有碑。

  (增张升隆禧寺碑略都城南不十里,循郊墙折而东,有寺鼎新,壮丽殊甚。乃太监李兴创造也。肇工于弘治十三年七月,讫工于次年五月。上闻而嘉之,赐额隆禧,命僧录司右讲经定锜主之。弘治十四年十一月立。)

  增采育乃古安次县采魏里也,明初为上林苑,改名蕃育署,而人仍呼采育,合新旧而名

之也。去都城七十里。(春明梦余录)

  〔臣等谨按〕采育在左安门外五十五里,居民数千家,为畿辅首镇。本朝分设巡检一员,专驻其地。明时蕃育署今已废,仅存遗址。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58

惟皇明司礼监太监刚炳之墓十一字。铁后凡掌司礼者祀寺左堂。韩延寿墓在山之南,砖甃,阜高以丈,非汉砖也。志云有故碑剥落,今碑复不存。(帝京景物略)

  (原景泰七年十月,以故太监李德所建灵福寺并园地赐锦衣卫百户李安为香火院。明景帝实录)

  〔臣等谨按〕黑山汇今并无灵福、延寿二寺名,惟三义庙亦称护国寺。内明碑五:一无撰人姓名,嘉靖辛亥立;一吏部尚书杨溥撰,万历元年立;一翰林院侍读冯有金撰,万历三十五年立;一礼部尚书王家屏撰;一礼部尚书徐阶撰,皆无年月。刚铁枪今尚存木杆云。

  原垣墙山一名万安山,在蓟县西五十里。山有铁鼎,其下有旧置冶处。(太平寰宇记)

  〔臣等谨按〕垣墙山铁鼎今无考。

  原翠峰山在府西五十里,又名遮风岭,以山阴有岭,横列如屏,可以障风,故名。(明一统志)

  〔朱彝尊原按〕一统志所云遮风岭,相其形势,度其道里,当即寰宇记之垣墙山。

  原桃花峪在府西四十里,介乎翠峰遮风间,中多花卉。(明一统志)

  原自南山磨石口登海会寺,寺当山缺,远见卢沟桥在数十里外,桥柱历历可数。(长安可游记)

  〔臣等谨按〕海会寺今无考。

  原从磨石口西过隆恩寺。寺金大定四年秦越公主建,名昊天寺。正统四年太监王振修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59

之,改今名。(帝京景物略)

  〔臣等谨按〕隆恩寺石牌坊额曰鹿苑丛林。金大定年间碑一,明正统年间碑三,字画皆漫漶不可辨。

  原隆恩寺一桧一松绝奇古。殿后大士云是唐遗像。又有修竹百竿,一亭据之,绕以流觞曲水。(长安可游记)

    〔臣等谨按〕隆恩寺内大士像今无存。流觞曲水亭及桧松修竹皆无可考。

    原隆恩寺在海会寺南,金大定中秦越公主创。殿中供器皆大内旧铜物也。后有渗金佛三、大士一,云是唐时所造。又有一轩,蜡梅一株甚大,江南亦不多得。(燕都游览志)

  〔臣等谨按〕金大定时供器今皆无考,蜡梅树亦无存。

  原分水岭在府西四十五里,山涧诸水至此分而为二:一入卢沟河,一入房山县界。(燕都游览志)

  原石径山孤峰特立,洞皆凿石而成。最上为金阁寺,有塔,宜远眺。东南行至林衡署,有古松数百株,参错平野间。其地盖先朝果园也。(燕山纪游)

  〔臣等谨按〕金阁寺今无其名,惟玉皇殿及回香殿明碑各一,皆许用宾撰,勒万历、天启年月。山有石经台、普观洞、普安洞、还源洞、孔雀洞诸胜。孔雀洞左右门上截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86

明驸马都尉巩永固墓在永定门外。

海会寺在马家村,明嘉靖间建,本朝顺治间重修,乾隆二十二年复加缮葺。正殿有范铜佛像,有御书额并御制诗碑。

孙廷铨丙申长至驾在南苑,被命斋宿大红门,张幕海会寺,和李坦园学士诗:御宿迢遥接泰坛,微微钟漏夜将阑。双林月上金轮静,七校风清玉幛寒。宣室夜谈梁太傅,桂宫晨敞汉祠官。由来郢曲高难和,徒傍卿云借日看。

凉水河,其源出右安门外西南凤泉,东流经万泉寺分为二支,一南经草桥,一北经广恩寺,俱东注永胜桥,合为一,东南流至小红门之西,入南苑汇一亩泉及三海子诸水,由五空桥出,经马驹桥,东流至张家湾,入潞河。乾隆三十八年,共修河道八千余丈。详见疏浚事宜。有御制凉水河诗,勒石大红门外永胜桥东。

碧霞元君庙在南苑大红门外,土人呼为南顶。

九龙山在南顶永胜桥北岸,乾隆间疏浚凉水河之土堆成。自西至东,约长三里,高二三丈不等。委蛇起伏,宛如游龙,环植桃柳万株。开庙时,游人挈榼敷席羣饮。夏木阴阴,水田漠漠,不减江乡风景也。

吴岩游南顶诗:柳映红亭水映桥,碧霞宫殿郁岧嶤。年年五月开香社,大好风光慰寂寥。龙冈委宛似卷阿,披拂熏风爽气多。一带苇棚临水岸,酒徒豪饮姣童歌。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28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六九方里公所设于马家村松树禅林

南顶村 海会寺 马家村 邓家村 后村 木穉园 东罗家园 贾家花园 苏家坡 马公庄 赵公口南里 铁匠营四十四号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九·零九方里公所设于石榴庄南大庙

石榴村 时家村 白庙 毛家坟 五间楼 曹沟 宋家庄 铁匠营四十八号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九八方里,公所设于萧家村荣春寺庙内

萧家村 姚家村 红寺 双庙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五零方里公所设于小红门茶棚庵内

小红门 小红门前街 小红门后街 马道村 火道口 辛庄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五·零零方里公所设于郭家村关帝庙内

牌坊村 牌坊后街 牌坊中街 姚家坟 张家坊子 宋家楼 郭家村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88

设西城广宁门内老君[庙]地方。东城义冢四:一设崇文门外文昌宫前;一设东便门外核桃园;一设东便门外储济仓后;一设东直门外北后街。南城义冢四:一设广渠门外地方;一设金鱼池地方;一设金台书院前;一设右安门内圣贤庙东。西城义冢四:一设广宁门内报国寺后;一设潘家地内;一设广宁门内老君地东;一设阜成门外三塔寺。北城义冢二:一设宣武门外黑窑厂;一设西城地方白马寺坑。"[二] 《大清会典事例》:"中城饭厂二:一设正阳门外珠市口给孤寺;一设永定门内佑圣庵。东城饭厂二:一设朝阳门外海会寺;一设崇文门外蒜市口兴隆庵。南城饭厂二:一设广渠门外积善寺;一设三里河安国寺。西城饭厂二:一设阜成门外万明寺;一设广宁门内增寿寺。北城饭厂二:一设德胜门外关帝庙;一设宣武门外永光寺。"

外城亦曰罗城,其街市之大者曰正阳门街、永定门街、宣武门街、崇文门街、东便门大街、西便门大街,和平门开辟以来,南新华街亦与北新华街相接,直达香厂,是为南北经路;曰东、西珠市口,曰骡马市大街,曰彰义门大街,曰三里河大街,曰广渠门大街(其总名亦曰南大街),曰南横街,曰打磨厂,曰西河沿,是为东西纬路。其余街市交贯纵横,然斜行互出,不如内城之坦直矣。

按:前清光绪庚子以后,京奉火车由永定门西首通轨入城,京汉火车由西便门之南通轨入城,俱达于前门,为东、西两站。论者以为外城之守已失,然民国九、十年间,

书名:雪桥诗话三集 页码:22

雪桥诗话 六

龛枯坐雪灯昏,薇蕨西山忍共论。君不见,国香零落鸥波涴,芳草王孙断客魂。

徐元叹居落木庵,断炊绝粒,灵岩退翁分钵中餐以周之,他有所遗,不屑也。尝以庵地质钱于灵岩继公,手书券,而华山蘖公为之居间。蘖公嘉鱼熊鱼山开元为僧,住苏州之华山,名正志,号蘖庵者也。落木庵券旧藏■溪海会寺,并元叹遗像在焉。朱酉生诗云:落木归根定几时,一庵犹是费支持。亭中构史中州集,江上招魂上峡诗。游客贫来惟卖屋,故人难后已披缁。可怜家国飘零者,佛火空堂泪暗垂。蘖公抗疏重前朝,泪血河山岁月遥。鹤羽飞边禅锡住,龙髯攀后劫灰销。巢由结屋真多事,支许同林定久要。今日天池秋草遍,一杯残茗话僧寮。蘖庵,天启乙丑进士,初仕吴江令,晋吏垣,崇祯壬癸间直谏,拜杖。康熙乙卯驻锡吴江,距作令时五十年矣。沈永令赠诗有士女争来瞻瑞相,拈花旧是宰河阳之句。其落帽石诗云:空山冷落一危冠,敢道威仪似汉官。只为儒家收不住,特留当路与人看。亭林有同王元倬及楚二沙门泛舟之作。二沙门,谓鱼山及髡残也。髡残号石谿,湘潭人。

济阳陈苍屏明经,王政屡征,不起,种艺自给。张稷若访之,值其灌园,退而赋诗云:扰扰当时士,日夜几能休?夫子何独尔?意静如怀秋。散发自灌园,缅邈对平畴。高柳拂清襟,濯漱有寒流。我来适见之,下风依飕飗。开颜奖弱植,酌我饷余瓯。慰我屡空怀,训言日夕周。吾道有通塞,此外更何求。再拜识此意,归理柴车辀。卒于顺治癸巳。稷若为撰墓表,称其整洁和厚,远物役,绝名累,善治经。游其门者无敢自轶,诚高人之逸轨也。同邑金温其上舍式玉、邓温伯训导光